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徐庶投降曹操,并不是因为他母亲被挟持,而是发现刘备一个秘密

白敛 2023-07-27 23:30:40

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

天下纷争之时,雄主们都会网罗人才为自己效命,春秋战国也好,三国纷争也罢,随着《三国演义》的不断翻拍,每个人也都看到了一个谋略纵横的时代。

《三国演义》以蜀汉作为主线剧情,众谋士当中自然以诸葛亮最为耀眼,草船借箭、空城计、火攻等谋略让人百花缭乱,东吴谋士少,焦点还是在周瑜身上,不过在罗贯中笔下,周瑜似乎也成了诸葛亮的衬托,临死前还说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

曹魏谋臣就较多了,《隋唐高祖论》就称: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可谓天下之精英。曹魏五谋臣为先后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他们之外,曹操账下还有一些谋士,比如一言不发的徐庶。

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他为了给人报仇却被官吏所抓,被救之后就改名为徐庶,四处求学。

汉末年间,兵乱四起,刘表驻守荆州,算是稳定了一方安宁,徐庶为了避开兵乱来到了荆州,他通过司马徽又认为诸葛亮,两人都是才谋之辈,自然是惺惺相惜。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逃至荆州,依附刘表,徐庶听说刘备仁德就前往投靠,有了徐庶在一旁辅佐,刘备的事业总算是步入了正途,徐庶又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曲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司马徽为了打响他弟子的这块招牌,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销售词: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求贤若渴,主动上门拜访,一连登门三次,最终将诸葛亮招入了自己的麾下,刘备刚刚得到诸葛亮,第二年就失去了徐庶。

长坂坡一战时,徐庶之母被曹操军俘虏,曹操假冒徐母笔记写信给徐庶,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了刘备,临行前,徐庶跟刘备说: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投一谋。

入了曹营之后,徐庶真的一言不发吗

陈寿一向以选材严谨为名,他认为曹魏是正统,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曹魏,就连一些并不出名的将士,也立了个人传,却没有写徐庶传。有关于徐庶的点滴只能从看《诸葛亮传》。其中就提到了两点,其一是徐庶推荐诸葛亮,其二是徐庶离开蜀汉。

《三国志·蜀·诸葛亮传》载有: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从《三国志》的这段记载来看,并没有提到曹操用书信来诱骗徐庶,而是徐庶自己选择了投靠曹操,虽然有保全母亲的想法,但母亲听后却自杀了,并让他重新追随刘备,但是徐庶依旧没有回到刘备身边。

或许是愧对母亲,也或许是徐庶发现了刘备一个秘密。他在刘备身边待了这么多久,徐庶或许已经看透了刘备的“仁德”,因为同徐庶一起离开的人还有石韬。

石韬跟崔钧、孟建、徐庶并称为“诸葛四友”,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二顾茅庐中,见到了石韬,见他器宇轩昂,想要一同谈上一谈,不过石韬以自己是山野慵懒之徒,不理国家大事为由拒绝了,说不定石韬这时候也看出了刘备的野心。

徐庶母亲死后,刘备也没有做出任何的表态,徐庶对他肯定非常失望,干脆就留在曹营,曹丕继位后,就任命徐庶为中郎将、御史中丞,这个官职非常大,汉代时期仅次于御使大夫,对三公、九卿有弹劾之权,曹魏时期同样也能纠弹百官。

这种官职往往只能给一些正直清廉之人,若是徐庶真的“一言不发”,也不可能给予这种官职。而诸葛四友中,徐庶、石韬、孟建三人最后在曹魏任职,这似乎也是一种趋向。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徐庶离开刘备,真的是因为他的母亲吗?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化名单福,投奔到刘备的阵营。刘备和徐庶交谈后,对徐庶十分佩服,于是任命他为军师。在徐庶的指挥下,刘备军队的战斗力大涨,连连打败了前来讨伐的曹军。

曹操后来知道了徐庶就是单福。于是采取程昱的计策,先赚取徐庶的母亲来许昌,然后模仿徐庶的母亲的字迹,骗徐庶来许昌。徐庶因此离开了刘备,到了曹操的手下。他临走时推荐了诸葛亮,还向刘备保证,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徐庶离开刘备,真的是因为他的母亲吗?答案是肯定的,以下便是个人观点。

首先分析正史上是如何记载的。而在历史上,徐庶的母亲落到曹操手中,并不是被曹操骗到许昌的,也不是在诸葛亮出山之前的事。在史书中记载: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国演义》和正史上,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都是因为母亲落入了曹操的手中。只是在《三国演义》里面又做了一些艺术加工。突出了刘备的仁义,凸显了曹操的奸诈。那么我们说,徐庶的母亲落入了曹操之手,徐庶就必须要离开刘备吗?

其次徐庶是个孝子,他愿意为其母亲付出。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曹操把徐庶的母亲活捉在了自己的手中。而且,曹操知道这是徐庶的母亲,并且让徐庶知道。可见,曹操是很重视徐庶的。而且,他做这一件事也是有着很深的用意的。

我们现代人平日里把孝当作做人的美德。而在汉代的时候,孝则是一个人的生存之道。汉代以孝治天下,号称“忠臣必出孝子之门”。我们看汉代皇帝的名号,都要加一个孝字。因此,在当时,一个人如果被人视为不孝,那么这个人就无法在世上生存。

曹操就是针对这一点对刘备集团做文章。当年,他也如此对孔融下手。他杀孔融,就是把不孝的帽子扣在孔融的头上,既要他的命,也坏他的名声。他为了标榜自己的道德,以周公自居,那么针对刘备的仁义的名声,他就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徐庶是刘备手下重要的谋士,他投奔刘备,深得刘备信赖。而且是徐庶推荐了诸葛亮给刘备,可以说,徐庶对刘备的事业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曹操在徐庶身上做文章,那么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曹操在抓到徐庶的母亲后,让这个消息传到徐庶的耳中,这不但是给徐庶出了难题,也给刘备出了难题。如果徐庶不顾及老母,对母亲的生死无动于衷,那么不孝的名声就会落在他的身上。在那个封建礼教社会,他可以说无法在世上立足。

就拿马超来举个例子,当年的马超虽然军事能力强,也曾经在西北建立了很大的功业。可是,就是因为他在曹操那里的父亲兄弟家族被杀,他不肯前去,得到了天性凉薄的名声。这使得他遭到大家的鄙薄,他的家族全部被杀,他的事业没人拥护,孤家寡人的投靠刘备,还得不到刘备的信任,最终郁郁而终。

徐庶在辞别刘备的时候,说道自己的方寸已乱,留在刘备这里也是无济于事的。这句话是他的心声吐露。如果留在刘备这里,他要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他一方面要承受着与母亲失散的痛苦,一方面要承受着名声与事业之间的取舍。

如果留在刘备这里,无论徐庶母亲死活,徐庶身上的不孝的名声是跑不掉的。这样,背负这不孝的包袱,对徐庶这样贤士是不能忍受的。这是让徐庶最后选择离开的原因。

而在刘备这方面来说,刘备肯定是不愿意放徐庶走的。但是,刘备却无可奈何。因为曹操的这个计谋不只是要挖走徐庶这个人那么简单。他要用对付孔融的办法,把刘备的名声也搞臭,让刘备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刘备出身贫寒,但是他起兵则打着汉室后裔的旗号。他处处以仁义自居,收取人心。他针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方略,提出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口号。自居以匡扶汉室为号召,团结天下英雄,建功立业。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他离开刘备真的是因为他母亲吗?

比起曹操身边多如牛毛的名士,刘备帐下的谋士就有些寒碜了,早年的时候他只带着关张二将走南闯北,由于身边没有一个通晓军事的谋士做军师,所以他总是吃败仗,被打得晕头转向,即使后来得了徐州,由于没有人辅佐,也很快就丢掉了这块地盘,之后他又先后依附于曹操、袁绍等人,虽然兴复汉室的目标很明确,却没有任何相应的计划,只是像无头苍蝇似的不停地依附于别人。

直到来到荆州,刘备算是来对了地方,因为这里在刘表的治下富庶安定,所以中原人为了远离战乱就都来到这里定居,其中就包括日后徐庶这样的大名士,以及司马徽这样在当时就已经声名显赫的人物。但是刘表对待这些流亡北士的态度是尽力安抚,但是不予重用,所以北方的士人在荆州一直很不得势,无法进入到荆州的权力层,刘备的到来则让这些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徐庶出身寒门,与同样家道中落,沦落在南阳种田的诸葛亮是好朋友,他们以及另外几个朋友常常在一起畅谈人生理想,诸葛亮就是这时候说出了自己想做“管、乐”这样的济世能臣,徐庶在当时也少不了说了很多大话,虽然外人对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都不是很认可,但是徐庶是深以为然的,他们在这期间受到同样隐居荆州的司马徽指点,建立了师生情谊。

刘备来到荆州后,那些不受刘表重用的流亡士人开始向刘备靠拢,此时的刘备虽然在众多军阀头目里是比较弱小的,但是他的名气大,官位高,出身好,还跟曹操狠狠干了几架,是与曹操势不两立的,而且他也以匡扶汉室自居,所以那些看不惯曹操挟持天子的士人都纷纷前来归附,徐庶也正是看中了刘备的信义之名,宗亲身份以及匡扶汉室的招牌所以前去投靠了他。

徐庶到来之后就立即得到重用,一方面是因为其能力突出,另一方面也是刘备阵营太匮乏人才了。此时的诸葛亮却还在观望之中,他还要进一步地考察刘备是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明主。徐庶的加盟让刘备集团的实力有所提升,正要讨伐荆州的曹操听说后对此颇为忌惮,所以狡诈的曹操就想了一个阴招,将徐庶的母亲俘虏了去,以此来逼迫他在忠与孝之间做出选择,结局大家也都是清楚的,他选择了母亲。

表面上看,徐庶选择离开是因为母亲被抓的缘故,但是后来其母听说后就自杀了,并让其重新追随刘备,但他始终也没有再回到刘备身边,所以他离开的真相并不是因为母亲被曹操抓走,而是他看出了刘备这个人的野心。虽然他在刘备身边只有几年时间,但是刘备已经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心腹,必然也会将心中真实的想法告诉他,徐庶就是在这期间慢慢察觉了匡扶汉室只是口号,而刘备其实是想自己称帝的,所以母亲被抓只是他离开的一个最好借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4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