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软弱”的皇帝不少,但这些皇帝中,大多数都是迫不得已过着“傀儡”生活,多少都极力抗争过,比如光绪帝。
不过,也有某些皇帝乐于被操控,甚至从未滋生过“皇帝意识”,
唐中宗李显,便是这么一个典型。
纵观李显的一生,仿佛从未有过“自主权”,他的命运一直操纵在几个女人手中,
其中有他的母亲武则天、他的妹妹太平公主、他的妻子韦皇后、他的女儿安乐公主,
甚至还有他的妾室上官婉儿。
这几个女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
同时代的女子多忙于相夫教子的人生中,
她们几人却深陷在权力与欲望的深渊里不可自拔。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女皇去世了,失去“靠山”的上官婉儿依然在宫中混得风生水起,
先是被李显封为二品昭容,
她轻松地游走在武家、李家、太平公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母女等几大势力之间,
说起来,历史上没几个像她这样八面玲珑的女人,
小说里有,比如红楼梦里的凤姐......
但与凤姐的张扬不同,上官婉儿浑身上下透着一种“顺从”,
她没有什么坚定的立场,风往哪边吹,她就往哪边倒,
深宫内潜伏的危机要比深宅大院里凶险得多,
心思缜密的上官婉儿自然时刻都在为自己准备退路,
但她千算万算,偏偏没算到一件事:李隆基并不只是想除掉韦后而已.......
宫闱秘事韦皇后,其实是李显的继室。
李显原本是有一位身份高贵的原配妻子赵氏——将军赵绰的孙女、常乐公主的女儿。
不幸的是,常乐公主与武则天这对姑婆与侄媳之间素有旧怨,
常乐公主把女儿嫁给了武则天的儿子,这不就等于把赵氏推入了“火坑”么,
果然没多久,武则天便借着这个儿媳妇对自己不恭谨为由,将她关了起来,
赵氏就这么被活活饿死了。
王妃死于非命,当时还是英王的李显,便显出了他“窝囊”的本性,
对此没表示任何不满.......
随后又娶了韦氏。
武则天生有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
太子李弘猝死后,武则天的次子李贤继立为太子。
但是这个儿子当太子期间与亲生母亲武则天的关系很紧张,
当时有个叫明崇俨的术士对武则天说李贤“不堪承继”,宫里还流传着他生母是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这一流言,
李贤为此感觉很“慌”,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不久,明崇俨被害身亡,李贤成了“最大嫌疑人”,
更糟糕的是,生母武则天派人揭发这个儿子所谓的阴谋,还在东宫马房里搜出数百具铠甲,作为谋反凭证,
李贤就这么被废,幽禁在了长安城。
接替他上位的就是武则天眼里很听话的儿子——李显。
李显当了两年多的太子,随着唐高宗李治去世,他就当上了皇帝,而韦氏自然成了皇后。
韦后并不是个聪慧的女人,
她的出身不算高贵,父亲不过是一名地方参军,
这也注定她对权力的渴望,比别人要热烈得多。
在她的概念里,丈夫是皇帝,而自己成了皇后,她将是大唐最尊贵的女人,从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完全没有武则天什么事。
即使她听闻武则天斗倒了王皇后与萧淑妃,她都觉得武则天是凭借美色达到的目的,
年老色驰的宫中女子,最后不都得依靠自己儿子么
韦后越这么想,摔得就越惨.......
同样不知深浅的还有李显,他把发生的所有“怪事”都认定为巧合,甚至觉得自己当上皇帝都是顺理成章的。
这对沉浸在喜悦中的夫妇,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认识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韦氏坐上皇后宝座后,迫不及待地撺掇李显提拔自己的娘家,
李显觉得妻子这一小小要求并不过分,于是将老丈人提拔为了豫州刺史。
哪知韦后觉得这个官职不够大,又要求李显将父亲提拔为侍中(宰相),
李显的确是个合格的女婿,对于韦后这一要求,他仍然觉得不过分,满口答应了这一请求。
这对夫妻,把皇权当成了儿戏,有一种中了大奖赶紧挥霍的既视感。
不料,还没等韦后来得及高兴,中书令裴炎便站了出来,及时阻挠了这么荒唐的调任事件。
遭到反对的李显顿时掉下了脸,还嚷嚷道:我是皇帝,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韦玄贞是我的老丈人,我就是把天下让给他都行,一个小小的侍中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老丈人听到这话自然是很欣慰,可老母亲武则天就不这么想了,
原以为这个儿子很听话,哪想到刚上台胳膊肘就往外拐,
想来想去,这儿子不能再当皇帝了,听不听话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耳根子这么软,
天下交到他手里,往后还不是外戚霸权
于是,在武则天的安排下,重兵入宫,李显被废为庐陵王。
没有别的选择,武则天最后一个儿子李旦被推上了皇位。
次月,废太子李贤自杀身亡。
又过了一个月,李显一家被流放。
人生大起大落,李显也刚刚认识到自己母亲的手段多么狠辣,
而在这漫长又艰辛的路途中,韦氏生下了一个女儿——李裹儿,也就是后来的安乐公主,
或许是此时的李显夫妇已经陷于穷途末路的窘迫,
为了养活这个女儿费尽了心思,夫妻俩对这个女儿要比其他孩子更宠爱。
惊恐凄惶之中,李显和韦氏整整过了十四年。
长安城那边,李旦这个皇帝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前三个哥哥的惨状,让他吸取了教训,
他不敢违逆武则天,生怕下一个会轮到自己。
随着时间,武则天难以忍受以太后的名义执掌朝政,她要名正言顺地坐天下,
最终66岁的她正式成为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
李旦被降为储君迁居东宫。
上官婉儿武则天一家混乱之际,宫中有一小女娃也成长为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未来她的名字会伴随着女皇武则天,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笔——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的出身要比韦后高贵,她的祖父上官仪不仅才华横溢,人品也正直不阿,
不幸的是,他遇到了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
李治对武则天起疑心的时候,上官仪趁机力主废后并为之草废后诏。
哪想到李治在武则天的眼泪攻势下,瞬间打消了废后的念头,
还十分不仗义地把责任推给了上官仪,说:这都是上官仪教我的。
李治这轻飘飘的一句“谎言”,虽然躲过了武则天的埋怨,他却不知这样的话会带给上官仪一家什么样的灾难。
上官仪就这样被编排进了废太子李忠的“谋逆案”中,上官仪和儿子上官庭芝都被处死刑,家产抄没,女眷没为宫婢。
那一年,上官婉儿刚出生。
尚在襁褓中的她安睡在母亲郑氏的怀抱里,以罪婢的身份进入了掖庭.......
或许是祖上基因太强大,在母亲悉心教导下的上官婉儿,
即使沦为奴婢之身,都无法阻碍她在深宫中“发光”。
当武则天听说宫中出了个才女后,百忙之外不忘召见这名女婢,还当场出了考题。
上官婉儿的才学是不容小觑的,武则天对她赞叹不已,
当即决定将她留在身边,做自己的随身女官。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上官婉儿是否抱着“复仇”心态走近武则天,而武则天又为什么敢让上官仪的孙女近身呢
事实是,武则天与上官婉儿相伴多年,的确相安无事。
或许是当年上官婉儿只是个婴儿,她对“仇恨”无法感同身受,
而对于她当时的处境来说,摆脱被人奴役的命运更为要紧,为此她只能紧紧抓住武则天这个依靠。
15岁的时候上官婉儿,就这样依靠着自己的才华,成为皇后武则天的侍从女官,入宫掌诏命(相当于高级秘书)。
武则天成为女皇后,上官婉儿仍然稳居武则天首席秘书之职,天下大事虽由武则天决断,背后却都有她的一份参与。
当然,正史上对她的记载不是很乐观,对于她同李贤、薛怀义、张昌宗、武三思等人有私情一说,
其实不乏有一些抹黑的意味,毕竟当时乘风破浪的几名女性,都有这一类的记载,
很有可能是后来的统治者,有意从事实和制度上对女性参政进行打压遏制。
疯狂的韦后都说世事无常,李显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会坐上皇位。
在各方势力的角逐、国内外现实的逼迫、以及重臣狄仁杰的劝说下,
武则天做了惊人的决定:接回废帝李显,重新立为皇储。
大唐的皇帝人选就如同在菜市场买菜一样,有点随便挑随便选的意思。
无论如何,苦熬多年的李显夫妇终于等到了回归的一天。
而李家和武家斗争了多年,最终武则天选择以古老的方式让双方和解——联姻。
原本,在武则天的促成之下,这两家因为成了姻亲,关系日渐缓和,年轻一代相处得也十分融洽,
但没想到,灾难同时降临在了两家上。
怎么回事呢
嫡皇孙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因私下非议张易之兄弟,谤及武皇,被武则天杖毙。
武家得知这个消息,尚且还能忍住悲痛,
但韦后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就疯掉。
李重润可是她唯一的儿子........也是她唯一的指望.......
现在儿子死了,那往后她该怎么办
她又怎么能甘心日后让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坐上皇位
终日恍惚的韦后,忽然想起自己女儿,既然武则天都能当上女皇,自己的女儿怎么就不能成为“皇太女”呢
仿佛魔障了的韦后,全然忘记自己身处的时代,
别说武则天的经历多少腥风血雨才能坐上皇位的,这已经挑战当时许多人心里的底线了,
而让一名公主合理继位这种想法实在太过骇人听闻了,
恐怕连武则天都不会接受。
韦后根本不会想到这个层面,她已被“皇太女”梦想冲昏了头脑。
而毫无敏锐度的李显,对妻子内心的这些起伏是一无所知。
机会很快就来了,
年事已高的女皇终于病倒了,
被“压迫”许久的人们,包括朝臣以及李武两家,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们冲入玄武门,先斩杀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
随后,太平公主亲自去见母亲,带出了“传位敕书”,就这样,李显理重登皇帝宝座,武周王朝宣告终结。
韦后自然也重登了皇后宝座,
椅子还没坐热,韦后就做了一件事:为冤死的儿子报仇。
她向李显哭诉当年是庶出的次子李重福口无遮掩,才致使儿子李重润等人私下议论的事被揭发。
李显听后怒不可揭,当即将李重福贬出了长安城。
韦后虽然愚蠢,可见也是十分懂得在什么样的机会下做什么事,李重福原本要被立为太子的,
经韦后这么一闹,即使不是他做的,他也无法再洗清嫌疑了。
又或许,李重福的确打了“小报告”,毕竟大臣们当时对李显的这一决定出奇的没有异议,
可见也是默认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排除了“皇太女”梦想中的一大阻碍。
神龙元年十一月,一代女皇武则天去世。
随后不久,上官婉儿被纳入李显的后宫,成为李显的嫔妃。
尽管史料记载,上官婉儿是韦后的帮凶,但考古发掘的上官婉儿墓志铭来看,
她曾极力反对立“皇太女”。
韦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打起了武家的主意——她把女儿李裹儿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
还疯狂地力捧武家,仿佛武家强大了李家衰弱了她就能当上下一任女皇似的。
但是,在她的梦想之路上还有两个绊脚石:李显的三子李重俊和四子李重茂。李重俊不傻,他很快就明白了嫡母的企图,
他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李重俊带人冲入武三思家中,杀死了武三思父子,
后冲入宫中意图杀死韦皇后母女,但最后还是失败了,逃奔终南山,中途被部下杀死。
李显之死李重俊死后,韦后反对李显册立仅剩的一个儿子李重茂为太子,反而要求李显将安乐公主立为“皇太女”。
韦后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她无所不用其极地为这个梦想做一切努力,
四处发展自己的党羽。
怕老婆的李显,仍旧没觉察出丝毫不对,任由妻子胡搅蛮缠。
直到有人看不下去了,向李显上书,说韦后有谋反之意,
都说得这么直白了,李显还是不愿意相信,反而觉得这人就是挑拨自己夫妻感情的,二话没说就把人处死了。
但是,这世上根本不缺仗义直言的人,
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也上书,不仅说李显头上戴绿,还说韦后母女私下里做了多少坏事。
韦后闻讯立即赶来,竟当着李显的面命人将燕钦融活活摔死在殿前。
李显被韦后的举动惊呆了,对她的态度也迅速发生了转变。
事到如今,韦后也自知真面目暴露了,
即使杀掉了两个说真话的人,她能防止别人继续说吗,
唯一快速解决麻烦的方法就是杀死李显。
就这样,李显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
韦后因为自己的临时决定,计划也被打乱,
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坐上太后之位,再慢慢为女儿图谋。
李显死后,李重茂即帝位。
上官婉儿之死韦氏还来不及庆贺自己成功的第一步,
便得到了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太平公主与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带人冲入了皇宫。
韦后想逃但已经来不及了,
慌乱中就此葬身乱兵刀枪之下。
而安乐公主一家自然也没能逃过一劫,全家被斩杀。
在这次政变中遭遇不幸的还有上官婉儿。
李隆基坚称她是韦氏一党,一定要杀。
但实际上,李重茂能继任皇位的诏书也是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
说她是韦氏一党,实属有点冤枉。
为此,她还出示了自己草拟的那份遗诏,力证清白。
可她千算万算,就没算到一件事:李隆基并不只想除掉韦后一党,他还想利用这次机会把皇帝换到自己父亲李旦这一脉。
上官婉儿手里的诏书,即使是真的,即使是有效的,
对于李隆基来说,这都是不利的。
没有遗诏,就等于李重茂无诏继位,
有了诏书,那自己岂不就坐实了叛逆篡位之名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上官婉儿必须死。
另一个原因,在于上官婉儿身份,已不是当年的女官,至少名义上的李显的昭容,
昭容的地位仅次于贵妃,韦后死后,在李显的后宫中,上官婉儿的地位是最高的,
小皇帝李重茂也是个懦弱的人,
有这样一个聪慧的女人活着,
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李隆基怎么能放心
所以,他借机除掉了上官婉儿。
婉儿死后数日,小皇帝李重茂被太平公主如抓鸡般当朝提下了皇帝宝座。
相王李旦登基为帝,是为睿宗,李隆基成为皇太子。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官婉儿之所以会被李隆基给除掉,是因为上官婉儿的野心太大了,如果简简单单的就只做好一个才女,辅佐政权,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奈何上官婉儿有权有势了之后,想要更大的权利,不仅攀附张昌宗,而且还和武三思拉上关系,后来就要攀附李隆基,李隆基觉得这样的一个人留着迟早是一个祸害,所以才会除掉上官婉儿。
一、上官婉儿是个才女。 虽然说上官婉儿的结局不好,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上官婉儿确实是一个才女,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才能够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成为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帮助武则天处理了不少政务上的事情。如果说上官婉儿明白分寸,到这里就可以了,那么她的下场也不会很惨。
二、上官婉儿对权势的渴望。 其实上官婉儿的权利还是很大的,武则天对她一开始是比较信任的。武则天掌权之后,比较喜欢张昌宗兄弟,上官婉儿就和张家兄弟逐渐熟络了起来,这是武则天不能忍受的。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已经有了怨言,但是因为上官婉儿的才能,武则天并没有收拾她。没有想到,上官婉儿又盯上了武三思。
三、上官婉儿被李隆基处死。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亲侄子,也有民间传言说武则天会把位置传给武三思。上官婉儿就开始攀附武三思,武则天知道了之后,就计划从上官婉儿的手里收回权利。上官婉儿知道自己的计谋瞒不住武则天,又开始巴结李隆基。经过这一连串的动作,李隆基知道上官婉儿这个人的本性,所以才会决心除掉上官婉儿。最终上官婉儿的下场并不好。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期并不受到特别重用,真正权倾天下是在唐中宗李显的时候。她深受中宗李显的信任,但是她拿着皇帝的信任在做什么呢?
1、引武三思入朝
婉儿既与武三思淫乱, 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旧唐书列传卷一》
他与武三思有一退,但是却将武三思引荐给韦后。
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旧唐书列传卷一》
这句话不用翻译,我想大家都能懂,反正李显受得了,我们看的人反倒有点接受不了,而李隆基,节愍太子李重俊等人能接受吗?当然也不能。
在她的引荐下,武家又重新在大唐获得权力,当初拥护李显的五王最后都受到武三思的迫害,上官婉儿自然有份。
2、怂恿韦后乱政
因为韦后将李显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陪着他受了很多苦,所以李显说等我有重启一天,一切都由你做主。
上官婉儿希望韦后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她建议李显尊号为应天皇帝,韦后为顺天皇后。李显最终在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下毒暴毙身亡。上官婉儿有没有份呢?在外人看来肯定有。
3、以权谋私
上官昭容与其母郑氏及尚 宫柴氏、贺娄氏,树用亲党,广纳货赂,别降墨敕,斜封授官,或出臧获屠贩之类, 累居荣秩。又引女巫赵氏出入禁中,封为陇西夫人,势与上官氏为比。
直接引用史书原文,不翻译了,相信大家能看得懂。
唐隆政变时上官婉儿的选择
韦后临朝,此时大唐并不团结。因为此前李重俊已经被杀。韦后称制后,明眼人都知道第二个武则天要出现了,此时大唐李姓之人自然不太愿意看到历史重演。所以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等人。
当时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联手,希望以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的方式均衡,显然她还想为自己获得很大的利益。
宰相宗楚客、韦温更为激进,直接认为韦后就要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韦后死后,上官婉儿将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与李唐是一心的。但是李隆基怎么可能会相信他呢?
看上官婉儿的手段,李隆基也有些害怕,自然还是先除掉安心,所以就当作没有看见这遗诏,直接杀掉。
在他眼中上官婉儿就是一大祸害,非除不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0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揭秘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决定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