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更好的自己 戳↑↑蓝字 加 !
4月27日,26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在住处上吊自杀身亡。相信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并不知道她写了什么书,大好的年纪又为什么会选择“走捷径回家”。
林奕含青春貌美,家庭优渥,父亲是台南的著名医生,哥哥也是医生。她自己是个“学霸”,曾拿过台南女中唯一一个满级分,考上台北医学院,但开学两周就休学;之后又考上政大中文系,第三年又因病休学。她的新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半年加印5次,去年刚刚结婚。大好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又怎么会选择自杀
林奕含死后,包括她的父母在内的很多人才知道,《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写的是她自己。儿时遭补习班名师诱奸、性侵的噩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她一方面要在学校和家里表现成“品学兼优”乖乖女;一方面要跟“这惨痛的经历斗争”。她从16岁起就看心理医生,期间还进过精神病院。
父亲虽为医生,好像并没有真正理解过女儿精神上的痛苦,以及痛苦的成因。直到她觉得自己“失去健康亲情爱情友情”,一无所有,反复自杀很多次之后,终于“解脱”。
据说在这部小说里,女主角的家庭没有给过她性教育。“家长们不仅从未想过要教育女儿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甚至当性侵发生时,都无法为女儿做心理疏导,和社会一起变成了侮辱女性的帮凶。”
那个性侵林奕含的补课老师目前还“逍遥法外”。时隔多年,受到伤害痛苦折磨的林奕含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概她也没想到要去控告、控诉、制裁那个是父亲的朋友、同学的父亲的“名师”,但她结结实实地是被伤害的一个,走不出那个噩梦和阴影。她被13岁时的遭遇摧毁了。
大概不止台湾,这么多年,我们在“性教育”方面又有多少提升呢 我实在是不知道。女儿读初中时,我曾问过她,学校里有没有“生理卫生”课,她说“没有。”
遥想我们当年读初中时,还曾有过一节课,是把男生和女生分开,各上了一堂课。给女生讲的是“生理卫生”,虽然大多数女同学都红了脸不好意思看讲台上的挂图,虽然明显感觉讲课的老师也有些敷衍,《生理卫生》课本发下来,但并没有老师讲解,那本书是我们“自学”的。还记得有个发育早的女同学,下课从座位上站起来,裤子上染红了一大片……她自己羞到不行,同学们看她的眼光,也好像是她做错了什么事。
30年间,我们的教育肯定已经上了无数个“台阶”,从小学到高中,周围每一家的小孩都在“补课”,但关于“性教育”的一课,从家庭到学校,好像一直在缺失。所以当年在网上看到英国“保护幼童”宣言,我立刻复制下来,跟家里的小孩讲。
英国保护儿童宣言
还买过一本《一定要告诉女儿的那些事》送给她阅读,虽然觉得有点晚。如果所有的家长、包括林奕含父母,都能告诉自己的小孩诸如《英国儿童十大宣言》提到的“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即便是父母也不可以),至少在被受到侵害、冒犯的时候,不至于怀疑自己的判断——那是个坏人。
女儿有次放学嘟着嘴回来,一看就遇到不开心的事了。细问之下,知道她跟班里一个男生打架。“那个男生特别讨厌,经常找女生的事儿”,还隔着衣服拉她胸罩的带子……我能理解十三、四岁的男生也许是对异性的好奇阶段,也许是以激怒女生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只是行为缺乏教养,还不至于坏到什么程度,管教一下或者吓唬一声也就没事了。我表示支持她“打回去!”
我说:“下次他再找你事,直接打脸!”
我问她:“要不要我去告诉老师 ”或者“让你爸爸去找那个男生 ”她说“不用”。我相信她自己已经能处理好这样的事情,也就没再过问。
每个女孩子都要知道——自我保护是第一位的,身体隐秘部位而不可冒犯。每个女孩子都要小心,女孩子小心点总没有错(点击可阅读)。
都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其实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安全养”。特别有女儿的家庭,在安全和“性”教育方面应该花更多的心思。一般来说男孩越长大越让人放心,女孩子却会始终让人牵挂。
看了林奕含的新闻,心里特别堵。想起女儿中考前“一对一”的补课,数学、物理都是男老师,未免庆幸和后怕,庆幸是遇到的都是好老师,后怕的是没有提前打预防针,想到比较坏的情形。大概林奕含的父母在女儿自杀后才会后悔让她去补课吧 她最应该补的是父母应该带给她的“性教育”一课。
如果中国父母能大大方方地跟孩子谈谈“性”,如果学校能坦坦荡荡地给青春期的孩子上“性教育”的课,如果孩子遇到“不轨”的老师马上告诉父母,意识到“你这样是犯法的”……大概,这样的悲剧就会更少地上演了吧
每个家长都要知道,你的孩子并非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这世界上的确有人渣有恶魔,甚至防不胜防。谴责道貌岸然的魔鬼并没有什么用,父母应该懂得犯罪预防的常识,做好必要的防范,特别是当母亲的要给孩子补上“性教育”一课。千万不要让你的孩子对人性之恶毫无防备,成为沉默的羔羊。
每个女人都要知道,你的一生,可能会遇到种种与“性”相关的恶意时刻。公交车上的猥亵者,偏僻小道的变态露阴癖,职场上的性骚扰……遇到了人渣,并不是女人的错!我曾在一位青年作家的文章里了解到一个心理学的知识:即便遭遇强暴侵犯,女性也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件被损毁的物品,而只是经历了一次不愉快的性行为。被性侵,并不会影响女性自身任何的存在价值。
露易丝·海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咨询专家、著名作家。她的童年在飘摇与穷困中度过,父母离异,5岁时曾被强暴,少女时代一直受到凌辱和虐待。她后来在纽约得以开始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先后写了《治愈你的身体》和被翻译成25种文字、全球畅销2000万册的《生命的重建》等书籍。《生命的重建》开篇,露易丝·海写道:
爱自己,接受自己
找到生命的价值。
很多时候,是受伤害的女人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是自我的羞辱,是不再爱自己,不再接受自己,甚至是周围人的口水和眼光,是社会的评价体系,加重了这种伤害。以至于人们甚至忘了去谴责、声讨和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
林奕含也是个作家,如果她知道露易丝·海并且读过《生命的重建》,那就是她经受的心理灾难太强大了。我写这篇文章,是想其他活着的人,不管会遭遇到什么,至少应该知道——活着,生命才有重建的可能。活着,就是件美好的事。
——END——
更多关于安全的文章
女孩子小心点总没有错
“一块巧克力引发花季少女跳楼”你怎么看
既为人父母,心怎可以粗
既然当了父母,就该知道点常识啊!
……
作者简介
,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新书 各平台热销中。 : (ID:)
新书(长按二维码进京东)
当当网搞活动,满150减50,点“ ”进当当!感谢转发+点广告+点赞+打赏+推荐朋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8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用心感受,就能看到“草地开满鲜花”
下一篇: 平庸不是家庭主妇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