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炯炯内心温暖的 , 加 ↑↑↑
听汪老师讲课,关于《生活美学》。在“生活的仪式感”环节,她拿了两个杯子在台上做示范。
一种是商家超市、经济型酒店常见的一次性纸杯,一种是有小菱形图案的水晶玻璃杯。后一种杯子沉甸甸的,握在手里极有质感,汪老师早就说过,用它来泡花茶手感很好。她优雅地坐在舞台中央临时布起的一桌一椅上,手起杯落,就是一道风景。相形之下,用那种9分钱一个的一次性纸杯喝水、泡茶,就是大写的“将就”和“凑合”啊!
我在台下拍照,听到这里,想起有一天外买了凉皮打包回家。闺女让我给她找个碗倒出来,我说:你就用塑料袋包着吃吧,吃完扔了就行了,不然还得刷碗。
闺女说:不行!感觉不好!
我到厨房拿了个汤碗,觉得太大,仍有“将就”之嫌,就换了个漂亮的双耳碗,凉皮倒出来,恰好满满的一碗。
汪老师说:同样是给孩子做饭,同样是做早餐,用漂亮的餐具稍微摆盘,打出的南瓜汁上面加几滴奶油用牙签划出心形、烤出的吐司上面滴上番茄酱点缀……生活就是琐碎的日常,你不将就,就会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2
我在工厂时有个徒弟,跟我同龄,至今未婚。
当年我们也曾热心地帮她安排过相亲。有一次她说:哪怕等到四、五老十,我也要找到“感觉对”的那个人才会结婚,如果找不到、遇不上,就干脆独身,陪父母过一辈子。我可不想象我姐姐那样,随便找个人嫁掉,过那种并不幸福的生活。
她姐姐在医院工作,跟老公貌合神离,常年家庭冷暴力。作为妹妹,她自然看在眼里。她并不是坚定的“独身主义者”,她只是愿意用时间去等待那个“对的人”出现。如果那个人一直遇不到,她说:那我就认命。我不会将就着把自己嫁出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至今还记得她在午后的办公室说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几个字时的情景。窗外,高大的梧桐树的影子透过玻璃窗,有一种孤单。她穿一件自己亲手缝制的无领薄呢大衣,显得那么好看;之前,我就知道她用钩针织过一个床罩,耗了大半年的时间,还不好意思承认是为将来结婚准备的。
后来我们相继离开工厂,就失去了联系。听说她后来考了注册会计师,换了工作,至今仍是一个人。我坚信,她仍是因为不愿意将就就步入婚姻,她宁愿坚持一个人,把生活过成生活,也不愿随随便便找个人“过日子”。
3
曾看过一篇文章。二战时期,有位俄罗斯妇人上了火车。用餐时,只见她取出一块洁白的餐巾布铺在桌上,把仅有的一块面包摆在小盘子里,优雅地用叉子吃起来,仿佛是在自家的花园,在阳光下享受下午茶……作者被她淡定从容的神态打动。
章诒和在《往事并不如烟》中写康有为的女儿康同壁,在文革那种艰难的时候,她到章家做客,还是要按照老礼送去一小盆水仙。“每根花茎的部位套上五分宽的红纸圈。如果有四个花箭,那就并列着有四个红色纸圈。水仙自有春意,而这寸寸红,则带出了喜庆气氛。”
想起有次去一个土豪同学公司吃饭,大鱼大肉上了一大桌,菜品味道也还不错,因为好多菜都是直接用不锈钢盆和托盘端上桌的,颜值差了很多,就觉得算不上“美食”。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之后,“不将就”大概就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吧 !
人生在世,爱和美食都不可辜负、不能将就。不想过将就的生活,才是爱自己、爱生活的表现啊!你不想过将就的生活,想来,生活也不会负你。
ABOUT ME
关于
丁是丁,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烘焙爱好者
现在某连锁企业任职
微信 : ID:
新书《你与更好 一步之遥》出版在即,感谢支持
长按下图“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20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嘿,你会不会参加前任的婚礼?
下一篇: 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