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世界上怕就怕没有常识

食养人 2023-07-27 21:47:54

我小学二年级转学城里,才知道有早读课,才知道早读课是在老师或班长的带领下,朗读《最高指示》。塑料皮面的小红书,巴掌大小。

后来最是记得的只有半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二字,就是那时候学到的。所以印象深刻。

写下这个标题,突然就想起了70年代的那个秋天,卫东红校的一间教室里上课的情景。唐山刚刚经历了大地震,我们有时在教室上课,有时大概是地震的风声紧了,就在教室门前的梧桐树下上课。小黑板挂在树杈上,绘画老师教画葡萄,我从来没学过画画,感觉无从下手。

我们的班长副班长是两位女生,大班长名叫继红,副班长名字是个单字,也叫红。当年有个词叫“又红又专”,总觉得就是在说这两个同学。她们学习又好,人又漂亮,名字又叫“红”,可不就是又红又专。

有人说“那真是不可思议的年代”。我当年只不过七八岁,还傻乎乎的。清楚地记得听到主席去世的消息,不相信是真的,下了课跑出去看太阳,明明还挂在天上啊……却又不敢问别人。我哪懂得那些歌里唱的是比喻啊 比喻是小学四年级才学的知识。还记得,班主任牛老师表扬一个同学,他问老师:毛主席去世了,我们怎么办

老师为什么表扬他 很多很多年后,我才想明白:他小小年纪就知道忧国忧民。而我,只知道傻乎乎地仰望天空。

学校叫“卫东红校”我一点不感到奇怪,毕竟周围名叫卫东、卫红的孩子挺多的。后来学校改名(也许是恢复名称)为“第一实验小学”,小时候的我倒着实对“实验”俩字疑惑了很久,学校为什么取名叫“实验”呢

一直实验到现在。

写今天的话题,是因为觉得没有常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可怕。

那天去看电影,拿了票找座位,看到有个人坐在我的位子上。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通常的动作都再次确认一下,是不是自己搞错了。借着影院里微弱的灯光,我用昏花的老眼看清票面上印的是5排5号,就说,“你好,你坐错了吧 这是我的号。”我是回避型人格,怕冲突,所以努力表现得很有礼貌。

那人正在刷手机,懒洋洋看了我一眼,“人又坐不满,随便坐就是……”我一听就有点生气,没说话,也没有随便坐的意思——我要等他让开。

那是我的座,我不是一定要坐在那里。我知道影院通常都坐不满,但如果我坐了别人的位子,那个位子刚好不是空位,我就要让座,人家就会以为是我没有对号入座。所以,我心里一横,也想教育一下他——你不能霸座。

虽然这不是高铁。

他大概他见我态度坚决,迟疑了一秒钟,还是移了两个位子,坐到了一边。

我坐到自己的5排5号,只觉得悲哀。

那个小伙子,比我年轻很多,应该是受过教育的,为什么会这样

噢,高铁上那个霸座的男子,据说还是个博士,受教育那么多年,又为什么会那样

电影票都是印有座位号的,这是常识。小时候看电影,电影票都分甲票乙票,好像是甲票的位置要好,居中靠前,观影效果好,乙票就差一点,至于价格是否一样,就忘了。但“对号入座”的规则和常识是从小就知道的。

不论是高铁还是影院还是大巴车上,应该对号入座的地方不对号,占了人家的位子,是不尊重常识;在人家要求让座之后还不离开,是无理霸道。

常识是,歌星演唱会的票、重大体育赛事的门票,都是根据位置、购票时间定价的,离舞台、比赛场地近的票可能成千上万,花钱少就只能远观。难道你进场就可以随便坐,去抢人家的座位吗 上万人如果都随便坐,岂不大乱套

如果知道普遍的常识,又去违背,不遵守,那算什么 难道是传说中的“明白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新近看到一则新闻,北京喜剧院以色列戏剧《冬季的葬礼》演出现场,一名观众因不愿对号入座引发剧场工作人员报警。后来那个观众最终离开不属于自己的座位,却造成了演出延迟开场约10分钟。

这年头到剧场去看戏剧的人应该都是受过教育的人了吧,为何连“对号入座”的规则都不遵守 显得很没有常识。难道自己都不觉得丢人吗 我说世界上怕就怕没有常识,其实也不对,怕的是没有常识的人还死皮赖脸,脸皮厚,不要脸。

常识是什么

在禁止吸烟的场所不吸烟是常识,

在禁止拍照的场所不拍照是常识,

进剧场看戏不能带零食是常识,

在手机应该静音的场合保持静音是常识,

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垃圾是常识,

人多的时候要排队是常识,

机场安检排队要站在黄线以外是常识,

对号入座是常识,

新买来要贴身穿的内衣先洗一次再穿是常识,

尊老爱幼是常识……

没有常识,不尊重规则,有时会在社会上造成他人的困扰,有时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可能只关自己的紧要;给他人造成困扰,给社会造成麻烦,可能就会受到约束和谴责。这些日子每每听早间新闻,都会听到哪里哪里又双叒发生乘客抢夺司机方向盘,差点引发交通事故,肇事者被处罚……的消息。

世界上怕就怕这种人,没有常识,你不知道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跟司机讲话造成人家分心就可能导致交通意外吗 还去抢夺方向盘,你咋不上天呢 !

希望这篇文章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希望没有常识的人,不守规则的人,越来越少。

常识从哪里来

首先来自家教,其次来自学校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需要自我教育。所谓见多识广,即便不曾见多,如果能够识广,也是可以的。

梁文道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常识》,内容涉猎的多是社会常识,多读书,也是拥有更多常识的通道。很多专业领域都有该专业的通识,也可以称常识,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学《文学概论》,机械专业要学《机械基础》等等,道理是一样一样的,做人,最要紧的还是要有做人的常识,不然跟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先不说梦想,是要解放全人类还是什么的……

先教育一代人,好好学做人,从常识开始教育。

相关文章:

为什么我把很多问题归结到“教育”上

“高铁泡面门”事件……哎,说起来还是教育的失败啊!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不该让手机铃声响起的场合保持静音,是有教养的表现

我该怎么办?自卑,说话没有底气,胆小怕事,没有任何优点,缺少生活常识,身体协调能力极差,情商低,社

你这是自卑
自卑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自我否定,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格的缺陷。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长时间的自卑,不但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也会导致生理上出现亚健康状态,具体的危害在于会使人心理上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自疚、自责;自卑的人,缺乏自信, 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到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等。而在生理上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自卑并不可怕,只要你掌握了一些方法,那么完全可以克服你的自卑心理,让你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下面问渠心理网就带你一起来看一看,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1.正确认识自己
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全面辩证地看待和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要多去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要用理性的态度面对失败和挫折,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利用自身的特点,大胆尝试,勇于拼搏。一个人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与他们进行正确的社会比较,才有助于肯定自己,才可能克服自卑感。
2.正确地归因
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3.自我鼓励
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善于运用表扬与肯定的方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在工作、学习、思想方面的积极表现、正确做法和细微的进步,要采取一定的方式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并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使自己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在批评其缺点或错误时,也要适当的肯定其积极因素,做到批评中有鼓励。 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4.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
5.学会对比
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

为什么有些人缺乏基本的常识,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能力特别差?

有些人缺乏基本常识,对社会和自我认知能力特差,这是因为他看不到自我的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心要静,不能浮躁。人只有在冷静的时候考虑问题才能不被情绪所左右,所以冷静是前提。其次,要多接触社会,多学习各种方面知识,多解决一些困难的事情,有了这些积累,对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益处的。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去充实自己,不至于夜郎自大,因为只有不断的求知,人才能不断的重新认识自己,然后对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总之,人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不断完善,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2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