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等级严明,在“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下,商人的处境十分堪忧。即便是手握大量不动产的房地产商,在旧社会也不算是显赫人物。
直到民国以前,我国都没有出现过商业化的房产公司。
不过,房地产商这一职业古而有之,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
《太平广记》记载,唐德宗时期有个叫窦乂的房地产大亨,靠经营不动产赚得盆满钵满。窦乂是个地位尊崇的名士,以他的社会关系想要跻身仕途绝非难事,但他的偶像却是两周时期的子贡,他想像子贡一样靠经商成为富可敌国的人上人。
窦乂十三岁那一年,跟随舅舅返回故乡,归途中从安州购买了一批特产的鞋子。窦乂将这批鞋子卖到市场上,获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五百钱。随后,窦乂用这笔钱买了两把铲子,种了几排榆树。随着榆树长大,窦乂又赚了一笔,完成了资产的原始积累。
后来,窦乂将所有资金投入到“法烛”的生产中,在手工业捞了一笔利润,获得了八十万身家。自此,窦乂开始了他的房地产投资之路。窦乂先是在长安城最便宜的地界购买了一处地产,因为这块地产附近有条臭水沟,所以窦乂并没有花费太多钱。
随后,窦乂请了一批农民工兄弟,将臭水沟填平,在地面上修建了二十多间小楼。通过“招商引资”,窦乂吸引了大量商贩入驻,打造了名为“窦家店”的小广场。其规模虽然无法与现在的万达比肩,但经营模式已经大同小异了。
据说在当时,连波斯商人都来到窦乂的商铺里从事特产经营,每天来购物的老百姓挤破了门槛。巨大的商业利益,让长安城的商人们看到了商机,他们纷纷托关系走后门,甚至买通朝廷要员换取条子,从窦乂这里租借商铺。每天窦乂都能收获几千钱的租金进项。
在那个年代,想要在长安城里落脚,空有金银是不够的,还得有政治背景。窦乂知道商人最缺的就是社会地位,所以找一个靠山是必须的。于是,窦乂找上了李晟太尉,花一百万钱修建了一座马球场,无偿赠与李晟,让喜好马球的李晟在这里健身。
靠着太尉李晟的门路,窦乂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不到四十岁便成为长安首富。从“窦半城”这个外号来看,他的商业帝国已具备一定规模,堪称富可敌国。
不过,历朝历代像窦乂这样的房地产商少之又少。毕竟,投资房产需要大量资金流,古代虽然有钱庄,但这种经济机构没有银行发达,商人无法从中贷款搞开发。更何况,历朝历代的土地管控都是相当严格的,“住宅用地”的审批是一件麻烦事。
例如在唐玄宗时期,朝廷有这样的规定,普通的三口之家仅有一亩的宅基地。奴籍的贱民,五口才能得到一亩宅基地。就算你有钱,也不能购买超标的宅基,否则每超出一亩就得挨十大板。像窦乂这样手里有大量土地的房地产商,若放在开元年间估计连屁股都要被打烂。
古代绝大多数从事房地产开发的,都是皇亲国戚。这些刑不加身的特权阶层,能够上达天庭,既有钱又有权,能够搞得到大量便宜的地产,并进行出租。不过,一般的皇亲国戚都不愿从事这种费头脑的生意,朝廷给予的优待已足够他们过上安枕无忧的日子,何必要浪费脑细胞在房产上呢
可别看古代没有房地产商倒腾房产,但古人买房也绝不是易事。
打个比方来说,白居易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可谓顺风顺水,二十八岁高中举人,二十九岁进士登科,三十二岁便成为正九品校书郎,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不过,即便如此,白居易也没能混上“官舍”,只能在长安长乐里租了四间茅草房。长乐里是怎样的所在 相当于现在北京六环开外,不是郊区也和郊区差不多了。
也难怪白居易要在《卜居》中如是说道: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在京城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还不如一只蜗牛活得惬意。起码人家蜗牛能有自己的壳,白居易却连落脚之地都没有。直到后来,白居易攒了点家底,这才在陕西渭南县买了处郊区房产,有了自己的窝。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古人的购房压力大,但问题是古人并没有购房的压力??也就是说如果用工资来购房的话,一个宰相可能买不起房子,可是问题在于人家就根本不需要买房买车,就算要买那也不需要承担太大的压力。其实古代的官员租房住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电视剧中那些在朝为官的人,几乎个个都在京城中有一座宅院,其实那都是电视剧虚构的。就医清朝的曾国藩为例,他到京城做官的时候,一年的工资还不够房租的??
也就是说古代官员的正经工资非常的低,低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如果像现代人这样拿工资来买房的话,等到他们退休应该能够欠下房东一座宅院。但问题是他们并没有购房压力,他们不需要购房,就算购房也不存在什么压力,因为?关系?。
这就是时代不同造就的社会文化不同了,你能想象在清朝时期?贿赂?这种事情是清政府允许的事情吗?像在京城做官的那些京官,如果要他们靠着朝廷发放的工资存活,那么当他们科举高中之日,也就是他们丧命之时了,不被饿死才怪。他们的正儿八经的工资,其实都是朝廷象征性发放的,他们的钱财来源也从来不靠着工资,而是靠着?灰色收入?,无人能免!
以清朝为例,那个时候做官有着一种说法,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碳敬?。所谓?冰敬?、?碳敬?就是?孝敬?,就是地方官孝敬给京官的用来?降温?或者?保温?的心意,而这种行为是朝廷允许的。这就是正儿八经的贿赂了。
综合而言,古代人如果以工资购房的话,很多朝代可能很多人一生都无法买得起一套房,可问题是他们压根就不存在什么购房压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3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