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职场/谈人生/偶尔深夜煲鸡汤,↑ ↑ ↑
阿城的《棋王》、《孩子王》很多年以前是读过的。大概是在某期的《小说选刊》或《小说月报》上,不记得了。虽说读过,除了王一生、脚卵这奇怪的名字,故事情节、中心思想,统统忘了。
重拾《棋王、树王、孩子王》(简称“三王”)是因为在喜马拉雅听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他也是会说故事的人,听他讲自己没读过的书,总有立刻去买来读一读的欲望。
我周围也常有些朋友让我推荐书给他们,我往往会呆一下。读书这件事,终究和美食一样,的的确确存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就告诉他们我自己选书的渠道:
图书销售平台排行榜;
罗辑思维、看理想、喜马拉雅等栏目的推荐;
喜欢的作家、作者的新书;凤凰读书、十点读书等 推荐的书目;
偶尔看到的书评……
比如我这篇,如果你没读过阿城写的“三王”,可以看成是书评也可当作荐书。
梁文道说阿城是个很会“说故事的人”。我想到另一个被称为“全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我喜欢的作家吴念真。
王朔写过一篇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史铁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象王朔这般年轻时桀骜而带了痞气作家,如此评价另一位作家,可见阿城是多么了不起。
“三王”写的都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发生的故事。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小说会带着浓重的伤痕文学色彩,或者说“过时了”。好的文字、文学作品,历久弥新,如《论语》如《唐诗》如《宋词》,焉有过时之说
这三篇小说都是以第一人称叙事,就觉得那都是真人真事,阿城只是个亲历者、记录者。没有多少议论和内心的独白,却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把那种无奈、淡然都揉在了文字里,让你不得不细细品味,而且,回味。
《棋王》最后,王一生与九名棋手同时对决赢得了比赛后,一行人在礼堂的舞台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睡去。“我”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 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于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你就会想,唉,这是小说的中心思想了吧 他写下棋这件“无用”的事,却看到蕴含的人生道理。
“三王”中,最具震撼力及魔幻感的是《树王》。也是梁文道在“阿城精选集”中着重介绍的一篇。
山顶上一棵独独的大树,“百米高的一擎天伞。枝枝杈杈蔓延开去,遮住一亩大小的地方……树皮一点不老,指甲便划得出嫩绿,手摸上去又温温的似乎一跳一跳,令人疑心这树有脉……”
这样即视感强烈又醉心的文字,象那棵大树立于眼前,渺小的自己站在树下。
“树叶密密层层,风吹来,先是一边晃动,慢慢才动到另一边。叶间闪出一些空隙,天在其中蓝得发黑。又有阳光渗下无数斑点,似眼睛在眨。”
“我生平从未见过这样大的树,一时竟脑子空空如也,慢慢就羞悔枉生一张嘴,说不得唱不得,倘若发音,必如野兽一般。”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样的一棵大树有敬畏之情。何况是那个年代。四旧是要破的,新是要立的,小将李立们一定要将这无用的大树砍掉,才能证明自己是希望是未来。因为“这棵树占了这么多地方。这些地方,完全可以种有用的树!”肖疙瘩又怎么能阻止砍树呢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为了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为了人定胜天呀!
肖疙瘩要把这棵树留下来。“一个世界都砍光了,也要留下一棵,有个证明。”却也无能为力,他又是什么身份呢 一个在部队犯了错误被解甲归田的人,在他阻挡学生砍树时村书记喝斥他:学生们要革命,要共产主义,你拦
树整整砍了四天,终于被砍倒了。放火烧山时,那棵大树,无异于涅槃。“数万棵大树在火焰中离开大地,升向天空”。“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
树砍了,山烧了,树王肖疙瘩的生命也日见枯缩,走到了尽头。这种宿命,说实话我是信的。我姥姥家门前有棵硕大的月季花树,姥爷去世后,那月季就枯萎了。
谁说草木无情呢 无情的是人而已。
李立们哪全懂得 山烧了、树砍了,及至多少年后沙尘暴来了、雾霾了,穹顶之下仍不知保护环境。
只能,一声叹息。
“三王”中,我最喜欢的是《孩子王》。那是1976年的故事,时隔40年看教育看老师,忽然觉得泄气——改革了这么多年,教育其实仍然是原来的死样子!这样想,难免泄气。
不过“我”还是教出了好学生,王福那篇《我的父亲》的作文,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阿城又给人以希望。
“三王”开篇文字都是极简。
《棋王》: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
《树王》:运知青的拖拉机进了山沟,终于在一小片平地中停下来。
《孩子王》:1976年,我在生产队已经干了七年。砍坝,烧荒,挖穴,挑苗,锄带,翻地,种谷,喂猪,脱坯,割草,都已经会做。
寥寥几个词,交代了七年的“自食其力”。
这样的小说,终究是好小说。这样的小说家,终归是大家。
●●●●● ●●●●●
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
聊职场/谈人生/偶尔煲鸡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9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有些食品需要重吃
下一篇: 什么样的赞美,最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