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封建王朝时,每个人诟病最多都是王朝末期的兵荒马乱,若不以成败论英雄,每个封建王朝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南北两宋在军事上“积贫积弱”,甚至还爆发了“靖康之耻”,但抛开这些,每当人们在文献中寻找古代科技时,往往都会聚集在宋朝,南北两宋的科技在很多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出现的年代可能各不一样,但只有在宋朝才算是真正的发展壮大,医学有宋慈的《洗冤集录》、数学提出了“正负开方术”,这一项成就比西方要早500多年……除科技外,文学方面有我们最熟悉的宋词。
不仅如此,宋朝还试图进行变法,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在这场长达数十年的改革当中,君子、小人如同过眼云烟,就连皇帝也是摇摆不定,身处变法中心的王安石,名流千古,任人评说。
人们对王安石的了解大多都停留在诗词、散文方面,王安石这个人就如同他自己写的诗词一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站在最高的地方,往往都是苦寒之地,荒无人烟,也没人能够理解王安石心中所想、所悟,只有一腔壮志推动着他,然而壮志难酬啊!
宋神宗一向支持王安石变法,但保守派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人都是朝中要员,他们议论纷纷难免会让宋神宗动摇。
熙宁三年(1070年)宋神宗召见王安石,跟他说:朕听闻有‘三不足’说,爱卿可知道
三不足分别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三不足说到底是不是王安石说得有待考证,但这“三不足”却也符合他的思想,即便天变(大自然灾难)、人言(流言蜚语)众多也都无法阻挡王安石的变法。
熙宁四年(1071年)京城就出了这么一件大事,史载东明县上千农民聚众到开封衙门状告王安石,之后还围在王安石家门口闹事。
民愤如此之深,引起朝中百官惊恐不已,保守派上奏宋神宗抵制新法,应当多听听百姓的话,宋神宗此刻有些动摇了。
熙宁七年(1074年)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群臣再次上奏要求罢相王安石,曹太皇太后,高太后也是向宋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迫于压力王安石最终被解除了宰相职务。
而这一切的根究都是王安石新法,免役法、免行钱。
王安石为了推动经济,免除了赋税,折算为钱币,免行钱也是免掉了各行各业的商税,改为用钱折算,以此来弥补国库。
法是好法,但是落实到各个地方却出了不少的差错,由于各地的收入不统一,能上交的钱税十分有限,而小商小贩小本经营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逼得他们也是买粮筹款,一次大旱,也是揭露了新法的弊端。
王安石变法出现了这么大的差错,还导致了靖康之耻,南宋官员也是一一列举了他数条罪状,《宋史》也是将王安石列入“奸臣传”,明清两代就基本上坐实了王安石“奸臣”一说。
南宋官员罗大经就点评了一句: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朱熹则说: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就连三苏当中的苏洵也是写:“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苏洵会这样点评王安石,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因为苏轼在朝中是保守派,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还是要维护一下自家人。
王安石变法却是存在诸多的弊端,它难以触及到封建体制的根本,在动摇不了封建制度时,新法的失败也就成了必然。
不过从现代人来看,王安石的思想比宋朝人要开明的多,梁启超说: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如今人们看待王安石不再是“奸臣”,而是改革失败的“千古名相”。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宋的?四大奸臣?分别是蔡京、童贯、高俅、杨戬,除了童贯被斩了以外,其余的三位结局都算比较好的,不太符合他们奸臣的身份。蔡京是老年的时候被贬官,最终因为舟车劳顿病死在路上的。蔡京这个人虽然品德不好但非常的有才华,不仅在北宋担任了将近二十年的宰相,书法也是当时的一绝。只是后来蔡京作恶实在是太多了,君王便把蔡京给贬官到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最终八十多岁的蔡京身体很不好,病死在了半路上。
童贯是率军与金兵打仗打败,最后君王逃跑的时候气不过,把童贯给斩了的。童贯其实是一个宦官,但是由于这个人眼色非常的好,也很会来事,深得宋朝君王的喜爱。后来童贯便成为了君王最信任的人,而且还掌握了军权。不过毕竟童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领兵出征的时候被金兵打得打败。后来随君王一起跑路的时候,君王一气之下便把童贯给砍了。
高俅也是病死的,这主要是他的运气太好而逃过了君王的大刀。高俅原本只是一个蹴鞠的高手,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结识了权贵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飞黄腾达了。由于童贯非常的不喜欢高俅,在高俅和君王一起跑路的时候童贯便想办法把高俅给排挤走了。后来高俅躲过了君王的大刀,又活了很久才病死的。
杨戬也是做了很多的坏事,但还没被君王制裁便病死了。杨戬也是一个会看眼色行事的人,深得君王的喜爱,为了讨好君王杨戬也是损害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不过杨戬的身体不好,年纪轻轻的就病死了,当时的君王非常的伤心还给了杨戬很多的追封。不过后来的君王非常不喜欢杨戬,便追回了对杨戬的追封。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李德裕提携的是寒士,而不是那些权贵之人,所以宋朝一些不知吃苦为何物的官僚才会说李德裕是“奸臣”,而李德裕对于有德之人来说却是大忠臣,是值得我们去怀念的。
李德裕本身出身于权贵世家,他的早年过得顺风顺水,在家族的安排下进入官场沉浮几年。等到唐穆宗上位,李德裕终于得到了重用,成为皇帝的得力助手。李德裕突然做出了一件让人十分意外的事情,他上书请求皇帝下令严禁权贵干政,宰相跟驸马也不能在私底下碰面,这么严格的规定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李德裕本来也属于权贵,这不是在堵自己的路吗?然而李德裕并不在乎这些。
很快李德裕就陷入了牛李党争中,在这期间牛增孺不断地挖坑给李德裕跳,李德裕每次都能轻松破解,二人明争暗斗多年。牛增孺好几次想要给李德裕安上莫须有的罪名,但是都被李德裕给拆穿了。等到唐武宗继位的时候,李德裕重新得到重用,官居丞相一职,这时候才是他真正大展宏图的时候。
唐武宗与李德裕共同合作,改变了唐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很多寒门子弟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李德裕还建立了一支精锐的唐军,这支唐军战无不胜,平定了边关的战乱,为唐朝带来了十年的和平。后来唐武宗去世,唐宣宗上位,李德裕被贬至海南,而唐宣宗却凭借李德裕的劳动果实开创了“大中之治”。李德裕做出了如此多的的贡献,但仍然被人骂作“奸臣”,是因为他们觉得李德裕所做的事情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而对于贫苦之人,李德裕给他们机会,他们自然感激他。
纵观中国历史,每一次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变法改革,而每一次的改革者的命运都不是很好。商鞅变法,五马分尸;吴起变法,伏尸奠堂;戊戌变法,光绪永囚!王安石变法,只是被宋高宗认为是北宋灭亡的?元凶?已经算是幸运!
变法的本质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触及既得利益者,有人受益必然有人受损!王安石变法损害的地方豪强的利益,而地方豪强又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石,因此后世无论哪个王朝都不可能自毁基石,必然对王安石采取批判的态度!
王安石本人德才兼备,不管是变法派还是保守派都很欣赏王安石的才学和为人,这也是他能够主导变法的根本,也是神宗去世后没有被清算的护身符!
变法,不是一个人可以做成的事情,必须y是一个群党所为!王安石本人无懈可击,但是变法派的其他人难免各怀鬼胎,王安石之所以被列入?奸臣?,离不开其他变法派的拖累!
王安石变法期间,有个叫郑侠的人,曾被王安石提拔!郑侠也一心报国,报答王安石的知遇之恩!后来郑侠回京述职,王安石和他交谈变法之事,王安石以为两人看法一致,郑侠被调回京城任职。
后来,遇到旱灾,郑侠就画了一幅灾民的惨相,并说这是变法造成的。郑侠本是无名小卒,但是他用自己的命赌和新法对赌,十天之内下雨,请求废除新法,若是不下雨愿意斩首谢罪!神宗被他给震住了,暂停了新法,恰巧真的就下雨了!然而,郑侠又和王安石有师徒之实,被自己学生下了一次黑手,王安石第一次辞职了!
王安石虽然走了,神宗还在,变法派依然是朝堂的主导者。王安石先是被学生下了黑手,接着又被自己指定的继承人吕惠卿给黑了。王安石走后,吕惠卿为执政,大权在握,甚是快慰,然而他担心的不是保守派的反扑,而是担心王安石被重新启用。
吕惠卿做了两件事,一是和他弟弟吕和卿创行了?手实法?,令百姓自报家产,统一一县役钱,按百姓家产分摊。吕惠卿又推翻了免役法,实行田募役法。这样就使得改革的政策混乱,官僚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第二件事就是指出?王安石兄弟二人的失误?。简单的就是王安石兄弟王安国反对变法,又和郑侠是好友,收到株连贬为平民。
吕惠卿下的最大的黑手就是试图把王安石牵扯到李逢谋反里面。幸好被韩绛发现,未能得逞。然而在士大夫治国的年代这两件事对改革派的名声打击是致命的!吕惠卿后来也被列入?奸臣?一列。
变法派的恶心事并没有就此结束,神宗去世以后,变法派基本都被贬到各地了!然而,哲宗即位以后,年轻好胜又变法强国之心,变法派再次主导了朝政。然而变法派上台以后,并不是关心改革的具体的事物,而是打击报复保守派。
章惇执政后,怂恿哲宗追夺了司马光、吕公著死后的谥号,后来又贬掉他们生前的官职。吕大防、刘挚、苏澈、范纯仁流放岭南。文彦博由太师贬为太子少保。因此变法派的做法深受后世文人的唾弃。章惇也被列入了奸臣。
变法派内部同时也潜伏着投机倒把的政客,比如蔡京,这可是世人皆知的大奸臣。蔡京更狠的是利用变法之名,很多得罪蔡京的人都被打入元祐党人籍,甚至章惇都被视为?党人?。
王安石本人德才兼备,并没有被列入宋史奸臣一列,但是他的学生吕惠卿、章惇,女婿蔡卞,北宋知名改革派都被列入了宋史的奸臣里面。王安石被误解为写入奸臣一列,只是受人连累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5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