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边疆被袭扰和攻伐战几乎贯穿整个大唐王朝,大大小小战役数不胜数,藩镇势力崛起虽然是颠覆大唐王朝的祸患,但其在军事行动上安定边疆地区也曾起了不小的作用。大唐名将更是此起彼伏出现在无数的战场之上,其中,有一位名将从一生行伍来说,算得上是倒霉蛋行列的,这就是名将之一的王孝杰!
王孝杰简笔画一、武将最大的屈辱:
古往今来作为驰骋疆场的武将来说,最大的屈辱就是作战被俘,武将可以在沙场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还,这是武将之风的悍勇大无畏精神;如果在作战中成为敌人的俘虏阶下囚,那就是一种极大的屈辱,不管原因是什么 这一生都会在心里背负着战俘之辱的巨石压力!
古代武将作战剧照王孝杰活跃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公元677年,逐步崛起的吐蕃发兵进攻凉州,唐高宗李治鉴于吐蕃威胁日盛,决定对其发兵讨伐。公元678年,中书令李敬玄被不睦的刘仁轨推荐为唐军主帅;李敬玄本没有将帅之才,他从陪李治当皇太子时期的侍读开始起势,这时已经爬上了宰相行列,势力在朝中不可小觑,但也引起了李治的反感。刘仁轨和李敬玄本就交恶,也明知李敬玄文行武不行,从没领过兵打过仗;因此,挖了一个坑给李敬玄,李敬玄也有自知之明,极力推辞,但皇帝李治也想摆脱开李敬玄一段,就直接下令让李敬玄统兵抵御吐蕃,皇帝有令,李敬玄不敢忤逆,只好统兵出征。有这样一个前因,也就埋下了兵败的祸患。
“二圣”唐高宗和武则天剧照王孝杰当时作为副总管,跟从工部尚书刘审礼领兵为前锋部队,九月,唐军与吐蕃大将论钦陵战于青海大非川。王孝杰部身为前锋部队,遭受到吐蕃军出奇兵主动攻击,势大攻击猛烈的吐蕃军让王孝杰部难以抵挡,身为主帅的李敬玄慌了手脚,不知所措,竟然不立刻发兵救援。刘审礼和王孝杰就被吐蕃军俘虏了,败军之将囚牢俘虏自然处于生死一线,只能是引颈待戮,刘审礼因伤重不久而亡;吐蕃年幼的赞普都松芒波杰看到王孝杰相貌非常像其父亲,于是王孝杰幸运地被免死,并受到赞普的厚敬相待,在吐蕃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赞普还派人送王孝杰回到了唐庭。这对于武将王孝杰来说是幸运的,但也是其身上的一个污点,以后被俘之将何敢言勇。
李敬玄画像二、知耻后勇再落败局:
大唐对吐蕃之战因为强令李敬玄做主帅,而导致整个战役以失败而告终,李敬玄也由此走向没落。大唐皇权逐步也被武则天掌控在手,王孝杰跑回唐庭也幸运地被武则天任用为右鹰扬威将军。大唐内部又接着发生了徐敬业叛乱,平叛之后,武则天以:“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杀,将以息边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为由,于公元686年下令削减安西四镇防务,撤回镇将防人。公元688年,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王孝杰也就没捞着雪耻的机会。
武则天平定徐敬业叛乱剧照
直到公元692年,西州都督唐休璟请求武周女皇武则天,出兵收复陷于吐蕃的安西四镇;王孝杰因为作为俘虏在吐蕃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于吐蕃内部详情有一定了解。武则天就任命王孝杰为武威道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兵讨击吐蕃。心中憋着一股雪耻之气的王孝杰,加上对吐蕃内部的了解,以及吐蕃内乱军备不足的松懈,王孝杰率军打败吐蕃军收复了安西四镇。王孝杰心中做过俘虏屈辱的恶气总算吐出一口,官职也因此军功得到提升。
王孝杰剧照公元694年,王孝杰引军在青海湖附近,打败吐蕃大将勃论赞刃和吐蕃拥立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再立新功;之后王孝杰出为瀚海道行军总管,在薛怀义的率领下攻打后突厥,但是未遇突厥军。公元695年,王孝杰任朔方道行军总管,第二年三月,王孝杰引军和吐蕃军在素罗汗山发生大战,吐蕃主帅噶尔·钦陵由于内外的双重矛盾,遂率吐蕃军与唐军做背水一战。噶尔·钦陵还充分利用了地形上的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居高临下掩杀唐军,然后前阻后截,使唐军完全陷于被动。王孝杰没料到吐蕃的进攻会如此猛烈,准备不充分,致使唐军伤亡惨重。监军张仁愿素来与王孝杰不和,因此奏事战役失败的责任全落到王孝杰身上,王孝杰被削职为民,再次蒙受到失败的耻辱。唐庭因此失败不得不和吐蕃议和。
王孝杰被削职为民三、悍勇奋战被围坠崖殉国:
王孝杰被削职为民没多久,契丹人李尽忠,孙万荣起兵叛唐;武则天派曹仁师、张玄遇共28将率军平叛,却在八月被契丹军于黄獐谷全歼,孙万荣率军横扫河北之地。这时的唐庭内部,由于武则天和李氏皇权明争暗斗,以及内战等原因,名将被杀很多处于凋零无良将状态。武则天不得已又再次启用王孝杰为将,率军18万讨伐契丹军。
契丹人起兵叛唐剧照公元697年5月7日,王孝杰率军进至东硖石谷,与契丹军相遇;峡谷狭窄险峻,契丹军凭借地势险要据守,王孝杰只得亲率精锐之师攻击前进,在峡谷内一路艰苦冲杀,眼看到达谷口,却被契丹军四面奋勇而来围住。王孝杰指挥士兵列方阵拼死据战,等待后方援军跟上;不想后军总管苏宏晖看到契丹军势凶猛,吓得掉头而逃,唐军整个势头就陷入混乱。契丹军趁唐军援兵不济,以优势兵力猛攻王孝杰部;王孝杰部寡不敌众,孤立无援,逐渐被困悬崖无路可去;王孝杰最终坠崖而亡,随行的精锐先锋部众也死亡殆尽。
王孝杰被围战斗画像总结:王孝杰征战沙场,首先遇到一个无能的主帅,畏战不救援,致使身陷俘笼;第二次驰骋疆场以多胜雪耻,以一败被弹劾而屈;第三次虽然悍勇争先,却遇猪友怯战致使失败而死。这样看,王孝杰的行伍生涯真是够点背的,纯粹是一个倒霉蛋,不是真正失败于自己的无能,不是失败于眼前的敌人,不是自己不勇武。而是,失败在大唐整个国运局势,失败于文武官员的不和睦,失败于同行关键战友的人心背叛不同德!武则天询问清楚王孝杰战败的真正原因之后,追赠王孝杰为夏官尚书,封耿国公。拜其子王无择为朝散大夫。本要处斩的怯战将领苏宏晖,却在这时间档里因立功赎罪被赦免了死罪,其运气比王孝杰可要好得多。王孝杰征战沙场的人生虽然够倒霉不够顺畅,最终以身殉国!但后世之人仍然评价其是一员忠君爱国、战功赫赫的合格勇武名将。大家说是不是 欢迎留言交流!(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借用)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9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