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历史古装剧《如懿传》中,一生只为富察家族的荣耀而活的富察皇后接连痛失两子,身体早已虚空,只能凭借汤药吊命。璟瑟作为富察皇后膝下唯一的女儿,生性刁蛮任性,自诩为长公主,从不将庶母看在眼里。但对于自己亲生的皇额娘,璟瑟却孝顺至极,只愿时时陪伴在其身边尽孝。然而,倒在病榻前奄奄一息的富察皇后却丝毫不领情,反而在女儿面前大谈“女儿无用论”。富察皇后一针见血地说道:“女儿有什么用 有了儿子,女儿就是锦上添花。没有儿子,女儿连雪中送炭的碳都比不上。”
这些话如同银针一般扎在公主心中,让公主初步形成“男尊女卑”的思想。富察皇后这番“重男轻女”的言论在网络上掀起一番热议,有人对古代女子的地位与境遇表示同情,皇家公主尚且遭到轻视,寻常百姓家的女儿指不定被如何糟践。
有人则质疑编剧的能力,认为编剧缺乏对古代社会的充分认识。古代社会的确重男轻女,但“女儿没用”的观思想仅仅是中下阶层的价值观。在满清贵族世家,女儿在出嫁之前是骄客,在出嫁之后则是姑奶奶。
女儿在家族联姻以及巩固家族地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点也不逊色于儿子。因此,在贵族世家里,女子的身份与地位都是尊贵的,断然不会被轻易看轻。因此,不少观众认为电视剧的情节简直是误导观众。
且剧中的富察皇后的言论不像是母仪天下、温良娴淑的皇后会说出口的,倒像是小门小户家只为争宠的妾室的做派。不过,在大多数古代家族中,男子的地位高于女子地位,嫡更是优于庶,那么问题来了,嫡女与庶子相比,究竟谁的地位更高贵呢
嫡庶之别常言道:“嫡庶有别,尊卑有序”。“嫡”即为嫡子,乃正妻所生的孩子;“庶”则是庶子,乃妾与外室所生的孩子。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嫡庶之间有着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古人最重礼仪等级制度,嫡庶有别,身份与地位也按照等级排序,嫡为尊,庶为卑。
在名门望族与皇家贵族中,男子大都拥有一妻多妾,子女也有嫡庶之分。嫡长子在继承家业与承袭爵位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子女,所享受的权力也非庶子能比。而庶子的地位则要落魄许多,其生母皆为妾室,庶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完全取决于其生母受男主人的重视程度。
古人云:“娶妻娶贤,纳妾看色”。古人娶妻讲究门当户对,越是门第高的家庭对妻子的要求与标准也高。世家贵族会通过联姻来巩固双方势力,因此鲜有世家子弟迎娶平民女子为妻。由于正妻出身名门,娘家实力雄厚,因此间接赋予嫡子许多权利。
而古代男子的妾室要么是自家婢女或平民女子,要么是出身于风月场所的伶人,这些女子身份低贱,只能为妾,生下的子女也不受重视的庶子庶女。正妻与妾室的身份地位不一样,所拥有的权利也不同。在立嗣方面,正妻拥有立嗣权,即便膝下无子,也可以决定将来由哪一个孩子继承家产。
因此,古代有许多小妾费尽心思、耍尽手段只为取代正妻位置,成为家中真正的女主人,让自己的长子成为嫡长子。东汉时期,嫡庶之分便已深入人心。例如,三国的袁绍与袁术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袁绍为庶子,袁术为嫡子。
即便袁绍年长于袁术,但袁术却丝毫不待见自己的庶兄,从不曾礼遇半分,而袁家的资源自然偏向嫡子袁术。好在袁绍本人气概非凡,颇有王者风范,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卓越的见识谋得一官半职,并深受百姓的爱戴,使得名声与威望远高于袁术。
袁绍与公孙瓒曾在河北相互攻伐,公孙瓒向朝廷上书悉数袁绍的十条罪证,其中一条直指嫡庶之分。公孙瓒指出袁绍母亲乃是区区一个低贱的婢女,袁绍亦是卑贱的庶子,只是后来被过继给了袁家。
如今袁绍势力壮大,竟然让自己出身卑微的母亲享受到了与礼法不合的待遇,实在是忝污王爵,损辱袁宗。其实,公孙瓒所言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因为公孙瓒的生母也很低贱,只是地位略高于袁绍母亲。由此可见,嫡庶之分难以逾越,甚至会伴随一个人终身。
嫡女与庶子的待遇其实,嫡庶之别的根本在于有无宗庙以及家产的继承权。从广义上来说,嫡系子孙为大宗,旁出子孙为小宗,女儿并不在继承人的范畴之内。魏晋时期,倘若嫡妻不育,可以收养妾室庶子作为嫡长子,以此来继承宗庙与产业。不过,嗣养制只适用于皇家,寻常官员或商贾之家只需休妻另娶即可。
倘若男子无法生育,可以过继收养兄长之子。只是皇家不可轻易废后,否则有损皇室颜面,遭受天下人诟病,不利于国家政治安定。到了明朝,相比于嫡庶,人们更重视长幼之分,当时盛行的继承制为长房继承制,以此来解决外戚干政、子弱母壮、冲龄即位的问题。
例如,明光宗朱常洛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仅在位一月就驾崩了,而皇位由庶出的长房朱由校继承。而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第七年因落水生病后服用丹药而亡,无后而终,最终遵循兄终弟及原则,由年龄最大的弟弟朱由检继位,即朱常洛另一位庶子。
由此可知,庶子与嫡女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庶子在特定条件下有继承权,而嫡女则完全没有继承资格。不过,由于嫡女是正妻之女,自出生起,其地位便高于庶子,吃穿用度也优于庶子。然而,一旦开始确立继承权,嫡女身为女子,便缺失了天然的优势。
庶子虽为庶,但身为男子,享有家族继承权,能够入仕为官,甚至凭借自身努力光耀门楣,手中权势也高于嫡女。不过,相比于庶女,嫡女的情况相对优越。两者在出嫁的嫁妆与阵仗上天差地别,甚至有庶女得作为妾室陪同嫡女一同嫁给男方。
结语:
综上,嫡女与庶子的地位高低由家庭的情况而定。不过,不论是嫡是庶,做什么事都由不得自己,连个人婚姻也要为巩固家族势力而牺牲。况且古代社会是赤裸裸的男权社会,哪怕是嫡女,在出嫁后也要事事从夫,永远被禁锢在“男尊女卑”的观念之中。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其主要思想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也就是说妻子生育的男子从长到幼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妻子未能生育男子,则由妾生庶子从长到幼进行继承,这是第二顺序继承人。爵位、官位、宗祧继承都是如此,所以庶子没有那么糟糕,反而在嫡子空缺的情况下,庶子的地位与嫡无异。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刘邦的长子是刘肥。这是刘邦当年和自己的情妇生的儿子。而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因此,刘邦在做了皇帝并且铲除了异姓诸侯王以后,将自己的庶长子刘肥,册封为齐王,而刘盈,则成为了自己的皇位继承者。
但是再差也是有个好爸爸,也是高高在上的大家闺秀,谁敢动要你命的主。所以嫡系地位高于庶系,在家庭关系中,嫡系是小群体,庶系是大群体,所以一旦形成派系,嫡系处于竞争弱势,所以在古代嫡系往往会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保住地位,现代人不讲究这个,只看钱多少做事。同辈之间,不讲什么嫡女庶子,讲究的是长幼分别,幼卑而长尊,幼弟、幼妹应对长兄、长姊表示尊重礼让,才是古代讲究的伦理秩序。
古代男权社会的本质是“男尊女卑”,这四个字足以盖棺定论古代男女的地位了,可能有些女儿,是正妻所生的嫡女,关上门能享受父母疼爱,但出了门在社会上,无论是庶子,继子,甚至养子,在外人看来,地位都要高于女儿,残酷点,女儿没有地位。一般嫡子是继承家产的人,但是嫡子也会分嫡长子和嫡次子,一般嫡长子的地位要略大于嫡次子。古代皇位继承制度也是嫡长子继承制度。都有这样的情节,嫡女仗着出身欺负庶女,或者庶女对自己的处境不满,处处算计嫡女。至于谁能胜出,要看谁是主角,反正主角总是大赢家。
在古代,不仅社会等级森严,就是大家族中,也是等级十分森严。古代有个词叫“母以子贵”,但实际上在古代的大家族中“子女也因母贵”。这一点在小说《红楼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中宝玉的地位是贾环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就连养在贾母身边的探春,其地位也远远超过了贾环。为何?原因就在于探春从小养在贾母身边,她的日常起居,包括仆人的使用,都是按嫡女的规格配置的。
比如在《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贾母给黛玉安排仆人时,作者顺便介绍了一下迎春、探春、惜春等的仆人配置。她们各自有一个奶妈,四个教引嬷嬷,一个贴身大丫鬟,两个房中伺候的二等丫鬟,五六个小丫鬟。
而在《红楼梦》三十六回中,王夫人问起姨娘的月例银子的时候,凤姐告诉王夫人赵姨娘每月领银子“四两,另外四串钱”。其中二两银子是赵姨娘的月例,二两是贾环的月例。而其中的“四串钱”是赵姨娘的两个丫鬟的月例。
由上可知,当时贾环是没有自己的丫鬟的。如果贾环房里也有丫鬟的话,他房里的丫鬟的月例银子也是由赵姨娘领才是。但是赵姨娘只领了贾环的月例,自己月例和自己的两个丫鬟的月例,并没有其他人的月例,说明当时的贾环房里确实没有丫鬟的份额。
贾环没有丫鬟,而作为与他同父同母的姐姐探春就有八九个丫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虽然同为庶出,可是探春因为养在贾母身边,她早已不是出身低微的庶女了,其地位早已等同于嫡女。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无论是元春省亲还是端午节赐礼,给探春的赐礼要么与宝玉等同,要么与黛玉等同。元春省亲时,贾环的赐礼不仅不及探春,也不及贾兰,而是被划分在次一等的贾琏、贾蓉等当中了。而端午节,贾环压根就没有赐礼。
而在《红楼梦》五十五回中,凤姐和平儿谈起将来贾府的姑娘出嫁,小爷娶亲之事时,凤姐说了如下的话:
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
“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这几个人当中肯定是包括探春的,而作为探春的胞弟贾环,其娶亲所需的花费也只有三千,还不及探春的三分之一。
我们知道自古娶媳妇要比嫁女儿花费多得多,因为嫁女儿的嫁妆可以自家定,可是娶媳妇的彩礼得人家定。
可即便如此,在《红楼梦》中,贾环娶亲的花费远远不及探春出嫁的花费,其原因就在于探春从小养在贾母身边,出嫁时一切都是按嫡女的规格来办的,而贾环娶亲是按庶子的规格办的。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古代大家族中,虽然是女子,但只要是嫡出,其地位是远远高于庶子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0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