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梵高
1
最近关于“中年”的话题引发了很多讨论,大概因为目前上网的主体人群还是以中青年为主吧。
00(蛋蛋)后进入2018年才会陆续步入“成年人”行列,他们目前正忙于学业忙着长大;第一批的90后眼看就要奔向“而立之年”,据说有人已经开始秃顶了,这更加深了人们对“中年危机”的焦虑;80后们,则齐刷刷地渐次登上“中年”这节人生的列车。
至于70后60后的准中年人,大概人生已经进入基本稳定的层面,忙着事业和生活,忙着健康养生跳广场舞旅游,甚至忙着准备退休……毕竟,招聘、国考这样的机会,已经跟这一代人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了。
至于50后40后,除非是成功的老企业家或文人学者,江湖上已经少有他们的传说,也许是因为这代人基本上不太上网。
写过“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早就说过: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这种“指缝感”大概更容易使中年人产生认同,比如我。
人到中年似乎就到了一个坎,就跟“油腻”沾上了边。不过,作为一个个的准中年人,有谁愿意被调侃、调戏而又自暴自弃呢 大多数人,还是会在生活的碾压下抬起自己的头,向前看、向上看吧。避免油腻,避免成为别人眼里不堪的一类,并试图为自己找到人生的榜样。
2
董仁威出生1942年5月,只比我父亲小两岁,眼看就是“奔八”的耄耋老人了。他是知名科普作家,也是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和影响力很大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主要创始人之一,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创始人;他著有《物种起源之谜》等科普著作90部,不仅写科普、科幻作品,而且他还是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主流文学作家。
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他,不仅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还是中国知名食品发酵专家、医药专家、营养专家、兰花专家、收藏专家等……
这几年流行“斜杠青年”,看董老的简历,觉得他真是配得上“斜杠老人”的称号。
他应该可以成为处于危机中的“中年人”的榜样。一个已经70+高龄的老人,尚有“活着干,死了算,完蛋就完蛋”的气魄,我们才30+、40+、50+……年龄又算得了什么
《70 +开挂人生》是董仁威的自传,也是一部关于“如何梦想成真”的励志型传记,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了解我们的上一辈人的参考书。董老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因透支生命,从48岁起,就因心脏病、糖尿病等有过三次病危,一次心脏停跳一分多钟。即便是这样,他仍然奋斗不息,被业内誉为“拼命三郎”。
读这本书,可能会令人觉得汗颜。已经70+的老人,马上奔八了,经历过中国最多灾多难的岁月,如今还在做“最后的斗争”计划,而很多年轻人,却早早开始喝茶保养讲佛系了。
即便经历抗战、大饥荒、“四清”、“文革”……遇到种种的挫折困难、问题麻烦,他也从来没有说过“我不干了”、“我歇菜了”、“算了吧”……他过的,是强大到让人无法相信的人生。
这种强大,足以让我们生出由衷的对上一代人的敬意。
3
作者从幸福的童年写起,以时间为延展线,让我们看到他如何从立志求学的少年、川大读书的青年一步步地打拼到现在。不仅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还身兼数职,且著作等身。这与他所拥有“乐天向上”的人生观,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并且坚持养生之道密不可分。
虽与董老素昧平生,素不相识,但透过这本书,似乎觉得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科学和科幻的老顽童;读这本书,又似乎是在听一个智慧老人讲述他的人生传奇。
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该怎样对待友情、亲情,该以怎样的热情对待工作和业余爱好,甚至该怎样爱惜自己的身体,还能够跟他学习到非常科学的养生之道。作为一个重度糖尿病人,他对待自己疾病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一是要以他为戒,年轻时就要“管住嘴迈开脚”,二是要学习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看待生命的达观态度。
这本书写得生动、真诚、充满了正能量和人性的光辉。不仅有史实,有情怀,有趣闻逸事,还有人生的经验教训,他真是不吝分享和赐教。他说:生活中并不都是欢乐,不时有滚滚红尘中觉的妒忌、“台上握手台下踢脚”者有,小人有,阴谋陷害也在,但“我都采取了不理睬,不屑于在无聊的人、无聊的事上浪费生命中宝贵的时间。”这是一个智者发出的最真诚的声音。
大概因为年龄的原因,我最喜欢《70 +开挂人生》第二人生以后的部分内容。“职业生涯结束,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可以专心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做‘赛先生’的职业军人,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离开原来的岗位退休后,他自己第二次上岗,成为职业科普作家,并整合科普力量,打造出了一艘中国科普界的航空母舰。结出了累累硕果。
4
这本书三分之一的内容与“乐天人生”有关,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养心、养生之道。所以在父亲77周岁喜宴那天,我把这本书当礼物送给了他。董老写道: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首要的是心理健康。为了实现心理健康,建立“乐天人生”观很重要,乐天文化追求的行为规则,是适度压抑下的快乐原则,“乐天向上”的积极心态,是健康长寿的第一要素。
他是个博学、好学之人,曾反复系统地研究过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书中也有大量对弗洛伊德学说的解读。
董仁威先生是“乐天人生”理念的发现者和倡导者,认为要实现乐天人生,首先要塑造乐天灵魂。他主张“在创造中享受,在享受中创造”。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特别认同他的这一观念:
在生活中不仅要把心理正能量发泄到创造活动中,而且要把一些心理负能量通过创造活动转变为正能量。我在生活中遇到烦恼的事,就用写作来发泄负能量,能很快使心情宁静下来,享受创造的快乐。
董老已经70多岁了,70+了,那又能怎样 有过三次病危的他已经深刻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已经走遍中国,去过三十多个国家的他,还在计划着新的旅程,说“跟团旅游是最好的健身运动”。
70+的他已经开启了第三次的生命历程。他在自己的70岁寿宴上发言,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是只同我想交往的人交往……能够互相陪伴度过一生、“白头偕老”的人,是我第三人生中最亲密的伙伴、最亲爱的兄弟姐妹;二是只做我喜欢做的事,比如旅游和写书;三是写我愿意写的书……
在退休后隐居的五年里,他创作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几部著作,并陆续得以出版发行,受到社会较广泛的 。
董老是个非常懂得并乐于享受的人。他追求的享受是:美景、美食、美文、美丽人生。
读这本书,你不会觉得他是个70+的老人,跟他没有代沟。他会用电脑、智能手机,跟协会的人用微信开会,真是与时俱进。要知道,很多70+的老人连短信都不会发。
他一直保持着“活着干,死了算,完蛋就完蛋”的态度,这是比“活到老学到老”更积极的人生姿态。老先生大概真的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已经70+了,那又怎样 !
这样真实的“开挂人生”,对青年人选择人生道路真的有重要启迪意义,对即将步入老龄社会的人,更是具有学习价值呢。
专栏作者 、书评人
豆瓣|知乎:
微博 | 百度:小
转发就是最好的支持谢谢
:致敬70后 答:人过青春天过午,风雨岁月染尘埃,奔五路上共奋斗,答疑解惑70后! 青葱年华不复返, 豆蒄青春燃风采, ……一轮新朝照流年, …金色岁月墨笔染, 风霜雪雨掩尘埃, ……花谢花开暗香飘, …凌空落叶舞青春, 岁月无痕印光阴。 ……物换季节又一年!
弹指一挥几多秋,
霜染枫叶荡枝头。
芳草无奈伤心泪,
春夏秋冬又轮回。
老骥伏枥志向远,
夕阳能染霞满天。
发挥余热做贡献,
育得桃李遍人间。
我是一粒沙,
被风吹过的沙,
不经意间遗留下来,
手指间偷偷溜走的影。
轻轻滑过童年的梦,
曾经飞起那漂扬的脚步,
带着灿烂的微笑飘然到这个世界。
闻着泥土的芬芳长大,
品着甘甜的清泉成长,
吸着自然的清新空气幽然自在的生活。
踏着羊肠小道曲折弯曲的磨练,
看着碧蓝的天空,
捧着洁白的浮云,如游子吟诗般一溜烟消散。
亲吻着大地万物所带来的气息,
深深地陶醉在童年的回忆中,
多么的不可思议,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速度与激情一起承载,
还在静静地陶醉在那个充满阳光的味道里,
生活的酸甜苦辣悄悄地让我一步一步的经过。
寻着阳光的方向默默地行走着,
儿时的那种激情还在荡漾着,抹不去,丢不掉。
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地成了美好的回忆,
雨温柔的给我清洗着,是否能一直保持那份纯真无邪的美好。
雷电闪耀着一直在警醒我,怕我沉迷,给我自信。
让自己时时不忘,有一份责任,有一份力量助推着自然的前行。
自从有了生命起,每一年都是不同的。
尤其今年更加特殊的一年,
我的本命年 鼠年,
每一次的鼠年总会大大小小的出现不一般。
疫情的到来,让我们人人都过起了鼠年。
火神的爆发,足以让我们刻骨铭心。
这年让人记忆深刻,难以忘怀,感触颇深的一年。
希望疫情过后,美好的生活必定会来。
祝大家 健康 平安每一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5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下一篇: 迷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