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学校食堂二三事

夏枯草 2023-07-28 00:48:38

图/徐静波新浪博客 文/

恰同学中年聚会,最爱回忆往事。

有人说,“当一个人经常回忆往事的时候,说明他已经老了。”

千万不要上当。昨天我还听一个7岁小孩说“我小时候……”回忆往事是每个人的权利,不管是7岁,还是70岁。

只不过70岁的人,回忆起来的往事似乎更丰富,也似乎更有资格感。

“回忆往事”是同学聚会的项目之一。不然,我们又凭什么聚会呢 所谓同学,不正是因了那些共同的记忆、学习的时光吗

几乎每次聚会,都会有同学提起学校食堂。没有人提起,我也会把话题扯到当年,特别是有新平同学在的场合。

认识他,就是在学校食堂里。他个头高,下课比我们早,经常看到他举着饭盒,冲锋陷阵一般买油条,买包子。他是校篮球队的,又是老乡,自然就认识了。

“咱学校食堂的包子,实在是太好吃了。”

好吃到去晚了根本买不上;好吃到至今回想起来,还觉得唇齿留香;好吃到我每每在菜市场看到茴香苗,都想买一把回家包包子;好吃到后来在任何地方吃到包子,都会跟记忆里的学校食堂的包子比……

我们学校食堂的包子,好像是一个前任,后来者,无人能比。

恰同学十五六岁的少年时光,那些关于学校食堂,关于吃的记忆便复活了。第一次吃茴香苗包子,第一次吃红肠,素鸡,甜沫,甜蒜……第一次知道茄子原来可以炒成泥,胡萝卜原来可以腌咸菜……还记得食堂打饭的那个“金豆子”吧 还记得那次罢课吧 面没发好,馒头硬梆梆的,男生都不去上课。

关于学校食堂,我私人的记忆,是吃豆角吃到过一条虫。当时吓得把饭盒一下就扔了出去……好像还哭了。应该不是怕菜青虫,好像是忽然想家了的那种,委屈,当年毕竟才十五六岁啊,还未成年呢。直到现在,我都不怎么喜欢豆角,大概也是怕吃出虫子来。

去年应邀回母校讲座,跟当年校团委的周老师、现在的校领导和留校工作的阿泉同学一起,坐在学校食堂吃饭,一边“假装还没毕业”,一边“回忆往事”,一边也感慨面点菜品美食之丰富。

才高中毕业一年,我女儿对他们学校食堂则“一点都不怀念”。甚至讨厌。

她不住校,但学校规定一日三餐必须吃食堂。我没去看过他们食堂,据她描述没有座位,学生都是站着吃。吃饭前,由值日生提前统一打饭,米饭和菜混到一起装在快餐杯里,“要多恶心有多恶心”,菜也没得选,只有两样。有次她看到值日生把掉到地上勺子捡起来接着给同学盛饭,就坚决不再去食堂吃饭了,“宁肯不吃”。

她现在每每把大件衣服、床单拿回家洗,是因为看到大学里有人用公共洗衣机洗鞋子。(这太可恶了!)

开始我觉得是我们家孩子矫情,事儿多,不吃葱不吃姜不吃所有名字里带“瓜”的菜……近千名学生,当然众口难调,人家别的孩子能吃,你为什么不能吃 你以为学校食堂是你家厨房啊 你妈会问你“想吃什么”,在外面你要学会适应,要“有什么吃什么”,你姥爷说:吃东西,不能光吃“好吃的”,还要吃“吃了好”的。

我们家离学校很近,开车三五分钟就到。通常她在家吃完早餐再去上学,但学校规定用餐时间学生不能呆在教室,不然要扣班级分……还规定,即便不去食堂吃饭,也要交每月的餐费。

后来知道他们校长、老师从来不跟学生一起吃饭,“教职工餐厅”是跟“学生餐厅”分开的,我也就不再强迫和纠结她在不在学校食堂吃饭的事了。有时会让她带午饭,晚上回家再给她加餐。就那样过了三年。

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快开学时,她说“有点怀念学校食堂的饭菜了”。她很喜欢现在山大的食堂。我当然也问过,“老师也在那个食堂吃饭吗 ”她说是的,我也就放心了。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曾写过一篇文章,介绍日本学校的“给食”制度。除了从原材料开始的卫生消毒,多家采购进货,“每顿午餐要留样,并在零下20摄氏度保留两周,以备检查”,层级卫生检查督导之外,最重要一条保障措施是——校长先吃。

校长要在学生用餐之前先试吃,而且规定要提前一个小时,在办公室里当着老师们的面吃。这一制度的好处在于,如果有人在学生午餐中投毒,或者食物发生质变,校长将会第一个倒下。这样的话,校长可能会以身殉职,而全校学生的生命则可以得以保护。

他说:“在日本的中小学校,校长就是一位试毒者,校长吃过之后没有问题,学生食堂才可以宣布开饭。”

我一个同事的儿子还在读小学,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每个寒暑假开学第一周,她都不让儿子吃食堂,因为觉得“不干净”。不相信学校食堂会把闲置了一个假期锅碗瓢盆刷洗干净,我也是。

但如果是“校长先吃”,如果校长带头在学校用餐,就不会出现家长们的不信任了。

所有学过企业管理的人都知道一个著名的案例。

二战时期,降落伞生产商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应该说这个良品率即使现在许多企业也很难达到。但美国空军却对制造商说 No,他们要求的质量是100%。后来,军方要求改变检查品质的方法: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跳伞。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变成了零。

教育是“百年大计”。日本实施了100多年的“给食”制度中的“校长先吃”,和已经过去快80年二战降落伞质检的“负责人先跳”,足以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每个学生都都会毕业,成为学校的“过客”。很多年后,当他们走过青春,人到中年,甚至垂垂老矣,哪怕功课早已忘记,或许还会记得学校食堂里的一份食物,以及透过食物表达的教育……

从事教育的人啊,应该珍惜。

相关文章:

朋友圈,不值得

孩子情绪平和,才是父母教育最大的成功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6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