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 戳↑↑蓝字 加 !
据说,当年泰安农行有个职员去广州出差,在地铁上偶然看到刊登了这篇文章的粤港信息日报,千里迢迢带回泰安。她大概也是个“文学青年”吧 文中写到的“木墩”是她朋友的朋友……
后来这篇文章辗转交给木墩……我是后来才知道的。昨天看到老朋友木墩 了这个 ,特地把这篇旧文贴上来。呵呵。
木墩姓牟,名字里有个“敦”字,人也敦实厚道。见了面我试探着冒昧地称他“木墩”时,他一笑,接着告诉我他铁路上的兄弟们也这么叫他。
木墩发表在山东青年报上的诗,曾一度在我们工厂的女单宿舍里被从报上抄来又传抄开去。那时候我不知道他就住在这个城市的边缘,在铁道旁的一间小房子里,电话线时常会被老鼠咬断,他有时会不屑于接;他凝视玻璃茶几上一只苹果的倒影,也会想起故乡的绿苹果园,想象自己是“一枚银光闪闪的镍币/来自共和国的1965年”,然后入诗,让人读后禁不住怦然心动。
有一次我去看他,在铁道旁他的办公室兼宿舍兼段里阅览室的小屋里,说了一些工作上不顺心的事,看着铁轨在阳光下伸向远方,他用了那时候正流行的张雨生的一句歌词问我:你是不是象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 我觉得很震撼。
也许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一份对人的品质的共同认可,使我们有一默契。
和木墩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很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夏天的午后,他请我在一家大商场门前吃冷饮,看来来往往的行人,风刮得很大。我刚要说像秋天的风,他一句“风中有秋的气息”脱口而出……
还有一次,是在站台上的不期而遇。他坐火车路过此地,停车的间隙到站台散步——这是他工作了多年的地方,住过的屋子就在离站台不远的地方,而我正同一个同学挥手道别。在人来人往“总是有风/总是有雨”的站台,在不经易间看见了那张久违的笑脸……
多年来,我们只在每一个新年到来的时候互寄一张贺卡。生活在另一个小城里的木墩兄,作为农民的儿子作为兄长,他说过他从来“不敢懈怠”,对事业对人生,他一直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着。
这些年人们好像都在忙着“下海”忙着淘钱,越来越不把诗和写诗的人当回事,听说他业余时间还在写诗写小说且小有成绩,心里就为他高兴。想他那达观、平和的处世态度,兄长般的目光,又知他内心的孤傲,就想起屈原写过的一种树:后皇嘉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
这是一种品格、一种形象,把这样一个朋友记在心里,对自己至少是一种鼓励。
于2009年
新书 已上架!
京东:/12072612.html
当当:/24144160.html
《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
戳原文,进当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7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孩子,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