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我们其实是有多么容易满足

六月雪 2023-07-27 21:51:19

去给小孩办高中毕业证的公证,被告知需要到教育局开证明。因为高中毕业证目前还没联网,公证处查不到相关信息,需要证明“你的毕业证是你的,是真的”。据说有人拿假证去公证过。

想起上回说到火车上查票的事。不管是绿皮火车还是高铁,通常都会遇到一张车票被查五次的情况:安检一次(和身份证一起),候车厅排队进站一次,上火车时一次,火车行驶中一次,出站一次。

每每被这种莫大的不信任感包围。原因何在 据说有人逃票及变着法逃票,比如买较短里程的车票坐长途车。

少数人逃票的行为,导致了让所有人不被信任的结果,交通运营的成本也增加了很多。检票五次至少需要五个工作岗位吧,全国有多少火车站点就有多少同样的岗位,难道不是巨大的成本和浪费吗

偶尔遇到几次出站口不查票,乘客能迅速出站的情况,都觉得像捡到了宝,像占了什么大便宜。心里喜滋滋的。心情更好了,就觉得这个城市和这里的人都变得可爱了,天空也没有那么灰蒙蒙的了。

瞧,我们是多么容易满足啊,一次小小的被信任就觉得很满足。

现在各部委办局的态度都很好。教育局工作人员虽然觉得“没必要”,说那毕业证上有公章,有钢印,有成绩单,根本就没必要再开证明,还说从来没开过,但还是同意给开。

不然,两个单位一个说需要开,一个说没必要开,我该找谁去 作为具体办事的人,除了觉得无所适从,只能对推诿和扯皮这两个贬义词更加深一点感性认识。

我要么找个熟人问谁认识公证处的人,给通融一下,不提供那一纸证明也能公证;要么找个熟人问谁认识教育局的人,就把那个证明给开了吧。不过,这个过程也很麻烦,会牵扯到很多别人。

麻烦了人家总是不好意思。要么请吃吃饭,现在谁还差一顿饭呢 要么通过其他方式表示表示,是送茶叶还是送个台灯什么的比较好呢 人家喝茶吗 人家是喜欢白茶普洱红茶还是绿茶呢 纠结死了。

写《鱼翅与花椒》的扶霞成长于英国牛津,毕业于剑桥大学,90年代中期到中国留学。她在这本写美食文化的书中,非常形象地记录了在中国与官方打交道的感受:仿佛整个体制的设定就是对任何要求说“不”。

当不需要听到太多的“不”,不需要动用三寸不烂之舌好说歹说,求爷爷告奶奶,不需要托关系走后门,不需要请客送礼,不需要内心纠结痛苦,就能办成理论上来说本来就应该能办成的事,我们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带着感谢的心情。

上次我爸住了几天院,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医疗服务的改变。20前年我妈在北京做视网膜手术还要千方百计给医生送红包,她同病房的病友来自农村,做手术那天,医护人员说中午要吃肯德基,她的家人连听都没听说过,问了好几个人才搞清楚买了来……不需要给医生送红包,不需要看谁的脸色,花费一目了然,是多好的事。

开车去教育局的路上就在嘀咕,那里是否允许外部车辆进入。本单位的停车位都有限,这也好理解,但如果停在路边,又担心会被贴条……我也算是个老司机,驾照都换过两回了,但每次开车去陌生的地点,首先想到的还是“好不好停车”,总之,内心会有很多戏码上演。

路上果然看到禁停的标志,犹犹豫豫开到大门口,看到友情提示,把证件交给岗亭。这才想起,走得匆忙,忘了拿行车证。坡道上停车拉手刹,诚诚恳恳地跟值班的中年人说:不好意思啊,我忘了带证件。我去开个证明盖个章,一会就走。那人稍一犹豫,就抬杆放我进去了。

恰好又有一个空出来的车位。我心里那个感激啊,一边感叹(点击可阅读→)我的命真好,一边感谢那个工作人员。

瞧,一个善意的举动,一个与人方便的行为,就能消除别人在心里演绎了一路的、想象中的麻烦。

当然,我可要改掉不带驾照和行车证的坏习惯了。

再去公证处送需要公证的材料,骑了自行车。车没有锁,是女儿初中时的一辆折叠自行车,尽可能地停在了靠近岗亭的绿化带前,在里面递交材料、办手续、交费的半个多小时里,心里其实惦记着那辆车:会不会丢 会不会被人偷走 万一丢了呢

期间,忍住了跑出去看一眼(自行车)的冲动。等办完事出来,发现它还安安静静地呆在那里,真是觉得太好了,觉得咱这里也算是路不拾遗了。多年前看北欧哪个国家的电影,很羡慕人家骑自行车后可以随便一扔的潇洒,车都不用上锁的啊……

这样偶尔一次不锁车,没有丢失,没有被偷走,便如此开心,便觉得可以记录下来,真的是很难易满足呀。

大部分的我们,其实是有多么容易满足啊——

超市里买到的粮食和蔬菜,可以放心吃;不需要学习鉴别什么是地沟油什么是假冒伪劣,不需要315晚会告诉你打假的战绩,不需要整天因为吃的是否安全提心吊胆。

保健品就是保健品,是维生素,没有专家及假专家及代言人信誓旦旦地告诉你,它们有什么类似包治百病的效果,高价格是因为高科技,是宇航员运动员某些高官专供的……儿女们不需要担心老人上当受骗。

孩子们自己走路上学放学,晚十几分钟到家,家长们不会联想到被拐卖了出事了找不到了。小区里看孩子的老人,不用时刻提防周围的陌生人,不会看别人都像是人贩子。

新买的运动服落在操场上,回去还能找到;自行车没有锁,还在原位等待;服务窗口的人,说话和和气气……天,总是很蓝;一张火车票,不用被检查五遍。

相关文章:

我的命真好

为什么父母那一代人更容易满足?

父母对孩子从来都是无条件地付出,从不求回报,其实父母很容易满足,如今这个年纪,我们既为人父母,又为人儿女,我们的父母已经越来越年迈,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日渐减少,所以一定要和父母多在一起,带上孩子一起回家看看,他们不求你给他们多少钱,他们需要的是亲情,需要的是陪伴,不要让父母总给你做饭,我们能不能为他们做做饭,让他们也做回孩子。 ? 今天很开心,陪着双方父母,他们其实非常容易满足,当我们把脚步放缓一些,去倾听他们的唠叨时,心会如此温暖,当我们去拥抱他们时,身体是如此地熟悉,就像小时候他们把我们拥在怀里。感恩父母,感恩在你们的呵护下成长,今天您老了,腿脚慢了,我们也会如当初您交我蹒跚学步时,将所有的爱和包容回传给您,谢谢您爸爸妈妈!拥有你们这样的父母是我这一生中最大的骄傲!

..为什么小时候的我们,总那么容易满足,,而现在却大不一样勒,,

其实楼下二位说的就是正确答案吧,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说明别的含义,然而就像我一样,将来肯定还是会有许许多多的“明智而故问”的明白人搜索这个问题,那么我还是简单的用我自己的方式来阐述这个原因吧。
原因说来还是很简单的,人自出生以来就是在不停的成长直到生命尽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小时候属于学习状态大过反省,很多的事与物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甚至是第一次,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被它吸引,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儿童大脑会产生让人兴奋的激素,结果就会得到满足。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周围的事物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新鲜,与此同时大脑需要思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会形成一个判断的模板——不会再花费精力投入到某种已知的事物当中(或许也没有那么专业的知识吧),因此我们选择最多的就是放弃,所以也可以说,相较于小时候,长大后的我们反省多过于学习。
总而言之,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以后的我们,是否容易得到满足,答案就在我们那颗大脑里,如果想快乐,我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减少自己的欲望,因为欲望太多会导致你无法再轻易的停留在快乐的时光当中,逼迫你不停的前行直到死亡。偶尔放慢自己的脚步,去享受生活吧,人生在世不容易,快乐还是需要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2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