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历史上的金兀朮:你知道他很坏,但你可能想不到他有多牛

百薇 2023-07-28 00:18:46

提起金兀朮,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岳飞的死敌,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也许你知道他很坏,但你肯定想不到他有多牛。关于他的小说、评书等文学作品虽然有不少虚构的成分,但在历史上,金兀朮确实有其人,而且是金国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军事家。

金兀术原名叫完颜宗弼(女真名:兀术,汉名:王宗弼, -1148年11月19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母元妃乌古伦氏,金朝名将、开国功臣。

完颜宗弼骁勇善战,勇武过人,因战功彪炳而出将入相,一生致力于吞并南宋。他多次统军伐宋,致使中原地区和江淮一带生灵涂炭。他南下追捕宋高宗时,沿路搜刮了许多财宝,当他北还时遭遇韩世忠和岳飞部队的双重打击,以致其主张不再攻宋。1148年,宗弼在上京会宁府病亡。

如果抛开的民族观,换一个角度去看,他其实对整个国家历史进程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得不承认,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

一、金兀朮是南宋“恐金症”的制造者

金兀朮本名完颜宗弼,年轻时勇猛过人,精通骑射,是一员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的骁将。1125年攻宋,他虽是东路军的一员偏将,却懂得只有集中兵力、诸路合围才能取胜的道理,并能从大局出发,及时劝止了金军中的机会主义者,实现了合围汴京并取得了胜利。

正是由于他智勇兼备,才能迅速地得到提拔和重用,不过二、三年的功夫,已擢升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到1129年已出任“右监军”,升为一路大军的主将,率军从登州入海,攻破南宋三十多个州,并一直把宋高宗等人赶到了浙东南的海岛子里,可以说是打出了当时金朝的国威和军威,并使以南宋朝廷患上了“恐金症”。

二、金兀朮是金军“拐子马”的发明者

1130年的进军江南,虽取得了重大胜利,但长途奔袭,将士疲惫,加之不习水战,后方不稳,都使得金军不得不从两浙一带退归。结果在渡江北归时,遭到韩世忠部的阻击而过不了江,陷入窘境。但他临危不乱,找到了破海舟的计策,一夜之间偷偷凿渠三十里,一举突破封锁,完成转移。

这使他从中吸取了教训,开始认识到双方力量的对比已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必须改变策略,做长期的打算。故当粘罕等将领仍坚持认为可以伐宋时,他以养兵储粮为由表示异议。尽管因此而遭到了讥讽,却成功地阻止了他们的蛮干。

金廷采纳金兀朮的建议,一方面利用降官刘豫打造了伪齐傀儡政权,同时派秦桧回到南宋,破坏抗金斗争;另一方面巩固金国在华北的统治,并集中力量解决陕西问题。

金兀朮本人则兵指陕西,在1130年九月的富平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宋军三四十万之众,一举而夺占五路之地。但在陕、川交界的和尚原、大散关一带的拉锯战,使金宋战争转入了相持阶段。而且在此后的五六年中,金兵是负多胜少,士气每况愈下,再加上朝中权力斗争的激化,都使得形势逐渐有利于南宋。

在这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兀朮利用战争间歇,着手整顿军队,改进装备,以重甲武装精锐骑兵,建立了一支以“拐子马”为名的“常胜军”,凡攻打难下之城及紧急时刻,皆投入这支部队,屡建奇功。

三、金兀朮是金国“出将入相”的成功者

金太宗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斗逐渐激化。宗翰等人都在觊觎皇位,尤其是宗磐、宗隽、挞懒等辈,根本就不把金熙宗放在眼里。又由于宗磐等专横跋扈和拉帮结伙,朝廷内部的党争更加激化。

可是兀朮却没有卷入其中,而是静观其变。直到1138年,他帮助金熙宗一举铲除了宗磐、宗隽与挞懒集团,为金国化解了一场重大政治危机。金兀朮由此被晋升为金国都元帅,总揽金国军事大权。

此后,兀朮等开始准备伐宋,以纠正此前在军事上的失地失策之主,此举获得朝野上下的共同支持与合作。同时,他也对南宋方面的情况做了认真的分析和估计,并在出兵之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1140年五月,金兀朮率领大军,立即分兵四路出征。宋军仓猝应战,准备不足,河南诸郡望风崩溃。仅用了一两个月,豫、陕多地即相继收复,取得了相持阶段以来的重大胜利,南北对峙的局势由此形成。同年九月,兀朮再次扶助金熙宗铲除了希尹集团,肃清了朝堂。不久,宗干病死,兀朮得以出将入相,真正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

四、金兀朮是宋金“绍兴和议”的推动者

收复河南、陕西后,金兵又乘胜进击淮北,但打到顺昌时,刘锜所率领以八字军为主的宋军以少胜多,重创金军。自进入相持阶段以来,金方已无优势可言,当时金军的士气低落,尤其是汉军本来没什么斗志,一些人更是经常暗地里向宋军通风报信,致使此前“所向无前”的常胜军,也在这场战役中“十损七八”,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在此前后,其他诸路金军也相继败北。

此后,经过多次较量,金军屡遭败绩,兀朮进一步意识到敌强我弱,不能再打下去了。于是他决定摆脱好战思维,改变现有的僵持局面,那就是积极策划金宋议和。这倒是正中宋高宗下怀,即于九月派使节去金通问。兀朮于十一月遣使到宋,双方达成了史上著名的“绍兴和议”。

和议的签订,无疑是金国的重大胜利,堪称兀朮所建树的不世功勋。但也必须指出,在当时对抗的双方谁也吃不掉谁的情势下,继续打下去对哪一方都是不利的,故能够及时地结束了南北之间长达15年的对抗和战争,不仅使两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免遭杀戮和浩劫,而且有利于双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金兀术和岳飞有多大仇?

详细解答

金兀术与岳飞,一位是金朝的开国功臣和权臣,一位是具有崇高爱国主义的将领,在宋金两朝相对的时间里,两人在战场上曾有不少次交手,两人各有胜负。金兀术与岳飞,一个身处金朝,为金军统帅,一个安居宋营,是宋朝倚重的大将,两人之间的仇恨与矛盾,绝不在于私仇。硬要将两人拉在一起,问两人要有多大的仇,才会给别人造成一种针锋相对的情况的话,那只能在于国仇。

岳飞曾经下定决心参军,就是因为在年少之时,曾经亲眼目睹了外族侵略者在自己的国家犯下了何种罪行,受外族奴役的中国人有多么的可悲。与其说岳飞与金兀术有仇恨,倒不如说岳飞与所有侵犯祖国的金军都有仇恨。金兀术也许只是因为是金军的统帅,所以但的恨意要多一点吧!

中国虽然是一个重视血缘宗法,具有浓厚故乡情怀的国家,但在历史的进程中,部落家族的迁徙却是怎么也免不了的。就像是今天我们要探索的金兀术的后人,虽然拥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他们却并不一定居住在一处,而是分成了好几个谱系。

众所周知的是,汝州市的完村绝对是“金兀术”的其中一支后代。这里生活着220口姓完颜的村民,他们户口簿的民族一栏填写的是“满族”,他们是我国金代大将完颜宗弼的后裔,自完颜宗弼以来,其先人已在完庄繁衍生息了800多年。

在完庄,人们迄今保持着不与同姓人通婚、不与岳姓人通婚的祖训。同时在这里,还埋藏着一个尚未被解开的秘密,那就是“金兀术”的坟墓是否在这里。按照这里村民的说法,他们居住在这儿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先人守墓,甚至村里人人都知道完庄的墓地碑文上有“金完颜四太子之墓”的字样。不过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墓碑等物已经不在了,加之也没有历史资料证明,只能成为一个迷。

第二支分支在安徽肥东县完颜牌坊村,元末明初,金太祖四太子完颜宗弼后代完颜佩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因战功被封为“女真将军”,封地在今天的安徽肥东县完颜牌坊村。此后完颜佩一支的后人便世世代代定居此处。

第三个分支是从完颜佩这个谱系中分出去的,在河南鹿邑。明万历年间,完颜佩的10世孙完颜必重由肥东赴京赶考中得探花,为官河南,落户鹿邑。

当然“金兀术”的后代自然不止这三支,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改名易姓,已经没有完整的传承谱系可以证明自己的祖先是谁。

金兀术实际上在汉族人这边更为著名一点,金兀术并不是他的名字,更像是一种称号。“金兀术”即为“金国的兀术”,金就是金国,兀术在满语中是脑袋的意思,衍生意思即为首领,金兀术意味金国的首领。专家猜测,也许是因为当初宋金交战的时候,汉人士兵老是听金军人称呼“完颜宗弼”为兀术,然后就以“金兀术”称呼“完颜宗弼”,久而久之,金兀术就成了完颜宗弼的名字了。

?拓展资料

金兀术(?—1148年11月19日),本名斡啜,又作完颜宗弼、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有胆略,善射。初从完颜宗望追击辽天祚帝于鸳鸯泺,天会三年(1125年),随军攻宋,克汤阴,参加围攻东京。天会六年(1128年),率军攻山东,击败宋军数万,连克青州、临朐等城。-完颜宗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6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