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和人之间每三年就有一个代沟。那,郭可欣就是跟我有七个代沟的朋友。
她跟前男友分手已经大半年了。这几天她很不开心,原因是他翻看了前男友的微博,发现前男友跟自己的前同事好上了。
可欣跟前男友也曾经是同事。那时她在一家营销类公司做前台,男友做销售,经常出差驻外,每季度回公司开会,每次回公司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可欣,跟公司的打交道最多的人除了顶头上司就是可欣了。彼此心生好感,一来二去就恋爱了。
恋爱谈了一年多,聚少离多,还未谈到婚嫁的程度,就因为种种的原因,最后还是决定分手了。分手是可欣提出来的,她是个要面子的人,觉得自己的恋爱在公司众所周知,俩人不能继续在同一家公司继续共事了,不然会遇到各种的尴尬。她不愿意面对可能的闲言碎语和周围人等种种的猜测,就辞职另谋了他就。
可欣是个干脆的人,觉得既然分手,就要分得利利索索,绝不拖泥带水藕断丝连,那不是她的风格。已经分手的前男友,QQ好友、微信好友也不会再做,决定分手的当下,她就把对方删除了。
但是,就像歌里唱的,“偶尔还是会想他,偶尔还是惦记着他……”有天晚上,临睡前,她终于没忍住,一时手欠,就点开了前男友的微博,翻看到前男友和前同事在一起的信息,莫名失落起来。
那种感觉大概就叫“五味杂陈”吧
我挺同情现在的年轻人的。
从前的人,恋爱不成、婚姻到头成为彼此的“前任”,即便是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甚至是同一个社区,都可能从此失联,成为茫茫人海中的一员,成为平行的两条铁轨再也不用交集。
从前慢,“从前车、马、邮件都慢”,从前“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不爱了,很容易从此不再相见。
如今是网络时代,各种的社交媒体,很难“躲进小楼成一统”,很容易藕断丝连,很容易获取或者“偷窥”到曾经的那个人的境况。可欣在深更半夜翻看前男友微博的行为,可不就是“偷窥”吗
知道那个人“过得怎么样”,知道“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披了嫁衣”……知道这些,其实就很容易失落神伤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已经分手的那个人,跟你还有什么关系 知道这些知道那些,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还不是徒增烦恼。
真是同情现在的年轻人,所面对的情感纠结、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要比从前的人多得多的多。
我觉得分手应该是有最高境界的。分手的最高境界是“一别两宽”。
中国最早的“离婚协议”据说是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那份离婚协议被称为“放妻协议”,这份协议书写得真是好。唐朝人就有的这种优雅和风度,如今好像不太见到了呢。协议说: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峨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我们可以脑补写这份协议的男子的通达。既然感情不合,“各还本道”,祝愿妻娘子有更好的选择,不要恨对方。“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简直是给分手的人指出的明确的道路啊!
如果有孩子需要定期付抚养费定期见面之类另当别论,如果没有孩子,如果会是那种内心纠结的人,最好从此不再交集。至少分手后的三五年、七八年,甚至十几二十几年或者一辈子再也不要有任何的瓜葛。
除非你们都是那种豁达、敞亮可以坦然面对彼此的人,除非你们真的可以像朋友一样往来,除非你后来的家人(妻子、丈夫)都能接受。
对方找了什么样的人跟谁好了跟谁结了婚和谁成了亲生了什么娃过得咋样了……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了,你可以好奇,可以“很想知道”,可以“偶尔还是会想起偶尔还是会惦记”,但最好不要知道,知道了,就会有内心的波澜。
当去日已久,等过了很多年,彼此有了各自生活的重心,有了新的圈子,心生了欢喜,听到了那个人的名字知道那个人事不再有特别的心理活动,真的“放下”了,就可以坦然面对了。
如果真的用心地爱过一个人,时过境迁,你就会知道,一别两宽、互不打扰,才是分手的最高境界。
你会知道,爱的对面不是恨,是表面上的漠然,内心的感恩。
相濡以沫
——END——
相关阅读推荐
嘿,你会不会参加前任的婚礼
虽然徐志摩做人很失败,但还算是个好学生
你是否专业,一出场别人就知道了
对付情绪低落,有这七招就够了
生不易活不易,只要活着就会越来越容易!
情商高的人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远离那个在楼下高喊‘我爱你’的小子
你的生命还有多久,取决于你对生命的负责任程度!
……
欢迎 “ ”
,专栏作者,书评人。 全网热卖欢迎 “ ”:点 购买签名书
在元代之前,女子改嫁的现象还是非常常见的,这从侧面也反映了自古以来婚姻问题都是存在的,并且古代女子也并非像现代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般毫无地位,在古时婚姻中既有?七出?条例,也有?三不去?条例。
?七出?即古代男子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三不去?则是古时法律所规定的三种不能休弃妻子的条件,《大戴礼记?本命》曰:?妇有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无娘家可归的),不去;与更三年丧(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尤其是最后一条,正可谓?糟糠之妻不可弃?,妻子陪着丈夫从贫贱到富贵,丈夫飞黄腾达了,也是不允许休掉明媒正娶的妻子,如果一朝富贵就舍弃了陪自己共患难的妻子,那么不仅会受到处罚,还为世人所不齿,影响到仕途的发展。
唐律更有规定:?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者,处徒一年半;虽犯七出而有三不去的情况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但如犯恶疾及奸者,即使有三不去的条件,仍可径行出之,不受上面规定的限制。?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了一批唐代的文献,里面就保存有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离婚证书,也让现代人看到了千年前古代夫妻离婚时的一些现象。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其中8字?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流传至今,现在很多青年人仍在用。《放妻书》中没有任何怨怼与憎恶,语气温柔,两人不合只说是?前世怨家?,并且祝愿对方离婚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再寻一户好人家,琴瑟合韵。
此外,赵宗敏在离婚后还承担了对方三年的衣粮,也是一次性付清。从这也反映了男方家境殷实,女方应当也是门当户对,那么普通百姓又是如何?不妨看看《宋初留盈放妻书》,虽说是放妻书,但实际是妻子阿孟写给丈夫富盈的。
其中说到:?今亲姻村老等,与妻阿孟对众平论,判分离,别遣夫主富盈讫,自后夫则任娶贤失,同牢延不死之龙;妻则再嫁良媒,合卺契长生之奉。?也就是说父老乡亲主持公道,判决两人离婚,富盈离家另过,从今往后富盈可任意迎娶贤良,传宗接代,阿孟也可再嫁良婿,过快乐日子。
不过在元代,元代蒙古人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并且还实行收继婚制,从而造成婚姻问题混乱,于是就开始宣扬女性的贞节意识,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予支持,明清两朝对女子也颇有约束,从而造成现代人认为古代都是?三从四德?,倒有些以偏概全。
就是一拍两散,大家都喜欢。
各自安好[gè zì ān hǎo] ? ?释义:别人和自己都平平安安的。双方各自都平安快乐。
与“各自安好”相近的成语:
1、各自为政: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
2、各从所好:顺从,听从。各自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做事情。
3、各奔前程: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各自安好造句:?
1、我们分手这么多年了,希望我们都各自安好。
2、无论怎样已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我,各自安好。
3、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4、她知道,在这浩瀚时空中的某个点,他们一定会彼此遗忘,各自安好。
5、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神明。如果你的世界已不在有我。那么,我们各自安好。
造句:
1、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2、有了新欢,忘了旧爱。各自安好,我不打扰。
3、是不是晴天都已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我,各自安好。
4、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各自安好,互不相扰。
5、友情最高境界:各自安好,互不惊扰。爱情最高境界:相亲相爱,相伴到老。人生最高境界:无悔无怨,有哭有笑。问候最高境界:始终铭记,周末联系。
6、若有下一世,只盼不通情爱,你我各自安好天涯。
7、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神明。如果你的世界已不在有我。那么,我们各自安好。8、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交代。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9、她知道,在这浩瀚时空中的某个点,他们一定会彼此遗忘,各自安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5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请珍惜那个叫你穿秋裤的人
下一篇: 孩子情绪平和,才是父母教育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