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树沟是被《舌尖上的中国2》捧红的小山村。
在这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拍摄之前,这个生活着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并不为人所周知。
椿树沟位于蒙阴县垛庄镇,属黄姑庵村的自然村。据当地人说,该村300多年前就有历史记载,因村子建在山沟沟里,村中椿树较多而得名。
我到椿树沟两次,都是秋天。没见过几棵椿树,满眼都是挂着小灯笼一样果实的柿子树,栗子树,也许正是收获的季节,椿树低调地泯然在了大自然里。
垛庄我是知道的。在一部名为《红日》的老电影中,也许另一部老电影《南征北战》也提到过这个地名,记不太真切了。
影片中有个吃煎饼的镜头,用现在的语境描述,应该是“吃煎饼的正确姿势”或“煎饼的正确打开方式”——卷大葱。直到现在,临沂好像还有饭店以“煎饼卷大葱”命名。
我一直好奇《舌尖》拍摄组何以找到这个连很多临沂人、蒙阴人可能都不知道小山村。中午在“水韵石缘”听了刘二嫂的一番话,觉得可能是摄影爱好者、驴友们的功劳。
开农家乐的刘二嫂说话时充满感激,说“从来没想到会有现在这样……”现在这样是什么样,大概就是节目播出后,大批游客涌入椿树沟,刘二嫂家的院墙外面都站满了人,她“又怕又喜”。
怕的是这么多人来了,吃不上喝不上,当地民风纯朴,觉得来得都是客,吃不上喝不上是待客不周;喜的是来了这么多人,昔日平静的山村一下子热闹了许多,也带来了什么希望。
当地政府抓住了这个契机,为带动经济发展开发旅游,给每家每户补助了一万六千块钱,用于改造厨房、厕所等家庭基本建设,现在,椿树沟家家户户都搞起了农家乐。
三年前我们第一次去椿树沟吃饭的那户人家,孩子本来在临沂工作,也回到了家里帮忙,又当大厨又当服务员,据说一年的收入也是颇丰了。
今年雨水少,椿树沟大旱。很遗憾山涧里没有淙淙的溪水,缺少了一点灵动。
本来打算住一晚的。上次去椿树沟,在亭子里吃饭,身后就是叮咚的水声,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即便不曾沿山脊而上,也可以想象远山、高处有怎样深藏的风景,更可以想象住在椿树沟的任何一户人家,都能枕着山泉水入眠,有月亮的晚上,更可品味一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
没有了水,我自己便打消了入住的念头。
这两年椿树沟经过一番规划升级,接待能力大大提升。修了路,建了游客中心,从停车场到村子之间有了往返的接驳游览车。刘二哥刘二嫂们也都觉得椿树沟会“越来越好”的。
别的也不多说了,直接上图吧。这个国庆假期去哪里玩估计都会人头攒动,游人如织。
也许我看到的风景跟你感受到的不一样,愿你不管到哪里,都能见好。
直接上图啦——
刘二嫂家的店名很有诗意“水韵石缘”手机号即是微信号2016年陪父母一起游椿树沟
《牵手》
下面这张图不是我拍的
祝跟共和国同天生日的LV十一生日快乐推荐阅读:
用心感受,就能看到“草地开满鲜花”
咽下口水流下泪水——读《至味在人间》
谢谢帮我点一下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7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我用自己的方式歌唱祖国
下一篇: 靡靡之音,想说喜欢曾经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