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你不管教好自己的孩子,真的会遭报应的!

六月雪 2023-07-27 17:19:27

1

一位大叔发给我一段视频剪辑,看得我心惊肉跳。

想起有个男同事,十多年前生第一个儿子时,每每晚上要起来很多次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次日一脸疲惫到公司上班,他曾感叹“养个小孩真不容易”,话锋一转道:“我有时就想啊,一把屎一把尿这么辛苦养大的小孩,长大了要是不听话不孝顺,还不如当初就摔死算了。”

他这话,至今常被我们拿来取笑。

视频中,一位母亲正坐在马扎上洗衣服,她儿子过来让妈妈去买什么东西,恶声恶气地讲话,妈妈回应:“我洗完衣服就去给买。”儿子一边催促“快点”一边开始推搡。大概外面是流动摊贩,儿子说“人家还等着你吗 !”妈妈还未及起身,那小孩端起旁边的一盆水,浇在了妈妈后背上。

视频中的一个女孩正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打游戏,旁边的老人大概奶奶或者姥姥,一口一口地往孩子嘴里喂饭,孩子眼睛始终盯着屏幕……

还有一个男孩,面向车窗一侧躺在公交车座位上,一人霸占着三个座椅,死死赖在那里,他妈妈怎么拉也拉不起来。

另外一个男孩则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对一位中年男子拳打脚踢,气急败坏的样子。那男人大概是他爸爸吧,不然,又有谁能忍受这样的孩子

还有一个场景应该是在餐厅,一个戴红领巾的男孩,因为妈妈不让玩手机,就歇斯底里站在那里跟妈妈“讲理”,并动手去撕扯妈妈的衣服和头发。他妈妈被打得抱着头,后来站起来怒目,那儿子也是一副斗鸡姿态、一脸挑衅的神情。

还有……视频看得我想起同事的话。这样的“熊孩子”长大了会孝敬父母吗 会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材吗 他们的父母会不会有一天心生“当初还不如摔死”的念想呢

视频中的几个孩子,看起来年龄都在七、八岁,最多不过十来岁的样子,个个用“行为乖张”描述都不为过。最可恶的是一个个头很高的男孩,动手打一位跪在地上的老妪,旁边看热闹的人劝道:“你怎么动手打你奶奶 打老人还行啊 !”原来,被打的是他奶奶。

一方面被这样的孩子震惊到了,另一方面也不禁感叹:

这样的孩子,不就是有病吗 !子有病,汝知否 !

是什么样的家庭教养出了这样的孩子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样的孩子,绝不是一天两天教养的结果。

孩子有多可恶,父母大概就有多可悲。

2

认识一位老板。重男轻女的家庭,在老婆生下4个女儿后,终于得了个儿子。

我见到他10岁的儿子是参加一场喜宴。

喜宴开始的时间往往不太靠谱,那天中午已经到了12点半,凉菜还没上桌。

老板的老婆带着一儿一女原本坐在别的桌上,不知为什么后来又带着儿子换到了我们桌。他儿子很壮实,有着吃垃圾食品过多的儿童的典型体格特征。自始至终一副臭脸,写满了不耐烦,大声地斥责他妈妈:“你骗人!你骗人!……”

不知他妈妈在什么事上骗了他,解释也不听,一直在用吼的声音表达情绪,气呼呼地样子。

男孩就坐在我旁边。我跟他妈妈也算相熟,而且早就知道他的名字,就试图跟他打招呼,缓解他的情绪。我和颜悦色起来自认也是很有亲和力的,我说:“小强,你好啊,你好像不太开心……”

他立刻怼怒,吼道:“用你管!”

我倒是没觉得尴尬。

在不讲道理的小孩面前,实在没有什么尴尬可言。尴尬的是他妈妈,马上打圆场:“你怎么这么跟阿姨讲话 !一点礼貌都没有。”

我一笑,又说了句:“听说你上三年级了 ”算是给自己台阶下。

小强没理我,又回到对他妈妈指责中:“你骗人!你就是个骗子!……”

她妈妈大概习以为常了儿子的这种态度,并没有更多的回应。

等到终于上菜,小强才算安静下来。妈妈往他的盘子里捡着儿子喜欢的菜,并不住地说“哎哟,现在才开始,你肯定饿了,赶快多吃点。”那孩子一阵狼吞虎咽吃饱,就离开座位找别的小孩玩去了。

他妈妈这时叹口气,问我:“你说俺这个儿子,是不是神经病啊 !”

我吃了一惊。心想,这孩子顶多是没礼貌,脾气有点坏,当妈妈的怎么可以怀疑他有“神经病”。

她又好像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在对我吐槽:我想找个心理医生给他看看。他这个脾气啊,太暴躁了。他就是想控制别人的人生,他四姐都让他控制得不行了,什么都得听他的……

男孩的四姐,就是留在另一张桌上的女儿。

上面四个姐姐,家里只有一个男孩,本就容易娇生、惯养。如果父母重男轻女,平日的教习中再有所偏颇,自然会造成子女性格和心理上的种种问题,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命运。我有个前同事,是个女的,就处在“四姐”的位置。她性格非常内向,偶尔说起自己是“家里最多余的人”,也曾讲过“如果自己是个男孩就好了”这样的话。她不谈恋爱,至今快50岁了也还没有结婚。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任何一种脾气、性格,都不是一天养成的结果。有位亲子关系专家曾说过:“孩子总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主要的学习来源是他的家长,若家长没有改变,孩子便只会继承同样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孩子顶撞父母、不尊重他人,是因为从小就没有人告诉他“要尊重别人”,懂得什么是界限;

孩子没有礼貌,是因为从小就没有人教他“要有礼貌”;

孩子不能正常沟通和交流,是因为大人没有训练和要求;

孩子脾气不好,是因为从小就会通过发脾气达到自己的目的……

久而久之,就成了亲妈嘴里的“神经病”。这种神经病如果不救治,不仅会给家庭造成不幸,也可能会给社会造成灾难。

3

我们这代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孀居的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她的独子,由于娇生惯养、倾其所有来满足独子不断膨胀的不正当需求,导致独子无法无天,走上犯罪被判处死刑。行刑前,问他有什么心愿,他说要吃母亲的一口奶。狱卒发了善心,叫来母亲给死囚喂奶,谁料那恶儿一口咬掉母亲的乳头,恨道:“不是你当初,哪有我现在 !”

《弟子规》中讲“首孝悌,次谨信”,对父母都不孝敬不尊敬、对兄弟姐妹都不团队不友爱之人,何以在社会立足 视频中的那些“熊孩子”,对自己的父母长辈,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会尊重别人吗 对自己的行为情绪都不会管理,会有什么样的情商过自己的人生

父母只管溺爱,不懂得管教,不肯给孩子立规矩,不进行惩戒,社会现实可能就会给他(她)狠狠地教训,而父母自己也会吃到苦果。

去年冬天,本地某乡镇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偏瘫的老妇人独居,她育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没有一个子女肯让老人住到家里,只是三个儿子家轮流送饭上门,据说儿媳也不太给好脸色……一天夜里,老妇人的房子着了火,等人们发现时,房子已经坍塌,老妇人匍匐在门前,已经没有了气息。

每每在电视中新闻里或现实中听到子女不孝不赡养老人诉诸法律之类的事件,那老态龙钟病弱不堪甚至没有经济的能力的老人往往显得非常可怜,很容易博得外人的同情,那些子女往往会遭到谴责……每每我都会想到的一层是:作为父母,他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不好好教育孩子,真的会遭报应的。不是报在当下,就是报在将来,甚至是报在下一代。那没有得到善终的老妇人的后代子孙,日子会过得好吗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生养后代让孩子“活下来”很简单,“活得好”却需要花比过去的父母更多的心思。只有子女活得好,父母才可能有晚年的“好生活”。

NLP李中莹老师曾讲过:父母对孩子有很多责任,它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帮助孩子培养出能力,让孩子成长后能够有效地照顾自己,包括照顾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家庭和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父母做好榜样,并且对孩子进行正面的管教,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机会,培养其完善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体系,让孩子和家庭成员都能够成功满足幸福快乐。

——END——

识别二维码可在当当购买

当当、京东、亚马逊、淘宝、天猫全网热销中!

作者简介: ,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 在当当京东亚马逊淘宝天猫全网热卖中。目光炯炯,内心温暖。 【 】ID:转载请留言!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左下角

可购买 签名版感谢支持,转发文章是对我最好的赞赏

父母年轻的时候对孩子不好,孩子一直记在心里,父母老了孩子不管他们算因果报应么?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不好,他潜意识里就会觉得父母不爱他,等父母老了,他也不想管父母,觉得反正小时候他们也不在意自己也不爱自己,没有对自己付出,长大了也对他们没什么感情,不想管,也算是对父母对一种报应吧

我爸爸妈妈爱我,但是从小到大不教我不管我,任我空虚,经常批评我骂我,我好恨他们,我从小就恨

每个父母我想对自己的子女都是一样的爱。可能方式不同罢了。
你很聪明。能够分析道你为什么这样。对!你缺少别人对你的肯定。缺少别人对你的赞同。其实我在某些方面跟你很相似。但是这些不是父母造成的。我自己是由于很大的自尊心。觉得自己该活的不平凡。也向往别人对我的认可。。但是有时想想。这些东西都是随着自己的心境慢慢而变化的。当你慢慢努力起来。做着自己认为做有价值的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在意那么多不习惯或者说不理解了。把心情放在那个淡淡的位置。就像你坐在一片无人的海面时。夕阳下来。听着喜欢的歌。那种放松的心情。你需要这种调试。好吧。祝你过得开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5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