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元旦的来历和演变史,它就是古代的春节

金钱草 2023-07-27 05:39:23

元旦这个节日,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但也可以说是近现代才有的,因为所用历法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导致虽然是同一个词语,表述的日期和内涵却大有不同。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元旦的发展历史。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看,"旦"是日子的意思,"元"是数字初始的意思,那么元旦就应该指的是一年当中的初始日期。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夏历,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历法,今天的农历就是从夏历演化而来的。夏历中虽没有元旦的概念,但对于各个季节的初始月份已经非常明确,比如说春天来临的第一个月是正月,冬天来临的第一个月为冬月等等。毕竟得先有一个"元月",才能确定这个月份中的第一天是元旦,所以先秦时期的正月概念对于后来出现元旦的概念非常重要。当然,前秦时期三大朝代也是不统一的,比如商朝就以冬天的最后一个月为正月,周朝又以冬季中间的月份为正月。这些规定对后来元旦应该放在哪个月份,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只不过最后还是夏历"胜出"罢了。秦一统之后,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基础上,对于历法也有明确的统一规定,秦始皇规定的是进入冬天的第一个月,也就是农历的十月份为正月,出发点是农业社会在冬季来临之前忙忙碌碌,进入冬季开始休息,算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直到西汉武帝时期,才又把正月恢复到夏历中春天的第一个月,出发点是人完整的经历了一遍春种、夏芒、秋收、冬藏的循环,从新的春天开始又进入下一个循环。虽然从这里开始一月的第一天成了元旦,但当时还不存在元旦这个词,而是用一些别的词来表述。比如东汉文学家崔瑗的《三子钗铭》中就把正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正";到了东晋又称为"元辰";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齐将这一天叫做"元春"。你会发现,无论名称如何演化,都带有一个元字,只不过在这个"初始"的概念下,用哪一个字来表述日子有些变化而已。直到《晋书》中的一句:"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才首次提出这个词。《晋书》是谁写的呢 是唐朝的房玄龄等人,也就是说直到唐初才开始使用元旦来表述正月一日这一天,而且使用并不广泛。因为后来的唐德宗还用过"元朔"一词。直到宋代,元旦的叫法才被广泛使用,直至封建王朝的尽头清。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尽管元旦的曾用名非常多,但这个初始日期的概念是早已有之的。与此相对应的,西方从罗马帝国建立前夕的凯撒开始,也提出了元旦的概念,当然他们用来代指的是西方历法中的一年中的第一天。凯撒所确定的这一历法系统,后人用他的姓氏来命名叫做儒略历,但儒略历的偏差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与大自然的循环不匹配。于是到了中世纪后半期,一位叫格里高利的教皇将儒略历进行了改进,被人们称为格里高利历,这也就是现在的西方历法了。由于西方自大航海以后对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力,西方历法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今天人们都叫它公历。民国从1912年开始正式使用西方历法,并把传统的农历元旦规定到了西历的第一天。但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把原本的元旦,也就是农历的第一天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来庆祝,你把它的名称拿走了,总得再给取个新名字。由于农历的第一天与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挨得最近,于是就将其称之为春节。尽管元旦这个词"移形换位",但对于中国人心目中最大的那个节日春节来说,也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该怎么重视还是怎么重视。所以直到今天,元旦的意义也大部分集中在企事业单位的年会上面,对于市井百姓来说,几乎还没有形成一项固定的元旦习俗。对于百姓而言,元旦到来的意义就是"离过年不远了"。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元旦的来历

? ? ? 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元旦期间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家中,与亲朋好友互发新年祝福短信等。“穿新衣,贴春联,拿着压岁钱买爆竹。”元旦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元旦的年味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元旦的由来:

从字面上看“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1.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那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那个时候并不叫“元旦”。

2.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在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元旦的习俗:??

?一、扫 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二、贴 春 联

对联,又称春联,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有对联和春条。每幅对联都有横披和一个「福」字,而春条则如「万事亨通」,则单贴在适当的地方,如门柱上等。

其实因春联(包括对联和春条)在古代都是专人挥毫(用毛笔)书写的,所以俗称「挥春」。而广东地区将春条称为挥春,有别于春联,实有以讹传讹之嫌。年廿九,为了表示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以及增加过年的气氛。

?三、放 爆 竹

爆竹一响,表示旧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传说「年」是一只可怕的怪物。在过年放爆竹是为了吓走吃人的年兽,保护家人的安全而来的。这也是为元旦添加喜庆、热闹的气氛。

??结语:??

一元复始 岁月常新,在新年的钟声和烟花里,祝大家所得皆所愿 万事顺意,收获漫山遍野的幸运和爱

元旦的来历是什么?

意思是:颛顼下了孟夏正月,每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为元旦。

元旦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晋书》里面,记载了:“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这里的颛帝就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颛顼。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扩展资料

中国:中国政府将元旦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希腊: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

元旦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元旦”一词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
当时尧帝勤政为民,一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不过尧的儿子是个没出息的,尧就没有把部落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舜。尧在死前,也叮嘱舜要把位子传给德才兼备的人,在这之后,舜又把位子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事实上,这几位首领都对百姓很好,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人们把舜祭祀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这就是元旦的由来和传说。
元旦是我国的一个法定节假日,元旦就是公历的1月1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把这一天称为新年。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不统一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7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