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10位诗人,10首清明诗词,一样的节日,不同的心情

夏枯草 2023-07-27 14:15:09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的祭祀的节日。杜牧有一首最著名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样的清明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绪,隐娘分享10首诗词,一起来看看诗人清明节的不同心情吧!清明节,张继感慨战乱后的荒芜《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lǘ ),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闾门即事:对眼前事务,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清明总是和荒凉结合在一起,勾起特殊的感伤。清明节,韦庄感慨家国兴衰《长安清明》唐·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唐末时期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乱世初定后人们沉溺于短暂安乐。韦庄知道,那个盛世的大唐,真的不在了,眼前的大唐,却充满了许多隐忧。总有人在繁华背后,看到隐忧。冯延巳笔下的清明,是哀怨的《鹊踏枝·清明》五代·冯延巳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冯延巳写春,五光十色,眼花缭乱,杨柳轻风,杏花春雨,当我们陶醉在这春光中时,诗人最后却说: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浓睡好梦,欢情片刻,于离人是安慰,可是,梦醒之后,只会更加惆怅。黄庭坚笔下的清明节,是激愤不平的《清明》宋代: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元祐党争”时,黄庭坚受到苏轼牵连,心中颇为不平。在黄庭坚看来,清明风光虽好,可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不论前人是贫贱愚蠢还是贤能清廉,最后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人生,总有坎坷时。发发牢骚,抱怨下,然后站起来,拍拍尘土,继续前进。毕竟,坎坷在继续,生活也要继续。王禹偁的清明节,是勤奋好学的《清明》宋·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节时,一贫如洗的诗人,无花无洒,遂向书中寻求慰藉。无花无酒地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昨日向邻居求讨新火种,破晓时将火种分给窗边做读书照明用的灯盏。以读书来度过清明节,在困顿中不忘向上,妥妥的正有量。张先笔下的清明节,是寂寞孤独的《青门引·春思》宋·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乍暖的天气还透着微寒,庭院里空荡寂静又接近清明,对着落花醉酒酣饮,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般情境。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哪里还能再忍受溶溶月光,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春已迟暮,花已凋零,自然界的变迁,象喻着人事的沧桑,美好事物的破灭,种下了心灵的孤独寂寞的病根。吴惟信笔下的清明,是喜气洋洋的《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节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喜洋洋者。最美是人间四月天,春光正好,宜出游踏青,莫负好时光。吴文英笔下的清明,是思念感伤的《风入松》宋·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在凄风苦雨中,吴文英独自过着清明节,想要曾经和爱人在此生活的往事,如梦境一般。园中再也没有见到她的倩影了,我的心情如那台阶上的青苔,郁郁青青。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失去后才知道珍惜,趁现在,去见想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不要再留遗憾。晏殊笔下的清明,是青春活力的《破阵子·春景》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新社日燕子飞动,清明前梨花飘落,青苔点缀池塘,黄鹂的鸣声从树间传出,飞絮轻舞,春日渐长。在采桑的路上邂逅了东邻女伴,她笑得如花般灿烂。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笑意。春日的可爱在于人,如果你也碰到一个可爱的人,那真是幸运的事。张可久笔下的清明节,是感慨时光的《清江引·春思》元代:张可久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黄莺在门外柳树梢啼唱,清明过后细雨纷纷飘零。还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过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儿憔悴消瘦。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春残雨细,想到韶华易逝,游子未归,因而借酒浇愁,去打发那好天良夜。人生,有盼望就有失望,而失望好像格外多些。只愿每个人都能在春日收获属于自己的等待吧!每个人的清明节,都有不同思绪,隐娘只愿你的欢喜多过悲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诗人在不同节日抒发感情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最著名的《清明》诗。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这两首诗里面有一些诗句,都是愈发节日的情感诗句。

历代写清明节扫墓的诗?

《清明扫墓》

左河水-现代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岁欢未尽:岁欢即为欢度新年的春节,时间在农历的正月。春节过后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才算真正意义的过完年。这一天成为欢度春节的第二个高峰,这期间人们都忙于走亲访友,娶亲喝酒,之后正式进入春忙时节,农民工过此后才陆续返回城市打工。

农历正月在我国属于农闲季节,过年的氛围一般会延续到月底甚至农历二月初,这时已经与清明节很近了。

雨燕:指燕子的一种,生活在南方地区。燕是雀形目燕科的1属,是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的益鸟。体型小,翅尖长,尾叉形。一般在 4~7月从海岛回归靠近农田(昆虫)的农家繁殖,清明时节江南正值雨季。

声咽:这里一方面指燕子在绵绵细雨中飞行时鸣叫声音出现低沉、哽咽变异,另一方面是诗人在艺术上的借物抒情之法。柳失魂:柳树本无魂,但因在雨水淋漓之下低垂肃穆,失去了在那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的环境下所表现的那种婀娜多姿的风采及飞扬精神风貌。也是诗人在艺术上的借物抒情之法,以表达清明节人们扫墓时的心情。

寂静青山:青山,指坟山,即没有林木与耕种的墓葬之地,此词引于“青山处处埋忠骨”之句。寂静是指清明节之外的时间里坟山的寂寞清静。人陡涌:指到了清明节的日子处处坟山陡然打破了往日的寂静,前来扫墓的的人从四面八方的城乡赶来,形成一片人潮如涌的景象。

冥钱:是汉族民间祭祀时用以礼鬼神和葬礼及扫墓时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币之一,又称纸钱、冥纸、冥钞、冥币、金纸、银纸、阴司纸等等。一般是将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届时或抛撒于野外墓地,或焚化给死者,汉族民间一般将此称为撒纸、烧纸等。

烛纸:泛称香烛纸钱之类用于扫墓的用品。纸,即冥纸,是汉族民间拜祭祖先时火化的祭祀品之一。烛,指祭祀时点燃的蜡烛。祭先陵:祭,指祭祀,拜祭。先陵,指先辈的陵墓、坟墓。祭先陵也简称为扫墓。

扩展资料

清明扫墓的习俗:

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习俗和丧葬礼俗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关系。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即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扫墓祭祀,也就没有相关的记载。后来“墓而且坟”,即埋葬之后在筑起坟丘,使祭祖扫墓的习俗有了依托。到了秦汉时代,扫墓祭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地区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参考资料:-清明祭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1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