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三国争雄的时代,再次统一了中国。
晋武帝画像-图源网络
可是,一个开创了“太康之治”的开国皇帝,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儿子呢
况且作为皇帝,晋武帝有25个儿子之多,他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最优秀的、最有能力的儿子继承皇位,让西晋的寿命更长,让司马家统治天下的时间更长。
可是晋武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司马衷,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一个不问朝政、沉迷酒色的昏庸皇帝,一个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后,被毒死的皇帝。
如果晋武帝可以重新选择,他一定不会把皇位传给司马衷。如果司马衷知道自己的命运如此凄惨,他应该也不会选择成为皇帝。
那么,晋武帝到底是因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司马衷呢 原因有两个。
原因一:司马衷是晋武帝的长子,凭借嫡长子身份成为太子,继承皇位。司马衷画像-图源网络
前面说过,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他雄才大略,跟随在祖父、伯父和父亲身边多年,积累了不少征战和从政的经验,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
按照当时的制度,晋武帝作为嫡长子,并且很有才能,继承司马昭的皇位是理所应当的。
但不巧的是,司马昭偏偏更加喜欢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司马攸。司马攸是一个为人亲和,重视贤才,有才华的儒雅之士。
司马昭在司马攸很小的时候,将其过继给了自己的哥哥司马师,打算立司马攸为世子。
如果司马攸成为世子,那么就会继承皇位,这违背了当时的封建制度,于是很多大臣出来反对这件事。这些大臣反驳的理由是,历史上废长立幼引起的祸端实在太多了,这将会导致国家的不稳定,甚至衰亡。
在众大臣的反对下,司马昭最终没有立司马攸为世子,而是同意遵守封建制度,立司马炎为太子。
司马炎成为太子后,公元265年继位,成为晋朝开国皇帝。
所以说,晋武帝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是大大依靠了当时嫡长子继承皇位的这项封建制度。
而司马衷虽然是个白痴,但无奈他是晋武帝的长子,晋武帝不愿意打破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因为他是从这项制度中受益的,因此他将司马衷立为太子,并传位给司马衷。
原因二:司马衷沾了自己儿子的光。司马遹画像-图源网络
晋武帝立司马衷为太子之后,他为司马衷找了最好的老师传道受业,但司马衷就是一块朽木,他完全不爱读书,但是对吃喝玩乐却无师自通。
晋武帝对此也是相当无奈,只好放弃了对司马衷的希望。
司马衷如此愚钝,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为皇帝呢 当时西晋的大臣纷纷请求晋武帝改立太子,就连晋武帝本人也动了心思,他不想傻儿子丢掉祖宗开创的基业。
不过司马衷是皇后杨氏所生,当时的杨氏一族势力庞大,连晋武帝也要礼让三分,因此不敢轻易废除司马衷的太子称号。
这件事让晋武帝是坐立不安,此时他从司马衷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司马遹身上看到了希望。
司马遹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得晋武帝的欢心。有一次宫中失火,晋武帝想去看看,司马遹却拦住他,说:“爷爷你贵为天子,不要到那么危险的地方。”
晋武帝听后,认为小孙子见识非凡,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有一次他们两个一起去参观猪圈,司马遹看到养肥的猪,就对晋武帝说:“猪已经养肥了,为何不杀了犒赏将士,还留着浪费粮食呢 ”
晋武帝看到了司马遹如此聪慧,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够振兴新晋。
为了能够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就必须首先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
于是晋武帝不顾群臣反对,最终把皇位传给了司马衷。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这就是命啊,司马炎他们家谋权篡位,偷了曹家天下,开创晋朝。得国不正。虽然他司马炎算是一统天下一,创下不世之功业,但却在死后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儿子中最傻的那个。
在历史上晋惠帝司马衷给人的印象就是白痴一个。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无能,朝政被皇贾南风后操纵,引发八王之乱,西晋王朝最终亡于亲戚打架,仅仅只存在了36年,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
或许这就叫报应吧!
司马炎的决策现在看来让人不解,为什么晋武帝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傻儿子呢?要知道司马炎可不止这一个儿子,据史料记载在册的皇子就有18位之多,“八王之乱”中有三个都是司马炎的亲儿子,分别是楚王司马玮、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
大致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其一,在当时,皇位的传袭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只能立皇后的儿子,即使妾室的孩子再聪明也成为不了皇位继承人。司马炎的大儿子死后,二儿子司马衷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继承人。而且西晋等级制度森严,司马炎作为皇帝也不好带头违反这个制度。所以可能迫于制度的压力,司马炎选择讲位子传给司马衷。
其二,司马衷的生母杨皇后是一个有手段的女人。出身很好也懂得讨司马炎欢心。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自己坐上皇太后的位子有权有势?杨皇后大儿子死了,即使二儿子又傻又笨,她也不会傻到将皇位让给妾室的儿子。所以杨皇后可能在司马炎面前多多美言了自己儿子几句,再吹吹枕边风,司马炎可能也会对这个儿子更上点心。而且杨皇后死前再三嘱托司马炎,请求他不要更换太子,司马炎出于对亡妻的吊念,可能也会尊重她最后的愿望。
其三,司马衷并不是极其愚笨。司马衷不聪明,但是也没有傻里傻气的地步。司马衷虽说有点笨,但是他性格老实,没有勾心斗角的心思。司马炎可能觉得自己儿子经过后天教导加之好好培养,还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
世事难料,谁知道晋王朝最终竟然会断送在了司马衷的手上。不知道在棺材里的司马炎知道了,会不会死的跳起来,叹息自己当初做的决定呢?
传位给司马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第一,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司马炎有三个儿子,长子在两岁就夭折了,司马衷是次子,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自古就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名分比贤愚更重要司马衷虽然愚钝,但也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而且这也得到朝中大臣们的支持,有利于政权平稳过度。
第二,杨皇后家族势力强大
司马炎虽然英勇有谋,但在感情上也是优柔寡断,他明知道这个儿子根本承担不起治国平天下的重担,他想另立太子,司马炎二十多个儿子,有的是聪明能干的,但是,迫于杨皇后的压力。
杨皇后出自名门士族,杨家从东汉以来就是显赫的大家,四世三公,名满天下。杨艳从小聪明伶俐,天生丽质,被晋武帝册封为皇后,深得宠爱。
在册立太子一事上,她坚决支持司马衷,即使在她临死时还不放心,担心死后太子之位不保,她又请求司马炎立自己的堂妹为皇后,司马炎?流涕许之?。
第三,太子妃贾南风
贾南风被称为历史上相貌最丑的皇后,且生性狠毒。她的家族势力雄厚,父亲是西晋开国元勋,是司马炎非常信任的朝庭重臣。
杨皇后为她这个愚钝的儿子选了一个强悍的太子妃。贾南风成为皇后,掌握大权,大开杀戒,祸乱朝纲最终导致八王之乱。
司马衷虽然愚笨,但他并非白痴,可怜被大臣们玩弄,当作玩物戏弄。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石超的军队追杀,司马衷的部队大败,他身边的百官侍卫纷纷四散逃命,只有嵇绍以身保卫天子,石超的人要杀他时,司马衷说:?他是忠臣,不要杀他。?但还是被杀了,血溅了司马衷一身,司马衷非常悲痛,后来侍从要给他洗衣服,他说:?这是嵇绍的血,不要洗去。?
司马衷虽然不才,倒是心底忠厚善良。
一个人可以兴邦,一个人可以丧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8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