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成语股数——望梅止渴

金钱草 2023-07-27 11:38:30

曹操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望梅止渴是他的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带领了一队人马出去打仗。这一次行军路途很远,他们走呀走呀,走了许多天。

一天中午,军队走到一个大荒原上。天上没有一丝儿云彩,太阳像火似的烤人。士兵们一个个累得满脸通红,浑身流汗,嗓子眼里想要冒火似的,光想喝水。可是,行军随身带的水早就喝光了。

曹操命令军队暂停下来休息。他派了两队人,一队到附近去找水,一队就地挖井。挖井的挖了半天,也不见一滴水。过了一会儿,找水的人都带着空桶回来了,向曹操报告说:“这个大荒原上,既没有河,也没有井,哪儿也找不到水。”

士兵们一听说没找到水,渴得更厉害了,坐在地上都站不起来了。

曹操心里可焦急啦。他想:不能在这里等死呀,得想个办法走出这个荒原才是。……他忽然望见前面远远的地方,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心里一动,就高兴地对士兵说:“有水啦!有水啦!”

士兵们一听有水了,霍地都从地上站起来,争先恐后地问:“在哪儿 在哪儿 ”

曹操指着前面的树林说:“你们看哪,前面那片梅林,结的梅子又多又大又酸,不是比水还强吗!”说完,还咽了老大一下口水,好像酸梅已经吃到嘴里似的。

士兵们一听说有酸梅,不觉都从舌根底下流出口水来了!嘴里有了口水,立刻就不怎么觉得渴了。

曹操赶紧整顿好队伍,继续向前行军。他们终于走出了大荒原,找到了水喝。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望梅止渴的成语意思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基本释义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贬义


元·贾仲名《对玉梳》:“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

成语故事中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

原文
编辑
魏武(1)行役(2)失汲道(3),三军皆渴,乃(4)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5)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6)闻之,口皆出水(7),乘此得及前源。

翻译
编辑
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时,部队行军长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为了不耽误行军,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终于到达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1]

注释
编辑
1.魏武:曹操,他的儿子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2.行役:带有任务而跋涉路途,这里指代部队行军。
3.三军:全军。
4.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途径。
5.皆:全,都。
6.乃:于是,就。
7.饶:多,丰富。
8.士卒:士兵,古代的卒代表现代的兵。
9.出水:流出涎水,流出唾液。

句子翻译
编辑
1、魏武行役失汲道:曹操行军找不到取水的途径。
2、乘此得及前源:军队凭借这个机会到达了前方的水源。

出处
编辑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 行役失汲道,
百度图片:望梅止渴
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示例
编辑
①无名氏《桃花女》第二折:“你休言语,怎成合,可正是。”
②施耐庵《水浒传》五十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画饼充饥!”
③贾仲名《对玉梳》:“你要我便是~。”
④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却那里得这银子来!只好~,画饼充饥。”
⑤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儿叫买办的,把三分银子打发他去,欢天喜地上楼去了。真所谓~,画饼充饥。”
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
⑦茅盾《路》七:“骗谁呀?你是在那里~。”
⑧马南邨《燕山夜话·有书赶快读》:“如果现在丢开这些基本的书籍不认真苦读,一心想找秘本,只恐~,无济于事。”

近义词
编辑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但“望梅止渴”表示空等、空想、没有实际行动;而“画饼充饥”往往有聊以替代的画饼的行为。

反义词
编辑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语法
编辑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三国演义中望梅止渴的成语是

【成语】: 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释】: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举例造句】: 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拼音代码】: wmzk
【近义词】: 画饼充饥
【反义词】: 名副其实
【歇后语】: 曹操率兵进入无水大荒原
【灯谜】: 最有效的止渴办法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我安慰
【英文】: quench one's thirst by thinking of plums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途中没有水,带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们渴得要命,纷纷停下乘凉,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没发现水源,曹操急中生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6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