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周王室的衰落:先祖撒下“弥天大谎”,没想到竟“坑”了后代子孙

苍耳子 2023-07-27 20:24:55

说起周朝的先祖,可以用“十分励志”来形容。周人原本生活在黄土高原西部,但在他们历代先祖锲而不舍地努力下,一点点向东推移,厚积薄发,终于在周武王姬发统治时期,灭掉了强大的商朝,建立了大周政权。

可惜的是,自两个世纪后的春秋时代起,大周王室从发号施令的天下之主,沦落为诸侯随意呼来喝去的“吉祥物”,让人们不得不感叹,在这近800年的时光里,周王室竟没培养出英明的君主,最终也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那么,周朝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这要从周王室的先祖逼进商王朝说起。

周王室的先祖由西向东,逼进商王朝据《史记》记载,

弃,是周人有记载的第一个始祖。

根据传说,弃的母亲姜嫄,是帝喾的元妃,一次她在外出时踩了巨人的脚印,由此感应怀孕,生下了弃;而在另一个则传说里,殷人的始祖契,是因其母简狄吞玄鸟卵而生,简狄即帝喾的次妃。

要是根据这两个传说,商与周的始祖应该是有亲缘的关系才是。

弃,因擅长耕种,在舜帝时期被任命为司农一职,号曰“后稷”,到了禹帝时期依然受到重用,因此在整个夏朝,他的后人都在担任后稷之官。

弃死后,其子不窋继任为后稷之官,但是正赶上夏朝太康末期天下大乱,不窋丢了官职,被迫带着族人西迁到了戎狄部落附近。不窋死后,其子鞠成为了周人首领;鞠死后,便是其子公刘继任。

公刘大力发展农业,人口也越来越多,还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又将族人迁到豳这个地方。

公刘死后,依次是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等几代,再传至公叔祖类时,正是商王武丁时期,此时周人部落已经成为商朝的附属。

公叔祖类死后,其子古公亶父成为部落首领。

当时,戎狄部落经常过来骚扰周民,抢夺他们的财富,古公亶父原本想“花钱消灾”,这样他们就不会进犯了,可令古公亶父没想到的是,财物是给了戎狄,他们也要了,但仍然会过来骚扰。

部落里的人实在忍无可忍,准备去跟戎狄拼了!

但是古公亶父为避免族人流血牺牲,毅然率领大家翻山越岭迁居到了周原。整个部落也因为远离了戎狄,渐渐废除了过去的习惯,开始重新生活。

他们开辟荒野,潜心耕种,日子越过越好,部落势力也逐渐强盛。

古公亶父死后,其子季历继位。有了物质基础,季历开始了周部落的扩张,开始与西边的戎狄作战,实力也越来越强盛,由此向商王朝逼进。

商王文丁也注意到了这个日渐强大的部落,尽管季历仍旧低姿态的向商王朝拜,还娶了商女为妻,但这并没有消除商王对他的猜忌,还是将他软禁了,季历绝食而死。

商与周就此结下了仇恨。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是为周文王。

姬昌在位的50年里,礼贤下士,广收天下人才,因他品德高尚,很多人都跑来投奔,甚至包括商王的大臣,当然还有姜子牙;同时,也有很多小国前来归附。

招揽人才的同时,姬昌又大力发展农业和经济,强健军队,还先后征服了犬戎、密须、耆、邗、崇等商朝都城周边的几个小国,对商王都进行“钳形”包围,灭商已指日可待。

此时,雄踞东方数百年的商王朝,在纣王的残暴的统治下,已经分崩离析、岌岌可危。

面对日益逼近商都的文王,商朝清醒的大臣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他们向纣王报告说:

上天要结束我们殷朝的命运啦.......都是大王你荒淫无道、暴虐成性,自绝于天,所以上天抛弃我们........ 现在百姓有谁不想你灭亡的.......

他们又说:上天为什么不降下惩罚 执行天命的人为什么不到来

面对这样的危机,纣王对此根本不当回事,还说:我生下来不就是有天命吗

姬昌为灭商做好了准备,但他没得及完成大业,便去世了。

他去世后,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姬发继承了父志,着力于灭商大业。

武王伐纣,等的就是“圣物”周武王姬发继承了父志,着力于灭商大业。

此时的纣王已经更加残暴不堪,而背叛商王朝的诸侯也越来越多,他们劝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但周武王却说:你们不知道天命。

直到大臣比干被纣王残忍杀害,殷朝的太师、少师于是带着祭器和乐器逃奔到了周国后,周武王才开始行动。

由此可见,周武王等的就是祭器和乐器这样与上天“沟通”的圣物,从而证明自己是“上天选定的人”。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举行了誓师大会,历数商纣罪恶,表明其代天惩罚商纣的决心,鼓励士兵要勇往直前。

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

商军全线崩溃,纣王逃回朝歌,周武王追至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王朝至此灭亡。

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建立了大周政权。

但是,若不是纣王残暴,失去了民心,周武王想伐纣,单论实力的话,还是很难实现的。

周武王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不得不模仿商王朝的制度及思想文化,从而加强自己的统治,即所谓“周因于殷礼”。

其中一项,便是本文今天想说的“弥天大谎”——“天命论”。

统治思想“天命论”我们知道,在西周时期,祭祀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当时的祭祀活动,与我们今天有很大的区别,祭典特别隆重,表面上来看,祭祀目的就是为了祈祷上天庇佑。

实际上,统治阶级正是利用这个活动来给臣民灌输“天命思想”,尤其是商朝,变着花样将商王室的先祖与上天联系在一起,这样他们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强调自己是“上天之子”,受天命来发号施令。

同时,通过祭祀活动,又能时刻把商王朝与附属的诸侯部落紧密联系在一起,

商王借着这样的机会,宣传商王朝的先祖不仅仅是殷人的保护神,他们还同时保护着诸侯部落.......

可以说,这种思想植入得很成功,哪怕周武王万事俱备,都不敢轻举妄动,直到商太师带着祭器跑来投奔,才等到了这个“东风”。

周朝首先继承了殷商时代的“天命”的统治思想。

比如,大周建立后,对外宣传:丕显文王,受天佑大命.......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又说: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

啥意思 意思是:并非我们周朝敢违背殷商的命令,而是天不保佑商朝。

其实就是告诉世人,周朝能取代商朝,是“上天”的意思,周人只是奉上天之命来统治臣民的,可不是他们自己想这么做的.......

这种统治思想在当时确实很管用,对此周朝还进行了一些“改良”,比如,将祭祀礼仪更加具体化,将祭器专属化,提出“以德配天”思想,认为“天命有德”.......

但是,这也为他后来的子孙埋下了祸根。

周王室竟没培养出英明的君主周朝明明是靠“人”取胜,武力征服的商王朝,偏偏将其归因于“天意”,削弱了“人”的作用,周朝这一手笔也被后世竞相模仿,比如:

秦始皇为此爬上泰山进行封禅,刘邦就“创造”个“赤帝”身份,剩下的人要么手里有个什么物件,要么自身有着什么身份,要么就宣传自己出生有意向,总之,后世执政者为此是花费了不少力气,来说明自己是“天命之子”。

但是,实际上这种思想毒害的往往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

周武王占领商都朝歌以后,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宣告周人正式继承殷商天命,建立周王朝。

周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局势的措施,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随后周武王论功行赏,分封赏赐有功的人,这些人便是周朝诸侯国的开端。

周武王死后,继位的是年幼的儿子周成王。

周成王刚继位不久,商朝残余势力发动了叛乱,这时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站出来摄政,他对王室、臣子及诸侯,强调:讨伐叛乱是上天旨意,不管是什么人参与叛乱都要予以惩罚。

虽说是一次机缘巧合,但联想到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即使诸侯再强大,都不敢贸然取代周王室,虽然不排除几个诸侯国互相制衡的原因,

但不得不说,或许从这时起,他们骨子里的认知还是将周王室放在了“天命”之位上了。

周公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周礼,从道德标准到统治原则,从家族关系到政权形式,几乎无所不包,为周人的“王业”奠定了基础。

成王之后,依次便是康王、昭王、穆王、共王、孝王、懿王、夷王、厉王、共和行政、宣王、幽王。

厉王,可以说是周朝第一个贪婪残暴的君主。

他从卫国找来一位巫师监督人们的言行,发现有敢于非议者,立即处以极刑。最后导致民众发动暴乱,厉王被赶出了王宫。

在历王奔逃的14年里,由诸侯代周天子执掌朝政,也就是“共和行政”。

历王死在了逃亡之地,终生未能再回到王宫。

他死后,其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

宣王也是个好战的主,但不幸的是,他在征戎战争中大败,丧失了大部分兵士;又喜欢诸侯家事,对此诸侯们心生怨气。

宣王死后,其子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

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荒诞故事,至今仍是家喻户晓,大家也都知道,西周因此结束了。

其子,周平王继位后,东迁都城,进入了东周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的天下,尽管还是姬姓的天下,但周王室已经衰微。

春秋时代,就成了霸主的天下,周王室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共主。

昨日黄花:没有存在感的东周王室我们经常会讨论齐桓公、晋文公之类的诸侯,也会讨论孔子、孟子、韩非子等著名的思想家,甚至还会聊一聊战国四公子,唯独东周王室,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很少有人关心他们如何了。

周平王时期,还有个不愿迁都的周携王,近600年里,之后继位的依次是:

桓王、庄王、厉王、惠王、惠王、废王(篡位)、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赧王

看起来,是不是没有几个眼熟的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小,到周襄王时期已不足二百里;土地小了,收入也随之锐减,一度穷困潦倒。

周平王死后,继位的桓王连为爷爷置办丧葬用品的钱都是向鲁国借来的;

周襄王没有乘车,又派人到鲁国借车;他死后的丧葬费也是从鲁国借来的。

因为贫穷势微,东周王室还时常面临诸侯们的欺压。

周定王时期,楚庄王开始惦记“周鼎”,周王室没有办法,只得说“卜世三十,卜年七百”,现在天命未改,周鼎的轻重还不可问,这才打发了楚庄王。

原本西周时期,诸侯们要定期朝见周天子;但东周开始,诸侯们别说朝见了,还经常为了利用周王室的旗号,将周天子“喊”到诸侯国见他们。

比如,晋文公要想提高盟会的规格,把周襄王召来与会,周襄王只得前去。

史官为了给周王室留一些颜面,楞是将这件事记载成“天王狩于河阳”.......

还有周桓王时期,尚存一丝周王室的风范,郑庄公在周平王死后抢割周王室的麦子,周桓王率领军队去讨伐郑国,还被郑国大夫一箭射伤,这么严重的罪状竟然没有一个诸侯站出来指责郑国。

除此之外,东周王室内部多次发生内乱,到战国时期,东周王室发生分裂,又分成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互相攻伐.......直到周赧王时期,小西周参与了合纵攻秦,被秦昭王灭国;

接着,秦昭王去了东周,拿走了周王室的传国之宝——九鼎,东周也随即灭亡。

东周灭亡 28年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纵观整个周朝,近800年的时光没能培养出一个英明的君主,

几乎都是碌碌无为,在“啃”祖业,

正是其先祖强调“天命思想”的后果,虽然有很多原因造成周王室衰微,

但是此前他们站在天下共主之位,没想过如何“自强”,将国家治理得愈发强盛,

反而,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深信自己是“天命之子”,大周基业因“天命”所在是不会倒塌的。

代代如此。

他们没想过,随着人们思想进化,“天命论”这样的“弥天大谎”,终究有一天会被戳破,

从古至今,人力才是根本。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证:“谈”姓是商朝王室的子孙后代?

「谈」源出 :

据《姓苑》所载, 西周史宋微子启之后有受封於谈者. 谈国为郯国. 春秋时郯子朝鲁, 其后亡国,郯国旧址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战国初年为越国所灭。

周朝有大夫籍谈, 其后亦有谈氏. 历史有谈氏改为谭氏。

家族名人

谈迁 字孺木。清海宁人。好审古今治乱,由熟历代典故。

地望分布:河南永年县,河南商丘县。

谈姓起源参考之二

谈姓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战国时期,商帝乙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他看到纣王十分无道,屡次规劝他,纣王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杀自己哥哥,于是就不听劝谏。微子启没有办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带走,离开了商纣王,投奔周武王,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微子启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于宋,爵位是公爵。后代中有一个谈君在战国时被封在谈邑,建立谈国,人称他为“谈君”。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谈”为姓。因此谈姓起源于商朝王室之姓,子姓。谈姓后来在梁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梁国望。

请问一下老子有后代子孙吗?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老子姓李,名耳,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据司马迁《史记·老子传》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本文重点研究李姓的起源、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老子在李姓中的地位与影响。老子是李姓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据《元和姓纂》称: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是李耳。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李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今鹿邑),五世孙乾,字元果,为周上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婴敷,生耳,字柏阳,一字聃,周平王时为太史。后有宗,字尊祖,魏封于段为干木大夫。生同为赵大将军,生况为赵相。生跻赵阳安君,二子曰云,曰恪。

恪生洪,字通弘,秦太子太傅。生兴族,字育神,一名汪,秦将军。生昙,字贵远,赵伯人候,入秦为御史大夫,葬伯人西。生四子:崇、辨、昭、玑。崇为陇西房,玑为赵郡房。崇字伯佑,陇西守南郑公。李渊五十七世孙湖北嘉鱼县李光清写的《李氏源流考略》亦有上述同样记载。据《康熙鹿邑县志》称:李耳的父亲,叫李干。《狮李宗谱》记载:“李干大夫,娶益寿氏女,名婴数”(敷)。

并明确记述李耳之子李宗有两个儿子,分两个去系排列。一个支系是注→宫→假→。假,宫之玄孙,仁汉文帝。一支系是: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仰太傅,因家于齐焉“。这说明从西汉时就有老子的后裔李姓迁往山东。据《新唐书》中宗室世系、宰相世系记载:李耳八世孙李昙,字贵远,为赵伯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葬柏人(今河北唐山)西。昙有四子“崇、辨、昭、玑”。

因在外做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崇,字伯佑,任陇西守,南郑公,为陇西(今甘肃境)房;四子玑为赵郡(今河北境)房。后陇西房分为三十九房;赵郡房分为东、南、西三组,繁衍昌盛,人丁兴旺,都成为当地名门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李姓已成为全国的大姓,并融入于十几个民族之中,便如苗、瑶、白、氐、壮、侗、水、彝、满、傣、回、仡佬、布衣、纳西、毛难、仫佬、土家等民族都有李姓融入。

老子是李姓子孙的先祖。据《李氏祖脉源流》记载:李耳十七世孙李斯,四十三世孙李渊,四十四世孙李世民。李渊陇西成纪人,同老子的九世孙李崇为陇西房相吻合。因而李氏王朝认老子为先祖。据《光绪鹿邑县志》记载:“唐高祖武德 三年(620),从吉善行之言,祖老子,特起宫阙如帝者居。高宗乾封元年(666)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建紫极宫。天宝二年(743)易紫极宫为太清宫”。玄宗李隆基还于天宝二年躬亲鹿邑拜谒先祖李耳。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庚申敕老子诞日(二月十五日)为降圣节。唐高宗于乾封元年(666)正月封李耳的母亲为先天太后。宋大中祥符七年正月二十二日在鹿邑太清宫后宫(洞霄宫)为李母立“先天太后之赞”碑并序。

宋真宗赵恒御制御书并篆额。现在此碑依然屹立在洞霄宫院内李母坟前,保存完好。 唐王朝的建立,促进了李姓发展。据统计,历史上李氏称帝称王者,达九十一人之多,统治时间1142年,其中统治时间最长的有三次。中国历史上的唐朝,从李渊始,历24帝290年。唐太子曹王明的后裔李公蕴建立的安南国(今越南)李氏王朝,历8主216年。由辽东迁往朝鲜的李氏后裔李成桂建立的朝鲜李氏王朝,历26代500余年。皇帝的妃子很多,生育的儿子有的多达十几人,甚至几十人。

仅就王室而言,唐高祖李渊有22子,分为15房;太宗李世民有14子;高宗李治有8子;中宗李显有4子;睿宗李旦有6子;玄宗李隆基有23子;肃宗李亨有14子;代宗李豫有20子;德宗李适有11子;顺宗李诵有22子,宪宗李纯有20子;穆宗李恒有5子;宣宗李忱有11子;懿宗李氵崔有8子;僖宗李儇有2子;昭宗李晔有17子。他们被分封到各地,都成了当地的贵族大姓。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姓最为尊贵,可以赐姓、随姓(奴随主姓),加上改姓,因而李姓人口发展迅速,比重增大。李氏支庶既蕃,子孙必众。于是便广泛地向各地播迁,并向海外迁徒,当今几乎遍步各个国家和地区国。

主要分布在越南、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缅甸、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毛里求斯等国家。李姓在《百家姓》中,赵钱孙李,虽居第四,而在全国人口中却是第一大姓,约汉族人口的7.9%。鹿邑是李姓的发源地,至今李姓还是大姓。经调查全县李姓人品八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 1%。据《李氏祖脉源流》称:从老子李耳始,已延续记载74代,广西陆川李志光是74代孙。天津《今晚报》1996年5月20日报导:台湾省台南市民73岁的李丹郎以《李氏族谱》和《世界李氏族谱》证明他是老子李耳74代嫡孙。

周王室是怎么来的

构成当代汉族周姓主要有三大支:古周国、姬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古周国。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已经存在周部落,黄帝之臣有周昌和周书,他们都是周部落的人。周部落就是古周国,当属黄帝族。黄帝时代我国西北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具有打深井、挖水渠、引水灌溉农田的技术。黄帝之臣周昌和周书大概是最早凿井引水灌溉农田的氏族的首领,他们发展了农业,是当时重要的部落。周字原义为环绕之意,字型像水井和水渠流道。因此,黄帝时代的周部落是以显示其氏族技能的图形"周"作为氏族之徽号,进而成为氏族之名。周氏族一直活动于山西临汾(亦称太原)一带,也是周昌的古周国之地。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有神奇色彩的周姓,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有一些周姓人尊黄帝之臣周昌为先祖。

第二支出自姬姓。古今绝大多数的周姓人是奉黄帝玄孙后稷为周姓之先祖。姬姓周的历史始于后稷,后稷名弃,是虞舜时代种稷的农官。稷即谷子,去壳为小米,是当时西北民族的主要食粮。后稷管理农业有功,被封在邰之稷山,今称稷王山,位于山西稷山、闻喜、万荣和运城四地交界处。到了夏朝孔甲时期,夏王朝已衰落,后稷的后裔在商人的逼迫下向北迁移,进入古周国之地山西临汾地区,吸取了黄帝族固有的农耕经验和夏朝的井田制度,创作了区田,发展了农业,壮大了氏族,史称大周。后又越吕梁山进入屈地,今山西吉县及石楼县屈产河一带。进入商朝后,后稷的后裔公刘率族人西迁到豳,即今陕西旬邑县西,亦到过陕西武功县的稷山,先周部落开始形成。商朝后期,公刘的后裔古公直父南迁到岐山南的周原,建立城邑,正式称周。经历三代,即古公直父(周太王)、姬昌(周文王)和姬发(周武王),东进灭商,建立了长达800年之久的周朝。在夏商1000多年中,周人一直活动在山西境内,直至商朝末期,才西迁和南移进入陕西长安以西地区。先秦,周氏族的名人稀少,史书中仅出现过商末太史周任一人。

正式大批使用周姓是在周朝灭亡之后,也有2 300年的历史。周平王迁都洛邑,即今洛阳,史称东周。平王少子姬烈封于汝坟,今河南叶县东,至十八代孙姬邕,秦灭周,子孙遂姓周。到了汉朝,汉武帝刘邦因周仁为周王室的后裔而封之为汝坟侯。从此以后,这支周姓发展很快,在汉唐时期形成以汝南郡为核心的十几个著名郡望,成为周姓中最大的支派,子孙已经分布到河南、河北、陕西、江西、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等地区。随后在唐朝初进入了福建和广西,唐末周姓已经出现在四川。清初开始进入台湾地区。

周朝亡国之主周赧王被迁于惮孤,今河南临汝西北,其后代也姓周,这是周平王后裔的另一支重要的姬姓周。后东迁江苏北部,形成著名郡望沛国的周姓群体。汉初佐高祖定天下的周勃、周昌,西汉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的周亚夫均为周赧王的后裔,这是周姓自得姓以来最辉煌和发展的时期。

另一支姬姓周出自周武王胞弟周公旦之后。东周庄王时期,周公旦后裔周公黑肩在朝执政,在周庄王时政变失败而被杀,其后代为避难而改姓周。这支主要居于山东曲阜一带,后代默默无闻,不见于史书。

第三支源自外族的改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移的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周姓随其他的华北原住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和发展。中原百姓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周姓中也流入了鲜卑人的基因,北魏献帝之兄的普氏,以及鲜卑姓普屯氏、贺鲁氏等,尤以河南郡望最为著名。随后金时女真人傲国氏,清朝满洲八旗姓周延氏族后来均集体改姓周。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周姓汉族了。
望采纳!!!

秦灭亡后,秦始皇有直系后裔流传下来吗?

秦姓秦姓渊源得姓始祖:伯益。 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她因吃燕子蛋而怀孕生下儿子大业。大业的儿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并把本族姚姓子女嫁给他为妻。伯益的后人非子以善于畜牧而出名,他为周孝王养育良种马,深得孝王欢心,就封他在陇西秦亭(今甘肃张家川)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逐渐富强。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其王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秦姓。伯益从而也就成了秦姓的得姓始祖。 第一个渊源:源于赢姓,出自周孝王给伯益后裔非子的封地秦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源于嬴姓的秦,是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与《史记》记载,传说颛顼有个叫女修的孙女,成天快快乐乐,自由自在。有一次她去野外玩,捡到一只燕子蛋,毫不犹豫就吃了下去,结果怀孕生下儿子皋陶(即大业)。皋陶后来娶了少典氏的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即大费)。帝舜因为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赐他姓嬴,同时还把自己本族姚姓的女子嫁给他做妻子。姚女生下了两个儿子,小儿子若木是费姓的祖先。大儿子名叫大廉,因办继承了父亲调驯鸟兽的技业,所以又称鸟俗氏。鸟俗氏兢兢业业干活,受到商帝太戊的赏识,被封为诸侯。商纣王时,鸟俗氏有一个后人叫飞廉。 飞廉是个飞毛腿,他的儿子恶来是个大力士,父子俩都成为商纣王的亲信。周武王灭商后,飞廉和恶来都被杀死。飞廉的小儿子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这时恶来的后裔大骆也来归附造父,因造父得宠而沾光,被周穆王封在犬丘(今陕西兴平,一说今甘肃礼县)。大骆有个庶子叫非子,从小喜欢同牛羊打交道,长大后以善于畜牧而出名。他为周孝王在桃林(今陕西华山)养育良种马,马群繁殖很快。周孝王很高兴,就封他在秦谷(今甘肃天水西南部),为附庸国(地位低于诸侯国),并让他恢复了嬴姓,称之为秦嬴。非子的三世孙秦仲被周宣王任命为大夫。后秦仲被北方少数民族犬戎人杀死,但其长子最终击败了犬戎。到庄公之子秦襄公的时候,因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有功,秦国被升为诸侯国。襄公的儿子文公再度击退了犬戎,占有岐山以西妁广大地方。 秦始建国于雍(今陕西凤翔),其后,国都多次迁徙,先后迁脚邑(今陕西洛川)、平阳邑(今陕西宝鸡)、雍(今陕西凤翔)、栎阳县(今陕西临潼)等地。后来,秦穆公横扫十二国,在西戎初步建立起霸业。但因战国初期经济较落后,又常发生内乱,国力逐渐衰落,被魏国攻取了河西一带(今北洛水和黄河之间)。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逐渐增强,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秦惠王时击败魏国,再振雄风,最终夺回河西,并一鼓作气,开疆辟土攻灭巴蜀之国,夺取楚国的汉中。秦昭王更是不断攻城掠地,使得魏、韩、赵、楚等国元气大伤。公元前227年秦王嬴政纵横捭阖,吞并四方,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嬴政认为自己功高“三皇五帝”,故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都咸阳,进一步统一了东南、西南地区。秦传了两代十二年,由于施政苛暴,于公元前206年被刘邦推翻,而代之以西汉王朝。秦王子婴被项羽所杀。秦灭后,王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为秦氏。这便是陕西秦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为周文王后代鲁国侯伯禽裔孙的封地秦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周武王时,其弟周公旦被封鲁(今山东曲阜)称鲁公。鲁公后因辅佐周王留在了周都,儿子伯禽接封鲁国,其裔孙中有一支食邑于秦(今河南范县旧城)。后以邑为氏。 西周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形式是宗法制,它源于父权家长制家庭,其核心是“嫡长继承制”,即嫡长子为大宗,其余的儿子为小宗。如,最先一代的诸侯往往是王的兄弟,他们相对王来说是小宗,而他们的嫡长子又可继承诸侯位,别的儿子自然便为伯,相对侯位来说就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分封。宗法制对姓氏的产生及演变影响深远。一般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其父当国君;国君的庶子,也称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获得新氏,成为这一支(新氏)的始祖、这就是《礼记》中所说的“别子为祖”。这样往往别子开创一些新的姓氏,并由其嫡长子继承。源于姬姓的秦姓就是由周文王的别子周公旦之非嫡长后裔所开启,其承继并系如下: 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武王在位时,把少暤(昊)之墟曲阜(今山东曲阜东北古城)赐分给他的弟弟周公旦,封他为鲁公。后来因周武王逝世时周成王尚年幼,不具独立执政之能力,于是周公旦为了辅佐成王,就让他的儿子伯禽(禽父)前去封地鲁国(今山东西南部,建都曲阜)。伯禽出发前,周公曾告诫他说:“我虽然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说起来应该是地位显赫的,但我依然害怕怠慢天下有贤之士,往往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你现在去鲁国,一定要谨慎,不能因为是王室之后而骄躁。”伯禽到鲁国后,在周公的指点下,尽心治理,且在平叛“三监之乱”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鲁国呈现一派政清居安的景象。伯禽的裔孙以公族为大夫,食采于秦邑(今河南范县旧城),其后人有以邑为姓者,称秦氏,郡望在太原郡。多数的史籍记载认为伯禽的后裔所开启的秦姓为秦姓正宗。如鲁国的秦非、燕国的秦开、楚国的秦商,均为鲁国秦氏后裔。这便是河南或山东秦氏之源。 第三个渊源:出自舜七支有秦不虚,后人沿续下来姓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群辅录》记载:“舜七友之一有秦不虚,曾并为雷泽之游一”。又据《大姓源流》等有关资料所载,舜七支有秦不虚,后人沿续下来姓秦。这说明上古帝舜时期已有秦姓。但因秦不虚之后无世系资料可考,所以,唐宋时期的谱牒学家对秦姓的起源又有以国为氏和邑为氏之说。 第四个渊源:源于巴尔虎旗蒙古穆奇德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穆奇德氏祖上穆奇德·罗拔伙世居辽阳,隶属巴尔虎旗蒙古。巴尔虎旗蒙古原居喀尔喀地区,因遭受葛尔丹部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张家口一带。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清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北部),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清乾隆年间至凤凰城葛藤峪定居,后又迁居凤城镇,取汉字“秦”为氏。 金朝抹捻氏以及清朝穆颜氏,后有改为秦氏者。 另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繁衍,成为秦姓一支。 第五个渊源:源于外夷,出自古代大秦人(即罗马帝国)来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后汉书》中记载:大秦“西海环其国,惟西北通陆道”,且“东西南北名数千里。有城四百余所。土中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火浣布、珊瑚、琥珀、琉璃、琅玕、朱丹、青碧、珍怪之物”。另外一些地理类或野史杂记中,也多载大秦产珍奇异物之语。我国史籍所言的大秦其实指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我国古代与大秦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加强了交流。 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奉命以甘英为使者,出使大秦。甘英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今伊拉克)、安息(今伊朗)等国,至安息西界的波斯湾后,因海上天气剧变,浊浪滔天,难以行船未能到达大秦。公元166年大秦皇帝曾遣使带着许多礼物来到中国。晋武帝时大秦国再次遣使者来中国通好。在以后的诸代,中国与大秦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如唐朝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发现,更是名证。 大秦人或出使、或经商来到中国后,多因中国物饶民丰、山川秀美、文化高度发达而愿居留,不愿再回去。这些人依从汉人的风俗习惯,便以“秦”为姓。从此,子子孙孙一代代繁衍在中国。这些人就成为了秦姓的始祖之一。如三国时的商人秦纶等。古时西域及欧洲多称中国为秦,后来西方国家称中国为“支那”,即“秦”音的变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0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