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你的人生谁做主?

艾灸师小爱 2023-07-27 17:35:01

1

在我的学生时代,就看过这样一个职场故事。

某知名家电企业公开招聘管理人员,放榜之日,有个应聘者因未被录取而深感绝望,就起了轻生之念,幸被及时发现,抢救过来。他自杀未遂。随后传来的消息是:他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二,只因当时计算机出了故障,把他的成绩搞错了,那家家电企业也向他表示了道歉。然而,当企业得知这名应聘者是因未被录取而自杀时,还是取消了他的入职资格。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这名应聘者因未被录取而自杀身亡,招聘企业的负责人得知是计算机故障,此人其实是名列前茅时,有记者采访,问他:“是否为失去这样一位人才而感到遗憾 ”这位负责人说:“我很遗憾他的选择,但也很庆幸公司没有录取他。意志如此脆弱的人,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

同一个故事,两个版本。一个成功自杀,一个自杀未遂,结局都是一样,那家企业不会录用他。

我对这个故事印象如此深刻,并非因为故事发生在日本就觉得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是因为这个故事让我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就明白了两个道理:

一、你若不自信,考第一名也白搭。你若自信自己的成绩不会差,何以会自杀 你只会觉得这家公司有眼无珠,甚至会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或者“东方不亮西方亮”安慰自己……哪怕晚死两天,就能等到正确的计算机统计结果呀 !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二、你若不坚强,在别人眼里就是笑话。死是你自己的选择,你一了百了,痛苦的是家人,跟外人、特别是应聘的企业又有什么关系 别人表示遗憾还是好的、礼貌的、礼节性的……如此悲观、消极、脆弱的人,如果进到企业,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可能随时会选择自杀。所以企业负责人才会表示“庆幸”,潜台词是“幸亏没有录用他”。

无情吗 你可以说无情。冷酷吗 你也可以说冷酷。但这是现实。

2

中兴公司42岁的程序员欧建海以跳楼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我再一次想起这个故事。

网上曝出的大概理由是这样的:他是公司裁员的牺牲品;他的内部员工股份被低价回购;他努力工作但没得到回报被离职……

可是,哪怕再加上七、八十几条理由,难道不能选择除了跳楼自杀以外的方式活下来吗 活下来,陪中年的妻子慢慢变老,陪两个年幼的孩子长大成人,陪年迈的双亲安度晚年……

相对活着,死真是简单而轻松的事。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随便选一栋、甚至就在自己工作的公司的楼上一跳而下;或者跳江跳海;或者喝农药;或者找一条绳子甚至尼龙袜……所谓“命悬一线”也就是这样吧 或者叫作“命悬一念”。

可能是因为在我年近半百的生命里,已经看过太多的“走捷径回家的人”和事。每每看到类似的新闻后,都会心生一种“生命教育”的冲动。总觉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出自己的看法,可能就会影响一个人的选择:在遇到困难挫折、在觉得活不下去的时候,想起本文开头的职场故事,想起某篇文章中的一段话……咬咬牙活下去,“走过去,前面是个天”;活着,将来有一天才会庆幸:幸亏活下来了。

3

多年前联想有过一场大裁员。被裁的员工事先完全不知情,离职面谈前,他们的一切手续公司都已办完,等他们被叫到会议室的同时,邮箱、门禁卡等全部被注销,他们被告知面谈后2小时内必须收拾东西离开公司……因为这种“粗暴”,有位联想员工写了一篇《公司不是家》的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

作为创始人的柳传志也看到了《公司不是家》的文章,并写了篇文章作为回应。他在文章中说:

我很抱歉地对《公司不是家》的作者说,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元庆(杨元庆)只能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从大局的角度看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为员工负责。如果元庆真的用为局部员工负责的方法去考虑问题,企业就会陷入一片儿女情长之中,完全无法发展,中国就会失去联想。因此企业前进的主旋律只能是战鼓,是激昂。

15年后,联想创立30周年之际,柳传志问话联想人:“如今你们都在哪儿呢 有车有房了吗 日子过得还行吗 ”一位员工回应了他,说“我们过得很好,不仅拥有了车子和房子,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丰富的经历,保持了活力与激情,实现了精彩的人生。”这个员工,正是当年写《公司不是家》的那位。

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也是一种利益关系。企业只能从发展的角度做决策,裁员也是很正常的事,遇到经济危机,大规模裁员都可能是正常的事情。像联想、中兴这样的大企业,裁员肯定会按劳动法给予应有的补偿,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太多小公司连社保都不给员工缴纳的也比比皆是啊,这些公司的员工,难道就都活不下去了吗

当年那些被联想裁员的人,有多少过不下去了 不管留在联想或者去到了其它地方,只要努力,总会有车有房、日子过得还行吧 更重要的可能是“拥有了更丰富的人生经历,保持了活力和激情,实现了更精彩的人生。”

JASON同志说上次出差在客户那里碰到一位前同事,当年是被离职的一位,如今在另一家全球领先的企业做了更高的职位,当然也会有更高的薪水。

你的人生难道要企业做主吗

公司不是你的家,办公室也不是你永远的港湾。任何一个职场人士,都有可能自己请辞,有可能被劝退被离职被裁员,就算是创建了苹果的乔布斯都曾被赶出过苹果公司,何况是普通职员、中高层管理者 有哪家企业能够让你呆上一辈子 就算工作到退休,也还是有离开的一天,难道就失落到要自杀吗

像人与人的缘分一样,任何一个人和职场(单位、公司、机构)都会有“缘尽”的一天。

龙应台说“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职场又何尝不是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最多有三十年、五十年,一个企业可能会基业长青百年、千年。你在职的时候就应该经常想一想,该以什么样的姿势离开,是华丽转身,是笑着离开,是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是体面地退休,是走时比来时好,还是……

不管怎样,“一跃而下”都算不上是一种优美、得体的姿态。

4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一个道理:自杀这件事,是一个人自己对生命的选择,跟别人无关。

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你的思维模式决定的。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会拼了命想活下来。

欧先生是从公司办公楼跳了下来,中兴脱不了干系。还有个说法是欧先生的丈母娘逼他买房,他难以承受所以选择了跳楼。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作为未来的丈母娘,我觉得需要像企业招聘一样把关未来女婿的性格特质才行。如果让买房就把未来的女婿吓到去跳楼,只能表示“遗憾”而且“庆幸”。

你的人生难道要丈母娘做主吗

有人形容中年人对生活的绝望是“心如死灰”。可谁又不是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在想办法活得更好 哪个中年人不是“上有老下有小” 哪个中年人不是压力山大 ……刚刚看完一本才女作家的书,她说自己也需要靠“鸡血”活着,在能量低的时候,喝点鸡汤打点鸡血,能让自己死灰复燃,兴冲冲地奔赴人生的下一个征程。

惠普前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时有篇感言,曾在网上广为传播过。他在文中问了一个让职场人发聋振聩的问题:有些经理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 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精明强干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作为职场人如果能经常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就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答案,并因此安身立命。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只要不在比赛期间中途退出,不被自己击败,总有胜出的机会,是不是

他还写道: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我发现中国人的励志和国外的励志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而国外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但起点不一样……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鼓励人勇敢面对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我觉得对具体的个人来说,鼓励人们做个乐观主义者,鼓励人热气腾腾地好好活着,比抨击企业多么不人性、多么冷血更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5

不管人生中遇到什么艰难困苦,能够突破“固定思维”模式,改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问题,就能成为一个更积极、更自信、更有勇气、更加开明、更加成功的人。

一个中年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一走了之,一了百了,只能空留痛苦给家人。

你的工作很快就有人替代,你的工位甚至也会换个人坐,你的名字用不了一、两年就会在公司里不再被人提起……

但你的家人呢 就算能得到一大笔补偿的钱,老年丧子的父母、中年丧夫的妻子、幼年丧父的孩子,何以面对这种家庭的不幸和创伤 需要用多少年的时间来疗愈 在未来的家庭系统中,对子孙后代还会有怎样的影响

公司不是你永远的家,职场不是你永远的战场。赚钱养家、孝敬父母都是应尽的职责,你好好活着,你身边的人才能因你而更有力量,相持相守走向更好的未来。

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应该明白一件事——你的人生,当然由你作主。

每个中年人都是家庭的支柱,你的责任是挺住,挺住才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

——END——

相关阅读推荐

走时比来时好

你们想打造的“狼文化”恶心到我了

那些走捷径回家的人

芳华:好心痛的刘峰,好人没有好报吗

《芳华》是冯小刚严歌苓们的芳华

那个写《乡愁》的诗人走了

孩子情绪平和,才是父母教育最大的成功

分手的最高境界:一别两宽

你是否专业,一出场别人就知道了

对付情绪低落,有这七招就够了

生不易活不易,只要活着就会越来越容易!

情商高的人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远离那个在楼下高喊‘我爱你’的小子

你的生命还有多久,取决于你对生命的负责任程度!

……

欢迎 “ ”

,专栏作者,书评人。 全网热卖欢迎 “ ”:点 购买签名书

如何讲述我的人生我做主

我的人生我做主。讲述都是以自己为主人公的人生故事。如我从15岁开始就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如何走,按照自己的意思从那年就开始报考上一级的学校一定要考到什么级别的高中,然后上完高中之后要报考哪一个级别的大学,立下鸿鹄大志,让自己的人生不再迷茫。一路下来都是我的人生,我做主。完成自己一生的夙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5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