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军入关之后,其攻势如破竹,取代明朝成为了中原王朝统治者。但是在这时,明朝旧部郑成功依然占据着台湾岛,使得国家尚不能一统。
康熙即位之后,一直想派兵收复台湾,但是一方面是清朝的水兵实力不强,另一方面清王朝内部依然存在着隐患,所以统一计划一直未能实施。
直到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便开始计划进攻台湾。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大军一举收复台湾。而在收复台湾之后,施琅向康熙提出了一个继续用兵的建议,却遭到了康熙的果断拒绝。
那么,这个建议是什么呢
一、效仿元祖,直击日本在施琅攻陷台湾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给康熙帝上书,而上书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建议康熙帝允许自己乘胜追击,跨海作战,直击日本。
日本这个国家,在明朝时期就经常侵扰中国的沿海地区,在明朝嘉靖时期,“倭患”已经成为了大明朝廷十分头疼的问题。
而随着明朝的不断衰弱,日本更是逐渐生出野心,企图取代明朝成为东亚地诸国的“宗主国”,强令周边国家向其朝贡。为此,丰臣秀吉曾多次向台湾高山部落发去诏令,企图策台而独,将台湾地区变成日本的藩属国家。甚至,日本还多次向周边国家宣告,自己要发兵征讨大明,推翻明朝在东亚地区的上国地位,气焰无比嚣张。
而且丰臣秀吉也并非是说说而已,他在1592年时,就发兵入侵了当时明朝的藩属国朝鲜。虽然在明朝的援助下,朝鲜最终击败了日本,但是明朝的军事实力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损耗,随后便是满清入关,建立清朝。
而在清朝建立之后,日本曾经消停了一段时间,因为日本害怕清军会在灭掉明朝之后,跟之前元朝那般,发兵征讨日本。为此日本还加强戒备了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又恢复了本性,开始不断侵扰中国沿岸,逐渐成为了清王朝的心腹之患。
所以在收复台湾之后,主政台湾的施琅才会马上提出征讨日本的建议,因为他深知日本对于中原王朝始终怀有野心,而他当时的计划正是效仿元世祖忽必烈,跨海东征。
在当时已经收复台湾的背景下,清朝水师可以从台湾地区出发,一路北上,以琉球群岛为跳板,攻击日本本岛。但是,收复台湾与攻打日本毕竟不是一个难度级别的事,施琅为何会在收复台湾之后,第一时间就向康熙帝提出这个建议呢
二、施琅的小心思实际上,施琅此人最开始时乃是郑成功的部将,后来投降了清朝。在康熙帝想要收复台湾之时,施琅又凭借着对台湾防务的了解,被康熙帝所器重,并受命率领清朝水师击败了郑氏政权在台湾的统治。
而在收复台湾之后,施琅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自己在康熙帝眼里失去了利用价值,从而“走兔死,鸟弓藏”。
所以,施琅才会在第一时间向康熙帝提出这个建议远攻日本的建议。施琅知道,要想攻打日本,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必定要苦练水师,而放眼整个清王朝,有实力率领这么大规模水师的将领只有施琅自己一人。他是想让清王朝离不开自己,是想让自己在康熙帝面前保持利用价值。
而能不能攻下日本,说实话,施琅心中也没有谱,因为除了元朝之外,从来没有一个中原王朝远跨重洋,去攻打过日本,而且元朝的两次东征也都失败了。
不过,施琅最终还是向康熙帝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而康熙在看完施琅提出的这个建议后,其实还真的龙颜大悦,反复研读了好多遍,甚至特意召集了文武大臣共同商讨要不要发兵东征。
康熙帝本人也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但是他也不乏理性,不然也不会定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北征准噶尔”三步走的战略。而在经过商讨之后,康熙打消了东征日本的念头,再也未曾提起过这个计划,这又是为何呢 到底是什么,让康熙帝改变了主意呢
三、康熙大帝的否定众所周知,康熙并非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君主,他平三藩、收台湾、三征噶尔丹,败沙俄,不仅维护了国家统一,还抵御外辱,对外强硬。其武功之盛,其实也不亚于秦皇汉武。
但是,在面对日本这一弹丸小国时,康熙却犯了难。
从康熙朝起居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康熙其实是非常讨厌日本的,他曾经多次提及:“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所以,康熙从内心深处是很想征讨日本的,但是在当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令康熙不得不否决了攻击日本的计划。
首先,清王朝自入关以来多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国力有限,百废待兴。而自康熙登基以来,清王朝更是一直在打仗。
从1673年开始,持续了八年的三藩之乱席卷了半个中国,涉及到了滇、湘、桂、闽、川、黔等多个产粮大省,清王朝财政已然快支撑不下去。紧接着又是操练水师,用了三年时间,才收复了台湾,清王朝已然到了极限,这时,实在没有办法再发动一场跨海远征。而且从收复台湾的成本上来推算,要想攻下日本,需要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不可想象。
其次,远征日本的前车之鉴不远,清王朝冒不起这个险。毕竟在元朝刚刚创立那会儿,元世祖忽必烈对日本发动了两次东征,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而且这两次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突然遭遇台风,导致船毁人亡,全军覆没。
清朝与元朝一样,同样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而且元朝因为这两次东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成为了其不到百年时间便被推翻统治的原因之一。对此,康熙不由得心里打鼓,要是真的决定东征,会不会又发生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康熙帝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康熙的心里,他是极其看不起日本的,觉得日本这个国家言而无信。所以康熙觉得,日本这个国家根本不值得他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攻占。但在当时,清王朝虽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准噶尔部的叛乱却远远未平,相对于日本侵扰沿海的“不痛不痒”,准噶尔部的大军是真的可以直接攻到北京城下,对清王朝的统治造成“致命威胁”。
同为北方的善战民族,康熙十分清楚,自己真正的敌人不是已经征服的南方各省,也不是旧明势力,更不是日本,而是席卷蒙古的葛尔丹。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康熙帝这才否决掉了攻打日本的计划,甚至连台湾都一度想放弃驻守。
幸好施琅也并非是一个私心重的人,在他的坚持下,清王朝虽拒绝了他的远征日本计划,却也听下了他维护战果的建议,花了大力气维护了台湾的统治,令国家得以保持统一。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时康熙没有否决掉施琅的这么一份建议,放任他去操练水师,塑造出一支足以发动跨海远征的舰队来,即便不说最终能不能攻下日本,光是这支舰队就能让清王朝的水师实力大大增强,甚至还有可能发展出一支强大的海军。那这样的话,清王朝会不会也发现了远洋的魅力,甚至于能改写后来在海战中的不利地位呢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官殿坐落于平海湾畔,供奉着尧、舜、禹这三位华夏文明的开拓者。走进平海三官殿,仿佛走进滥觞中华文明的尧舜文化中。
三官殿始建于宋咸平三年,原名三官堂。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距今1000多年。是平海继天后宫之后的第二大宋代建筑物。明代多次修建。 “文化大革命“中曾被夷为平地,许多重要文物也因此流失。1980年后,重修三官殿。庙宇为封闭式院落,分前门殿、正殿、后殿,左右两边回廊将前门和后殿连成一体,成一个“口”字,中间正殿不与门殿、后殿、两庑廊相连,独自鹤立中间,与外面正好合成一个“回”字,致使整座建筑布局独特,别具一格。三官殿为硬山顶单间单进建筑,虽是小巧玲珑,神明却古,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正殿正中五彩描金的神龛上端坐着尧、舜、禹三座金身,两边壁画为四大将及尉迟恭、秦叔宝等,后殿供奉着观音、十八罗汉等,建筑保持清代风貌。殿内的神像壁画,栩栩如生,逼真传神,令人叹为观止。案前一金色香炉,香火鼎盛,常年不衰。
儒家、墨两家著述中,禹和尧、舜被推崇为古代实行禅让的三个圣王。春秋文献中尧、舜是三皇五帝之五帝中的两个。《史记》中称赞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九族”。尧年老了授权四岳十二牧推选贤人,大家一致推举舜,又经考察“禅让”帝位于舜。舜,号有虞氏,故称虞舜。《尧典》记录了舜的主要事迹: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死后,禅位于禹。禹的业绩除敷土、治水之外,又增加了划分九州的传说,后人尊称大禹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指的就是他。三官殿的重修重建,蕴涵着博古的平 海人对高度理想化的文明世道的追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官殿还留传颇多的传奇故事。传说明嘉靖四十二年(1562),倭寇再犯莆阳。抗倭英雄戚继光奉命二度 入闽抗倭。其在兴化府的主要战场在平海卫展开。据说,戚继光驻兵平海,把三官堂作为剿倭灭寇的元帅帐,并在这里打嬴许厝战役。有一次倭寇趁夜黑风高乘船偷袭平海湾。守城卫士以寡敌众,援兵未到,眼看城池难保,危急中戚继光抬头看见三官堂里的尧、舜、禹三位神明,急忙跪求。突见一白绢飘来,上书:“速派人烧船,后院起火,敌不打自退矣!”戚将军依神明指示,一举歼灭顽倭数千人,还烧毁企图从海上逃跑的倭船,使残余倭寇葬身大海,闻风丧胆。从此,三官堂声名鹊起,威震海疆,成为历代军事家在平海运筹帷幄的大本营。可见,三官堂对平海海防的稳定,百姓的安定曾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康熙二十年(1681)福建提督施琅将军屯兵平海后,也将中军帐设在三官堂。因此,三官堂也留下了施琅的足迹。收复台湾后,施琅连夜修书,奏请皇上重修三官堂。康熙龙颜大悦,即下旨重修,并御笔亲题三官殿三字,从此“三官堂”便成了三官殿,但平海人还是习惯称“三官堂”。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曾在这里香祭先帝,并拨款重修。清同治二年(1864)又拨款重修两回廊。在平海,三官堂尧、舜、禹三位帝王屡次拯救平海乡民的故事,至今还传为美谈。
如果说文物是历史的框架,民俗是历史的灵魂。那么,那些最先穿插在华夏文明里的人物应该称做贤德吧?尧、舜均在山西出身,而当时做为南蛮之地的福建还没有得到开发,尧、舜、禹三帝足迹未至,却能穿越悠邈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留下接受祭拜的纪念建筑“三官殿”,既说明尧、舜、禹三帝的盛德在平海民间的刻痕是何等沦肌浃髓,也可见平海宗教崇拜之风盛,民间信仰之博杂。
清朝施琅大将军是如何收复台湾?
施琅明末清初著名将领,施琅背郑降清,为清朝收复台湾功不可没,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祖籍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善战的得力骁将。
施琅1651年随郑成功下广东南澳勤王,后因与郑成功战略?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郑成功很不高兴,削施兵权,令施琅以闲假人员返回厦门,时遇清军马得功偷袭厦门,守厦主将郑芝莞惊慌弃城溃逃,时施琅亲率身边六十余人主动抵抗,勇不可挡,杀死清军马得功弟,马得功差点被活擒,率残兵败将仓惶逃离厦门。
时在南澳的郑成功见军心动摇,继续南下已不可能,只好回师厦门。郑成功召集抵抗将领一概重赏,唯独对?假回闲员?施琅奋勇抗敌只字未提,只赏纹银二百了事,先前施琅左先锋兵权也未恢复其职,个中诸多缘由引起施对郑不满情绪,恰在此时,施琅一位亲兵曾德犯了死罪而逃匿到郑成功那里,并被提拔为亲随。施琅抓回曾德,准备治罪,郑闻讯急派人传达命令,施琅不得杀曾德。施琅说:?法令,琅是不敢违背的,犯法的人怎能逃脱责任??接着他下令杀了曾德。
施琅杀犯法亲兵曾德再次触怒了郑成功,由此施郑矛盾升级,郑成功下令逮捕施琅父子三人。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大怒即杀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施琅被迫降清,先任同安副将,继任同安总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郑经接替郑成功后,由于内部陈永华(郑克臧岳父)和冯锡范(郑克塽岳父)发生内讧。病中的郑经把政务交由长子郑克臧处理,克臧聪明能干,做事井井有条,从来没有过失,也很受郑经的宠爱和信任。郑经病逝后,冯锡范毒死郑克臧,立11岁的傀儡郑克塽为延平王,冯锡范专横,贪赃枉法,大失人心。1664年施琅由于建议,清朝派他率兵攻取金厦新胜,预备?进攻澎湖,直捣台湾?,称为?四海归一,边民无患?。
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施琅即上《边患宜靖疏》,次年又写《尽陈所见疏》,强调?从来顺抚逆剿,大关国体?,不能容许郑经等人顽抗,盘踞台湾,而把五省边海地方划为界外,使?赋税缺减,民困日蹙?;必须速讨平台湾,以裁防兵,益广地方,增加赋税,俾?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他分析双方的力量,指出台湾?兵计不满二万之从,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们之所以能占据台湾,实赖汪洋大海为之禁锢。而福建?水师官兵共有一万有奇,经制陆师及投诚官兵为数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劲旅二万,足平台湾。他主张剿抚兼施,从速出兵征台,以免?养痈为患?。
施琅这一主张,受到以鳌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为借口,把他的建议压下来。施琅的议谏被束之高阁,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长达13年,但他仍然矢志复台报仇,实现自己的意愿。在京之日,他注视福建沿海动向,悉心研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以俟朝廷起用。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10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施琅终于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太子少保衔。他回到厦门后,便?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躬亲挑选整搠?,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
1683年6月14日,施琅督率水军由铜山出发,很快攻克了郑氏集团在澎湖的守军刘国轩部,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克塽茫然的说:?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郑克塽毕竟是聪明的,听从了刘国轩的劝告。
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后,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经营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并称收复台湾是为国为民尽职,对郑成功毫无怨仇。其时,清廷内部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台存在争议。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叟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内阁大臣潘湖叟黄锡衮的妹夫)的意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
施琅攻占台湾后,夺占田产收入施琅名下的,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台湾日治时期。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纳统归清朝在台衙门代行,并保送至北京转交施琅世袭业主。如此犹嫌不足,还贪得无厌,连无田无地的渔民也不放过,施琅向渔民们勒索?规礼?收入私囊。
在施琅的治下,严禁广东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那里出的?海盗?多,以及?惠潮之民多与郑氏相通?;对其他地区的人民渡台也严加限制,竟然规定渡台人员不得携带家眷,不许老百姓在台湾扎根,这一政策后来导致台湾妇女奇缺,因此施琅对台湾的统治构成两岸往来的最大障碍。
他为祖国的完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广泛的赞誉,但也为一些人士所诟病,对施琅的评价是一个海内外史学界较有争议的问题。
施琅大将军多次上奏却遭到康熙拒绝,他收复台湾也是经历了非常多的困难的。由于施琅是郑成功的旧部下,虽然后来投降了大清,但是康熙其实一直都不太信任施琅。其实第一次收复台湾的时候,康熙启用了施琅大将军,只不过当时并没有打胜仗,于是施琅也就没有被重用了。后来再次要收复台湾的时候,还是很多的大臣多次举荐,康熙才决定给施琅一个机会。
其实在第一次征收台湾失败以后,施琅就一直在研究收复台湾的计策。他私下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制订了非常详细作战的方案。这一次他改变了作战的方案,不再利用北风而是利用南风,先攻打了澎湖,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然后才去台湾。由于准备非常的充分,所以这一次大清打了胜仗,顺利收复了台湾。
而且在攻打的时候,对于投降的郑家军都是采取安抚的政策,优先投降的郑家军,清兵还可以提供粮食,后来郑克爽以及冯锡范等人也都无条件投降了,施琅后来也奉命驻守台湾。其实施琅收复台湾还是很有私心的,虽然他曾经是郑成功的手下,但是由于郑成功杀了他的父亲和弟弟,因此施琅才会跟郑家结下仇怨。
他多次上奏希望收复台湾就是想要去报仇,并且他的做法也让人认为施琅是一个恩将仇报的人。毕竟当初姚启圣是施琅的举荐人,算起来他也是施琅的恩人,但是后来由于两个人要争夺专政的权力,于是发生了冲突,其实也是因为这样,康熙一直对施琅是心存疑虑的。
毕竟算起来郑家虽然对施琅有仇,但是其实也是有恩的,施琅能够如此对待郑家后人,康熙也担心他对大清不是真的忠心,所以这就是他一直不敢重用施琅的主要原因。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施琅率军收复台湾这一历史事件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施琅,何许人也?《清史稿·施琅传》当中,有这样的记载:“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左冲锋。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芝龙降。从征广东,戡定顺德、东莞、三水、新宁诸县。芝龙归京师,其子成功窜踞海岛,招琅,不从。成功执琅,并絷其家属。琅以计得脱,父大宣、弟显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十三年,从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击败成功於福州,授同安副将。十六年,成功据台湾,就擢琅同安总兵。”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我用十六个字概括一下,实际上就是施琅“先做明人,再做清将,又做明人,复做清将。”一些批评者认为,施琅反复无常,不值得歌颂,甚至认为施琅收复台湾,有为父亲、儿子、侄子报仇之嫌,因此,不应该拔高施琅。 我们不禁要问,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是它推动还是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而不应该归结于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等细节问题。历史上从来没有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而影响后人对于“贞观之治”的评价。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大将施琅出兵台湾,一举收复,使大陆与台湾重归统一。这一历史事件,史学界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 清政府统一台湾的历史决策,是康熙帝反复权衡利弊得失以后做出的。台湾郑氏集团拥兵自重、挟海自立,已经对中国的领土完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与清政府的谈判中,多次提出“称臣纳供”、“世守台湾”、“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可以看出,郑氏集团此时已经不是要恢复汉族在中国的统治,而是要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割出去,这与当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初衷完全不同,已经不是满汉之间的民族斗争,而是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已经不是施琅报不报仇的私人问题,而是国家领土面临分裂的大是大非问题。战争的决策权已不在施琅,而在清政府的统治者康熙帝。这和施琅的个人品质没有多大关系。施琅在防止台湾郑氏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中,是有功之臣,这一点,毋庸质疑。 至于施琅在收复台湾以后,康熙帝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言论,这是与康熙帝的历史局限分不开的。在清政府收复台湾的二百年以后,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中,逐步认识到了台湾的重要性,于1885年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任命刘铭传为台湾第一任巡抚。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台湾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那种“大汉族主义”的历史观必须抛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9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