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立庙崇仰,年年祭祀,日本为何对郑成功这么上心?真相是狼子野心

六月雪 2023-07-27 05:40:38

提起郑成功的名字,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郑成功因护台有功,赶走野蛮的荷兰侵略者而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令人意外的是,郑成功这位大英雄在日本竟也是威名远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郑成功与日本到底有何关联 为何日本人也将郑成功视为英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郑成功本人的生平去寻找答案。一、出生于日本,却坚定出身中国郑成功,原名郑森,又名福松。郑成功的父亲叫郑芝龙,福建南安石井乡的人,他原本是一个海商,但是由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严禁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易,于是郑芝龙开始从事海上走私,往返于中日两国。渐渐地,郑芝龙的集团越做越大,就连在日本也颇具影响力,日本的平户藩主松浦出于拉拢郑芝龙的意图,不仅为他在日本添置屋宅,还送给他一个日本女子——田川氏。天启四年(1624年),田川氏在日本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郑森。七岁之前,郑森一直在日本平户和母亲田川氏在一起生活,虽然郑森最早接触的是日本文化,但他在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是个中国人,他一直想要重返故土。郑森长到七岁时,不顾母亲反对,孤身一人渡海回到福建,终于和父亲团聚。郑芝龙由于常年忙于生计,没办法照顾郑森,于是他派人去和日本当局交涉,成功将田川氏也接到福建与他们一起生活。1644年明朝灭亡之后,郑芝龙拥戴唐王在福州建立了隆武政权,当时郑芝龙的兄弟子侄们表面上附和,暗地里都各有算盘。唯有郑森义无反顾,坚持反清复明。有一次,隆武皇帝被清军围困,危在旦夕,幸得郑森以身涉险,拼死相救,皇帝才得以脱险。隆武皇帝大受感动,便给郑森赐国姓朱,名成功,这便是“郑成功”在历史上的大名的由来。后来,父亲郑芝龙最后在清朝政府的引诱下归顺了清朝,这让郑成功气愤不已。他果断拒绝了父亲的招降,并且率领自己的部下继续与清兵作斗争,接连为南明收复了福建漳州、泉州等地区,并控制了浙江舟山到广东潮州一带的东南沿海地区。二、收复台湾,乱世之壮举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还和占领台湾的荷兰人展开长期斗争。荷兰人从1624年开始侵占台湾,引起台湾人民的不满,1852年,郭怀一更是领导当地人民起来反抗荷兰人的殖民统治。郭怀一早年曾是郑芝龙的部下,与郑成功也有过来往。听闻郭怀一起义的消息之后,郑成功积极策应,他先是禁止商船到台湾地区贸易,阻断了荷兰人的经济链。同时郑成功命人乔装成商人前往台湾岛,荷兰殖民者热烈欢迎,实际上这些人暗地里协助郭怀一抗击荷兰人。后来,荷兰人残酷镇压台湾岛人民的起义,郭怀一等人被残忍杀害。为了将荷兰人完全从祖国的领土上驱逐出去,郑成功决定亲征台湾岛。1661年4月,郑成功让长子郑经留守厦门,他则亲自带领25000名精兵,出征台湾。此次大约有一百多艘军舰迎战荷兰舰队,郑成功几乎是把大半个身家都用了上去,可见其收复台湾的决心之坚定。最终,长达一年多的激烈征战终于以荷兰的投降告终,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台湾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终结了三十八年的苦难。可惜的是,郑成功却在收复台湾之后长病不起,1662年,这位英雄溘然长逝,享年仅三十八岁。三、日本的狼子野心郑成功收复台湾,功绩甚伟,中国人为其树碑立传是无可厚非之事,但日本人竟也将他视为“民族英雄”,这未免令人有些费解。但如果我们站在日本的立场上来考虑,很容易就能发现个中缘由。首先,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因此他的身上有一半的日本血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日本人将郑成功的成就归因于他们的大和血统,如此一来,承认郑成功的功绩,亦是在承认日本民族血统的优越。日本能够以此激发民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为日本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崛起打了个免费的广告,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此等行为,实在是让人不齿。其次,十七世纪中期,日本的势力逐渐强大,中国早已成为它觊觎之地,征服中国是实现“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步,日本早就蠢蠢欲动。而明朝的没落对于日本来说是绝好的时机,没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女真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日本当然不甘心。但由于当时满清政权实力强大,日本不敢轻举妄动。郑成功坚持反清复明,坚持与清朝对抗,这一行为恰好符合日本敌视中国的需要。只要中国内部仍不太平,日本就有横插一脚的机会。而且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将其作为反清复明的主阵地,他的后人也长期割据台湾岛,不肯归顺清朝。日本一直想将台湾地区从中国分离出去,郑成功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恰好迎合了日本的不轨之心。显然,日本人尊郑成功为英雄并非单纯地抒发民族情感,而是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四、日本民间的郑成功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日本政府不遗余力地向民众宣传郑成功,加上他特殊的出身,这就使得郑成功在日本颇具影响力。郑成功在福建时,苦心经营海外贸易,欣然接受与日本通商。郑成功与日本的贸易输出多以矿石资源为主,这大大缓解了日本当地资源不足的压力,这些贸易得到了安平当局的支持,安平藩主与郑成功往来密切,曾多次致信慰问郑成功。而且郑成功对待跨海前来经商的日本人也礼遇有加,日本商人因此十分敬重郑成功,郑成功本人在日本民间赢得了广泛好评。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长子郑经延续了与日本的贸易,来到台湾经商的日本人为了追思郑成功,在当地建了一座“开山神社”,常年香火不绝。日本官民对郑成功本人都是非常崇仰的,日本当地仍保留着郑成功的多处遗迹。日本政府甚至曾拟定郑成功遗址保护条例,以便更好地保护、管理郑成功的遗址。当年田川氏诞下郑成功的大石头,被日本人称作“儿诞石”,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迹,人们在其周围建起了半环形的保护墙,避免了海浪的冲蚀。当地政府在郑成功童年时曾居住过的琴平神社前树牌题字,上面详细介绍了郑氏父子的事迹。院子里的竹柏巨树高达二十米,这是郑成功幼年所植,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始终都被人们所爱护。每逢郑成功诞辰,当地居民会举办纪念活动,通过瞻仰郑成功的遗物、为他举行祭祀活动来表达对他的怀念。这一活动流传多年,至今未曾断绝。日本文人为了纪念郑成功,更是以他本人为原型,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郑成功文学"。1661年,《明清斗记》的出现成为"郑成功文学"的开端,此后日本文学家又写了《国仙野手柄日记》。1775年,日本的近松门左卫创作的《国姓爷合战》风靡了整个日本,此剧上演之后创下了17个月的长盛记录。文学作品让郑成功的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从此郑成功在日本人心中成为了一位跨海的日本武士,倍受敬重与爱戴。只不过,在这表面的风光之下,却饱藏着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日本神社本是祭祀神道教神灵的场所,为何靖国神社里供奉的是十恶不赦的战犯?

? ? ? ?日本的各种神社.神社祭祀是维系神道信 仰的纽带,靖国神社里供奉的十大战犯,无不犯下十恶不赦的罪行,双手沾满了中国以及太平洋地区数千万人的鲜血。

? ? ? ? ? ? ?针对来自中国等亚洲邻国的谴责,日本一些政客和官员总是强调日本文化与习俗的特殊性、日中两国的生死观不同。他们的说辞是:中国人认为如果生前做了坏事,死后应遭唾骂,杭州岳庙前谋害岳飞的奸臣秦桧跪像就是典型;而日本人则认为“人亡不究魂之过”,在日本文化习俗中亡灵是不分善恶的。他们还列举日本人曾为足利时代的逆贼楠木正成等人建立神社,为入侵的元朝军队将士立碑,为日俄战争中战死的俄军将领立碑等等,以作论据。一些人为绕开违反宪法之嫌,宁肯把神道说成是日本的习俗和文化而非宗教。

? ? ? ?从历史沿革看,靖国神社并不等于日本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而只是在明治维新后被军国主义所利用的国家神道的产物,曾构成日本军国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日本政府便谎称,神道不是宗教而是日本自古以来的习俗,迫使所有日本人都来尊崇。现在的问题在于,日本有一些人不仅不痛改前非,反而继承了当年的军国主义邪说,用所谓日本文化特殊论来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辩解。岂不知,这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增进国际理解,反而会加深国际误解,损害日本的国际形象,甚至使人感到日本传统文化就是军国主义文化。而所谓“亡者皆成佛”之说,很容易使人感到日本的宗教文化习俗对生者是没有约束的,无论犯罪还是加害于人都无所谓,反正“人亡不究魂之过”。? ?

? ? ? ?上述说法在日本一些人中仍相当流行,实际上似是而非,根本站不住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