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你若不随便,年味自然不淡!

食养人 2023-07-27 17:50:59

文图|

有年轻朋友吐槽:“也许我过的是一个假年吧 ”

常常便会抑制住内心残留的一点“好为人师”的冲动。

越年长越体会到:并不是年味越来越淡,而是过年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过年的方式变了。

捕捉从前的年味儿非常简单。不需要从腊八煮粥泡腊八蒜起,也不需要从小年辞灶拜托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开始,只消在除夕这天,贴贴春联、放放鞭炮、换换新衣、包包水饺、发发压岁钱……只要参与其中的一项,也许,就能迅速地寻找回儿时的记忆、感觉到年味了。

如果早已忘记儿时对“过年”的期盼,如果不曾经历“过年”的仪式感,只做一个旁观者,当然会觉得自己“过了个假年”。

其实,不止“过年”这件事,其它的活动如果不亲自体验、不身临其境,大概也是一样的感觉。你能想象只在电影电视上看人家做宗教仪式的祈祷,就以为自己也在“信仰”着吗

鲁迅在他的小说《祝福》开篇中写道: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地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成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神福们来享用……

对我来说,“最像年底”的腊月三十除夕这天,吃饺子算不上“最像新年”,吃团圆饭也算不上“最像新年”。饺子如今天天都可以吃到,团圆饭一年也能找各种由头聚上几次,只有一年更换一次的大红纸写就的春联贴起来,才最有过年的感觉。

春联,是一定要贴的。

在我们老家,只有一种情况不贴春联,家里有亲人过世,“未出三年(守孝期)”。这种习惯应该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守孝三年”的习俗而来。如今虽然没有了“守制”之约,但三年不贴春联对逝去的亲人以示悼念,是人之常情。

我也曾见过“守孝”人家贴的春联,用的纸不是喜庆的大红,而是像紫药水颜色的青莲紫纸写就的对联。

旧历的新年期间,在村子里走一圈去拜年,只消看那家的大门,就知道这家人的状况了。

城市里的情况大不相同,有很多人家把农村的传统习惯丢弃,是从住进楼房开始的。我家以前的对门每年都回农村老家过年,他们总是在除夕之前几天就贴好春联,我便提前就能感受到新年的气氛。而楼下有户人家从来都不贴春联,我便难免有不好的联想,以为那户人家年年都有丧事。

不过就我将近年过半百的人生经验和交往来说,那些连过年都不贴春联的人家,通常都不太有亲和力、不太有热情。在一个楼洞住十几年,也不会主动打扫一次楼道里的公共卫生。

所以,每当有人嫌麻烦,说“不贴过年的春联了”,我都忍住才能把话咽回去。大过年的,当然尽量要说“过年的话”。

仔细想想:一个人就算是高寿,最多也就活百儿八、九十年吧 就算不限制活的年限,一个人能“长命百岁+”,新桃换旧符,春联一年换新一次又能贴多少年 一年换一次春联都嫌麻烦 !这人生有多少麻烦事等着呢。

人活着可不就是麻烦 !说句不好听的,“只有死人是不用麻烦的”。

所以,春联是一定要贴的。

不止是图个热闹,不止是为了节日气氛,是通过贴春联的仪式,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春节是不是最终会淡化成为日历上的一个符号,会定格为记忆里的一种颜色,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来日并不方长。就像日子过一天会少一天一样,年也是过一年少一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应该认真而用心地过好每个年。有没有计算过,好好过年,还能过多少年 我觉得自己能再过五、六十个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所以啊,每个年都要——好好过!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特地发微信给我们家租客拜年并表示感谢。他们是一对来自江苏连云港的年轻夫妻,在这里做生意,租我家房子不到半年。

昨天贴完新家的对联,收拾完,我跟老公说去老房子那边把对联也贴上。他的意思是“房子租给人家了,就不用贴了……”

我没听他的,带着胶带和壁纸刀,拿了某个商家赠送的春联大礼包连同自己写的“福”字,去到一看,人家已经把春联贴上了,在回老家过年之前!

除夕的黄昏时分,我站在自己曾住过十多年的家门口,看着簇新的春联,真的特别感慨和感动。

房子是他们租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

即便是临时的家,他们也做得如此周到周全。只凭这春联,我就觉得他们肯定是热爱生活的人,日子过得肯定不会差,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有位作家曾写过一篇名为《年味变淡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的》文章。只看这标题,就觉得其诠释了年味变淡的真相——你若不随便,年味自然不淡!

过年是传统,是习俗。

年,喜欢也要过,不喜欢也要过,不如欢欢喜喜地开开心心地过年啊!把自己、把家、把心情打扮得漂漂亮亮,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忙年、过年、拜年……也许,就是春节里最温暖的记忆了。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 !祝您过年好啊!

相关文章链接:

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

跨年需要这样的仪式感

过年就是一个仪式

房子是租的,生活是你自己的呀!

最新文章

海誓·山盟

年味儿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心得体会

我来回答一道关于过年的“世界难题”

为什么要“忙年”,这是我知道的最好的答案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为什么必须每时每刻做对每件事

地震记

她说:“幸亏听了父母的话”

你敢在公众场合劝阻不文明行为吗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不是一种美德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俗气

上坟记

百年一遇的超级月亮,你看了吗

北大留美硕士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过年:你所有的痛苦,是因为不能接受父母

2018年1月写字总结

作者简介

,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 在全网热销中,感谢支持。微博@小 ,豆瓣@ ,个人公号: (ID)。

欢迎分享朋友圈

喜欢请点赞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赞赏

点个赞再走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6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