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林清玄:忘情花的滋味

白敛 2023-07-27 22:59:00

忘情花的滋味

文丨林清玄

院子里的昙花突然间开了,一共十八朵。夜里,打开院子里的灯,坐在幽暗的室内望向窗外,乳白色的昙花在灯下有一种难言的姿色,每一朵都是一幅春天的风景。昙花是不能近看的,它适合远观。近看的昙花只是昙花,一种炫目的美丽,远观的昙花就不同了,它像是池里的睡莲在夜间醒来,一步一步走到人们的庭前后院,而且这些挺立在池中的睡莲都爬到昙花枝上,弯下腰,吐露出白色的芬芳。第二天清晨花全谢了,垂着低低的头。我和妻子商量着,用什么方法吃那些凋谢的昙花,我说,昙花炒猪肉是最鲜美的一道菜,是我小时候常吃的。妻子说,昙花属于涅槃科,是吃斋的,不能与猪肉同炒,应该熬冰糖,可以生津止咳,可以叫人宠辱偕忘。 后来我们把昙花熬了冰糖,在春天的夜里喝昙花茶有一种清香的滋味,喝进喉里,它的香气仿佛是来自天的远方,比起阳明山上白云山庄的兰花茶毫不逊色——如果兰花是王者之香,昙花就是禅者之香,充满遥远、幽渺、神秘的气味。果然,妻子说,昙花的另一个名字叫“忘情花”,忘情就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也就是晋书中说的“圣人忘情”。在缤纷灿烂的花的世界里,“忘情花”不知是哪一位高人的命名,它为昙花的一生下了一个注解。昙花好像是一个隐者,举世滔滔中,昙花固守了自己的情,将一生的精华在一夜间吐放,它美得那么鲜明,那么短暂,因为鲜明,所以动人,因为短暂,才教人难忘。当它死了之后,我们喝着用它煎熬成的昙花茶,对昙花,它是忘情了,对我们,却把昙花遗忘的情喝进腹中,在腹中慢慢地酝酿。由于喝昙花茶,我想起童年时代吃昙花的几种滋味。第一种方法是“昙花炒猪肉”,把切成细丝的昙花和肉丝丢进锅中,烈火一炒,就是一道令人垂涎的好菜,这一道菜里昙花的滋味像是雨后荀园中冒出来的香菇,滑润、清淡,入口即不能忘。第二种方法是“昙花炖鸡”,将整朵的昙花一一洗净和鸡块同炖,放一点姜丝,这一道菜中昙花的滋味有一点像香菇,汤是清的,捞起来的昙花还像活的一般。第三种方法是“炸昙花饼”,用糖、面粉和鸡蛋打匀,把昙花沾满,放到油锅中炸到金黄色即可食,这一道菜中昙花的滋味香脆达到极致,任何饼都无法比拟我们的童年在爸爸的调教下,几乎每个兄弟都是“食花的怪客”阅读答案。那时候年纪小不知道怜香惜玉这一套,如今想起那些花魂,心中总是有一种罪过的感觉。食花真是有罪的吗 食了昙花真能忘情吗 有一次读《本草纲目》,知道古人也是食花的,古人也食草。《本草纲目》讲萱草时,引了李九华的《延寿书》说:“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忧。”如果萱草“忘忧草”的名是因之而起,我倒愿意为昙花是“忘情花”下一注解:“美花为蔬,食之忘情,令人淡然超脱,因名忘情。”“忘情花”的滋味是宜于联想的。在我们的情感世界里,“忘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境界,因为有爱就有纠结,有情就有牵缠,要在纠结牵缠中拔出身来,走向空旷不凡的天地,就要像“忘情花”一样在短暂的时间里开得美丽,等凋萎了以后,把那些纠结牵缠的情经过煎、炒、煮、炸的锻炼,然后一口一口吞入腹里,并将它埋到心底最深处,等到另一个开放的时刻。每个人的情感都是有盛衰的,就像昙花即使忘情,也有兴谢。我们不是圣人,不能忘情,再好的歌者也有恍惚失曲的时候,再好的舞者也有乱节而忘形的时刻,我们都是凡人,不能有“爱到忘情近佛心”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藏情”。把完成过、失败过的情爱像一幅卷轴一样卷起来放在心灵的角落,让它洗潜,让它褪色,在岁月的足迹走过后打开来,看自己在卷轴空白处的落款,以及还鲜明如昔的刻印。我们落过款、烙过印,我们惜过香、怜过玉,这就够了,忘情又如何 无情又如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林清玄散文精选

内容简介

? ? ? 在林清玄的创作生涯中,除了后期极负盛名的“菩提系列”十书,其早期的散文作品,也因文笔清丽、情感醇厚,而深受读者欢迎,屡获台湾各项文学大奖。?

因此,《林清玄散文精选》除精选“菩提系列”十书中的经典篇目外,还收录了林清玄早期的散文代表作,如《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在梦的远方》等。?

《林清玄散文精选》亦收录了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红心番薯》、《光之四书》(《光之香》一节入选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等,以期在给成年读者带来安宁与回忆的同时,也给青少年读者向上的力量。?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 “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的文章曾多次入选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国文选,还曾被收入大陆高考语文试卷,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目录

一 温一壶月光下酒

月光下的喇叭手

负琴盲翁

家家有明月清风

无关风月

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以水为师

光之四书

两只松鼠

屋顶上的田园

卷帘

无灾无难到公卿

二 黄玫瑰的心

发芽的心情

青山白发

娘子坑的午宴

忘情花的滋味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生命的酸甜苦辣

生平一瓣香

深香默默

黄玫瑰的心

买了半山百合

石上栽华

正向时刻

三 吾心似秋月

三生石上旧精魂

吾心似秋月

佛鼓

召集有缘人的钟声

步步起清风

去做人间雨

水晶石与白莲花

一味

达摩茶杯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一心一境

送一轮明月给他

四 白雪少年

红心番薯

飞入芒花

在梦的远方

过火

家有香樟树

银合欢

翡翠莲雾

白雪少年

我唯一的松鼠

仙堂戏院

悬崖边的树

兵卒无河

五 星落尼罗河

岁月的灯火都睡了

芳香百里馨

星落尼罗河

卢桑夜船

威尼斯船夫

敏感的花

飘着小雪的苏荷

吾心似秋月

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与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说:“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白云毕恭毕敬地说,不免有些得意。

杨岐听了,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

白云怔坐在当场,不知道师父听了自己的偈为什么大笑,心里非常愁闷,整天都思索着师父的笑,找不出任何足以令师父大笑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无法成眠,苦苦地参了一夜。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就去请教师父:“师父听到郁和尚的偈为什么大笑呢?”

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眼眶因失眠而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悟。

这真是个幽默的公案,参禅寻求自悟的禅师把自己的心思寄托在别人的一言一行。因为别人的一言一行而苦恼,真的还不如小丑能笑骂由他,言行自在,那么了生脱死,见性成佛。哪时可以得致呢?

杨岐方会禅师在追随石霜慈明禅师时,也和白云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有一次他在山路上遇见石霜,故意挡住去路,问说:“狭路相逢时如何?”石霜说:“你且躲避,我要到那里去!”

又有一次,石霜上堂的时候,杨岐问道:“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石霜回答说:“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

这些无不都在说明,禅心的体悟是绝对自我的,即使亲如师徒父子也无法同行。就好像人人家里都有宝藏,师父只能指出宝藏的珍贵,却无法把宝藏赠与。杨岐禅师曾留下禅语:“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人人都有一面镜子,镜子与镜子间虽可互相照映,却是不能取代的。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的喜怒哀乐上,就是永远在镜上抹痕,找不到光明落脚的地方。

……

正版图书

也要楚天阔,也要大江流,也要望不见前后出自哪里?

出自:温一壶月光下酒。

《温一壶月光下酒》是1999年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清玄。

推荐:

该书是一部锋芒初露的散文作品,作家散文创作经过十年的历练,从豪气如虹、飞扬浪漫向淳厚沉思转变,透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柔弱胜刚强的审美品味,以及气清神定的宽厚胸怀。

作品目录:

卷一

月光下的喇叭手

兵卒无河

过火

刺青

刺花

负琴盲翁

合欢山印象

相思·苦楝·合欢

散步去吃猪眼睛

红目连

卷二

无关风月

温一壶月光下酒

忘情花的滋味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不睡之莲

一种温存犹昔

香港仔,你不要哭

岁月的灯火都睡了

拒打破伤风

生平一瓣香

云无心而出岫

命脉

失去的港都

黑白笔记

两只松鼠

一炷香

深香默默

寒梅着花未

明年荷花应教看

温一壶月光下酒的作品目录

卷一
月光下的喇叭手
兵卒无河
过火
刺青
刺花
负琴盲翁
合欢山印象
相思·苦楝·合欢
散步去吃猪眼睛
红目连
卷二
无关风月
温一壶月光下酒
忘情花的滋味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不睡之莲
一种温存犹昔
香港仔,你不要哭
岁月的灯火都睡了
拒打破伤风
生平一瓣香
云无心而出岫
命脉
失去的港都
黑白笔记
两只松鼠
一炷香
深香默默
寒梅着花未
明年荷花应教看
卷三
三轮车跑得快
掀起盖头来
红砖道的风景
无河之舟
上帝之眼
寂寞的影子
投篮的姿势
侏儒化的世界
风中的铃声
艺术水火
不要叫我们微笑
灯下
花子
戏耍
表情
回眸
观自在菩萨
现代寓言二则
孤独的艺术
寂寞的艺术

夜读丨林清玄:忘情花的滋味

文字丨林清玄

主播丨图 图

院子里的昙花突然间开了,一共十八朵。夜里,打开院子里的灯,坐在幽暗的室内望向窗外,乳白色的昙花在灯下有一种难言的姿色,每一朵都是一幅春天的风景。

昙花是不能近看的,它适合远观。近看的昙花只是昙花,一种炫目的美丽,远观的昙花就不同了,它像是池里的睡莲在夜间醒来,一步一步走到人们的庭前后院,而且这些挺立在池中的睡莲都爬到昙花枝上,弯下腰,吐露出白色的芬芳。

第二天清晨花全谢了,垂着低低的头。我和妻子商量着,用什么方法吃那些凋谢的昙花。我说,昙花炒猪肉是最鲜美的一道菜,是我小时候常吃的。妻子说,昙花属于涅槃科,是吃斋的,不能与猪肉同炒,应该熬冰糖,可以生津止咳,可以叫人宠辱偕忘。

后来我们把昙花熬了冰糖,在春天的夜里喝昙花茶有一种清香的滋味,喝进喉里,它的香气仿佛是来自天的远方,比起阳明山上白云山庄的兰花茶毫不逊色——如果兰花是王者之香,昙花就是禅者之香,充满遥远、幽渺、神秘的气味。

果然,妻子说,昙花的另一个名字叫“忘情花”,忘情就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也就是晋书中说的“圣人忘情”。在缤纷灿烂的花的世界里,“忘情花”不知是哪一位高人的命名,它为昙花的一生下了一个注解。昙花好像是一个隐者,举世滔滔中,昙花固守了自己的情,将一生的精华在一夜间吐放。它美得那么鲜明,那么短暂,因为鲜明,所以动人,因为短暂,才教人难忘。当它死了之后,我们喝着用它煎熬成的昙花茶,对昙花,它是忘情了,对我们,却把昙花遗忘的情喝进腹中,在腹中慢慢地酝酿。

由于喝昙花茶,我想起童年时代吃昙花的几种滋味。

第一种方法是“昙花炒猪肉”,把切成细丝的昙花和肉丝丢进锅中,烈火一炒,就是一道令人垂涎的好菜。这一道菜里昙花的滋味像是雨后荀园中冒出来的香菇,滑润、清淡,入口即不能忘。

第二种方法是“昙花炖鸡”,将整朵的昙花一一洗净和鸡块同炖,放一点姜丝,这一道菜中昙花的滋味有一点像香菇,汤是清的,捞起来的昙花还像活的一般。

第三种方法是“炸昙花饼”,用糖、面粉和鸡蛋打匀,把昙花沾满,放到油锅中炸到金黄色即可食。这一道菜中昙花的滋味香脆达到极致,任何饼都无法比拟。

我们的童年在爸爸的调教下,几乎每个兄弟都是“食花的怪客”。那时候年纪小不知道怜香惜玉这一套,如今想起那些花魂,心中总是有一种罪过的感觉。

食花真是有罪的吗?食了昙花真能忘情吗?有一次读《本草纲目》,知道古人也是食花的,古人也食草。《本草纲目》讲萱草时,引了李九华的《延寿书》说:“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忧。”

如果萱草“忘忧草”的名是因之而起,我倒愿意为昙花是“忘情花”下一注解:

“美花为蔬,食之忘情,令人淡然超脱,因名忘情。”

“忘情花”的滋味是宜于联想的。在我们的 情感 世界里,“忘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境界,因为有爱就有纠结,有情就有牵缠,要在纠结牵缠中拔出身来,走向空旷不凡的天地,就要像“忘情花”一样在短暂的时间里开得美丽,等凋萎了以后,把那些纠结牵缠的情经过煎、炒、煮、炸的锻炼,然后一口一口吞入腹里,并将它埋到心底最深处,等到另一个开放的时刻。

每个人的 情感 都是有盛衰的,就像昙花即使忘情,也有兴谢。我们不是圣人,不能忘情,再好的歌者也有恍惚失曲的时候,再好的舞者也有乱节而忘形的时刻。我们都是凡人,不能有“爱到忘情近佛心”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藏情”。把完成过、失败过的情爱像一幅卷轴一样卷起来放在心灵的角落,让它洗潜,让它褪色,在岁月的足迹走过后打开来,看自己在卷轴空白处的落款,以及还鲜明如昔的刻印。

我们落过款、烙过印,我们惜过香、怜过玉,这就够了,忘情又如何?无情又如何?

动 听

作者: 林清玄,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菩提十书》《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等,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主播丨图图

爱好:配音、读文

声音也是有温度的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

就拉到文末点个 “在看” 吧~

往期推荐

细说十二时辰

一年又一年,且行且珍惜

想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世界再大,不如有人等你回家

学会释怀,每一天都是晴天

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

三月:愿所有美好,都如约而至

风雨人生路,多备几把伞

善待慢慢老去的自己

父亲是山河岁月,母亲是一纸流年

世界上最棒的一段情话

时间扑面而来,一切终将释怀

人为什么要努力?这是我见过最真实的答案

慎言,是一种修养

忙了一辈子,什么属于你?

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

人生路上,请善待自己

爱自己的四句悄悄话

不打扰,是“相互成全”

一慢一静一闲心,一山一水一浮生

我会是那个被裁掉的人吗?

你如期归来,这才是离别的意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143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