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时沿通济渠(古汴河)、邗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烟柳。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到:“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赞美汴河隋堤的胜景。
《隋堤柳》
明代:王恭
君不见长堤柳,何袅娜。
广陵二月三月时,两堤人看青丝亸。
忆昔繁华大业秋,此地曾经系綵舟。
莺声忽起黎阳变,风光不驻江都游。
千年往事东流去,柳色依依旧行路。
伤心不必叹销沉,回首唐陵几株树。
《丑奴儿令 隋堤》
清代:王士禛
隋皇昔幸东都日,锦缆迢遥。
凤艒龙艘。剪采宫中暮复朝。
琵琶忽唱安公子,红炬烟销。
故国寒潮。一曲清江柳万条。
《汴堤柳》
宋代:乐雷发
万缕春风窣汴堤,锦帆何处柳空垂。
流莺应有儿孙在,问著隋朝总不知。
《汴堤行》
宋代:孔平仲
长堤杳杳如丝直,隐以金椎密无迹。
当年何人种绿榆,千里分阴送行客。
波间交语船上下,马头揖别人南北。
日轮西入鸟不飞,从古舟车无断时。
《维扬怀古》
明代:曾棨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
宋代:梅尧臣
雷雨初过草木新,汴堤杨柳绿阴匀。
已看画舸逐流水,不惜长条折与人。
淮境秋传蟹螯美,郡斋凉爱蚁醅醇。
睢南莫久留才子,宣室归来问鬼神。
虹桥,是北宋年间宿州知州陈希亮首创,他在宿州城内汴河上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无柱木拱桥,取代之前的石柱埇桥,形如飞虹,横跨汴河,后被全国推广,开封《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源自宿州埇桥。
《柳含烟·隋堤柳》
五代:毛文锡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
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
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隋堤:隋炀帝时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人称“隋堤”。
汴河:又称“汴水”、“汴渠”,河道屡变,隋以后,在河南商丘县南,向东南流,入安徽省境,经宿州、灵壁、泗县入淮河。隋炀帝往江都,经此河。今已废。
源自:国学府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2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四月将至,愿有素心人,陪你数晨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