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跟生活和解

金钱草 2023-07-28 00:57:28

据说是杨绛先生说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她是这句话的原创者还是译者不重要,这话若是谁大胆在公众面前表达出来,我都是挺服气的。

太剽悍,太傲娇,太气场强大了……又想到,也有可能,是年纪大了,没有了锋芒和锐气的表现吧 是跟生活和解了的缘故吧

不过,也有不肯跟生活和解的人。上次我随一个老年团去旅游,上大巴车的顺序是按照签到先后安排的,晚到的人排在后面上车。这应该是很公平的,旅行社有提前通知。

但就有个晚到的老男人抱怨不止,因为要坐在最后一排,他气呼呼地,脸都憋红了,说着“不去了”,就要下车。我真的佩服导游的处事能力,大叔大叔地叫着,安抚着,哄着……那个人才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去坐下了。

两辆大巴车因为他的折腾,晚发车了十几分钟。

那个老男人看上去早过了“耳顺之年”,一看就不太能与人为善,那种活了一大把年纪,还不懂事的状态。

跟生活和解了的人会是什么样呢 我想会是把任何事都看得顺眼了吧,是云淡风轻了吧,是和谁都不争了吧,不管是不屑还是因为不值。

60岁的哈罗德在酿酒厂干了40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20多年未见的老同事奎妮的信,得知她罹患癌症。哈罗德写了一封回信,寄信的路上,走过一个个邮筒,却越走越远;寄信的路上,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决定一路步行走到奎妮所在的城市……

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自己用双脚坚持走完这段路,老友就会活下去!

其实跟有宗教信仰的朝圣比起来,哈罗德的行为甚至算不上“朝圣”。

简单的故事,一路向北的行程,是他平凡的人生中唯一尝试的不平凡的事。用世俗的眼光看哈罗德的平凡,其实就是失败——父母抛弃了他,唯一的儿子戴维因抑郁自杀,没有朋友,跟妻子疏离、分居、形同陌路,日复一日。

“戴维拿自己身体冒过所有的险,仿佛都是为了反抗父亲的平凡。”

但是,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也开始了自己“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这个过程中,他原谅了“自己的父母不想要自己,不教他怎么去爱,甚至不教他表达出来。他可以原谅他的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他在接受了自己的父母、“放任自己尽情感受那种父母亲都不想要自己的痛”,同时也接受了自己,放下了心中的负累,跟周边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连接,跟生活进行了和解。

朝圣的路上,他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加油站女孩给了他最初的鼓励:“你总要积极点。”

“你一定要有信念。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不能光靠吃药什么的。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我并不是说要……信教什么的。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哈罗德正是靠着自己的信念,加油站女孩、路途中的好心人、妻子莫琳的鼓励走到了终点。

奎妮在人生的终点终于见到了这个朋友,其实这也算是一个“临终关怀”的故事。

哈罗德跟妻子莫琳重归于好。“如果我们不能打开心扉,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无法理解的东西,那就真的没有希望了。”莫琳在哈罗德“朝圣”的过程中,也重新找回了自己,“每天尝试一件新鲜的事物”,她不再封闭自己,跟邻居交流,搬回哈罗德的房间。

她原谅了哈罗德,儿子戴维自杀后的20年时间里,她一直都在责怪哈罗德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还记得有位心理学老师讲过,缓解人际关系最有力量的九个字是“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我们每个人都会跟生活和解。

所有的人,最终都会跟生活和解。

哈罗德“看见人们作形形色色的决定,有些决定既会伤害他们自己也会伤害那些深爱他们的人,有些决定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还有一些决定会带来欢欣快乐。”未来的路还在等着他,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跟随哈罗德“朝圣”的历程,我一度联想到阿甘。影片《阿甘正传》中,有一段场景是阿甘奔跑在路上,身后一群追随者。

跟随哈罗德“朝圣”的历程,心里一度涌现出一种冲动,选择一段行程如“朝圣”般行走一次,不为朝圣,只为“发现自己”、“遇到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的朝圣》是部充满人生智慧的小说。文字优美,环境描写使读者如身临其境,随同哈罗德一路“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小说。充满哲理,从小不被父母接受、母子亲从来没有亲昵的接触的哈罗德,是在朝圣的过程中“学会”了做父亲。

而读书的过程,也是作为读者的自己检视、洞察自己人生的过程。

这就是好书的魅力。

亲,谢谢点一下“在看”哟~~

人生转个弯,和生活和解

生活从不完美,甚至让人窒息。

但那又如何,我们依然好好的生活着,也会因为一点点小欢喜而热爱这个并不理想的世界。

太完美只是幻想,有舍有得才是人生。

在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白展堂和佟湘玉的一段对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白展堂:“你觉得现在日子苦了是吧?”

佟湘玉:“苦倒不苦,反倒挺开心的。但是,我多累啊。”

白展堂:“累了,那好,你现在回去当你的大小姐去。你肯定不累,回去吧。”

佟湘玉:“那多苦啊,一点自由也没有。”

白展堂:“湘玉啊,人生就是这样,苦或者累,你总得挑一样。哪有什么好事都让你一个人占了。”

人生总是有很多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想着会出人头地,却发现温饱很难,想成为凤毛麟角的存在,却发现自己只是碌碌无为的平凡人。

霸王别姬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人啊,得自己成全自己”。

放弃那条自命不凡的“英雄路”,拐弯走入平凡的人间后,你会发现生活没有那么苦,柴米油盐中也有着简单的幸福。

人这一生,最大的智慧就是接受不完美,别和自己较劲,学着和生活和解。

烦恼和幸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心变了,脚下的路变了,感受自然也就不同,这也就是“拐弯”的魅力。

“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是南墙还要撞得头破血流的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享受到生活中那点滴的幸福。

所以,陷入深渊,困进泥潭中,别急着前进,停下来想想,拐弯换条路走,才能走出一段更广阔更远的路。

顺势而为,才能借势有为,在不起眼的拐角处,才会一不小心遇到了幸福!

愿我们都能解开心中千千结,看淡眼前不平事,走过了山重水复,遇到柳暗花明。

如何与生活和解?

人过了30岁,总会想法更多一些,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三十岁,反正我是想法很多的一个人。

都说婚姻中的两个人是互补的又是相似的,这句话在我和我先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先生性格内向,我性格外向,先生擅长执行,我擅长安排,总之两个人也真是绝配了。不过我们夫妻二人又都不喜欢吵吵闹闹的生活,在没有环境因素存在的时候两个人又都比较安静。

如果单纯的两个人生活应该蛮惬意的,可是谁家可能都有个“但是”。我喜好自由,喜欢不被约束,先生也是。可是当“但是”存在时两个人真的也是无比憋屈。又不可以忤逆“但是”又不想遵从“但是”的要求,所以我总是想逃离现场,可是实际情况又不会允许,毕竟我的儿子还小,我的女儿还在喂奶。不知道我的先生有时候的想法也是否和我一样?

先生和我说过,小时候的他很自卑,一方面因为名字,一方面因为从未被表扬过,因此他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因此在我们二人开始相处时我会竭尽所能的赞美他,夸奖他,可能也因此,先生变的更加开朗些。起初这些我并没有十分在意,直到儿子两岁多才发现什么是层层复制,好像我的儿子很少获得先生的赞美,我安慰自己说,儿子是狗都嫌的年纪,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可事实证明,如果我不及时干预,儿子被凶的好可怜。我比较心疼儿子,因为他小时候实在没少遭罪,当妈妈总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也不知是否正确?

当一个人想改变别人时那真的无能为力,但改变自己真的是太简单了,所以现在的我喜欢装聋装瞎,假装看不见假装听不着,可有些时候也会觉着凭什么这样呢?人生在世就那几十年或者百年,为啥要委屈自己成全他人呢?当能与自己和解时,我发现了与自己和解的理由,我要让我的儿女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我所谓的健康的环境便是避免无畏的争端。一切为了孩子…

我非常渴望可以找回曾经的自己,可是三十岁了,考虑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身边也没有可以商量的人,然后总是在默念,会过去的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具体什么时候好起来呢?我还真不知道。

有时候我希望有人理解我,可是转念一想,人家凭什么理解我呢?还是别给人添堵了。

生活有苦有难有喜有乐,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与自己和解,具体应该怎么和解,每个人应该都有每个人的一套小九九吧?

不想浪费这大好的三十岁,多学习多努力,我相信我终究会成为我想成为的样子,走路生风,笑靥如花。奔向自己想走的路,看自己想去看的风景,见自己想去见的人,带着儿子女儿就见识不一样的世界。

我想知道看完这篇絮絮叨叨文章的人是如何与自己和解的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7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