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曹丕称帝后,是怎么对待曹植的?

凌泉 2023-07-27 16:23:23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对于曹植来说,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点,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文学上的成绩,曹植还差一点成为曹操的继承人。公元217年之前,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之间长期犹豫不决。到了公元217年,曹操才确立曹丕为魏国太子。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那么,问题来了,曹丕即位后,是怎么对待曹植的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可以用严加防范,处处限制来形容了。

首先,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曹操召令曹丕为世子。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奋发的人生阶段,陷入难以自拔的苦闷和浓浓的悲愁中。对于曹植来说,曾经身边聚焦了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现在,因为曹植失去了成为魏国世子的机会,这导致曹植不得不面临“树倒猢狲散”的结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襄樊之战中,曹仁为关羽所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此举,显然是要给曹植一个立功的机会。这样,等到自己去世后,曹植依然可以成为曹魏的朝廷大臣。但是,让曹操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了,不再重用他。从这一角度来看,相对于曹丕,曹植确实不是适合的继承人。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于洛阳病逝。在曹操去世后,曹丕继王位,曹植时年29岁,作《上庆文帝受禅表》、《魏德论》。同年,曹丕称帝。曹植听说曹丕废汉自立,都穿上丧服为汉朝悲哀哭泣。曹丕愤怒说道:“我顺应天命当了皇帝,却听说有人哭,为什么呢 ”此后,魏文帝曹丕对于曹植严加防范。

当然,曹丕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还是需要对曹植进行册封。不过,为了防范和限制曹植,曹丕对此迁移了曹植的封地。黄初二年(221年),30岁的曹植被徙封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邑八百户。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植作为曹操的儿子,仅仅给予一个侯爵,显然是不符合曹植身份的。换而言之,这体现出曹丕对于曹植的压制。

公元221年七月,曹植又改封为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这一年曹植作《野田黄雀行》。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次改封成为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有一就有二,在这一次改封之后,曹植的封地出现了多次变化。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对此,这很可能是因为曹丕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毕竟在公元222年,曹彰等曹操的儿子,已经被册封为藩王了。如果曹丕不给曹植封王的话,实在就太刻意了,甚至会遭到天下人的非议。

值得注意的是,曹植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而这,其实也是曹植当时人生经历的反映了。

黄初四年(223年),32岁的曹植徙封雍丘王。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归来,路过雍丘,与曹植见面,增其户五百。雍丘,古作地名,今河南省杞县,杞县古称“雍丘城”。由此,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曹植的封地跨域了今河北、山东、河南这三个省份。在古代历史上,因为交通条件的落后,长途的迁移可谓非常麻烦。尤其是曹植这样的封王,每一次迁移封地,都可以说是大动干戈。

更为关键的是,曹丕此举,不是为了重用曹植,主要是为了防范曹植,也即避免曹植在封地内形成自己的势力,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皇帝宝座。不过,在笔者看来,曹丕这样做,显然有些太小心眼了。毕竟,不管是曹丕还是曹丕去世后,曹植都没有任何不忠于曹魏的举动。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在曹植看来,这是一个人生的转机,壮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魏明帝曹叡,要求得到朝廷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铁石心肠之人动容。

最后,但是,过于冷静理智的曹叡却心如古井,不起微澜,对于曹植的种种表白和要求,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而已。并且,魏明帝曹叡曹植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曹植在魏文帝、魏明帝在位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

除了封地上的迁移,曹植作为曹魏的藩王,还几乎没有掌握什么兵权。根据史料的记载,曹植直接掌握的护卫,只有100多人。与此相对应的是,明朝初期的藩王,比如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则掌握了数千甚至上万的精锐士卒。

对此,在笔者看来,曹丕对于曹植等藩王的限制,促使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魏宗室根本没有什么反制力量。试想一下,藩王只有100多兵马,怎么可能和司马懿相抗衡呢 并且,在曹植等藩王的封地内,曹丕还废除了藩王自行征辟属官的权力。如果曹植想要任用什么人才的话,必须要经过曹魏朝廷的批准。

太和三年(229年),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在灰心意冷之后,曹植决定潜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陈王,同年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这即便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也属于英年早逝的情况了。曹植去世后,遵照他的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曹丕称帝以后是怎么处理曹植的?曹睿为什么也要防着曹植?

曹丕和曹植是亲兄弟,可惜他们都是曹操的儿子,所以在立储上注定会有一争。曹植虽然比曹丕更有文学造诣,但是当帝王曹植的定力还是要差一点,可能自由自在的生活更适合他,最后曹操还是让曹丕当了太子。曹丕上位以后逼汉献帝上位自己称帝,从此正式拉开魏国序幕。不过曹丕称帝后也没松懈对于曹植的防范,升至到了曹睿上位也都防着曹植,难道曹植的威胁真有这么大么?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说起这首《七步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说的是曹丕和曹植兄弟之间斗争的事。那么,曹丕继位后,如何对待曹植的呢?下面我与大家说说。

公元220年,曹操死后,曹丕登基,没有了曹操的庇护,曹植的命运开始发生重大改变,曹丕对这个曾经的王位竞争对手,自己的亲弟弟虽没有杀死,但采取了一系列迫害和防范措施。

首先不断变换曹植封地。

公元221年,曹植被封为安乡侯,当年又被改封为鄄城侯。

公元223年,曹植被改封为雍丘王。

公元226年,曹植又被改封到陈郡,229年又改封到东阿。

曹植每被改封到一个地方,给他的随身亲兵都不超过二百人,而且这二百人还都是一些老弱残兵。

其次以各种理由不断除掉曹植身边谋士。曹植身边有三个重要谋士,杨修、丁仪、丁廙,杨修早年被曹操赐死,丁仪、丁廙被曹丕以各种理由打入大牢,最后斩首,株连三族,余下的随身的官吏都是一些庸俗之辈。

曹丕不管是变换封地,还是诛杀谋士,曹丕目的只有一个:不让曹植再有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公元226年,曹丕病死,曹叡继位后,曹植数次上书要求为朝廷出力,参与政事,但曹叡继续防范曹植,找理由拒绝了。

六年后,也就是公元232年,曹植在郁闷中病死,时年41岁。

揭秘曹丕称帝后如何收拾弟弟曹植、曹彰



曹丕正月即位,即位后开始大立功勋,对部分曹魏宗室和军队将领进行大规模嘉奖。就连曹丕一直讨厌的曹洪也被提拔为骑将军。曹丕的目的很简单,先给这些老牌官员一些好处。既然已经获得了利益,那些老牌官员自然不想走得太远,去依附曹张子琦。与此同时,曹丕任命曾为夺取魏王之位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贾诩为太尉,一直侍奉自己的老臣华歆为,一直忠于自己的王朗为御史大夫。朝廷所有的军政首脑都被自己的军队取代了。于是,韩军内部的一些混乱逐渐平息。然后曹丕果断下令,曹彰等诸侯王必须离开洛阳,回到自己的封地。曹丕的诏令有理有据。早在曹操时代,对诸侯的禁令就加强了。没有王维的诏令不得离开封地,否则视为谋反。与此同时,曹丕已经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这个时候,曹彰再想作乱,必死无疑。


当时朝廷派来监视曹植在临淄侯的官员偷偷告诉王维曹丕,曹植在丰中终日饮酒。听到先王去世的消息后,他一点也不难过,对朝廷的使臣傲慢无礼。曹丕接到报纸自然喜出望外,他要除掉弟弟。然而,父亲在世时,他对这个弟弟严加看管。虽然他没有让曹植的得力干将被杀,曹植也无法威胁到曹丕的正常登基,但这也让曹丕没有机会杀掉这个弟弟。现在曹操去世了,曹植身边的大臣都换成了王维曹丕的新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曹丕很快收集了很多针对曹植的罪名。于是,王维曹丕下令将临淄侯曹植视为安乡侯。与此同时,曹丕杀死了大臣丁仪家中的所有男人。


这个丁仪是谁?原来这个丁仪是汉末中原有名的人物。曹操曾经很喜欢丁仪,甚至想把女儿嫁给丁仪。丁仪也收到了消息,非常高兴。有没有想过好东西都被曹丕给毁了?曹丕表面上说丁仪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一只眼睛瞎了。他怎么能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这样的人呢?曹操一听有道理,就让曹丕推荐一个人选,于是曹丕推荐了和自己关系密切的夏侯_作为自己的妹夫。


后来,丁仪遇到了曹操。一番交谈后,曹操非常高兴,非常欣赏丁仪的才华。会后,我专门给曹丕打电话,严厉训斥她,说就是因为你的小心眼,才让我女儿错过了这么好的男孩子。丁仪瞎了一只眼睛。就算都瞎了,也比很多人强。曹操对丁仪的欣赏溢于言表。丁仪后来得知曹丕毁了自己的好事,自然对曹丕恨之入骨。而丁仪与曹植关系密切。曹操晚年,丁仪是曹操丞相府的官员,负责为曹操刺探情报,纠察一些不法官员。他权力很大,和曹丕关系很好的清廉领袖崔琰、毛杰都被丁仪打倒了。可以说,打倒丁仪就彻底打败了曹植在朝鲜的势力。打败曹植后,曹丕开始空手惩罚曹彰。


曹彰和曹植不一样。在曹操的时代,许多心腹,如杨修,被杀害。可以说他们是没牙的老虎,而丁仪被杀,让曹植失去了所有活下去的希望。他整天醉倒在酒国,生活在恐惧之中。不过,曹彰毕竟在军中多年,威望很高,不能难为曹彰。于是曹丕在即位后的第二年就立曹彰为齐桓公,同年又立曹彰为城王,同时解除了曹彰的一切兵权。由于


第四次曹丕即位时,曹丕召见曹彰到北京朝见。曹彰很高兴,终于有机会向哥哥表白了。只要他能活着,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然而,当曹彰来到都城洛阳的时候,表章交了上去,而他的弟弟曹丕却很久没有和自己见面,这让曹彰非常郁闷。有大臣向曹彰耳语,询问曹彰的情况。先王死的时候,任王乘,你为什么要问先王的封印?想剧情?所以曹彰知道,自己的弟弟曹丕一直没有忘记当初的事情。那样的话,他以后还有什么希望?所以,曹彰死了,或者自杀了,或者自尽了,总之,死了。剩下孤独的曹植已经被政权孤立,曹丕一度想杀曹植,但他的母亲卞皇后不同意。再加上曹丕自己短暂的一生,即位不到七年就去世了。当然,曹植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曹睿在魏明帝期间,曹植多次上桌,希望能有机会参与朝政。但是曹睿对曹植这个有能力的叔叔有戒心,而且随着卞皇后的去世,爱曹植的人都死了,所以曹植只能孤独的死在自己的府邸里。

曹丕称帝以后是如何收拾弟弟曹植和曹彰的?

曹丕正月即位,即位之后开始大封功臣,对一些曹魏宗室和军中宿将进行大规模的嘉奖,连曹丕一直很讨厌的曹洪都被提拔为车骑将军。曹丕的目的很简单,抢先给这些老臣一些好处,既然已经得到了好处,那些老臣自然也不愿意舍近求远去攀附曹彰曹植了。同时,曹丕任命在自己夺取魏国太子大位中出力颇多的元老重臣贾诩出任太尉,让自己一直当成老师来侍奉的老臣华歆出任相国,任命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王朗担任御史大夫。朝廷的军政首脑全部都换成了自己的人马。于是,朝中军中的一些纷乱渐渐平息下来。然后,曹丕果断下令,曹彰等诸侯王必须离开洛阳,返回自己的封地。曹丕的诏令有理有据,早在曹操时代,就曾经加强对各位王子的禁令,非有魏王诏令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否则视为谋反。同时,曹丕已经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此时曹彰再想作乱,就是自寻死路了。

当时,朝廷派去监视临淄侯曹植的官员偷偷禀告魏王曹丕,说曹植在封国中一天到晚喝酒,听闻先王去世的消息之后一点悲伤的意思都没有,面对朝廷的使节也傲慢无礼。曹丕接到奏报自然大喜,本来就想找机会收拾掉自己的这个弟弟,可是父亲在世的时候,对这个弟弟一直看护很严,虽然不让杀掉曹植的左膀右臂,使得曹植不能威胁到曹丕正常即位,但是也使得曹丕没有机会对这个弟弟下毒手。现在曹操已经去世,曹植身边的大臣全部被换成了新任魏王曹丕的人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曹丕很快就搜集到曹植的许多罪状。于是,魏王曹丕下令,贬斥临淄侯曹植为安乡侯。同时,曹丕把大臣丁仪一家所有男子全部杀掉。这丁仪是什么人?原来这丁仪是汉末中原地区的名士,曹操曾经很喜欢丁仪,甚至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丁仪。丁仪也收到了消息,很是高兴。可没曾想好事情被曹丕给破坏了。曹丕表面上说,丁仪这个人有个大缺点,就是一只眼睛瞎了(估计是高度近视),怎么能够把妹妹嫁给这样的人呢?曹操一听也一有道理,于是就让曹丕推荐一个人选,于是曹丕就推荐了和自己关系密切的夏侯楙做自己的妹夫。

后来,丁仪见到了曹操,一番交谈之后,曹操很是开心,很欣赏丁仪的才学呢。结束会面之后还特意把曹丕叫来狠狠训斥了一顿,说,就是因为你小心眼,才让我的女儿错过了这样好的男孩啊。丁仪这人瞎了一只眼睛算什么,就算是全部都瞎了,也比许多人强啊。曹操对丁仪的欣赏溢于言表。丁仪后来知道是曹丕坏了自己的好事,自然对曹丕恨之入骨。而丁仪又和曹植关系走得很近,在曹操晚年,丁仪担任曹操的丞相府属官,专门负责替曹操做密探,纠察一些不法官员,权力很大,曾经和曹丕关系不错的清流领袖崔琰和毛玠那都是被丁仪给整倒的。可以说扳倒丁仪,彻底击垮了曹植在朝中的势力。在击垮曹植之后,曹丕开始空出手来整治曹彰。曹彰和曹植不同。曹植在曹操时代杨修等许多心腹就被杀掉,可以说已经是没有牙齿的老虎,而丁仪被杀,更是让曹植一时间连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了,整天都沉醉酒乡,恐惧度日。可是曹彰呢,毕竟在军中多年,威望很高,对付曹彰不能硬来。于是曹丕在即位之后第二年封曹彰为公爵,同年又再次加封曹彰为任城王,同时去除曹彰的所有兵权。曹彰看到皇兄对自己还算不错,虽然交出了兵权,但表面上总还是比较尊重自己,曹彰也渐渐的放松了警惕。

在曹丕即位的第四名,曹丕宣召曹彰入京朝见,曹彰很高兴,终于有机会向兄长表明心迹了,只要能够活下去,一切都是好商量的。可是,等到曹彰来到都城洛阳之后,表章递上去了,可是皇兄曹丕久久不接见自己,搞得曹彰很郁闷。又有一些大臣给曹彰传来悄悄话,询问曹彰,当初先王去世的时候,任城王你为什么询问先王的印绶呢?莫非想图谋不轨?曹彰于是明白,兄长曹丕从来没有忘记当初的事情,既然如此,那自己以后还有什么盼头呢?于是,曹彰死了,或者是自杀,或者是被自杀,总之是死了。剩下孤零零的曹植,一直被孤立在政权之外,曹丕也曾经想杀掉曹植,可是母亲卞太后不同意。加上曹丕自己短命,即位之后七年不到就死掉了。当然曹植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魏明帝曹睿时期,曹植多次上表,希望能够给个机会参与朝政,可是曹睿对曹植这位能干的叔父本就心存忌惮,加上卞太后去世,疼爱曹植的人已经死去,于是曹植只能在自己的府邸当中寂寞死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3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