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第一个死后被做成干肉的皇帝,生前荒淫无度,逃难不忘临幸妃子

柳华 2023-07-27 23:53:05

大家都知道的,在我国古代,只有皇帝才能拥有“三千佳丽”,就因为“家里有矿”,有这个条件,所以啊,极多皇帝容易纵欲(想想也能理解嘛)。导致身体虚弱,有些甚至食欲过度,英年就嗝屁了。

五代十国的时候,有一位辽国的皇帝就是这样玩完的,更不幸的是他死后还被人做成了“干肉”。这位皇帝就是辽国的第二任皇帝,他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辽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在阿保机死于途中后,在述律皇后的帮助下而继位,他在位期间,推动了辽国更方面的发展,并积极开疆扩土,正是他纳降了石敬瑭,拿到了进去中原的要地“燕云十六州”,从而持续对中原王朝形成压力,使辽国国力达到了一个非常强盛的时期。

得到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方针,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又把幽州改名为南京、云州改为西京,将燕云十六州将设成日后南下中原的基地。在耶律德光的统帅下,辽国疆土不断扩张,一度到了长城北面,极大地危及到了中原王朝。

当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大乱世时期,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虽然是由于不受信任,被迫以割地为质向耶律德光称臣,实则是想借助辽国力量抗击后唐,从而满足自己的皇帝梦。但是到了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继位时,却突然拒不称臣。这给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的耶律德光一个南下的好机会,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五年后攻入东京汴梁灭了后晋。

耶律德光在后晋的皇宫内,发现了很多后晋皇帝年轻漂亮的妃子,耶律德光便起了色心,让这些嫔妃伺候自己,不理朝政,还放任士兵们以牧马为名,四处抢掠,称为“打草谷”。以至于附近哀鸿遍野,人心尽失。

不久后,刘志远在晋阳称帝,举兵反击,后晋旧将和多地的百姓纷纷起兵响应。耶律德光闻之十分惶恐,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还有那些妃子,以及宫女、宦官数百人和所有财物。离开封撤回北方。

在逃亡北方的途中,耶律德光染上了一种热病,高烧不退病倒。太医曾劝他,要远离女色,以免病情加重,可耶律德光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大骂太医,依旧不忘临幸这些妃子,还美其名曰借女色泻火,结果刚到栾城就纵欲过度,口吐鲜血一命呜呼。噩耗传到了辽国,述律太后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死了,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耶律德光死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而且距离辽国京都都尚远,根本无法保证尸体不腐,为了保存耶律德光的尸体不腐,并能够运回辽国,群臣思来想去,只能用做“羓”的方法,把他的尸体做成“干肉”。

所谓“羓”,是当时辽国保存羊肉的一种做法,类似于腊肉的做法,将牛羊的内脏取出,并用大量的盐腌排除水粉,再用火慢慢烘干。

就这样辽国的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的尸体,就像一道菜一样,被做成“干肉”后,运回辽国,他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后被做成“干肉”的皇帝。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理宗的头颅为什么被做成了酒杯?

他是宋朝最幸运的皇帝,由村童变成天子,真的是一步登天。他在位40年,享尽荣华富贵。但是他也是宋朝最悲催的皇帝,由于自己作死,搞垮了宋朝,搞得自己死后,也不得安生,不仅被刨坟掘墓,而且自己的头颅还被做成了酒杯。那么,他到底是谁,为何他的头颅会被做成酒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番。

他就是南宋的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赵昀。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虽然他也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十世孙,但宋朝的帝位一向并非由赵德昭这一脉后人继承,到了他父亲一代已与皇室血缘十分疏远。他的父亲也没有混上爵位,只是做了一个地方小吏,生活跟普通老百姓无异。更悲催的是他的父亲在他7岁的时候,就逝世了。赵昀只好跟自己的母亲回娘家,住在一个他母亲在绍兴保长(全保长)的兄长家中,就此他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村童。

说这个赵昀是最幸运的皇帝,是谁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村童能够成为天子。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的宋宁宗赵扩的儿子都早夭,皇位继承成为问题,就命宰相史弥远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皇位,而史弥远将此任务交了其幕僚余天锡。有一天,这个余天锡途经绍兴遇着大雨,在全保长家中避雨,认识了赵与莒,得知他是赵氏宗族,也觉得赵与莒行为得体,认为可以作为皇位继承人,故向史弥远推荐。随后,史弥远亲自考量了赵与莒,也认为赵与莒是合适人选,就选入宫内。不久之后,宋宁宗驾崩,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赵贵诚为新帝,改名赵昀,是为宋理宗。就这样,一个村童幸运地成为了南宋的天子。


在宋理宗赵昀继位的前十年,朝政一直被宰相史弥远把持,他就纵情声色,玩得很嗨。随后,在史弥远去世后,赵昀开始亲政,亲政之初立志中兴,还是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搞出了一点成绩。他派兵联蒙灭金,虽报了靖康之耻的仇,但唇亡齿寒,由于他派兵收复三京失败,蒙古以背弃盟约为借口,全面侵宋,持续四十多年的宋蒙战争爆发。

晚年宋理宗赵昀又沉湎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中,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1264年11月16日,赵昀病逝,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在位40年,享尽了荣华富贵,彻底搞垮了南宋。不久之后,南宋被元朝灭亡。而宋理宗赵昀虽然已经死了,但也不得安生。

元朝时,西藏藏传佛教僧人杨琏真迦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盗掘南宋皇陵,自然宋理宗赵昀的陵墓也不能幸免。由于当时赵昀的尸体被水银浸泡,所以还未腐烂,杨琏真迦命人便将其尸体从陵墓中拖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赵昀头颅割下,并制作成酒杯,送交给元朝统治者,而他的躯干则被焚毁。除此之外,这个杨琏真迦还建了一个白塔,名为?镇南塔?,他将南宋六个皇帝遗骨全部埋在塔下,意为用此镇住南方王气,让宋朝再无翻身之日。当然,他将赵昀的头颅做成酒杯和建造镇南塔,亦有耀武扬威,侮辱南宋帝王之意!

赵昀的头颅直到朱元璋占领元大都后,才被找到。朱元璋知道后,叹息不已,下令修复南宋六陵,还将赵昀的头骨归葬到绍兴永穆陵旧址。朱元璋迎回宋理宗头骨此举,是在向民众宣告,汉人重掌天下,进一步加强明朝统治的正统性,其意义重大,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策略。

努尔哈赤后面是什么皇帝,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努尔哈赤吗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努尔哈赤吗 不是,是爱新觉罗·皇太极,建国号大清

是皇太极,但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准确来说是顺治 第一个使用清朝年号的是皇太极,而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他 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16)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拓展: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顺治是满人入关的第一位皇帝) 第一个使用清朝年号的是皇太极,而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他 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16)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努尔哈赤死了后是谁当了皇帝? 努尔哈赤未称帝,由皇太极追封为太祖皇帝。

01崇德皇帝:皇太极(太祖第八子) 02顺治皇帝:福临(崇德第九子) 03康熙皇帝:玄烨(顺治第三子) 04雍正皇帝:胤禛(康熙第四子) 05乾隆皇帝:弘历(雍正第四子) 06嘉庆皇帝:颙琰(乾隆第十五子) 07道光皇帝:旻宁(嘉庆次子) 08咸丰皇帝:奕詝(道光第四子) 09同治皇帝:载淳(咸丰长子) 10光绪皇帝:载湉(咸丰之侄,醇亲王奕譞次子) 11宣统皇帝:溥仪(光绪之侄,二代醇亲王载沣长子)努尔哈赤的全名 原姓不明,后改姓爱新觉罗,因为努尔哈赤曾入赘佟氏,后来的元妃佟佳氏为元配,故明朝文献称其姓童或佟,名努尔哈赤,号淑勒贝勒,后金太祖高皇帝。

关于努尔哈赤的名字,明朝人文献多记载为童奴儿哈赤或佟奴儿哈赤,朝鲜人早期文献记载为老乙可赤、奴儿哈赤,清朝官方文献中则记载为努尔哈齐(《清太祖实录》)或努尔哈奇,现多称其为努尔哈赤。即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因现记录清朝正史文献最全的<<清史稿>>里的记载,所以现在一般都认为这是他的全名). 而且LZ,他并不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哦,他的清太祖皇帝的封号是他儿子后金太宗皇太极追封的,真正入关后我们认知的大清帝国开国皇帝应该是努尔哈赤的孙子顺治皇帝.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 清太祖实录、东华录、清史稿

努尔哈赤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是当了那个朝的皇帝努尔哈赤生前没有当上皇帝,是死后他儿子皇太极追封的,清朝。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战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

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扩展资料:

努尔哈赤对清朝建立作出的贡献:

1、改革政体

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初三日,在原八旗制度的基础上,努尔哈赤发布实施“八贝勒共治国政”,使八个贝勒拥有“并肩同坐,共议大政,断理诉讼,举废国汗”的权利。

通过“八贝勒共治国政”,彻底将异姓贵族排斥在最高统治集团之外,使后金社会的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爱新觉罗家族手中,奠定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2、经济变革

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第一次发布“计丁授田”令。同年十月初一日,再次重申“计丁授田”,即将辽东地区“无主之田”按丁授给满 *** 家,按丁贡赋。

该法令使当时满洲(女真族)同发达的辽东社会经济相协调,这是满洲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

3、推崇喇嘛教

努尔哈赤极力推崇喇嘛教。天命六年(1621年)八月,来辽东传教的囊素喇嘛死去,努尔哈赤予以厚葬,敕建喇嘛塔,派63户诸申种地纳粮,以供香火。

4、扩充军事实力

努尔哈赤在历年南征北伐过程中,由于采取了笼络蒙古贵族的政策,通过联姻,壮大了实力。

后金在东京城的四年里,先后有10余次与蒙古喀尔喀、科尔沁、扎鲁特等部联姻,使归附者日众,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命设蒙古二旗,此举奠定了之后蒙古八旗的基础。

努尔哈赤发布的一系列举措,为后金政权的发展和后来的清军入关,奠定了重要基础。

正是在此基础上,努尔哈赤以及他的继承者们才能创造一个历史奇迹,即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洲入主中原,建立一个由满洲居统治地位的、以汉族为主的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使其延续200多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5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