这几年,“别人家的孩子”是经常被提及话题。晚上乘高铁从潍坊回青岛,迷迷糊糊中,忽然想起朋友丁P有段时间经常哼唱的两句歌词,“自己家的孩子别人的老婆,自古以来每个人都这么说……”
那是80年代末,我们都住在工厂的单身宿舍,还没有自己的家更没有自己家的孩子,对“自古以来每个人都这么说”的事情也只是在那首歌里“知道”的。但因为歌很上口,所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旋律。
那是一首赞美老婆的歌曲。我记住的只是前两句,因为朋友总是哼唱“自己家的孩子别人的老婆,自古以来每个人都这么说……”后面的歌词是:
可是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我只觉得我的老婆谁也比不过
每次当我见到我那心爱的老婆
一股暖流随时就从我的心中过
……
我一直以为这首歌是被称为“急智歌王”的台湾歌手张帝演唱的,当年他的“张帝问答”非常火爆。刚才搜了一下,才知道这首《献给老婆的歌》是大陆歌手李小文的代表曲目。他被当时的音乐圈称为“痞子歌星”,只活到1996年,33岁就去世了。因为吸毒。
大概因为孩子刚刚出去上学,明年7月份放暑假才能回家,我还沉浸在分离和不舍的情绪里,这几天真的一直在想“自己家的孩子”种种的好。虽然她在家的时候我总是无比嫌弃的态度,让她赶快滚蛋,说眼不见心不烦……甚至在她走的前一天还吵她不赶快去给同学买计算器——先期出国学商科的同学委托她买个计算器带过去,说国外太贵了。
她自己的行李超重,把一些原来打算带过去的东西都舍弃了,还是帮同学带了计算器、香烟之类的东西。
自己家的孩子,挺助人为乐的。
有个冬天,我俩回家在巷子口遇到一个卖烤地瓜的,她说要吃。我是从小吃地瓜长大的,不太稀罕,就停下来,说“买一个。”烤地瓜的人说他就还剩两个了,让我都买了,还说可以给我便宜点。
我不爱吃地瓜啊,从小吃地瓜长大的……犹豫了一下,自己家的孩子戳戳我,小声道:妈妈你都买了吧。
买了地瓜,她一边吃我们一边走路回家,她问: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都买了吗
为什么
你都买了,烤地瓜的爷爷不就能早点回家了吗 ……
我至今记得那一刻自己的感动——我都没想到这一层啊,只想买完了赶快回到温暖的家。她却能体恤到卖地瓜的老人的辛苦,希望他赶快卖完回家。
我觉得大人很多时候是需要被孩子教育的。
自己家的孩子,很有爱心。
她说过最烦我拿她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小时候怕她挑食营养不良不长个儿,就说她“你不好好吃饭,将来长成个‘小趴蛋’……”巴拉巴拉说很多吓唬她,后来她就不喜欢带个高的同学到我家玩了。
至于拿学习好的“别人家的孩子”比,更是令她烦恼的事。
当她此时在万里之外,我索性就回想起了“自己家的孩子”种种的优点。据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真的还是很少夸她。
直到她临行前让我“稀罕稀罕”“抱抱”的时候,问我“是不是觉得我很可爱”的时候,我还一脸嫌弃地让她“去去去,(一)边去”,觉得她——都18岁了,怎么还那么幼稚
此时,我觉得他们这一代人,零零后们,表达情感的方式真是很直接、很正常的,值得我(们)这代人学习。请问,我们跟父母有过什么亲昵的举动吗 拥抱过吗 大概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吧。
有时我生气了,故意不理她,都是她主动过来“和解”,不管发生什么事,睡一觉起来,妈,妈,妈……地叫着,就好了。
自己家的孩子,会表达自己的爱。
以前写博客时,她还小,偶尔会记录她的“童言无忌”,是为有趣,分类是“可可语录”。
至今还记得曾经记录过的那些她的“小聪明”。
两岁多的时候,骑电动车带她去姥姥家,路过KFC,她说要吃汉堡包。我生气道:刚在家说吃饱了,让你吃饭你不好好吃,怎么又要吃汉堡 不吃。
那个两岁多的小孩,真是不知哪来的心眼啊。她回应道:妈妈,我肚子里还有个汉堡包的空儿,不信你摸摸~~
三岁多的时候,去幼儿园接她。幼儿园离我家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路上她说:妈妈我今天学舞蹈了。
我说:哦,很好啊。回家跳给我看看。
妈妈我学舞蹈出了可多汗了。
我也是个很敏感的妈妈,几乎猜出小孩想干什么。就说:回家洗个澡就行了,天可真热。
见我我就是不上道。她又道:妈妈,我出了两个冰激凌那么多的汗。
三岁的小孩,你说她哪天的话哪来的那么多心眼 想吃冰激凌绕这几个弯 我真是一边走,一边想笑啊。
见我就是不上当。又快走到小超市门口了。她说:妈妈给我买个冰激凌吧 你说是买个小布丁还是买个随便
我本来不打算给小孩吃冷饮,但觉得这个没经过任何营销类课程培训的三岁多的小孩,居然会用“二选一”的办法,以期达到吃冰激凌的目的,慷慨地给她买了个四个圈。
回头我就写了篇文章,说“每个孩子都是营销高手”。
自己家的孩子,挺聪明的。
还有呢 还有呢
挺独立的。挺自信的。挺“有数”的……(此处省略许多溢美之言,请添加及想象)。
还挺有管理才能的。不是我夸她啊,举个栗子:
有次我们公司印了一批广告手提袋,广告语中“专注”设计、审核都没注意,印出来才发现错为“ ”……开会时总经理决定废弃不用。
我们都觉得挺可惜的,成本在那里,手提袋而已,免费提供给客户拎东西罢了,没那么重要……回到家跟女儿说起这件事,我经常让她参与一些话题的讨论,发表对社会新闻的看法。
我没表达自己的立场,只是问她怎么看这件事。她说:当然不能用啦,那代表你们的公司形象!
我觉得自己在一个没学过任何管理课程的小学生那里受到了教育:你只看到了直接的浪费,却没看到公司形象的损失,还不如一个小孩看问题一针见血!
那天晚上我本来没打算带她出去吃饭的,立刻请她吃了必胜客。我好像夸过她有总经理的高度。
亲爱的小孩,不知你还记不记得这些事。反正,你妈我都记着呢。
还有很多……很多啊,“自己家的孩子”也是棒棒的!会越来越棒的!
贴一张昨天她的总结,记录得有条有理。
为娘看了,甚是欣慰。
相关文章:意外,何尝不是上天提供锻炼机会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愿你能叫外卖,也能挽袖剪花枝洗手做羹汤亲,谢谢帮我点一下 在看 哟 ,周末愉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7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意外,何尝不是上天提供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