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道习惯专家周士渊,要感谢欧普照明。忘了是哪一年,至少是十年前的事了吧,欧普公司在年度营销会议期间,邀请周老师到公司授课。
我当年没有机会亲耳聆听“习惯课”,却也是间接的受益者。作为欧普照明的山东运营中心,我所在亮美嘉,当年有很多区域经理参加过学习。我是在老板带回的DVD光盘上,认识周士渊老师的。
时至今日,我在员工培训时讲“如何做自我介绍”,最常用的案例就是那张光盘里听来的。
关于“如何介绍自己的名字”,习惯专家周士渊曾这样讲过:
我姓周,叫周士渊。
“周”是周恩来的“周”,周总理的“周”;
“士”是硕士、博士的“士”;
“渊”是知识渊博的“渊”;
这样一听,是不是觉得这名字很棒,很可能认为周老师不是出身书香门第,便是官宦之家,说不定还会肃然起敬。
但如果这样介绍呢
“周”是周扒皮的“周”,“士”是嬉皮士的“士”,“渊”万丈深渊的“渊”。
同一个姓名,同样的“周士渊”三个字,用不同的方法介绍,给人的印象绝对不同,结果差别太大了。
我在讲《职业习惯》时,也常常以“你有什么好习惯,不论是生活中的、还是工作上的,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互动来开始。
还记得周士渊老师在舞台上展示他的矫健身姿,在他的演讲光盘里。那是一个把身体锻炼、管理得很好的老人,才可能有的姿态。
《习惯学》里有张插图,是今年5月23日拍摄的,他做的是“大劈叉”,配的文字是“看,一个72岁古稀老人的精气神”。
要知道,周士渊老师是个几乎“九死而无一生”的人。他的生命里,不论是学问、成就,还是身体状况,之所以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跟他发现了“习惯”这盏神灯、跟他总结并践行着的168种好习惯密切相关。
2
周士渊是上海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任教。25岁至35岁的青春最好的年华,他因“严重抑郁症而走上人生绝境,先后用绳子、吞沙子、喝98%的浓硫酸自杀,“病休四五年,住院二三年,身上开了三刀”。
就是这样一个自称是“清华园败得最惨的人”,开创了习惯学,被誉为“中国习惯研究第一人”,被评为“中国十大金口才”。他曾登上过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的讲台;以《习惯老人的美丽人生》被央视专题报导;还担任过中国老年学会科学养生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著有《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等畅销书。
从一个“清华园里的失败者”,到愈老愈精彩的人生,说周士渊“大器晚成”似乎不妥,要知道能考上清华的可都不是一般人。但发生在他身上的人生“逆转”,的确耐人寻味。
即便没听过周士渊老师的演讲,没读过《习惯学》,我们也一定熟知这段话,我也曾把它借鉴到过公司的培训课件上。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习惯学》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一本教材。但又绝不是枯燥的教科书,它循序渐进,有强大的理论根基,又有大量的详实的案例,更是周士渊老师自己几十年践行“习惯学”的所思、所想、所得。
他从发现习惯学开始讲起,在国人熟悉的《论语》、《三字经》、《黄帝内经》等作品中掘地三尺找到依据;总结出习惯的“五动”定律(即起动,百动,自动,恒动,乐动);用古今中外的大量人物和事实见证了“习惯”与“命运、事业、健康、人际关系、学习、形象气质、心态”之间的关系; 。
《习惯学》这本书更是一本成功励志的读物。不是眼下很多人一听厌恶的“成功学”,更不是鸡汤,这是一部内容详实、操作性强、语言生动的、令人变成更好的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的成长指南。
《习惯学》更是一部行动指南,具备可行性、实用性、持续性。他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习惯配方”,拥有积极的心态;如何做自我介绍,变自卑为自信;如何克服忧虑、烦恼;如何养颜美容、拥有一头秀发、挺拔的身材……甚至是如何去除脸上的“青春美丽疙瘩痘”。
我看到那用“土豆片敷贴”去痘痘的办法,立刻把那一页拍下来分享在了家人微信群里,家里几个青春期的小孩目前迫切需要。
3
这本书,凝结着周士渊老师的潜心研习习惯的智慧,更彰显了他乐于分享的美德。
整部作品读起来,有娓娓道来的意味,又有谆谆教导的况味。要知道,周士渊老师毕业后就留校任教,目前还在清华继续教育学院主讲《自我管理》《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等各种课程,深受学生和听众喜爱。
他不仅传授了培养习惯的“四步魔法“,让读者了解培养习惯的“必要性、可行性、策略性、操作性”,还“事无巨细”到每一种习惯的养成方法,比如“每天吃十颗小枣,每天吃三个核桃,清晨四点起床写作”等等,诸如“好习惯加法”、“坏习惯减法”等等,读到、学到、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相信,我们一定也可以成为拥有很多好习惯的人。
读到“天天吃十个小枣”那一页,忽然想起,十多年前,也是在那张聂总带回的光盘上,听到过周士渊老师讲的“每天十枣,长生不老”,好像还坚持过一阵子……如今在《习惯学》这本书上重温这些内容,恍然十多年就过去了。
周士渊老师生性认真,学习力超强,他在决定养成某个新习惯前,都认真地进行“可行性分析”。
他用20多年的时间积累下168种习惯。一般人可能说不清楚自己有哪些好习惯,比如我在员工培训过程中问大家“你有什么好的职业习惯跟大家分享一下”,往往会收到沉默,有的最多找出一两条、两三条,我知道那不是谦虚,是没有进行过总结。作为习惯专家,周士渊在被问到“你究竟养成了哪些习惯”之后,他就进行了有意识的总结。
他的168种习惯中,“既有刚性的,又有弹性的; 既有天天坚持的,又有灵活性的;既是有序的、极有规律的,又是洒脱的、自由自在的、特殊情况下随时可以给自己请假的……”因为深谙”我们是习惯的主人,而非它的奴隶”。在书中,他把自己的习惯归为了8个类:
创新、抓住灵光闪的习惯,善待事业的习惯,善待学习的习惯,软性习惯,善待他人的习惯,善待自己的习惯,善待健康类习惯,善待人生和生命的习惯。
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书中说“我如今对未来充满信心,绝不惧怕。”这是何等积极的心态和自信的表现啊。
《习惯学》里,既有辩证法,又有方法论。内容详实,文笔生动有趣。
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小目标,确立了需要学习并养成的好习惯。有些习惯可以立刻马上行动,比如“每天诵读”,“温柔地坚持”,“一日一文”……还有“每天认真梳头”等健康养生方面的习惯。毕竟咱也年过半百,到了需要养生的年纪;毕竟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修炼的一生,是“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的一生。
而习惯是人生的牵引,引领我们一生的方向。
再说一句并非题外的“题外话”:
欧普照明在行业内素有“黄埔军校”之誉,所以十几年前就有邀请周士渊老师到企业做内训的举动。欧普如今发展到行业领先的规模,在上交所上市,连续六年蝉联“双11”行业冠军,总经理马秀慧以120亿身家新登《2018胡润女企业家榜》……这些成就、成功的取得,与王总马总夫妇素来不吝培训经销商和员工的优秀习惯,也密不可分。
都说是“性格决定命运”,其实还是“习惯决定命运”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2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公司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