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你们这样吓唬孩子,孩子真的会被吓坏的!

望月砂 2023-07-27 17:07:36

文|图|网络

1

在超市买东西,旁边有个小女孩哭起来。带她的是两位老者,大概是爷爷奶奶,也许是姥姥姥爷。

小孩看上去大概不到两岁。奶奶(也许是姥姥)哄了几句没哄好,哭得愈加放肆起来,清脆的哭声简直像在超市回荡。

奶奶(也许是姥姥)说:你别哭了!你说你哭什么的 !再哭,警察来了,让警车把你抓走!

小孩大概不怕警察,也不理会警车,更起劲地哭,有点歇斯底里的感觉。我每每看到哭得特别凶的小孩,都得控制住自己去哄孩子的欲望。恨不能替人家去安抚小孩。

看小孩哭个不停,旁边的爷爷(也许是姥爷)凶道:你再哭!我摔死你算完!!!

咬牙切齿。

我就在离他们不到三米远的地方。看到那个爷爷(也许是姥爷)一脸戾气、很凶狠、很厌恶那个小孩的样子,不禁可怜起那个小女孩来。

也许她只是渴了、饿了或困了,也许是超市里的冷气太足了她不舒服,也许她真的不想呆在超市里陪大人买东西,也许她想要什么大人没给买,也许她想妈妈了……她可能还不太会说话,只能用哭来沟通、来表达。

据说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套用在小孩子身上,我以为“没有无缘无故的哭”。小孩子们哭,一定有哭的道理。小时候用橡胶皮筋、当年称“猴皮筋”的东西扎头发。我们院子里有个小女孩睡觉前把猴皮筋套在手指头上玩,忘了取下来,玩着玩着睡着了,夜里哭闹不止,量体温又正常,不感冒不发烧,只道小孩折腾、不听话,第二天一看,手指头都黑了……那女孩的手指是否保住了我不知道,从此我都不敢在手指手腕上套任何东西。

小孩子哭不是很正常的吗 哭是他们运动、是他们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最直接方式,怎么能用“摔死你”这样的话吓唬小孩呢

让警察抓走、让警车带走也就算了,毕竟很多老年人就是这样带孩子的。但对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恶狠狠地恐吓:“摔死你算完”,真让我这个外人都不寒而栗。孩子的妈妈如果听到了,会作如何感想呢

这样吓唬孩子,难道不怕把孩子吓坏吗

我真不觉得那个爷爷(或姥爷)是爱这个孩子的。让孩子不哭有很多种方式,恐吓、吓唬孩子久了,难免会让孩子有心理阴影,不自信、自卑、胆小懦弱的性格也许就是从小被这样养成的。

2

坐绿皮火车去济南,对面是母子俩。那男孩子大概五、六岁,黝黑黝黑的,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从母子俩的对话以及行程中妈妈接听的一个电话判断,是妈妈带着孩子回娘家。他们在曲阜站下的火车。

男孩很调皮。一会儿想吃薯片,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又站在座位上四下张望。他应该是很不喜欢上幼儿园的。看他闹腾得实在厉害,妈妈有点不耐烦了,跟儿子说:“你再不老实、不听话,到了姥姥家就送你去幼儿园。”

“我不嘛!”

“我跟你姥爷说了。下午就让你去幼儿园!让老师管管你!”

“我就不去!”

妈妈的目的是让孩子老实点儿,却用“把你送幼儿园、让老师管管你”这样的谎话吓唬儿子,以为这样吓唬一下就能让孩子立刻安静下来。

殊不知,用假话、以恐吓方式对孩子进行惩戒教育,往往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3

我女儿长到十几岁了,晚上一个人不敢去阳台,总说“害怕”。偶尔跑到阳台拿什么东西,总是让我站在那里看着她。这种情况近年才有所改善。

我想起她小时候也是受过种种“恐吓”的。一个人不敢去阳台、表现得胆小,也许就是因为小时候被吓唬过。

不好好吃饭、偏食,批评她:“你不好好吃饭,营养不良,长成个小趴蛋!”

“小趴蛋”就是长不高的意思。等她现在长到快1米7高了,有时还会提到这个碴儿:“哼,你们说我不好好吃饭长不高,我不也长这么高了!”

在外面乱跑、不回家,吓唬她:“让‘老邪子’把你逮去!”有时也这样嘿唬她:“外面有贩小孩的,你让人家抓去算完!”

“老邪子”是什么人至今我也不知道,经常听她奶奶提到这个人。我小时候,长辈们用来吓唬小孩讲的是“老毛猴子”,“小白鹤”,“老毛猴子”就是狼,“小白鹤”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国民党军官的姨太太,游荡在小城的精神失常者,对正在哭嚎或不听话的小孩讲一句“小白鹤来了”,有止哭、止闹之功效。

孩子哭闹,熊她:“再哭,把你扔出去算完!”或者“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不好好学习,没考好,呵斥她:“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去捡破烂吧!”甚至会说:“捡破烂都没人用你!”

……

为了让孩子“听话”,居然说过这么多吓唬小孩的话,这样一回顾,真是——心生惭愧啊!

4

想起小时候。

我们家要从农村搬到城里,家里的东西前一天晚上都搬到了部队派去的一辆大卡车上,次日就要启程了。那天晚上,很多亲戚及乡里乡亲到我家送行,好几个人逗我妹妹玩:“明天你爸爸妈妈不带你去,让你上俺家,我养着你。”也有人道:“只带你姐姐和妹妹哟,不要你喽!”我忘了妹妹是不是哭了。第二天一大早,没等大人叫她起床,她自己就早早就爬起来了。

隐约还记得我妈还是姥姥笑着说她:“你看看这个小孩,没叫她,她自己也起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当年只有六岁的妹妹内心有恐惧吧 !她害怕真的像那些“逗你玩”的大人讲的,全家要搬走了,把她一个人留下。她必须确保自己能起来,坐上汽车。

现在回想起来,有时大人们讲的那些“逗你玩”的话,对小孩来说简直是一种残忍!

现在的人普遍焦虑、没有安全感,未尝不是一代代“吓唬”的结果。陈丹青第一次去美国,回来说“那里人人长着一张不被欺侮的脸。”看看我们周围,似乎人人长着一张没有安全感的脸。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接受不了成人世界的残酷假设。用可能存在的危险、善意的谎言、不存在的人事物等营造的不“安全感”,可能会令孩子们无法信任这个世界,缺乏自信,甚至可能会产生扭曲的价值观。

把这些事写下来,是一种反思。也许会对家有小小孩的家长们是个善意的提醒,不再走“弯路”。因为我们自己是被“吓唬”大的,便沿袭了父母辈的教育方法。如今自己也“养大”了一个小孩,有了一点经验,也有了很多教训。

“爱是恒久忍耐”。做家长的应该多些耐心,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爱,即便是惩罚,也并不是为了让孩子痛苦把他(她)抛弃,而是纠正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END——

两个人之间最好的感觉就是,表面相互嫌弃,心中不离不弃。—— 李云龙

当当、京东、亚马逊、淘宝、天猫全网热销中!

当当网文艺类书籍只售9.9元

(活动结束还有1天)

长按下图二维码可进当当

作者简介: ,专栏作者,书评人,自媒体人。新书 在网上热卖。目光炯炯,内心温暖,写职场聊人生。 : (ID:)。转载请留言!

点击左下角

可购买 签名版(包邮)

中国式“吓唬”,会不会把孩子的安全感吓跑?

据数据显示,成年人的心理要是存在一定问题,可以在他们的小时候说起。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家长的一些做法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父母经常过于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的孩子,这导致了他们的心理紧张和恐惧。让孩子害怕的方式有很多。有一些互动的游戏,可以观察到你的孩子是否有害怕的心理。有一些家长的做法可以导致孩子的内心,孩子会对某一件事情产生抵触。如果一个孩子的自制力在童年时得不到改善,那么他胆小、不善交际的性格将会阻碍他的人生发展。孩子的性格不是一出生就定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们害怕。

家长们对孩子的吓唬,不会让孩子感到安全感。

我们家长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吓唬自己的孩子。例如?不要你了、等会会有大灰狼出来?等等。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时,他们的内心更加的害怕,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们说完之后,孩子会加大哭声。因为孩子的内心对这些东西害怕,他们害怕被其他人带走。长时间以往,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一定的影响。没有了安全感,害怕一切。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有些父母保护孩子过度,他们害怕碰撞和跌倒,会对孩子的心理有一些的依赖性格,他们总是觉得会有家长来保护我。在现实生活中对孩子有太多的限制。如果孩子碰茶杯,大人会尖叫?不要动,跌倒?;当孩子触摸扫帚时,大人会说,?别扎着你,快点放下?,等等。这使得孩子无法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从而变得胆怯。

在和家长生活中留下阴影。

一些家长为了寻求刺激,会在家中看一些,恐怖的电影或者一些比较血腥的电影。在孩子的内心还没有成熟之前,不建议给孩子观看一些暴力的片段。

经常吓唬小孩子的后果

容易使孩子安全感缺失。
家长用鬼怪等事物去吓唬孩子,会导致孩子晚上睡觉做噩梦,睡眠质量下降,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孩子不敢独处,造成专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5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