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发展到唐朝,由古体诗走向近体诗,唐诗讲究声律,尤其是七言绝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易于低吟高诵,而且它题材广泛,咏史怀古、议政记事、诉幽怨说友情……精彩纷呈,成为最受欢迎的诗歌体式之一,涌现出了一大批名篇佳句。其中,有三首唐诗七绝,同以边塞为题材,它们都被后来学者誉为七绝压卷之作,即“七绝第一”,你觉得哪首最实至名归呢
1.《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皎洁的月光仍如秦汉时那般,静默地关照着这广阔的边塞,英雄男儿们万里远征至此,很久没回过家乡了。只要龙城的将军李广还在,绝不会纵容敌军翻过这阴山。
明代学者李攀将王昌龄这首诗推作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短短四句,将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以雄劲的笔触,艺术地概括了边塞战士们的战争生活,并熔铸了诗人自己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彰显着盛唐风骨。
2.《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则认为,唐诗的七绝压卷之作,应当从王翰或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来选。王翰这首《凉州词》描写了一场军中盛宴,流光溢彩的夜光杯中盛满了鲜美可口的葡萄酒,歌妓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喝着美酒打着拍子,胸中溢满畅快与豪情,今天一定要一醉方休啊,即使醉倒在战场上也不要笑我,此次出征,本就存了马革裹尸、无法生还的决心,所以醉倒沙场又何妨呢 这不是诗人一个人的心理,沙场将士,谁不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呢 整首诗苍凉悲壮却不低沉,豪迈奔放,也尽显着盛唐的特色。
3.《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站在城墙之上远望,滔滔黄河水向东倾泻,似要流向天上白云之间,如今所在的这凉州,是一座孤城,城墙之外,四面都是绵延不绝的万仞高山。想吹奏一支羌笛曲来抒怀,可何必吹《折杨柳》来埋怨春光来得太迟呢 要知道,遥远的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诗歌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借雄阔苍凉的山川,展现出戍守者处境的孤危,后两句写到戍边者不得还乡,诗人将如此怨情写得悲壮苍凉,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一点不见衰飒颓唐的情调,反而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4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