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华翁美龄版的《射雕英雄传》上映时,我们家还没有电视机。
正值暑假,这部剧每周六才播放两集,我和妹妹偶尔会跑到邻居小左家看电视。每次看《射雕》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有听评书“且听下回分解”般的意犹未尽和期待。
暑假结束回到学校,《射雕》还没播完。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我们学校真是体恤学生,那也是我对“人性化”的最初体验。
周六,学生处的老师会把电视机搬到教学楼过道里,方便我们这些外地学生“追剧”(当年还没有这个名词)。看《射雕》的同学太多,后排的学生只能踩着小方凳站着看完,那小小的大概只有21寸的黑白电视机里的影像大概看得并不真切,但“铁血丹心”的旋律却每每在胸中激荡。
什么是国恨家仇,什么是肝胆相照,什么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什么是仁义,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什么是师徒……现在回想起来,也许一代人很大程度上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
郭啸天之于杨铁心,江南七怪之于郭靖,梅超风之于杨康,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30多年过去,一个个人物在脑海中依然鲜活明亮,才发现金庸老先生描绘的江湖根植在了自己的心里。
电视剧热播期间,不知哪位同学得到一本字印得很小的《射雕英雄传》。我在一个男同学手里抢到书,颇有点耍赖皮的意味,才被允许晚自习后还回去。于是整个下午埋头在《射雕》里,看得不亦乐乎。
以当时十五六岁的年纪,更多的是看热闹而已,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郭靖有没有跟黄蓉在一起,洪七公把“降龙十八掌”传给了谁,穆念慈嫁没嫁给杨康,是谁害死了瑛姑的孩子,要是有黄蓉她妈的记忆力该有多好啊,《九阴真经》过目不忘,考试还不是SO EASY……
路遇不平欲“一声吼”时,便恨自己不会铁砂掌降龙十八掌九阴白骨爪一阳指哪怕会蛤蟆功也是好的。
读过金庸的人,有谁不曾在武侠的江湖想象过自己的人生呢
喜欢洪七公,因为他比黄药师更有亲和力。 喜欢黄药师,因为他潇洒率性“爱谁谁”的性格,被柯大侠误解,被郭靖误会,以为是他杀死了六怪,不辩白不解释,真是傲气啊!那才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喜欢“靖哥哥”,他傻傻的憨憨的,却得到了爱情修成了大侠;喜欢精灵古怪的“蓉儿”,也为扮演黄蓉的翁美玲自杀而惋惜不已。
记得有个细节,桃花岛上一片狼藉,郭靖问垂死之人(忘了是他二师傅还是谁)是谁干的,那人已不能语,写下“一横一竖一横折”咽了气,一根筋的郭靖认定那人要写的是“东邪”的“東”,却没想到“西毒”的“西”前三笔的笔顺跟“東”一样,杀死他六个师傅嫁祸于黄药师的,其实是西毒欧阳锋。
最后的佩服、佩服,佩服到五体投地的程度,还是会回到金庸那里——到底是有多深的文化功底,到底是有多么洞悉人性,才能想象出这样一个江湖啊
直到很多年后才去思考:黄药师挑断徒弟的脚筋,把他们一个个逐出师门,赶出桃花岛,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恨他 还争着献宝,期待重回师门 听说黄药师遇害,原本有隔阂的徒弟立刻同仇敌忾要一起给师父报仇,包括最惨的梅超风……
如今,还有这样的师门吗 别说一个巴掌打不得,一个眼色都不敢给学生看的老师,比比皆是啊。
还想起一件事,有部影片,我已经忘了片名。男主角是个反派,劝弟弟多读点书,他说:“《白发魔女传》、《射雕英雄传》,多好的书啊!”引得观众席上笑声一片,时隔多年,我一直好奇,在大众心里,这些难道不是好书吗
《射雕英雄传》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金庸的小说。后来在18岁左右的年纪比较集中地读过他所有的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最喜欢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射雕》。它是我读武侠的启蒙。
我后来读武侠小说都是在济南的大哥家里,他有一箱子武侠小说,除了金庸,还有梁羽生。当年的每个周日我都热衷去位于八里桥的大哥家,除了能打打牙祭,所为就都是那些书了。
这些年里,很多次想重读金庸,我自己的书架上,只买了一套《笑傲江湖》,至今尚未拆封。
忽然很想打个电话,问问已近70岁的大哥:那些金庸的武侠,还在吗
承认有一段时间没有观看港台剧了,说起港台剧的巅峰时期,还是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金庸、古龙小说改编的武侠剧,还有琼瑶剧等等,在当时可都是风靡一时。
而《射雕英雄传》这部港剧作为金庸笔下“射雕三部曲”中的头部,可是非常经典。即使三十几年过去了,每当“铁血丹心”的歌声响起,每当看到郭靖那弯腰射大雕的画面,都不由地激起心中那股振奋之情。
83版《射雕英雄传》故事情节紧凑,排目有序,83版《射雕英雄传》分为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和华山论剑三个主题,这几个主题的划分,让故事情节的排目非常明朗。从起初的杨铁心和郭啸天说起,他们可都是有些有肉的男儿英雄,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家人,这两位结拜兄弟奋勇杀敌,最后却不幸战死沙场。
留下的妻儿,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却生于不同的环境,而最后他们的儿子杨康、郭靖也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其实,说到这,很多观众都为杨康往后的人生路线而感慨,多少人希望他们兄弟两也能像他们的父亲一样结为结为金兰一同抗敌呢。只能说他们的父亲牺牲的早,一切只能随缘了。
到铁血丹心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霸气出场,与郭靖、杨康、黄蓉等一些后生们也开始有了一定的交集,特别是北丐洪七公与郭靖黄蓉的交情是真的很深,成为他的得意弟子。而杨康有另一个身份就是金国世子,他呢与西毒欧阳锋有着很深的渊源,也算是成了彼此的对立面吧。
剧中的杨康“心狠手辣”,却也得到应有的回报,随着杨康的退出,郭靖、黄蓉的慢慢崛起,到最后转向大结局的正是华山论剑。结局是大家期待的男主郭靖练就了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等绝世武功,成为联盟里不可一世的高手,而欧阳锋也因为练了盗版九阴真经,最后成为了一名孤苦可怜的“疯子”。
故事的情节一环接一环,非常的紧凑,算是最为贴近原著的一部吧。对于这样的故事情节与结局,观众还是比较认可的。作为一部武侠剧,《射雕英雄传》乃当之无愧的上乘之作,侠骨风范非常的凸显,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这四位角色就为该剧增添了不少色彩。
再说郭靖、黄蓉哪个不是很有一种大侠的风范。其实,抛开武侠,这部剧更加凸显的是一种忠肝义胆的的爱国情怀。杨铁心和郭啸天的侠肝义胆真的很让人敬佩,到了郭靖这辈分,他同样继承父亲的品性,做一名忠厚老实的爱国者。
这种讲述忠义题材的故事,其实还是挺受观众喜爱的,那份激昂的心,总为男主的一言一行所感动,这也是行侠仗义的一种体现吧。记得小时候观看这部剧时,对剧中最崇拜的人物就是郭靖了,虽然早期有种呆呆萌萌的感觉,但到后期那是真的厉害,这也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吧。
其实,说到这,最让人难忘的就是该剧中演员们的精彩演艺吧。黄日华的郭靖似乎也是最贴切原著的,忠厚老实、呆萌,真的演艺到了极致。黄日华这张帅气的脸演起这样的角色似乎毫无违和感,反而让人看了非常舒坦。而翁美玲的黄蓉,话说也是最美丽、调皮、可爱了,特别是她说话的那种意境真的无可替代,人物形象的塑造真的太完美了,看到这样的黄蓉,想必观众都想成为一名郭靖吧。
除了男女主,苗侨伟的杨康、杨盼盼的穆念慈、刘丹的洪七公、曾江的黄药师、杨泽霖的欧阳锋、黄文慧的梅超风、江毅的柯镇恶、石坚的裘千仞,甚至谢贤的杨铁心、朱铁和的郭啸天等等角色都塑造的非常完美。这些人物形象都可以说是深入人心,柯镇恶和梅超风这两位“瞎子”的对决也是颇有一番滋味啊。特别是梅超风这个形象演艺的真的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多年后发现竟是如此经典。
所以说,一部好的剧最后成就了经典之作,这部经典之作因为在故事情节的转化、故事突出的那种忠肝义胆精神和演员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可以说堪称一绝。当年这部剧上映获得如此高的评分,多年后再次观看,依旧精彩,甚至没有一点可吐槽之处。即使港台剧曾经经典之作无数,但《射雕英雄传》却从未被忘怀!83版《射雕英雄传》真心是一部不错的戏剧,它也是很多人心中评分最高的港剧!
重温了儿时经典,发现还是那么百看不厌。只不过感触不同。小时候看《射雕》,看的是曲折离奇的江湖经历,为大宋的命运心潮起伏。现在再看,不由发现了很多人性中的无奈,尤其是杨康和完颜洪烈这对悲情父子。
? 在《射雕》中如果要论江湖,首推东邪西毒;如果要论儿女情,首推郭靖和黄蓉;论夫妻情,首推包惜弱和杨铁心18年相思;而要论父子情,则不得不提杨康和完颜洪烈。他们才是真正体现了父子情的含义。
?大时代,往往为了成全大人物和主角而牺牲小人物,观者往往欣赏杨康的英姿,唾弃他的人格。完颜洪烈和杨康的父子情,淹没在宋朝悲惋的晚年中,掩盖在东邪西毒的侠情中,迷失在郭靖黄蓉的郎情妾意中,散落在观者的唾沫中。。。。。。
郭靖六位师父死了五位。死在仇敌欧阳锋和义弟杨康手里。
欧阳锋疯了,义弟也最后得了报应。
周伯通去百花谷和瑛姑再续前缘。
恩师洪七公也走了,和仇敌欧阳锋一笑泯恩仇。
傻小子郭靖变成了大侠郭靖。江南的草长莺飞变成了襄阳城外的金戈铁马。儿女情长变成了家庭琐事。还好视如己出的杨过最终成了大器。不过他也寻找自己的幸福去了。
华筝和黄蓉之间的两难选择也被每次打完仗后多出的白发取代。
很遗憾,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在郭靖身上成了反讽。
年轻时候的郭靖拥有亲人,拥有爱人,拥有师父,拥有朋友,拥有仇敌和烦恼。
年老的郭靖就只剩下黄蓉和一座孤城。
所以我很理解题主的孤独感。但是这就是人生的本来面貌。我们遇见的所有人都可能只是过客。陪伴我们走到最后的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人。
“我猜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但遗憾的是,在离开的时候没能好好地告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1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03每天至少寻找一件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