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这人,按当代的标准,应该是“高富帅”的代言人,颇具有人气的。如果要评选三国十大最具人气偶像,赵云肯定是要入围。当然,赵云不仅在当代有人气,在古代大概也是,尤其宋朝之后,民间说书人口里的子龙同志,那可是浑身是胆、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只是,若翻来正史,恐怕许多“粉丝”就要失望了,里面关于赵云的记载,寥寥。而且,鲜有战绩(正因记载无多,我们若要还原赵云的从业轨迹,后面的论述中还得搬出《云别传》。《云别传》虽谈不上史书,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下,问题出来了。为何赵云英明神武、帅煞四方却迟迟得不到重用呢 当然,这得问刘备:皇叔是他的直接领导人嘛。
但赵云入行的第一个领导,却不是皇叔,而是公孙瓒。这在《三国志》有记载:“属公孙瓚”,是公孙瓒公司里的员工。那么,赵云是如何同刘备有了交集 原来,公孙瓒和袁绍公司业务范围大概有了重叠,双方展开“并购”大战,恰好当时刘备也混不太好,索性投靠老同学。公孙瓒觉得刘备是个人才,也放心叫他去拓展一些业务,在战场上搅一搅局,而且,也提供了一些“技术人才”,赵云就在其列(“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三国志》记载,赵云跟刘备混,起初应该是公孙瓒安排的,并非赵云主动要求去的。当然,这也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赵云确实有点能力,不然也不会安排他给刘备打副手
第二:赵云当时其实并不为公孙瓒器重,要不也不会借调给刘备
为何不被公孙瓒器重 这里面的问题就很微妙了。
其一:公孙瓒这人是比较有本事的人,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出风头。《后汉书》有载:“恃其才力、记过忘善,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也就是说,如果别人风头若盖过自己,一定会将其打压,当然,这样也就限制了部下的发挥。
其二:来看一段《云别传》里的记载。“(赵云)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瓚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看的出来,赵云原初是在袁绍地盘上混的,后来可能看不惯袁氏一些做法,提兵投靠公孙瓒。对此,公孙瓒当然是有想法的,或者说,有顾虑。至少,是不能完全信任的。
公孙瓒不太信任赵云,把他借调给刘备。那么,刘备就完全信任赵云吗 恐怕也未必。刘备的心态,应该和公孙瓒类似:赵云是中途加盟的,并非嫡系。后来在长坂坡的时候,这个心态就展露无遗了。《云别传》这样记载:“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
注意其中的两个细节:
一:“有人言云已北去”。说明刘备阵营里对于赵云忠诚度的评估值并不算很高,甚至认为赵云叛变是合乎情理的事。当然,这份“评估报告”也是有依据的:赵云此前也曾背弃过公孙瓒等领导。
二:来看看刘备的反应:“以手戟擿之”、“子龙不弃我走也”。这一系列的行为有着很强心理暗示,通过摔东西、咆哮等方式,强迫自己相信赵云的忠诚度。说白了,刘备自己心里也没底。后来小说家以此为素材,添了“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的桥段。为何要收买人心 恰恰说明了不放心。
因此,赵云不受刘备重用,非嫡系应该是原因其一。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我们在搬出《云别传》来看刘备是如何拉拢赵云的:“先主与云同床眠卧”。这应该是刘备的惯用手段,没钱嘛,只能陪睡,睡一睡,亲密度就高了嘛。但是,刘备这样做,有人肯定就不高兴了。谁 关羽、张飞!因为和刘备睡觉是这俩哥们的专有福利(“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三国志》)。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也陪着睡了几觉,关、张为此还闹了一段时间情绪。虽然史料里没有记载关、张因为睡觉这事同赵云有什么矛盾。但以刘备的处世智慧,肯定要照顾两位嫡系老员工的情绪,因此,也不太可能一直和赵云走得太近,自然也不会给太多展示的平台。
老员工打压,这是原因其二。
其三,是刘备自己的问题了。刘备这人戎马半生,也一直没有什么地盘,说是诸侯,大概言过其实,按现代理解,就是“皮包公司”。业务没有多少,员工没有几个。刘备自己是老板,还得常常吃着泡面出去跑业务,看客户的脸色。至于关羽、张飞等人,大概说是业务经理,也都得跟着跑腿,手下可以用的人也不多。所以说,赵云虽然跟着刘备时间不算短,但因为公司规模问题,一直也不太可能有太多位置。
此时,也许有人要问,刘备的公司后来不是也做大了吗 在西蜀之地“借壳上市”了。这时,赵云终究要崭露头角了吧 可事实恰恰相反,地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实质是下降,排在新入伙的马超、黄忠甚至魏延之后。
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除却先前提到的,非领导嫡系、老员工打压等问题外,应该还和赵云自身的能力有关。
那么,赵云究竟是怎样一块材料
这个,刘备应该很清楚。
而且刘备这人,一向以识人著称。这里有两个例子,可以谈一谈。
一个是马谡。刘备的评价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不听,后来就有了失街亭,彻底断了复兴之路。
一个是魏延。魏延这人,人品可能有点问题,还是半路入伙的,但刘备倒是“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这是很重要的位置,在当时人事任用上,也是很出人意料的,甚至出现“一军尽惊”的情况。但在军事会议上,刘备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于是众人皆服(“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看的出来,但凡有超强能力的人,刘备倒也有破格提拔的气魄。
如此判断,赵云这人的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或许真是不适合独挡一面。那么,刘备给赵云安排了怎样的职能部门呢 《云别传》记载:“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当时刘备已经拿下荆州,也和孙权结了亲,但局势也谈不上稳定,于是安排赵云的职能,大概分管是政法安保这块。按现在理解,大概就是公安大队长,主要负责辖区一些不法行为。当然,搞公安的,如果要放到军事战场上当司令员,能力估计还是差一些。因此,后来赵云也上了战场,但大多是从将,或者是偏师,一直也不太算主力。而且,多有败绩。比如,在诸葛亮北出祁山的时候,就有记载赵云的战绩,“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因此,之于赵云才能以及际遇,倒可引用《三国志》作者一句评价,还是比较恰当的:“强挚壮猛,作爪牙”。当然,这“爪牙”一词,虽不是现代人所理解的贬义意味,意思大概是出色的副手,但也绝非独挡一面之才。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赵云身为最受欢迎的三国武将且没有之一,他的一生其实是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的,甚至在刘备去世之前赵云找蜀汉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杂号将军罢了。
对于赵云不受重用的原因,无论是民间还是史学家可谓是众说纷纭,最夸张的曾有人说过,赵云其实本身是一名女子。也因此刘备才放心的让他掌管自己的后宫和妻妾,但是重男轻女的古代身为女子的赵云是难以受到重用的,从而导致了赵云的才能被埋没。
首先这种说法可谓荒诞,赵云为女子这件事根本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其次赵云如果身为女子那么常年征战的赵云必然经常在军队中厮混,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暴露。花木兰的故事并不是谁都能做的,历史上的花木兰在从军半年的时间就被发现了女儿身的秘密。
赵云在蜀汉不受重用其实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刘备,刘备此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他出身贫寒且早年多次寄人篱下疑心本就极重。很多的开国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喜欢杀功臣,但是蜀汉政权虽然建立但是天下尚未平定,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刘备自然不可能真的杀害功臣。
虽然刘备没有杀死这些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将领,但是蜀汉集团的元老们下场都不怎么好,关羽败走麦城之时刘备按兵不动,甚至在关羽进逼许昌的时候刘备都没有支援过一兵一卒。张飞死于小人之手,两名普通的兵卒难道真的有胆量仅仅因为张飞打他们一顿就潜入军帐行刺吗?刘封更是被坑害致死。
赵云之所以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那是因为他的身份太低了。文臣有诸葛亮、李彦、姜万等,所以赵云内部的将军是最佳人选。赵云性格忠勇,早已为刘备所熟知,而年龄又相对年轻,刘备暂时没有提拔赵云,是要把这个大恩大德留给儿子来做。
赵云忠诚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是我,还有刘备。否则,刘备不能把赵云放在一边。在当时相当于刘备的保镖。只有值得信任的人才能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刘备非常信任赵云。
但刘备也认识赵云。这就是为什么我告诉人们,赵云不能用。因为赵云有很高的军事价值,但没有政治价值。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利用,是替罪羊的存在。
刘禅被困在敌营,原本刘备打算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出名。不料,赵云大半夜来救刘禅出去。刘备当然不高兴,换我我也不高兴。毕竟,很难找到一个借口去参加战争并被摧毁。
但是刘备不能责怪赵云,因为赵云是忠诚的。只是为了保护上帝。再说,刘备给了赵云封龙虎将军,其实这个职位并不存在,没有实权,可称为龙虎将军一般都是力值高的人,脑子不够用。现在,我想你明白了。刘备了解赵云并相信赵云会保护自己,但他不能相信赵云会玩弄政治。
所以,赵云从来没有被重用过,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没有政治头脑,有什么区别?政治有时不需要刀光剑影。
提起赵云,很多人都会想起一句“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作为 历史 长河里有名的猛将,赵云从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中浴血而出,到指挥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大获全胜,可谓是智勇双全、骁勇善战。刘备也曾夸他“子龙一身是胆子也”。
他不仅有勇有谋而且为人谦逊、做事低调,率领义从投奔公孙瓒时,只欠身介绍自己并表达投奔之意,豪不骄矜。但是如此之完人,为何一生未得刘备重用,待刘备逝世才明白缘由呢?
为什么临终前刘备要叫来这三人细细嘱咐呢?这就是刘备的至聪至慧之处。他实际上是用这三人相互牵制,以免皇位被其中任何一人夺取。也是为了相互补充,诸葛亮主理内外政事,李严主管内外军务,而赵云主打征战疆场、贴身护主。要护主的话,就得需要此人武艺高强兼顾忠心耿耿。
同样满足条件的还有关羽和张飞,为什么刘备没有选择他们呢?因为刘备真正了解三人的性子,关羽张狂霸气,张飞性子如雷。唯有赵云心思细腻,考虑周全。刘备临死前语重心长、掏心掏肺的一番话,真正让赵云明白了自己不是不受重用,不是不如关羽张飞,而是深得主公信任,作为压轴出场。
在《三国演义》中,三国五虎将的故事大家都印象深刻,英雄豪杰历来都是广受人们关注的。对此小编也是十分奇怪,明明三国最后的赢家是魏国,可是后人们却普遍在情感上更倾向于蜀国,也许是受到了罗贯中写作情绪的影响吧。
而对于三国五虎将而言,关羽张飞的名声似乎比较响亮,小编却更加偏好赵云的忠义。相比较其他几位将领,赵云虽智勇过人,却一直跟随刘备身边,充当着保镖这样的角色,所以他在战场上的功绩并不那么令人瞩目。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皆为赵云感到惋惜和不平,为何一生没有败绩的赵云却不被刘备所重用呢?
赵云在离开公孙瓒投靠刘备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终不背德也。这句话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有人说刘备是因为这一句误会了赵云才没有重用他,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看一看其中的来龙去脉。
良禽择木而栖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之中,英雄都想寻一个明主,而明主亦想要觅得良将。赵云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和刘备就是明主遇良将,一拍即合惺惺相惜。不过在刘备之前,赵云曾经跟随过公孙瓒,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刘备因为这一点对赵云心存疑虑,不以重用。小编并不以为然,在赵云出来的时候,其实袁绍的势力还是比较大的,不过他却选择了较为弱小的公孙瓒,为啥呢?因为在他看来,公孙瓒比袁绍更能够行仁政。所以赵云想要找的就是一个胸襟宽广,可以仁德治天下的君主。而刘备显然符合这个需求。
赵子龙 剧照
非误会也,实乃信任之至
刘备识人的眼光是毋庸置疑的,他也认为赵云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在公孙瓒处也是十分欣赏和亲近赵云,在公孙瓒兵败的时候,虽然赵云已经被刘备的种种行为感动,但是并没有马上就投靠了刘备,而是以兄长去世暂时请辞,但他对刘备说了这么一句话:终不背德也。德指的就是玄德,也就是刘备。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对刘备表忠心,为啥又会说刘备因为这句话产生了误会,而导致他后来没有重用赵云呢?
赵云 剧照
在赵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备还没有发达,患难之交难能可贵,所以刘备对于赵云是非常信任的。后来并没有让赵云领兵打仗,而更多的是待在身边行保护之责,其实这更体现了刘备对赵云的信任。谁会把一个不信任的人放在身边当守卫呢。事实上,赵云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勇闯敌营救出了阿斗。在正史中并没有七进七出的描述,而是简单的叙述了赵云救出了刘备的妻儿。对此小编也是十分的佩服罗贯中,妙笔生花之下,塑造了如此果敢英武的赵云,让多少世人皆以为信念。
刘备 剧照
源于本心,恪守原则
其实现实并没有小说那般波澜壮阔,小编却以为赵云的魅力在于他源于本心,恪守原则。他也是一名普通的血肉凡人,在纷争不断的乱世,选择了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恪守职责,小心行事。在大家为了赵云的官职大小、地位高低争论地面红耳赤的时候,他却依然保持着?终不背德也?的初心,单枪匹马勇闯敌营拯救主公的妻儿,在刘备被仇恨蒙蔽之时选择直言而谏。小编恍然大悟,赵云的魅力正在于此,这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坚毅心智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
那位白马银枪一身正气的少年将军,泰然自若立于马上,这样的画面是如此的美好而令人神往。各位亲爱的网友们,你们被这样的赵云打动了吗?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0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盘点古代各国脑洞大开的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