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一大快事,就是读毛泽东的诗词。
读毛主席的诗,总是能让人热血沸腾。
从“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铿锵的语言,总是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诗词君总结毛泽东最脍炙人口的十首诗词,一起在诗词中,来体会主席的壮志与豪情吧!
01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讲习所时,重游长沙橘子洲头,回忆自己青年时在长沙求学的经历,写下这首热情的《沁园春》。那时,20多岁的毛泽东关心时事,和蔡和森等人组织了新民学会,致力于为中国寻找出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青年毛泽东心境的写照,他们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忧国忧民,至今仍激励着无数青年,奋发向前。《寥廓江天万里霜》(作者:傅抱石)
02《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重阳时节,正值秋日,菊花满地,触目荒凉。古人有“悲秋”的传统,在诗词中,不乏萧瑟、凄清之意。而毛主席一扫秋天的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每每读到这首秋词,只觉得满目黄花的秋天,也让人振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作者:秦古柳 刘达江
03《忆秦娥·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是一幅冬夜行军图,描写的是娄山关激战之后,红军翻越娄山关行军的图景。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全词不足50个字,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
04《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曙光在前,胜利在望,心潮澎湃的毛泽东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仅用56个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再大的困难,再艰难的险阻,只要勇往直前,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红旗漫卷西风》作者:钱松嵒
05《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1934年,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这一天,他登上会昌山,写下这首昂扬的词作。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这就是毛泽东!他身处逆境,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九六四年春节写毛主席诗意,野平。作者:应野平
06《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有人说,这是毛主席最诗情画意的一首诗。全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快马加鞭未下鞍》作者:应野平。
07《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主席流传最广的词作之一。全诗上片用轻松简洁的笔触,描绘出博大壮美的境界和山河风光,让人向往。下片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每每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作者:傅抱石
08《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江占领了南京,欢欣鼓舞的毛泽东写下这首《七律》。全诗开头异峰突起,气魄不凡,有如泰山压顶,雷霆万钧。“雄师”两字生动地刻画出强大的解放军威武雄壮锐不可当的英姿。“过大江”三字生动地描述了解放军强渡长江那种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和浩浩荡荡的生动场面。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揭示了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的真理。
《观潮》作者:张守涛
09《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6月,毛主席巡视南方,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此词。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全词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
10《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960年6月,苏联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几百个协定和合同,与此同时,新中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在严重的困难时期,毛主席依然满怀希望,他借梅花表达此时的心情。在寒冬的风雪中,梅花傲然挺立,昂首“悬崖”,傲视“百丈冰”,誓不屈服。终于迎来了灿烂的春天,而梅花却隐于花丛中,微微一笑。梅花的形象和风格,不正是坚持真理、英勇卓绝的老一辈革命者的真实写照吗 毛主席的诗词中总是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能量,激励人一直努力向前。当你沮丧时,不妨读读这些诗词,可能会给你向前的力量。也许诗词君选的10首诗词中,遗漏了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那么,诗友们,大家就在留言区一起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毛主席诗词吧!源自:诗词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4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古诗中的夕阳,那一抹黄昏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