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里的宋真宗赵恒与皇后刘娥
《大宋宫词》算是一部非典型意义上的历史剧,其展现了北宋初年的政治画卷与朝政史诗。情节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宋史,进行了演义;围绕夺嫡之争,渗透朝臣党争,牵扯平服党项,涉及抵御契丹,然而未能免俗的是,终究没有抛开宫斗的戏码与俗套。
《大宋宫词》里的宋太宗赵光义
全剧从太宗赵光义致力于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征契丹开始,经过高粱河之战,大败而归,还受了箭伤,这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而围绕皇位传承的问题,到底是传位给秦王四弟赵廷美,还是还给太祖一系赵德昭,太宗皇帝自己是有私心的,剧中的他承认“烛影斧声”弑君之为,也承认“金匮之盟”子虚乌有;但大权在握,他能乾刚独断,经过一系列考察,他还是如愿地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三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大宋宫词》里的郭皇后
而赵恒在剧中的正妻乃是郭氏,也就是郭清漪,她的父亲是北宋有名的大将郭守文,但不知为何会在剧中成了文官代表,而郭氏也确有历史原型,即为赵恒的第二任皇后章穆皇后,而且在历史上她还是一个勤俭有德之皇后,生下了悼献太子赵祐但是不幸早夭,史书并没有记载其是被赵廷美派人暗杀的。
热播剧《大宋宫词》里的赵恒、刘娥、李婉儿
在剧中,赵恒征战途中负伤被刘娥所救,由此两人产生情愫,这也是子虚乌有的,当然无论根据电视剧情还是参照真实历史,太宗赵光义对赵恒与刘娥在一起的反对倒是很一致的,因此在剧中,赵光义特意为赵恒选择了潘氏,他这样做可谓“一箭双雕”:
第一,是为了让赵恒能与武将世家联姻,可以收服人心为己所用,还能维护好与武将阶层的关系;
第二,就是为了断绝赵恒与贫贱出身的刘娥之联系,让他转移注意力,忘掉这位蜀地孤女。
《大宋宫词》里的潘玉姝
这其实是一桩明显的政治婚姻,嫁给赵恒的这个女人潘氏,在剧中叫潘玉姝,她是大将潘伯正的女儿,而潘伯正的历史原型其实就是潘美,此外玉姝还有个身为武将的哥哥潘良;在剧中潘氏长得很标致,她一开始就站队皇后阵营,极力排挤刘娥,乃是一个野心勃勃、工于心计的女人。
《大宋宫词》里的潘氏
这位潘玉姝,在历史上也是有原型的,那就是赵恒的原配妻子潘氏,而且她还是赵恒的第一位皇后,即为章怀皇后,当然这是被追封的,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其实潘氏才是人家赵恒为皇子之时就娶的正妻,并不是如《大宋宫词》里所展现的那样,郭氏为赵恒的原配嫡妻。
“真宗章怀潘皇后,大名人,忠武军节度美的女儿。真宗在韩邸,太宗为聘之,封莒国夫人。端拱二年五月薨,年二十二。”
热播剧《大宋宫词》里的潘氏
潘氏,是北宋名将忠武节度使潘美的女儿,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赵恒,对于这桩婚姻,当时还是宋太宗赵光义亲自赐的婚,而且潘氏还被封为了“莒国夫人”,但是她在赵恒还没有登基之前就去世了,在与赵恒结婚六年后,潘氏就薨逝了,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香消玉殒,极为可惜,而且她还没有留下子嗣,根本就不是剧中讲的那样,剧中的潘氏在赵恒成为皇帝后还怀过孩子,进而被哥哥潘良不小心打掉,潘氏因祸得福还成了贵妃,这些改编都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的。
《大宋宫词》里的潘伯正,其历史原型就是潘美
当然,潘氏的出身还是很值得说道说道,在历史上她是武将世家之后,她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名将潘美。在杨家将等小说演义里,潘仁美就是以潘美为原型塑造的,因为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缘故,潘美很不被待见,可谓是背了千年的“黑锅”,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认为潘美是奸臣,是导致抗辽名将杨业惨死的罪魁祸首。
“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业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影视剧中的北宋名将杨业
其实真实历史上杨业之死并不是像演义中讲的那样,艺术作品里因为潘仁美从中作梗,导致了杨业被辽军围困继而撞死在了李陵碑前;真实历史上的杨业是在北宋三路伐辽的过程中被俘的,当时他不愿归降辽国,最后绝食而死。
应该说当时北宋伐辽的几路人马,其征战有胜有败,潘美、杨业这一路本来是打算避辽军之锋芒的,而且杨业反复陈明了敌我形势、利害关系,但是监军王侁却立功心切,逼迫杨业出兵,杨业本来就是北汉降将出身,明知此行凶多吉少,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后来杨业的进军果然不顺利,而随后潘美也控制不了局面了,同时他的指挥也陷入被动,只能下令撤军,如此一来就导致了杨业被辽军所擒,后来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杨业为宋壮烈捐躯。
《大宋宫词》里的武将潘伯正
应该说,潘美虽然在杨业兵败被擒一事上负有一定的责任,但绝对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杨业之死的罪魁祸首是监军王侁等人,从事后太宗将潘美的职务贬了三级,却把监军王侁、刘文裕削官发配,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潘美只是没有坚持赞同杨业的主张而已,他并非故意见死不救;可就是因为历史上的这种失误,潘美这位北宋的开国元勋便遭受了千年以来的不白之冤,一直被民间所误解与黑化。
潘美其实真的很冤枉,他从后周历仕,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太祖,率军征讨南汉、南唐、北汉等,一生戎马,战功赫赫,可以说为大宋王朝立下了不世功劳,却因为一时失误,酿成了千古遗憾。
后来,潘美在太宗朝就故去了,也没有看到真宗的登基,后来因为女儿潘氏的缘故还被真宗追封,也算真宗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功臣岳丈。
热播剧《大宋宫词》里以潘美为原型塑造了人物潘伯正
其实想想也很简单,要不是潘美有大功,他的女儿潘氏又怎么会嫁给后来的皇帝呢 潘氏就是因为父亲的功勋,得以嫁给了真宗赵恒,潘美也因此与太宗赵光义结成了儿女亲家,相比父亲的赫赫威名,潘氏在历史上被记载的就比较少了,只有寥寥数笔。
在历史上,潘美有惟德、惟固、惟正等五子,演义里的潘龙、潘虎、潘豹只是虚拟人物,当然《大宋宫词》里的潘良也不是历史真实人物。而章怀皇后潘氏是潘美的第二女,其历史形象不是杨家将演义中的潘妃那样,也更不是《大宋宫词》中的潘玉姝那样。
“真宗章怀皇后,潘氏忠武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美之女,雍熈二年闰九月归襄邸。”
《大宋宫词》里的潘伯正和潘良
潘玉姝在《大宋宫词》中简直是心机重重,她被父亲潘伯正和哥哥潘良嫁给赵恒,从此便承担起了为潘家谋权势的职责,她一再吹枕边风,让潘良征讨党项,参与对抗契丹,但是潘良在剧中却是“烂泥扶不上墙”,每次都是铩羽而归,让潘玉姝丢尽了脸面,更有甚者,潘良还动手打过潘玉姝,致使其滑胎,本来潘家指望潘玉姝身怀龙种,能为家族争取更大的利益,也因这次意外而破产。
《大宋宫词》里的潘氏
潘玉姝明显是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她被父兄当成筹码与贡品,却不被赵恒所真心喜欢,在赵恒与刘娥闹了小别扭的时候,潘玉姝能乘虚而入,以妖媚迷惑住赵恒一段时间,但想得到赵恒的真心可比登天还难,她虽然受封贵妃,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宫斗争宠,她看到褆摩部公主文伽凌很受赵恒宠爱,她也是十分嫉妒,而且还故意把辽国质子耶律康被害的消息透露给刘娥,想制造赵恒与刘娥的嫌隙,这可真是用心了,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自己反而混得越发吃不开了。
“真宗即位,追册为皇后,谥壮怀,葬永昌陵之侧,陵名保泰。”
热播剧《大宋宫词》里的潘妃
历史上的潘氏其实很可怜,也毫无存在感,她根本没有等到夫君赵恒登基的那一天,更别谈卷入什么宫斗争宠了;她在花季年华就不幸去世,还没有享受到至尊恩荣,就驾鹤西去了;直到赵恒继位为帝以后,因感念其早年相伴,才追封潘氏为皇后,后来潘氏也得以与真宗皇帝共同葬于永定陵,当然章穆皇后郭氏、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仁宗生母章懿皇后李宸妃、仁宗养母章惠皇后杨淑妃也得以与真宗合葬。
《大宋宫词》里的潘氏是个“大反派”
值得一提的是,潘氏最初的谥号因为用字跟宋太祖、宋太宗的用字之谥有关联,在仁宗庆历年间被礼官指了出来,仁宗皇帝便根据皇后之谥跟从帝王之谥的传统,给她改谥为“章怀皇后”,由此潘氏的谥号也就被固定了下来。
热播剧《大宋宫词》里的“章怀皇后”潘氏潘氏,乃中国最后一位封禅泰山帝王之首任皇后,她的父亲是北宋开国元勋,却蒙受千古的不白之冤;潘氏的一生被历史记载得很简约,其真实名字也没有流传下来,她在盛年仙逝,未能目睹夫君成为九五至尊,这的确可怜,也很是遗憾;虽然在后来的各类文学作品中,她的形象逐渐丰满,但那却并不是一个本真的她。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襄王妃郭氏于地动山摇之时,九死一生生下孩子后,倍感高兴。由于依据宋太宗“三位皇上中,首先生下皇孙者即立为皇储”的谕旨,襄王赵元侃既已先生下皇孙,理所应当慧眼识珠变成帝位继承者。但是,劳苦功高的郭氏在老公带到民女刘娥后,却频遭赵元侃家庭冷暴力:同房时与老公叙话,赵元侃扭身吹灯以旅途劳顿为由置之不理。孩子被捅死后,她与襄王同跪宋太宗门口为刘娥道歉时,拉起老公的手宽慰他,却被赵元侃冷淡地一把拉开。
名门之后郭氏是赵元侃第二任王妃。赵元侃的第一任王妃潘氏,为大将潘美之女。赵元侃封号韩王时,宋太宗为他婚娶潘氏,“封莒国妻子。”潘氏未过是多少幸福快乐日子便玉殒香消,“年二十二。真宗(即赵元侃)继位,追册为皇后。”郭氏是与潘美并称的大将郭守文之女。郭守文自后周时便与宋太祖弟兄共渡难关,功高盖世。他晚年时期率军驻守北方地区,变成抵挡辽军侵入的坚如磐石,于55岁时病故。
宋使从契丹回朝后,禀报宋太宗:“守文死,士兵皆流鼻涕。”宋太宗很怪异:“缘何得此?”宋使道:“守文得奉禄赐赉悉犒赏将兵,死之日,家无余财。”宋太宗“嗟叹时间一长,赐其室钱五百万”。为慰藉张英,他令襄王赵元侃婚娶郭氏,“封鲁国妻子。”
《大宋宫词》中,郭守文的真实身份难以置信的被改为文臣。宋太宗意味深长经验教训赵元侃:“郭氏是郭父母房庶女,她爸爸是桃李满天下的郭翰林,你拥有她就拥有乡绅的适用,你日后即位就会有文武官的拥戴!”这番驴唇不对马嘴得话,并不是宋太宗发狂到历史名将都辨不清的胡说八道,就是导演脑洞大的信口开河。郭氏变成襄王妃后,与赵元侃琴瑟和鸣,生孕三子,次子赵祐“生九年而薨,追封周王。”
贤能皇后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后更名赵恒,郭氏在他超级变身宋真宗后,被立为皇后。郭皇后将名门之后的优良素养呈现出去:虽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但她谦虚简洁,尊重后宫,本性厌烦奢华侈靡。后家进宫拜访她时,假如服装绮丽,必遭郭皇后训戒诫勉。有时候,后家入宫要求她给皇帝吹吹枕边风,为郭氏大家族谋一点儿个人利益。郭皇后坚持实事求是,一概置之不理。她的亲人嫁人时,因家中贫困,要求向皇帝求得赐予。郭皇后一口推辞,只送了几个女性梳洗用的镜匣等物。宋真宗获知后,“尤加礼重。”
悲剧的是,郭皇后伴驾“从幸西京还,以疾崩,年三十二。”宋真宗“深为嗟悼痛惜”,刻意下诏,将七日“释服(脱掉朝服)”之礼“升至十三日。”《大宋宫词》中,刘娥虽保留住民女真实身份,但却无缘无故变成赵元侃的恩人,与他一见钟情海誓山盟,被赵元侃煞有介事带到襄王爷府,又被他送到宋太宗眼前“讨一个封禁”。她以一首儿歌哄得抱被中的皇孙破涕为笑而获得宋太宗欢喜,承诺交完祈愿礼后,“便使你(赵元侃)婚娶刘娥!”
实际上,刘娥被赵元侃临幸以前,就已嫁巴郡银匠。银匠把她带到京师后,迫不得已生活将其转让出售。刘娥被别人强烈推荐给韩王赵元休(后更名赵元侃)。赵元休对色艺双绝的刘娥一见钟情,视正室潘氏为无一物,对刘娥“大有宠。”俗云:“色是刮骨菜刀!”赵元休日日辛勤耕耘,把自己搞成一个性生活频繁的色鬼样子。宋太宗见他“容颜癯瘠”,满腹狐疑,获知真实情况后,令赵元休把刘娥撵走。赵元休欺上瞒下,把她藏到一个亲信护卫家里。潘氏去世后,赵元休婚娶郭氏,仍然与刘娥纠缠不清。宋太宗病逝,已由赵元休更名赵元侃进而更名赵恒的皇太子继位为宋真宗后,义正辞严把刘娥“复召进宫。”
小结刘娥与宋真宗相亲相爰,最后从不起眼儿的四品佳人一步一个脚印走上皇后王位,变成宋真宗最有力的政冶小助手,取得成功开演一场逆转经典励志初入职场戏。而郭氏在电视剧中,却委屈极其,委屈求全忍受刘娥争风吃醋,学会放下身姿欲取相公欢喜,义无反顾承受老公的家庭冷暴力。郭氏以这般品牌形象发生,只不过是2个原因。
最先,电视连续剧做为艺术品,容许适度编造。因此,她那片绿叶子的发生,单纯仅仅为烘托刘娥这朵红花光辉灿烂罢了。次之,编导专业为提升?电视剧收视率和利润最大化,无拘无束伪造历史故事,把观众们当弱/智,明目张胆地欺诈和坑骗观众们。
正是如此,《大宋宫词》播出后用户评价嗝屁,豆瓣网评分已在四分下列。观众们并不是二愣子,在高度肯定游戏道具服饰舞美设计的另外,也调侃故事情节的缺陷与经典台词的弱/智(出演的年纪与表演在这里不议)。总的来说,郭氏频遭老公家庭冷暴力摧残,一非老公绝情,二非自身有错,三非刘娥进谗,实属编导专业为做到某类目地而枉顾历史时间真正所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9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古代人是如何养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