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8位唐宋诗僧,一人一首代表作,最后两首你一定知道!

过山龙 2023-07-27 10:52:27

诗僧,意为通晓文艺,善于诗作的僧人。一般特指唐代江左之诗僧 。

通俗点说,诗僧就是善写诗作的僧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文艺的民族,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僧人也不例外。隐娘要给大家推荐8位诗僧 ,8首经典诗词,一起来欣赏下诗僧们的文采飞扬吧!

灵澈:唐代人,本姓杨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刘长卿有《送灵澈上人》诗传世。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韦丹是唐代名臣,与灵澈交好,韦丹写诗对灵澈透露出想隐退之意,灵澈以此诗作答。

这首诗中一方面如实地介绍作者自己清净修行,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涯,另一方面也讥讽那些趋赴清高却又恋栈官位的官僚们虚伪的行为。诗写得浅显通俗,却很有内蕴。

寒山:唐代著名诗僧,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寒山经常在山林间题诗作偈,其诗通俗,表现山林逸趣与佛教出世思想,蕴含人生哲理,讥讽时态,同情贫民。《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此诗主要写作者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眼所见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这首诗使用大量叠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齐己:晚唐诗僧,出家前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早梅》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贯休:俗姓姜,字德隐,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擅绘画,代表作有《十八罗汉图》。《怀武夷山僧》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红心蕉绕屋,白额虎同禅。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终期还此去,世事只如然。这首诗记述了贯休与扣冰古佛彻底煮茶论禅的情景。诗中盛赞了古佛“群物侍伴,双虎同禅”的法喜禅悦,其中“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之句则是描述了山心庵周边遍植老枞茶树的殊胜景象。皎然: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诗僧,谢灵运的十世孙。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情调闲适,语言简淡。《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此诗为访友人陆羽不遇之作,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前半部分通过对陆羽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后半部分通过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羽的潇洒疏放。全诗语言朴实,层次分明,音调和谐。仲殊: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

《南柯子·忆旧》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一位僧人,走在江边潮湿的沙路上,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好像是在哀怨时光流逝。诗人一面欣赏着这清爽夏朝的旅途光景,一面也咀嚼自己长期以来萍踪无定的生涯况味。作者能把旅途中的见闻感受用词笔如实写来,情景并茂,显示了他的浓郁诗情和坦率性格。志南:南宋和尚。志南是他的法号,因他出家做和尚,故叫僧志南,俗姓待考,能诗文。《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志南这首诗,语语清淳,从容不迫,在写景时充分注意了春天带给人的勃勃生机,富有情趣,所以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赞赏。志南作为诗僧,名气不如南宋其它诗人,但就凭借这短短的一首诗,将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无门慧开禅师:宋代诗僧,杭州钱塘人,俗姓梁。《颂古》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琅琅上口,最为佛门弟子所爱颂。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能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细细一看,其实,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原来都出自诗僧之手,比如说“吹面不寒杨柳风”、“十里青山远”等。诗僧的作品中,多是恬淡、寂寞的,于我们来说,也是领略一重诗词的新天地吧!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唐诗的魅力

唐诗的魅力 文 / 格老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传诵不已,代代承传,它不仅被文人传唱,供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上,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至今仍然鲜活而生机盎然。今天父母给孩子教的第一首诗,大多是李白的《静夜思》,听着那稚嫩的声音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由会心一笑,想起自己的童年。大型文艺活动唐诗也是一道保留节日,濮存新诵读的《将进酒》令人荡气回肠,据白居易《琵琶行》改编的琵琶独奏清新秀丽。流行歌曲也大量借鉴唐诗的原素,据张继的《枫桥夜泊》编写的流行歌曲,我很喜欢,“月落乌啼不改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仍是当年的夜晚”。与朋友边喝酒边听歌,沉浸在那风花雪月、关山大漠、大江东去、枫林晚秋、野舟横渡的意境中,是一种享受。而旅游休闲,每每看到眼前的美景,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唐诗,登高就会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观雪就会吟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望瀑布就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诗几乎为所有的景色都题写了绝妙的解说,像李白登黄颧楼说的,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影响了我们的创作情绪。
连人的情感也每每陷在唐诗的情臼中,唐诗常常侵入了我的潜意识。得意时会吟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独时会想到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过年过节时,“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念故乡亲人时恨不得“只愿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年青时喜欢唐诗是为了表示自己有文化,有品味。读书人不会几首唐诗那是没面子的,因为唐诗太普及了,影响太大了。随着阅历的增长,对唐诗的理解有了新的感受,感觉唐诗不仅是文学艺术,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唐朝人的生存形态,一种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博大精神,唐诗的魅力无穷,原因何在,古往今来,专家学者有许多专著在探讨,在解读,我的阅读感觉是,唐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史,诗中有魂。

诗中有画

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不足为奇。在唐朝的诗人中,不仅是王维,还有许多诗人都能画画,或者有着画家观察生活裁剪素材的本领,他们大量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就是一幅幅秀丽多姿的风景画,令人品味欣赏。
庐山的瀑布有几十处之多,李白到底描绘的是那一处呢?一般认同是香炉峰,我觉得描写的是秀峰的瀑布,秀峰我去过多次,瀑布位于庐山南郊星子县境,从山下爬坡约半个小时,远远望到一处瀑布挂在近山顶的绝壁上,大多时候烟雾潦绕,太阳出来金光灿灿,一般人只感到瀑布的雄伟壮观,而李白却把瀑布比作银河,何其形象,妙不可言。
天门山位于安徽和县,我年轻时曾与团员们一起去天门山游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站在天门山上,李白描绘的景色一览无余,两山夹江,碧水东流,孤帆远去,清新自然,无一句评说,但诗中的愉悦,景中的秀丽融会交合,情景交融,沁人肺腑。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表现了山林的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画面丰富多彩,明月、青松、岩石、溪流、竹林、莲花,使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处境,不由感叹大自然造物主的博大、和谐、永恒。
杜牧的《山行》,描写秋天的山景无人可及,“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种景色在江南的山林几乎随处可见,但经诗人一提炼,霜叶红于二月花,成了千古名句,秋天赏红叶成了人游人的节日,茅盾还用作小说的题目。
唐诗人不仅是画家,也是高明的摄影师,像柳宗元的《冬雪》与其说是幅画,更像幅摄影照片,“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空旷寂静的冰雪世界里,一个穿着蓑笠的人在垂钓,我看过明人据诗画的画,画面冷艳、超脱,冷酷,但于冰雪之中又给人一种希望,一种寄托。
杜甫写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像是四幅图片,颜色有“黄”“翠”“白”“青”,镜头有近中远景,黄鹂在柳树中啾鸣是特写,白鹭飞上青天是中景,窗户嵌套的西岭雪景则是远景,而门泊东吴万里船则带些想象,有蒙茏色彩了。
唐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关山大漠,戈壁草原,三山五岳,长江黄河,春花秋月,小桥流水,楼台亭阁,都溶入了诗人的人生感受和艺术创造,令后人难以超越。

诗中有情

有人说,愤怒出诗人;有人说,悲伤出诗人;道理都对,诗人有情感,诗人要有生命的激情。好的诗歌都是抒发出真挚的情感,来感染读者的,唐诗中的情感像窖藏的美酒淳香醉人。
以我之见,情有大情小情之分。所谓大情是忧国忧民之情,悲天悯人之情。所谓小情是儿女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无论是大情和小情,在唐诗中都有精致的作品。
杜甫是忧国忧民最典型的代表,“至君尧舜上,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抒发他想为国尽才的出仕心情。而“朱们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则是对那个人吃人社会的声讨与鞭挞。
李绅的《悯农二首》则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对农民兄弟的深切同情,在封建社会有这样的思想难能可贵。
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
还有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对卖炭老人是多么怜悯与关心,在今天来看,也是难得的人文关怀,当今领导人为民工讨回拖欠的工资,有钱人为弱势人群捐助也不过如此,而唐朝到今天已经走过一千多年。
唐诗人这样的描写不是个别的,像杜甫的〈石壕吏〉,李白的〈丁都护歌〉,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李贺的〈老夫采玉歌〉,聂荑中的《咏田家》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农夫、纤夫、樵夫、征夫、矿工、宫女等弱势人体的同情和怜悯。说明了唐朝诗人已经具有人文平等意识,也使唐诗浸润了深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在唐诗中更多的是描写儿女夫妻朋友之情,更细腻动人。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情感丰富感情细腻的代表作。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无一想字,无一爱字,殷殷之情跃然纸上。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与琵琶女素昧平生,一个是流放的贬官,一个是流浪的歌女,在特定的情景中两人有了共同的情感。这句诗千百年来慰籍了多少天涯孤旅寂寞的心灵。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不仅仅是表现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还溶入了对生活价值的思考,功名事业与家庭团聚生活情趣相比,那个更有价值?
唐朝诗人写得更多的是送别诗,几乎可以编一个专集。当代人送别,除了送些礼品,祝福亲友一路平安。现在手机短信的送别语已经格式化了,千篇一律,以调侃为多。而唐诗人的送别诗,情感真挚,个性鲜明。
渭城朝雨浥青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阳关外面是大漠黄尘,满目凄凉,送别之情尽在杯中,请喝上朋友的一杯送别酒,平安上路。这首送别曲不仅当时流传,被谱曲吟唱,至今还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与孟浩然是挚友,他站在江边与友人挥手告别,直到帆船消失在天边,还在凝神观望。诗中无一句祝福,全是景色,但友情之浓烈时隔千年我们还被深深打动。

诗中有史

唐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可圈可点。文功武治,经济发达,文化灿烂,人才济济。定南越,通西域,开疆拓土,国力强盛,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唐诗的璀璨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唐朝的繁荣昌盛在唐诗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通过描写长安豪门贵族争竟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也为我们留下了古长安的繁华景象,“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百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四通八达的大道与密如蛛网的小巷相联通,街上车水马龙,珠光宝气,长安作为当时世界大都市的非常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梁家画栋中天起,汉帝金陵云外直。”画栋飞梁的宫殿建筑,比街连绵的豪门宅第,充分展示了大唐的繁华。唐朝长安的繁华可以与今天的上海妣美。这首描绘大都市的诗还影响了后人,宋朝柳永的《咏海潮杭州》就受了唐诗的启迪。
唐朝的边塞诗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战争的壮观场面和神奇惨烈。
岑参一生三次出塞,亲自参加了讨伐匈奴的战争,他的诗作描写西北的边疆景色苍凉悲壮,“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西行奉送出师西征)描写战斗场景壮观惨烈,“上将拥旗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旗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不脱马蹄脱。”不是亲临战场的人是无法如此逼真地表现战争场景的。还有高适、王维、王昌龄都留下了不少战争题材的诗篇,像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描述了玉门关一带的风光,表现了汉军人为国征战的雄心壮志。
被称为诗圣的杜甫,用大量的诗篇描述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场景,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童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离家别〉〈无家别〉加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合成一部安史之乱社会生活的画面,杜甫通过军官、小吏、士兵、难民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反映了战争造成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群众痛苦的生活,揭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批判统治阶级的好大喜功和穷奢极欲。
白居易的〈卖炭翁〉不仅揭露统治阶层对百姓的掠夺,还生动记述了唐朝时市场交易的场景。
“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糸向牛头充炭值,”〈新丰折臂翁〉描写了一个退伍军人的一生,老人因征战伤了一条臂,反而庆幸“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飞骨不收。”读来叫心酸落泪。
唐诗还形象地描述了公孙大娘舞剑,琵琶女弹琴,画家挥毫泼墨,宫女长袖歌舞等场面,用语言来表现音乐是很难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之贴切,音节之跳跃,成了描写音乐的千古绝句。
唐诗记述了几乎所有的军国大事,描写的对象上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有耕夫走卒,市井游侠,留下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唐诗就是一部唐朝的诗史。

诗中有魂

诗是什么?诗就是灵魂的自白,心灵的梦呓。马一浮先生说,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突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诗家常说,唐诗的特点是雄浑博大,气势磅礴,但唐诗还有个更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由、开放,诗人尽情展示生命的状态,不管是辉煌还是落魄,入仕还是归隐,读唐诗,我常常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生命,虽然时空相隔千载万里,他们的喜怒哀乐仍然与我同在。
同样是表现人生不得意的心态,李白咏叹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珠玉买歌笑,慒糠养贤才。“(《古风》)直抒胸怀,表现的是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曲的反抗精神。
而杜甫则借景抒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登高》),更多的是辛酸悲愤。不同的表白非常切合李杜的性格和诗风,一个是浪漫主义大师,一个是现实主义的斗士。而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怆凉孤独,时空浑一,与陈子昂的军旅经历和边塞风光溶为一体。诗如其人。
李白歌咏大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雄浑奔放,不拘格律,明显继承了古乐府的特点。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工整对仗,充分体现了杜甫五七言律诗高手的风格。
嘲讽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白居易多用白描,诗风如话,“奔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重赋》)“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宫人白发歌?”(《上阳白发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风浅显平易,意到笔随。而他的主张也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而杜牧的诗风含蓄艳丽,他讽刺唐玄宗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有《江南春》中对统治阶级提倡佛教,劳民伤财的讽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首诗,无一句批评,看似写景,但读者从中自会感受作者的批评与嘲讽。杜牧生活在晚唐,当时的政治风气也许没有那么开放了,他用隐晦的方法批评统治阶,心态平淡,非常狡猾,但这与他的性格和修养是分不开的。这种讽喻诗更有味道。
在一篇文章里我读到“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的诗句,超脱出世,起初我以为是王维的诗句,因为王维晚年信佛。一查唐诗辞典,才知道是诗僧寒山的诗,一想,只有出家人才会有这样的禅气,日出日落,春去春归都不在意,不是僧人又怎能写出这样的诗。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也写了面对大自然的孤独与寂寞,“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虽然超脱,还是透出生活的情趣。李白对生活充满情趣。再看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活生生一个老顽童形象,这就是李白,不是其它人能写出来的。
李贺和李商隐都喜欢用神话和历史典故,而李贺追求奇特的氛围、鲜艳的色彩,如“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而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凄凉、委婉,还有伤感,形象不易,用典也贴切,他虽然学习李贺,却与李贺不雷同。
唐诗中同样的题材在不同的诗人的笔下,千姿百态,因为诗人都是“那一个。”
读出性格,读出特色,走进诗人的心灵,才能真正感受唐诗的魅力与精彩。

最搞笑的古诗

 搞笑诗句
1、相见时难别亦难,男友床上菊花残。
2、唧唧复唧唧,木兰开飞机,开的什么机?波音七四七!
3、风萧萧兮易水寒,一条大河波浪宽。
4、天涯何处无芳草,处处闻啼鸟。
5、牡丹花下死,有事请烧纸。
6、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7、风萧萧兮易水寒,甲型流感易传染。
8、垂死病中惊坐起,一枝红杏出墙来。
9、美人卷珠帘,万径人踪灭。
10、日赵香芦生紫嫣。
11、男人四十一枝花,我花开后百花杀!
12、半夜三更鬼敲门,路上行人欲断魂。
13、冤冤相报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4、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15、人生自古谁无死,不如自挂东南枝。
1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17、后宫佳丽三千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一枝红杏出墙来,隔壁王二不曾摘。
19、长恨村姑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
20、洞边日出溪边雨,道士无情雀有情。
21、采菊东篱下,自挂东南枝。
22、关公战秦琼,相逢何必曾相识。
23、一枝红杏出墙来,十对夫妻九拜拜。
2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门口小卖部。
2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睡在街道办事处。
26、英雄宝刀未老,老娘风韵犹存。
27、春宵一刻值千金,爽了弟弟伤了肾。
2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壶红星二锅头。
2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北京烤鸭店
30、春鸣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31、人生自古谁无死,春宵一刻值千金。有约不来过夜半,长使英雄泪满襟。
32、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枝红杏出墙来
33、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34、十年生死两茫茫,走遍夜店找牛郎。
35、床前明月光,洗洗更健康。
3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套子进幽谷。
37、问君能有几多愁,困了累了喝红牛。
38、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39、好雨知时节,走路会湿鞋。
40、我劝天公重抖擞,天公抖掉一只手。
41、大风起兮云飞扬,一生至爱阿迪王。
42、出其不意必自毙。
43、史泰隆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陈冠西——
44、孟姜女哭倒长城干红,白娘子水漫金山词霸
45、洞房花烛夜 无忘告乃翁。
46、千山万水总是情,多给一份行不行。
4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刷牙。
48、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棒也会磨成针。
49、醒时同交欢,儿女忽成行。
50、一枝红杏出墙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51、落霞与孤鹜私奔,秋水和长天离婚。
52、桃花滩水深千尺,古人大便不用纸。
53、红橙黄绿青蓝紫,东南西北中发白。
54、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
55、劝君莫喝二锅头,脸红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6、洛阳亲友如相问,精尽人亡两不知。
57、何事长向别时圆,我会天马流星拳。
58、天苍苍,野茫茫,一树梨花压海棠。
59、停车坐爱枫林晚,玉人何处教吹箫。
60、路漫漫腿修长兮,吾将上下而摸索。
61、我抖一抖麻袋,不带走一棵白菜。
62、夜来呻吟声,少女变大嫂。
63、宽衣解带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4、口水一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
65、江山如画皮,人生如梦遗。
66、锄禾日当午,精落床下土。
67、但使龙城飞将在,六宫粉黛无颜色。
68、2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双截棍
69、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棒也能磨成针。
70、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
71、西塞山前白鹭飞东村河边爬乌龟。
72、朕与先生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73、一枝红杏出墙来,老少爷们尽开怀。
74、老夫聊发少年狂,二奶作伴好还乡。
75、锄和日当午,曲项向天歌,夜来风雨声,万物润无声。
76、但使龙城飞将在,从此君王不早朝。
77、三个臭皮匠,臭味都一样。
78、年少不知精子贵,老了才知做爱累。
7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识弯弓射大雕。
80、一枝红杏出墙来,日后再往墙内塞。
81、听君一席话,圣斗士读书。
82、莫愁前路无知己,极品不会没人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5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