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是一本复杂的电子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格式,每个人都想要读懂它。可惜,生活中的诱惑太多,生活中的起伏更是大到让人无法抗拒,前一刻我们在慷慨高歌,下一刻我们就已经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生活中的普通人尚且如此,历史书中的知名人物更是如此。以明朝的朱文正为例,此人曾经洪都立威,提供了鄱阳湖大战的前提,可顷刻之间却因造反而被废,只能在监狱中惋惜一生。但转瞬之间,200年风云再变,他的子孙居然还称了帝。
此人的一生可谓真正演绎了人生无常,如陶渊明的感慨一般,让人产生不若归去的感慨。那么他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进击的侄子
朱文正此人乃是朱兴隆的儿子,虽然朱兴隆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他却有一个好兄弟,那就是弟弟朱元璋。
拥有这样一个好兄弟,对于朱兴隆来说肯定是危险的,毕竟朱元璋造反起家。但对于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来说,那简直不要太好。
因为朱元璋的遭遇,所以朱文正有了一展身手的平台,又因为朱元璋的王命,他的故事被永远写进了大明王朝的丰碑中。
史书记载,朱文正出生于公元1336年是朱元璋的侄子,早些年朱元璋刚刚起兵,朱文正的老爹就离开了人世,他只能跟着母亲来到朱元璋的身边。
落魄之际来投,朱元璋对这个侄子没有丝毫的抗拒,他不仅将其视为己出,而且还真正的开始培养这个孩子在战场上的技巧。
或许和朱棣的遭遇一样,朝不保夕的日子,让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第一次砍了人,第一次瑟瑟发抖的拿着人头立了军功。
在几杯浊酒下肚后,在周围名将的鼓励下,朱文正适应了这一切,并且勇敢地再一次冲向了战场。
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个年轻人非常有天赋,他不仅勇猛善战,而且还足智多谋。当朱元璋攻下集庆路时,这个年轻人已经屡立战功,早就已经成为枢密院同佥。
每当朱元璋召开军事会议时,老朱就会高兴的拍着这个鸡立鹤群的年轻人,调侃他想要当什么官 而这个年轻人总是豪气的说道,大业未成何以说官,未来天下大定之际,就是封官加爵之时。
不得不说,当时的朱文正非常具有上进心,犹如昔日的霍去病一般,老朱对他的爱那时也是很真诚的。
传奇与落幕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过很多擅长防御的将军,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耿炳文,面对张士诚的主力大军耿炳文能够死守长兴城一月,打的张士诚丢盔卸甲。
然而,朱文正这个小年轻,却创造了比耿炳文更加可怕的传奇。史书记载,陈友谅与朱元璋的战争最终爆发,朱元璋带领主力去偷袭陈友谅,而陈友谅泽带着60万大军围困洪都。
朱文正被赋予了守洪都的任务,而他所能动用的军队不足2万人,但即使是如此,他居然死撑着守了整整85天之久,让陈友谅的60万大军再次疲劳。这种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耿炳文,更是让朱文正的大名响彻整个天下,连蒙古人都对其称赞不已。
也正因为他可怕的防守,最终导致陈友谅的军队疲惫不堪,而这也成为了鄱阳湖大战的开端,不客气的说,后来鄱阳湖大战的胜利,朱文正可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按理来说,朱文正已经顺利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已经可以向朱元璋索要高官厚禄。朱元璋也的确如先前的承诺一般,允许由他挑选官职。
然而,朱文正还是如往前一样说漂亮话,他让朱元璋先封别人。结果,老朱,还真的就这么干了,忘掉了朱文正。
这让年轻的朱文正开始想不开,但他又不好向朱元璋明说,于是私底下的抱怨就变成了明面上的愤怒,他和朱元璋渐行渐远。
更为可怕的是,由于年轻气盛,再加上他创立了传奇,所以朱文正对于朱元璋的未来开始指手画脚,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
于是,二人关于针对元朝的态度上有了分歧,朱元璋向元朝妥协,甚至称臣,朱文正坚定地反对这一做法。于是,昔日积累的矛盾彻底因为这个引子而爆发,朱文正居然联合了昔日的死敌张士诚背叛朱元璋。
昔日朱元璋部下最亮的明星,结果转眼之间就成了二五仔,朱元璋的部队受到了很深的刺激,老朱本人更是被气到吐血。
结果可想而知,朱元璋拿着鞭子要抽死他,但在马皇后的劝阻下,朱文正被剥夺了一切,永远地关了起来,一直到他幽怨死去。
可以说,历史记载中的朱文正是一个旋起旋灭的人物,他崛起的过程非常精彩,但是灭亡的过程又是那么的悲哀,真有一种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无奈。
不过,历史和人生总是反复无常,朱文正他本人的历史已经终结,但他后人的故事却还在继续,甚至200年以后,他的后人还称了帝。
后人也疯狂
当朱文正的怒吼湮灭于朱元璋的强力手段后,大明王朝的历史也没有延续太久,很快就来到了1645年。这一年清军已经占领了南京,小福王已经被抓,崇祯皇帝更是死了很久了。
就在这天下分崩离析之际,好不容易还剩下两只力量,一支是鲁王,一支是唐王,还能勉强维持南明天下。
从记载来看,唐王的表现其实更好一些,但由于他没有合法的身份,所以唐王和鲁王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眼看的敌人就在眼前,但是两大王者还在纠结,这种混乱的局面给了一些野心家机会,其中就包括了朱文正的第11代子孙朱亨嘉,
此人原本是第11代靖江王,在当时争斗的王族势力中血脉世系最远,但他却乘机作乱,在这一年9月22日登基称帝,改广西桂林为西京。
这也不由得让人感慨,历史似乎回到了原点,老祖宗朱文正没有做成的事情,最终让后辈做成了。
不过可惜,此人的命运和朱文正一样,当年朱文正刚刚发动造反就被压制,此人也好不到哪去,刚刚称帝就遭了唐王打击,仅仅在11月12日就被打败,本人也被活捉,最终被锦衣卫杀害。
结语
不得不说,回顾这段历史还是让人感慨良多,人生何其无常,旋起旋灭之间,一切都不可预测,数百年历史风云人物,可能真的是尽付笑谈中。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
火烧陈友谅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于是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陈友谅果然率水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无人答应,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双方战于龙湾,陈友谅大败,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得坐小船逃走。张德胜乘胜追击,在慈湖将其打败,焚烧其船。冯国胜率五路大军乘胜追击,陈友谅派出皂旗军迎战,又被大败。于是陈友谅放弃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军乘胜攻取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于光、欧普祥都缴械投降。第二年,陈友谅派兵再次攻陷安庆。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恢复安庆,长驱直入抵达江州。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他的部将吴宏以饶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龙兴投降。
战死鄱阳湖陈友谅眼见其疆土日益减少,十分愤怒,于是制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船均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船都有三层,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
鄱阳湖大战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郑愈坚守南昌三个月,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陈友谅 *** 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是不久,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陈友仁号称五王,瞎一眼,却智勇双全,他死后,陈友谅为之丧气。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7]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陈友谅便与其将士约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后,下令将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第二天再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在坚持数日之后,陈友谅与众将商量摆脱困境的对策。右金吾将军说:既然出湖困难,我们就应当焚船登陆,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再举。左金吾将军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他们利用步骑追赶我军。进退之间我们将失去自己的地盘,大势也将去也。陈友谅不能作出决定,既而说道:右金吾将军所言有理。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未被采纳,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率部投降。陈友谅处境更加困难。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却盘算失误,企图加害于我。我军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龙兴十一郡,你还不悔过,重新挑起战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被葬身于火海。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时间一久,陈友谅军中粮食渐绝,只得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友谅生前生活奢侈,曾经制造了一张镂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宫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样。他死后,江西行省将镂金床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感叹道: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便壶有什么不同呢?然后下令有关官员将它熔掉。[8] 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陈理至应天,元璋封为归德候。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其送往高丽定居,平安无事。
他的部下康茂才原来是陈友谅的人,送他去自首是最好的选择。陈友谅,一个聪明人,真的很出名。他按照康茂才给的行军路线发起了进攻。没想到关键时刻康茂才掉链子了,只能带领部队回到一个叫龙湾的地方。
陈友谅
陈友谅的军队一登陆,就进入了伏击圈。朱元璋立即发出进攻命令,其他将领展开连续进攻。陈友谅的军队在恐惧下无法抵抗,只能跑向战船。没想到,几乎所有的战舰都搁浅了,无法行驶。就这样,陈友谅无敌的水军被朱元璋拖上岸,狠狠打了一顿。
一战,陈友谅损失两万,失守江州。朱元璋大获全胜,缴获了许多战船,充实了水军。
刘基对陈友谅的评价是对的:焦虑。不加思考就盲目参战;不能仔细辨认康茂才;利用军事实力过度自信。这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但是,陈友谅不会轻易被打败。在大约三年的时间里,他重新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陈友谅率军来到洪都城,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守城。第一次世界大战,朱文正用4万兵力牵制陈友谅60万大军3个月。陈友谅虽然吃了点亏,但还是比朱元璋强。更何况陈友谅有一支无敌舰队,实力悬殊不小。此时朱元璋二十万大军到了洪都,陈友谅避开了鄱阳湖。很快,两军在鄱阳湖的决战开始了。
陈友谅战船用铁链连接,想对朱元璋造成极大的压迫,却让朱元璋想起赤壁之战的失败,反反复复。鄱阳湖火光冲天,双方激战之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正在船上指挥战斗的陈友谅突然被一枝流动的箭射穿了脑袋,一代枭雄就这样死去了。
智慧和运气促成了朱元璋的成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4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