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我养你到18岁

望月砂 2023-07-27 12:58:28

成为更好的自己 戳↑↑蓝字 加 !

我养你到18岁

文/ 图/网络

有个阿姨提起自己的孙子就头痛不已。那孙子中学还没毕业就辍了学。不想继续求学,也不想去学某项技能或者手艺,整天呆在家里上网打游戏,“赶都赶不出去”,阿姨经常说“愁死了”。

说起来也不能怪孩子。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是“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父母”。那孩子几岁时父母就离了异,又各自成家。他判给父亲,便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除了温饱和物质的满足,那孩子大概没有得到多少过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之所以放弃学业,沉迷游戏,无所事事,肯定是心理方面已经有了问题。

青春年少时,我父亲就对我们姐妹仨都说过这句话:“我养你们到18岁……”

我于是就有一种危机感,于是就知道,作为子女,长到一定年纪是一定要独立、要养活自己的。18岁是一个里程碑,过了18岁你就应该像个大人了,你就得对自己的生存(生活)负责了。

所以我也经常对女儿重复我父亲说过的话,她现在16岁,大概已经听我讲过很多遍了:“我养你到18岁……考上大学继续供你读书,你自己寒暑假也要去打工挣学费;考不上大学就找个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我父亲之所以说“我养你到18岁”,我猜是我爷爷当年对他讲过这句话。后来问过他一次,果然如此。

昨天有人跟我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都不出去找工作。潜台词好像是反正家庭条件也都不错,父母也愿意养着。还有的是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我就跟女儿打预防针:你要自己养活自己,有余力,再养我们。

现在有很多父母“高风亮节”表态“不要孩子养老”。我是传统观念,认为子女是有责任和义务给父母养老送终的,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谓“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如果既不要孩子18岁以后自己养活自己,又不要孩子养老,孩子会有责任感吗 我不确定。

想起公司以前有个保洁阿姨。有次她问我公司有什么职位在招聘,说她娘家的侄子大专毕业很久了,“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看看公司有什么活儿吗 ”

阿姨又表示:“干什么都行。”

做过招聘的大概都知道,HR最怕的其实就是“干什么都行”的求职者。自己没有明确的岗位、职位目标,不提前给自己定向和定位,有的甚至连份简历都没有,来应聘了才问“你们都有什么岗位 ”好像真的什么岗位他(她)都可以胜任。

我就说让你侄子到公司面试吧,我跟他谈谈了解一下情况,看他能干什么再说。

然后有一天,那小孩就在他姑姑(保洁阿姨)的引领下到了公司。我让他填了履历表,带他到小会议室面谈。其实也不能算是小孩了,93年的孩子都已经24周岁了,是成年人了。他姑姑带他过来的时候说“那小孩过来了”,我也就称他“那小孩”了。

整个面谈过程中那小孩无精打采。我问一句他才答一句,连头都没抬起来过,跟我这个“面试官”始终没有任何眼神的交流。

我说你是学过汽车维修的,去汽车4S店工作不是很对口吗 他说不想去。问为什么 那小孩倒很坦诚:“我实习的时候干过几天,太累了!”

又问父母做什么,答曰:“自己做点小生意。”

我马上引导他:“家里就你一个孩子,跟父母帮忙做生意不也很好嘛 ”

他露出一点笑意,把头抬起一点,有些羞涩道:“他们嫌我太笨了。”

我也笑起来,开了句玩笑:“你父母都嫌你笨不用你,我们公司能招聘你吗 !”

他没有再讲话。作为一个营销类公司,我们的确没有合适他的岗位。

然后就让那小孩回去了。我跟保洁阿姨回复说:公司暂时没有适合那小孩的工作,不过,我恰好有两个在4S店工作的朋友,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推荐他去那里应聘,学点技术不也挺好的嘛。他大专所学的专业也跟汽车有关,说不定在那里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保洁阿姨来找我,虽然公司里不能安排,我觉得还是应该帮点忙比较好。阿姨也很高兴,我就给朋友打了电话,又把朋友的电话给了她。

听说那小孩执拗了两天,还是听家里人的话,从了这个姑姑的建议,去4S店上班了。大概过了不到一个月,有一天在卖场碰到保洁阿姨,她说那小孩不在4S店干了,又恨铁不成钢地数落起这个侄子:

那小孩一点儿也不懂事!俺不管了,也管不了!他爸妈都管不了他,毕业两年了也不出去工作。他爸爸做点小生意也挣不了多少钱,你说能管他一辈子吗 !他妈妈重度糖尿病,成天吃药……在4S店又干了才几天啊 就不想去了,回去还跟他妈妈发熊:“你要是差那七、八百块钱(学徒工底薪)就给我去买上保险,我去死,死了你就能拿到钱了。”

我惊呆了一下,这是一个已经24岁的儿子对身患重病的母亲说出的话啊!

我在楼道里站着听阿姨讲这件事,居然替那个糖尿病妈妈心生寒凉。父母不能养孩子一辈子啊,父母的职责是培养孩子有独立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而那小孩都已经24岁了还没有足够的成长,不独立又不知感恩,甚至还在以放弃自己生命的方式勒索、敲诈自己的父母。

不过这又怪谁呢 我如今怎么也想不起那个我只见过一面的小孩的模样。

他在面试的时候始终没有抬起过头,他的模样自然模糊成了一团。

——END——

你可能没读过的文章

我们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对幸福的感知力

听说你在等待“灵魂伴侣”出现

对家人最好爱就是:自己照顾好自己

再难,也要让孩子生活在身边

……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新书 各平台热销中。 : (ID:)

点“ ”进当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8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