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人间失格》在杂志《展望》上作为全三回的连载小说发表,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
它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太宰治透过主角的人生遭遇,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表达出来。小说描述了叶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的,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作者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可耻的一生”。
《人间失格》经典语录:
1.我几乎无法与旁人交谈,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于是我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搞笑。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极度恐惧,但始终还是无法对人类死心断念。于是我借着搞笑这条细线,与人类系在一起。我表面上总是笑脸迎人,但内心却是卯足了全力,在成功率千分之一的高难度下,如履薄冰,冷汗直流,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2.我对于"向人诉苦"这种方法,不抱一丝期待。不论是向父母诉苦、向警察诉苦还是向政府诉苦,最后还是只能听那些深谙处世之道的人,以通情达理的借口,滔滔不绝的说个没完。
我知道结果一定有所偏颇,但我相信向人诉苦终究是白费力气,我只能选择隐忍,不说真话,继续搞笑。
3.对讨厌的事不敢明说,对喜欢的事,也像偷东西似的战战兢兢,在那痛苦的滋味以及难以言喻的恐惧下倍感苦闷。换句话说,我没有抉择的能力。我想,日后我的人生之所以尽是可耻的往事,可说都是这样的个性使然。
4.互相欺瞒,却又能过着圣洁、开朗的生活,或是满怀自信度日的那些人,我实在无法理解。人类终究还是没能让我明白当中的奥妙。要是我能明白,我就不会如此惧怕人类,也不必如此卯足全力讨好他们,更不必与人类的生活对立,夜夜遭受地狱般的烈火折磨。
5.猴子的笑容--只是在脸上挤出丑陋的皱纹而已。
6.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
7.人绝不会服从他人,即便是奴隶,也会以奴隶的方式展开卑屈的反噬。
8.我越想越糊涂,越琢磨越恐惧,仿佛唯有自己是世界上的异类。我与旁人几乎从不交谈,因为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9.我的不幸,是因为没有拒绝的能力,因此一旦别人劝诱,我便觉得假如拒绝的话,会在对方的心里和自己的心里都留下一道显而易见、永远也无法修补的裂痕。
10.我究竟能否称得上是个幸福的人呢 自幼时起,就常有人说我幸福,我却总觉得自己有如深陷炼狱,那些说我幸福的人在我看来反而比我幸福许多,他们安乐的生活远非我所能比拟
11.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痛来袭。
12.人啊,明明一点儿也不了解对方,错看对方,却视彼此为独一无二的挚友,一生不解对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人间失格
太宰治/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已读过
豆瓣评分
8.3
60640人评分
读书笔记
书评
话题
讨论
? ? ? ? 继上次《挪威的森林》之后,今天向大家推荐第二本书,都是出自日本作家,好奇心驱使我看了它。坦白讲我真的没有看懂,我不明白主人公到底丧在哪里,有现象却不交代缘由。
“人间失格”顾名思义,就是 丧失为人的资格 的意思。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起初我是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意思的,现在也不是很懂,如果你是个过分悲观者的话,那么我劝你最好不要碰这本书啦。
? ? ? ? 对这本书最大的直观感受正好迎合了前段时间微博的热搜话题,“人生实苦,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 ? ? ? 所不同的是,微博上所介绍的是那些生存卑微的如同草芥的人,是如何通过不屈的奋斗才活得为人的尊严。
? ? ? ? 而小说里的叶藏,直治则是竭尽所能的让自己活在人世间,不那么对人世充满鄙夷,甚至一直在寻求不放弃生命的理由。二者的不同,对待生命的态度 令我匪夷所思。
? ? ? ?你接受的不一样越多,你对不一样的忍受度就越高。
? ? ? ? 这是我们不能轻易理解得了的三观,然而我们却没有权利去否认和批判。
书摘
? ? ? ? “堀木与我,相互蔑视却又彼此往来,并由此而共同作践自己。倘若这就是世人所谓“交友之道”的本质,那我与堀木的关系无疑称得上是真正的“朋友”了。
? ? ? 我问神明:难道信任也是一种罪过?!
? ? ? 纯真无垢的信任算是罪过吗?
【葫芦花日记】
? ? ? “学问是虚荣的别名,是人成为非人的一种努力。”
? ? ? ? ?“战争。日本的战争是恼羞成怒的大发作。被卷进这种恼羞成怒的发作中而死,我不干。还不如独自去死的好。”
? ? ? “我希望跟不想受人尊敬的人交往,可是那样的好人却不愿跟我交往。我假装早熟,人们就传说我早熟。我假装懒汉,人们就传说我懒汉。我假装写不出小说,人们就传说我不会小说。我假装说谎,人们就传说我说谎。我假装有钱人,人们就传说我是有钱人。我假装冷淡,人们就传说我冷淡。可是,当我真痛苦到不由自主发出呻吟时,人们却传说我是假装成痛苦。”
? ? ? ? ? “严肃=愚蠢”
? ? ?“总而言之,人只要还活着,肯定是在做骗人的勾当。”
? ? ? ? ?“难道我们有罪?生为贵族,这便是我们的罪过?难道因为我们生于这个家中,就得像犹大一类人那样永远过着恐惧、忏悔、羞怯的日子吗?”
? ? ? ?全书充斥着灰暗和逃避的人生观,爱,天真、孤独、自由、颓废、尊严、恐惧、好奇、欲望、理性、幽默、乐观、勇气、幻想、善恶、信仰……通往永不妥协的自我
? ? ? ? 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卑的,在书里或多或少会找到一些契合的点,每当内心最深处 无处躲藏的伪善和邪恶 在这本书里相遇。
? ? ? ? 你会被无限的理解和获得安慰,不禁大惊失色,原来这么多年自己认为拿不上台面的小阴暗,在一些人的身上却如此不加掩饰的表达,仿佛压抑的情感最终得到了释放,而后感激涕零……
? ? ? ? 我的字典里奋斗和向上的词汇太多,我不认同书里的许多观点, 但在多年的为人处世中,学会了适时地收敛自己的乖张,更开始明白生而为人的难处。
? ? ? ? 以前觉得自己这接受不了那接受不了, 还自认为有原则,实则是井底之蛙,不懂大千世界各有他的不同。 于是开始学会与自己和解,学会温柔地与世界相处。
? ? 读完全书,对于有些地方甚觉荒诞,感激自己, 谢天谢地没有太多与太宰治共鸣的地方, 证明我依旧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
? ? ? ? 毕竟在青春期的某些节点,我曾一度自卑自闭到整个人都充满着颓废的气息, 有的时候,我甚至感觉我这一辈子就要完了。 更令人可笑的是,我感觉至今我仍没有过叛逆期,不断地自我否定又自我救赎吧。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也欢迎交流心得,读书这件事真的蛮酷。
? 最后借用一句知乎里的一句书评:
?你们赤足若无其事走过的地面,对我们而言,则铺满被烧得通红的石头。
这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网络流行词语,成为了矫情的假文艺青年的一句标语,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屑于这句话,当然也没有人愿意去挖掘它的本意。在我看来,这样的传世名言当然是有存在的必要,只不过被时代所误解,所以我想真正懂这句话的人自然会懂。
想要真正理解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精神内核,那就需要了解它的来源。这句话出自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一书中,太宰治将自己的一生融入了作品中,可以说《人间失格》中的男主角在某种意义上带有太宰治的影子,他们同样被生活所抛弃,以至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这句话的本质具有悲剧的内核,只不过是被网友过度妖魔化了。
可以试想,一个人究竟在怎样的情形下才能说出这句绝望的话,那一定是一个不幸的、走投无路的人,虽然还存活在世上,可是他却如同行尸走肉般,再也体会不到这个世界的爱意了,这个偌大的世界再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所以如幽灵般游荡,如蝼蚁般喘息,这对一个人而言是近乎残忍的痛苦。
很多人把这句话与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相关联,确实可以得到一些共鸣,同样是被生活所遗弃、被世界所嫌弃,这是毁灭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这部电影你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那种具体的情感,感受到生活究竟给生命带来了怎样的挣扎与痛苦。
但是,如果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句话的内涵,我建议你可以去真正的阅读一下作品,直接和文字对话或许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不然以现在的网络环境,可能更多得到的是对这句话的恶意解读。
出自日本作家太宰治《晚年》
坦白来说,个人不太喜欢太宰治的作品,因为太丧了。
细品这句话,冬日和夏日没有定语,一代而过,唯独对和服却是一堆描述,深怕别人不知道这件和服的颜色、纹理、材质,和服很好,所以,既然和服夏天穿好,我就到夏天穿了再去死。
后来,在写完《人间失格》后就选择了自杀,其实他的家室很好,在日本算得上贵族,也就是家境殷实。
在《人间失格》中,太宰治也写出了: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样的句子,所以,我总感觉太宰治的作品就是人间很美,你们要珍惜啊,要会发现美,而我(太宰治)是一定要去死的啊,因为我配不上这美。
总之,这句话太过丧,就是表达了作者想去死,但是由于其他原因,可能是亲情、友情、或者自己未完成的事情之类的,和服这里暗语的就是这种原因,自己无法现在就去死,这个原因解除了,我就会安心的死去。
事实上也是这样,太宰治多次自杀。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4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