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也称农历新年,是我们华夏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据说,在上古的尧、舜时期就有类似的祭祀活动,然后逐步形成规模,直到汉朝形成正式的新春礼仪。在汉朝民间开始燃放爆竹,也就是烧竹子。因为竹子燃烧时候,会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这声音不仅悦耳动听,而且令人十分减压。官员们也会在这一天朝贺天子,组织团拜活动。
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开始出现了用火药之称的鞭炮,也就是一直延续到现代的爆竹。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在《元日》中描绘了宋代老百姓过春节的场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所说的“元日”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春节在古代又称元日、正日、元首、改岁、新岁等等。
正式给春节冠名的是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为了区分农历和阳历新年,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春节定义为农历正月初一。后来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因为不被中国人所接受,以失败告终。
所以说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并且形成了其独特而富有文化内涵的春节文化体系。但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地区其历史、文化、民族习惯等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新年的习俗。
今年的春节被山东人隆重霸气的拜年方式突然霸了屏,山东人实实在在的跪拜方式震撼到众人,今天依然热度不减。
对于山东人的实实在在的跪拜式过年,有人称赞:跪拜礼是一种文化,值得弘扬传承下去!也有人反对,称跪拜礼是封建糟粕,应该剔除。
说这话的人其实他们不懂山东人。山东人憨厚耿直,山东大汉也更要面子,也懂得“男儿膝下有黄金”的道理。他们过年行跪拜礼,他们的跪拜礼只跪拜两种人:祖先和长辈。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在《中国历史精神》中写道:“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般,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自古迄今,山东人比较上最有做中国标准人的资格。”
从秦始皇至溥仪结束,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其中出皇帝最多的省份是河南,一共出了10个皇帝;全国出皇帝最少的省份是山东,为零!是的,山东一位皇帝也没有过。
山东人杰地灵,为什么却没有出过一位皇帝呢 因为山东是礼仪之邦,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一说。儒家文化对山东人影响较大,读圣贤书研修为君之道,只为辅助君王护国佑民,夺权犯上的事情不会做。
齐鲁化其实就是商周文化,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山东人依然在坚守着传统文化。跪拜礼更是对春节传统文化最受的坚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如今禁放爆竹,春节习俗能坚守的只有跪拜礼了。如果那天跪拜礼也被禁止,老百姓最重视的春节的年味儿也就渐行渐远了。
对于我们山东人过年的跪拜礼,您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是传统良俗,应该予以继承,大家相互争论,互不相让。有的媒体为了吸引读者,提高点击率,故意把标题变更成“南北开吵,过年要不要给长辈磕头?”,意思好像是北方过年多跪拜礼,南方少跪拜礼。
其实这个标题本来就是伪命题,跪拜礼并没有南北之分,南方北方都有跪拜礼,只不过是如今媒体哗众取宠的套路而已。但是关于跪拜礼的分歧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整理了一下,反对跪拜礼的理由有:一、封建陋习,奴性十足;二、侮辱人格,不平等;三、“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今男女平等,男女都不应该跪拜 等等。
跪拜礼起源于原始社会,从甲骨文金文研究来看,“拜”字就是人们拿着谷物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而跪拜是因为古人最早都是双膝触地坐在席子上的,跪就是坐,长跪就是直起腰,跪拜就是向前叩首(关于跪拜礼节我们另文探讨)。跪拜礼从最初的祈求神灵,祭祀祖先,跪拜父母,发展到对封建帝王以及贵族都要行礼。
跪拜礼一直流行到上世纪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于1912年元旦发布文告,改革旧俗、保障民权,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废止跪拜”。当时在废除跪拜制度的细节操作上是非常有技巧的,只规定官员之间、官员和民众之间不行跪拜,对民众在私人场合则不加干涉,这主要是跪拜礼有着不同含义。
针对官员跪拜,是一种不平等的礼节,确实存在侮辱人格尊严,蔑视人权以及要讲究自由平等,自然,这种封建糟粕绝对应该废除。但是,也要看到,跪拜礼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着其优良历史传统和道德礼仪需要。
我国以礼仪之邦著名,讲究礼仪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孝道里面,最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慎终追远,祭祀祖先,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大概这也是世人得以生存的意义所在。而孝顺,就要有一定的礼仪,其中,跪拜就是最重的礼节,表示最隆重的尊敬和无比的虔诚。
三个。
根据民间说法,给活人磕头最多三个,这是最大的敬意;对于去世的先人则是磕四个头,因此有“人三鬼四”之说,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基本上就磕一个头意思一下。“磕头礼”咋来的。
磕头(kotow),旧时的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近地或着地。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_迷信。
山东拜年的bgm专属背景音乐是《你走以后1.0》。
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水浒文化等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严格来讲,指的是山东济宁)。咱们开门见山来讲,今早一打开快手,伴随着《你走以后1.0》的BGM,山东拜年再次霸屏快手,作为一名山东人,自然是特别特别自豪。
山东拜年,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信仰,流行于农村老家,在城里不能说没有抖音山东拜年的歌是什么,但也不多见,通俗地来讲,就是小辈给长辈磕头拜年,拜完这户再去那户,街的这边走来一群人,和街的那边人汇合碰面,嘻嘻哈哈有说有笑地走向另一户人家磕头拜年。
在鸡鸣犬吠下跟着大人们看时机磕头拜年,磕下去看见的是地,站起身看见的是一群一群的人,但是在快手上看见的却是不一样的风景,大家齐刷刷跪下磕头,心里猛然软成了棉花,甜成了糖,顿生无限感慨,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背景音乐的名字叫《你走之后1.0》。“如果季节更替/树叶落地银色满际/没能走回原地/我再做个梦给你。”配上这首魔幻的歌曲,加上山东人民成群结队的磕头拜年视频,仿佛这才是中国春节应该还有的样子。
山东人过年是非常喜庆的,不过今年过年山东人是看着江苏人在放鞭炮和烟花,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了。
就拿春节跪拜礼来说,最近网上争论比较多,有的认为是封建糟粕,不应该磕头;有的认为是传统良俗,应该予以继承,大家相互争论,互不相让。有的媒体为了吸引读者,提高点击率,故意把标题变更成“南北开吵,过年要不要给长辈磕头?”,意思好像是北方过年多跪拜礼,南方少跪拜礼。
其实这个标题本来就是伪命题,跪拜礼并没有南北之分,南方北方都有跪拜礼,只不过是如今媒体哗众取宠的套路而已。但是关于跪拜礼的分歧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整理了一下,反对跪拜礼的理由有:一、封建陋习,奴性十足;二、侮辱人格,不平等;三、“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今男女平等,男女都不应该跪拜 等等。
跪拜礼起源于原始社会,从甲骨文金文研究来看,“拜”字就是人们拿着谷物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而跪拜是因为古人最早都是双膝触地坐在席子上的,跪就是坐,长跪就是直起腰,跪拜就是向前叩首(关于跪拜礼节我们另文探讨)。跪拜礼从最初的祈求神灵,祭祀祖先,跪拜父母,发展到对封建帝王以及贵族都要行礼。
跪拜礼一直流行到上世纪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于1912年元旦发布文告,改革旧俗、保障民权,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废止跪拜”。当时在废除跪拜制度的细节操作上是非常有技巧的,只规定官员之间、官员和民众之间不行跪拜,对民众在私人场合则不加干涉,这主要是跪拜礼有着不同含义。
针对官员跪拜,是一种不平等的礼节,确实存在侮辱人格尊严,蔑视人权以及要讲究自由平等,自然,这种封建糟粕绝对应该废除。但是,也要看到,跪拜礼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着其优良历史传统和道德礼仪需要。
我国以礼仪之邦著名,讲究礼仪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孝道里面,最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慎终追远,祭祀祖先,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大概这也是世人得以生存的意义所在。而孝顺,就要有一定的礼仪,其中,跪拜就是最重的礼节,表示最隆重的尊敬和无比的虔诚。
在后来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跪拜礼被取缔,民间跪拜礼却很盛行,尤其是逢年过节,祭祀祖先,叩拜神灵,父母寿诞,以及喜事丧事等,跪拜礼一直存在,长辈们教育孩子,从很小就开始,教导他们如何尊敬祖宗和先人,希望他们能够长大成材,光宗耀祖,不辜负父母一番心血。孩子们往往在小的时候并不理解,但是到了自己为人父母,或者下有儿孙,就知道孝道的重要性,因此,这种理解是分年龄层的,不到一定年龄很难理解。
后来随着文革,许多传统都成了封建糟粕,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侵入,让不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对一些礼节感到陌生。然而,在大多数农村以及文化气息较浓的家庭,跪拜礼依然存在。
正因为以上原因,造成了不少年轻人,对跪拜礼感到不理解,比如上面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们说了,如果给政府官员跪拜,那么,这就是奴性,是封建糟粕,早已废除;如果给自己的父母跪拜,被认为是封建糟粕的话,我就不知道,在讲究孝道的国家,什么还叫孝顺?有的人说了,孝顺不一定要磕头,这话是对的,确实不错。
但是,父母养育了你一场,为你含辛茹苦,把你拉扯成人,难道磕个头就这么难吗?!难道给父母磕个头就是侮辱人格不平等吗?因此,磕头和不磕头都有道理,只不过笔者认为,有跪拜礼传统的家庭,继续行跪拜礼没有错。
关于第三个原因感觉到可笑,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说的是男子汉要有志气,不要做奴才,要堂堂正正做人,并不是不让跪拜父母,就像俗话“跪天跪地跪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因为给父母磕头,把“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个道理拿出来,那可是真莫大的讽刺!
当然,有的是因为自己是儿媳妇(或者女婿),认为给公婆(或者岳父岳母)磕头不应该,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针对这样的儿媳(女婿),我们要问,两人是否是真心相爱?如果真心相爱,以后和双方父母在一起生活,出于感谢爱人父母给了您这么个优秀的丈夫(媳妇),磕个头也应该,而且,对方家乡肯定有跪拜礼的习俗,如果犟着不拜那么就是自己找别扭,试问值不值得?
再者说,现在流行西方什么劳什子单膝跪拜,经常看到电视电影以及大街上,男士求婚跪在地上表白,我想,那时候这位女士就不想想“男儿膝下有黄金”了?!既然能对媳妇磕头,为何不能给生己养己的父母磕头?对方既然能给自己父母磕头,为何不能给对方父母磕头?
再者说,那些大谈特谈不能给父母或者对方父母磕头的人,说不定在庙宇求神打卦的时候,磕的头可能比谁都不少,殊不知,六祖慧能说过,“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家里有着两尊最大的佛不拜,却去外面祈求神灵,请问这有何用?若有神灵也不会保佑你,只有把父母长辈孝敬好了,那么您的修行也就非常完备了,自有神灵赐福。
因此,跪拜礼究竟是社会良俗还是封建糟粕,我想大家自己揣摩,毕竟,跪拜礼只是在至亲之间才会出现,外人自然难以置喙,也不要非扣上封建糟粕的帽子,你自己不愿意跪拜没什么,是你自己家教的原因,别人跪拜也是家教的结果,大家各按良心,自行其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6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成语故事——日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