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陈平牺牲2000少女,助刘邦突围,事后悲叹:我家必败于女人

佩兰 2023-07-27 05:32:05

公元前206年,刘邦与项羽开始正式争霸,历史上将其称之为“楚汉相争”。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之后,刘邦在张良等人的建议下忍辱负重,屈就“汉王”这一称号。而后趁着项羽率领部队平定齐国之乱时,刘邦征服了三秦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中王”,从此以后便拉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

刘邦趁着项羽身陷齐国,大肆攻打项羽的国都彭城,号称有56万兵马之多。但没有料想到的是,项羽仅仅率领3万精锐,便大破彭城并且杀死了刘邦10多万的人马。

彭城之战,刘邦可谓经历了人生最为屈辱的时刻,他连老婆和亲爹都顾不上,坐着夏侯婴驾驶的马车就急急逃命去了。在逃命的路上,刘邦为了减少马车的重量以便跑得快一些,数次要将自己的儿女踹下马车,多亏了滕公出手相救。

刘邦率领着残余的部队一路逃到了荥阳,准备在此处恢复元气,却没想到项羽率领部队围困了荥阳。

刘邦原本还是想用在“鸿门宴”上的那一招,向项羽服个软,项羽就会放过他。结果没有想到的是,项羽的“亚父”范增这次彻底不干了,于是荥阳便危在旦夕。

在如此危机的情形之下,刘邦手下的谋士陈平站了出来,最终以牺牲2000名少女的代价,解了刘邦的“荥阳之围”。

陈平这个人与张良、萧何截然不同,他最擅长的事情是洞察人性,他分析问题的思路也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考量的。

《资治通鉴》记载了陈平的计策,大致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便是瞄准项羽的最大的弱点: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陈平的意思就是说:项羽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对手下很器重恭敬,很多人都被他的这一套表面功夫蒙骗了。实际上,项羽对于钱财爵位看得很重,不肯分给手下的人一点好处,很多人早就对他不满了。

于是他便建议刘邦:“大王您这个人呢,虽然表面上狂放不羁、不懂礼节,但您绝对不是项羽那样看中身外之物的匹夫,您可以用钱财买通项羽的手下。”

这便是陈平的“反间计”了,刘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按照他的要求拨给他4万斤黄金,去分别买通项羽的手下。

陈平要离间项羽和谁的关系呢 陈平做了具体的分析:

“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也就是项羽阵营中的“三巨头”,钟离昧是前线打仗的、“亚父”范增是出谋划策的、周殷是负责后勤的。

在确立了目标之后,陈平便开始了他的第二步操作:离间项羽与“三巨头”。

他先是重金收买项羽阵营中早就不满的人,开始放出“钟离昧通敌要造反”的假消息,项羽越听越觉得真,于是钟离昧便受到了项羽的疏离。

项羽这个人也是天真,他在疏离了钟离昧之后,居然还专门派人去刘邦的阵营中打探虚实,这可谓是正中了刘邦与陈平的下怀。

于是,一部史诗级的表演便开始了,项羽的使者一到刘邦的帐中,就受到了“国宴级别”的招待。

项羽的使者还纳闷呢,心想,这不符合标准啊!结果还没吃上一口,陈平就派人去问他:“请问您是谁的使者啊 ”项羽的使者如实回答:“鄙人是项王的使者。”

结果话音刚落,陈平与他的手下脸色大变,马上就将美味佳肴换成了难以下咽的饭菜,故意大声地说道:“我还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呢,原来只是项羽那小子的使者啊!”

结果可想而知,使者受了一肚子气之后回到了项羽身边,一五一十地向项羽汇报了这个消息。项羽一听就急了:“这还了得,范增也靠不住了呀!”

项羽和范增早就意见不合了,从此以后一拍即散,范增气鼓鼓地要回老家,结果在半路上就背疮发作身亡了。

范增一死,其他的都是小问题,陈平开始进行他的第三步行动——帮助刘邦撤离。

当然,项羽最终还是派人围困了荥阳,但失去了范增的项羽再也没了左膀右臂,陈平略施小计就帮助刘邦逃出生天了。陈平的手段还是相当残忍的,他在荥阳征用了2000名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老妈子中年妇女他都看不上。

然后将这些少女打扮成士兵的样子,命令一个叫纪信的人扮成刘邦,打开荥阳城的东门大喊:“汉王刘邦投降了!”

于是守在东门的项羽部队一拥而上,结果一看都是女人,便没有下手。而西门、北门、南门的项羽部队一听“刘邦投降”便放松了警惕。

再一打听,原来是女人假扮的士兵,而且是2000个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不由地心猿意马了起来。趁着项羽的部队松散,刘邦等人便率领十几个人冲了出去,只是可怜了纪信这个替死鬼。

而那2000多名少女的命运到底如何,司马迁一个字也没提,或许是场面过于混乱,司马迁他老人家也不好意思写吧!

陈平一系列的操作单个看起来都很平庸,无论是反间计还是美人计,都是前人用了无数次的。但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对于这些计策掌握得相当精准,其背后的原因是他对于人性的把控,设计的每一步都直中人性的弱点。

或许是由于自己太了解人性了,陈平在帮助刘邦突围之后,突然悲哀地感叹道:“日后,我的家族必定败给女人!”

根据史书的记载,陈平确实说过这句话,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意思就是说,我陈平对于人性的阴暗面过于熟悉,以致于招招都是阴损的谋略,阴阳失衡必定会影响到后世的气运。

陈平这个人不仅了解别人,还了解自己,他在日后所立的“奇功”都离不开阴谋与女人。

公元前200年,刘邦身陷白登山几乎要被冻死,陈平通过贿赂匈奴单于的王后阏氏,使得冒顿单于放过了刘邦。

刘邦在驾崩之前,曾经命令陈平杀死樊哙,但陈平给自己留了一手——故意拖延了一下时间。刘邦在陈平前去的路途中便驾崩了,樊哙逃过了一劫,陈平也因此没有得罪吕后。

从此以后,陈平便整日纵酒欢歌,以躲避吕氏家族的嫉恨,尤其是吕后的妹妹也就是樊哙的妻子。吕后最终被陈平的伪装所骗,陈平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吕后身边的红人,但在吕后去世之后,陈平马上就与周勃联手灭掉了吕氏家族。

陈平一生颠倒反复,这也为他日后子孙的覆灭种下了恶因,陈平的儿子因为抢占他人的妻子而被剥夺爵位并处以死刑,陈氏家族直到西汉覆灭都没能恢复元气,陈家,果然衰败于女子。

或许,这真的是应了陈平自己所说的:“一生惯用阴谋而错乱了乾坤,这注定要贻害自己的子孙!”但笔者认为,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陈平本人对人性的洞悉程度——所谓的位极人臣、封妻荫子,不过是帝王笼络人心的手段罢了。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足智多谋的陈平,为什么让刘邦认为只能干二把手?

陈平的智谋是出众的,关键时候立奇功。他的一生似乎没有失败过,让人不得不佩服。陈平这个“盗嫂受金”之徒,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后来成为汉室的股肱之臣,都是与他的智谋是分不开的。他智慧的核心,是一套实用有效又机巧的生存策略。

策略要点一:就是追求实用性。他不搞坐而论道,也没有花拳绣腿,无论解决个人问题,还是打击敌人,都以实用为原则。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他务实有效的一些策略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良是刘邦的首席谋士,善于分析大局、运筹帷幄。陈平就经常躲在张良身后,做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他的优势不在于两军对阵,而在于战场之外。他善于用金钱和女人来解决战场之外的胜负问题。甚至许多的策略直接指向敌人弱点,成本低,实用性强。



陈 平

举例子为证。前204年楚汉相持,汉处劣势,陈平献反间计,让刘邦出钱,到项羽军中施行阴谋活动,从而离间了上下关系。刘邦拿出4万斤黄金交给陈平,既不做预算,不查账、不审计,让陈平来处置。离间计效果突出,项羽对自己的谋士范增也产生了怀疑,对部将钟离昧不再信任,楚军的战斗力严重受损。同年4月,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城中,形势极其危急,陈平组织2000多名妇女,从东门出城来诈降,趁楚军跑来看热闹的时机,陈平领着刘邦从西门逃之天天。“白登之围”,也是刘邦被匈奴兵马围困七天七夜后,采用陈平的计策,趁大雾天派人下山给匈奴单于宠爱的妻子阏氏献上大量金银珠宝,阏氏劝说单于撤退,说汉军援军将至,这样刘邦才得以脱困的。

策略之二是善于脱险。他有预见危险存在的能力,也有化解危机的手段,并屡屡生效。投军之初,陈平先后在魏王咎、项王羽以及汉王刘邦手下。后来,汉朝政权建立后又历经高帝、盈帝、吕后和文帝四个时期。他能够洞察世事,机敏处事,多次虽陷险境,而自救于危难之中,且屡屡得以升迁,靠的就是奇谋。最初,他投靠魏王,献过计策,人家看不上,还遭到小人陷害,他立马开溜了。投奔项羽后,他奉命平定了一起叛乱,但叛乱者的地盘却被他人占据了,项羽对此非常气愤,决定杀死陈平。多亏陈平嗅觉灵敏嗅出了危险味道,赶在项羽动手之前跑掉了。

事实上,靠他的智谋、即使不开小差,他也能安然无恙。只是陈平看到这两处地方政治生态环境较差,这两个老板实际很平庸,是不能取得大成就的。他就像个精明的马仔,在为自己精心仔细地挑选老板,选来选去最终选中了刘邦。在刘邦这里,他受到了重视,也有了成就感。刘邦这个人侠义,比较讨厌儒生,不喜欢文人,陈平就不和他谈文化,也不谈百家之言那些穷酸文绉的东西。刘邦常打败仗,当焦躁的时候,陈平就献上一计,往往对刘邦很很有帮助。

?刘邦死后,皇后吕雉掌权执政,这个女人有着强烈的野心和毒辣心肠。她想主宰权力,又担心大臣们不买账。陈平当然能看透这些蛛丝马迹,明白其中的危险。他决定避开矛头先行妥协。他不理政事,每天饮酒享乐,有人向吕后告了陈平的状,恰恰吕后非常高兴还夸陈平懂事。为安全起见,陈平有时故意放弃原则,装聋作哑,甚至公开承认自己过去的行为不端。总之,通过各种手段,他活得安全,少有风险。



策略之三是处事有度。他不说过头话,不办没谱儿的事,善于给自己留后路。陈平做官最重要的特点,是火候把握得好,很清楚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和说什么话。每当遇到难题时,他很善于踢皮球,推不掉地就上交给老板;实在交不出去,就留那么一小手。总起来,他是一位打太极的高手,善于辗转腾挪,躲避明枪暗箭。前201年刘邦接到一封投诉信,说韩信要造反,陈平的部下都争着要和韩信决斗。

陈平知道韩信做了太多的贡献,刘邦是不会杀他的,起兵显然是荒唐的,一点都不靠谱儿。为此,陈平建议刘邦去云梦泽,在那里会见诸侯,捉住韩信。这个主意显然不错,刘邦就是利用这个计策毫不费力地抓住了韩信。正如陈平料想到的,刘邦真的没有让韩信难堪,并且又封了他为淮阴侯。

另一次,有人状告樊哙谋反。当时樊哙领兵在外,刘邦命陈平去捉拿他并就地正法,陈平明白,樊哙是皇帝旧交,又是皇后的妹夫,如果他杀了他,将来肯定会惹上麻烦。于是他留了一只手,决定把这个人带回来交给刘邦。意思很清楚,就是杀与不杀由你,你自己看着办。结果是,人还没送到京师呢,刘邦就病死了,吕后马上命令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职位。



吕后掌权后,想让自己的兄弟和娘家侄子们封王。她知道刘邦曾经和大臣们共同约定并立过誓: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战功不得封侯。吕后的想法想实现确实有难度,但她会千方百计办成的,她决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个别做做工作。当时朝廷设有左右丞相,以右丞相为上。吕后就先去找右丞相王陵,王陵认为这事很荒唐,纯属扯淡,绝对行不通。吕后就又去找左丞相陈平,陈平的意见竟然是完全同意,并且还未吕后提供了封诸吕为王的理由。吕后当然是异常高兴,她立即调整朝廷人事安排,将王陵转到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上,任命陈平当右丞相。

吕皇后死后,文帝当政,陈平和文帝不熟悉,觉得不够安全,就提出让周勃当右丞相,自己降为左丞相。他心里清楚得很,周勃没有什么文化,当不了这个右丞相的。后来,当文帝问起案件审理情况和钱粮收入时,周勃就吭吭哧哧地回答不上来。再问陈平,陈平就说这两件事都有主管人的,一问便知。文帝追问他:“你们这丞相是干什么的?”
陈平说:丞相协助皇帝,管理阴阳,镇压四夷,亲近百姓,敦促官员履行职责。
文帝认为回答得很巧妙。周勃时常尴尬,自知才疏学浅,就不得不申请退休了事。陈平又左右合一,最终成了唯一的丞相。



陈平有智慧,运气也好,遇见的事情不论多复杂,他都删繁就简,抓重点弄得相对简单。一生明枪暗箭,有时候需要特意地谨慎和小心,看似轻松,其实陈平真是活得挺不容易的。

一身痞性的刘邦有帝王之才,关键有识人之明,知人善任。刘邦对陈平很欣赏,但是也很有看法。临终前,刘邦对陈平做了两点评价:一是这个人聪明得有点过头;二是只能当副手,不能任一把手。

陈平过河用的是什么计策?这个计策好在哪里

陈平(?一公元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伟大的谋略家。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见异姓诸侯王)诸役,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徙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见汉文帝刘恒)。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孝文二年死。
公平分肉与治天下陈平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陈平的哥哥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
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声东击西救刘邦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并立魏咎为魏王。于是,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陈平得不到项羽重视,郁郁不得志。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等于软禁。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 ’,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中项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把陈平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说是自己想起来的,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大吃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10天期限,路近的给5天期限,在限期内作好回国的准备;唯有刘邦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假话,那以后执行法令,也会阳奉阴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刘邦心里欢喜无比,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陈平出的声东击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投奔明主施展抱负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而且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采纳。陈平觉得自己成了受气包,说不定哪一天项羽还会杀他,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项羽是个鲁莽武夫,最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他挂印封金、偷偷地走了。他想起在汉王手下的魏无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也去投奔刘邦。
天快黑时,他逃到了黄河边,他请船夫送他过河。陈平上了船,从船舱里又出来了一个船夫。他想这两个人可能是水盗,以为他身上带着珠宝,想图财害命。陈平为人机灵,浑身是计。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马上脱了衣服,扔在船上,光着上身来帮船夫划船。船夫看他腰间什么也没有,衣服掉在船上也没有什么声音,知道他身上什么贵重东西都没有,也就打消了加害他的念头。一场凶险,竟被他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陪他出行,为他驾驭马车的官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这一下引起了将领的不满,纷纷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也就是后人有时提起的“昧金”“盗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寥寥数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施反间计除敌手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荣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
刘邦向项羽求和,项羽不许,刘邦十分忧虑。这时,陈平献计,让刘邦从仓库中拨出四万斤黄金,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让这些人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亚父和钟离昧的功劳最大,但却不能裂土称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国土。”这些话传到霸王的耳朵里,使他起了疑心,果然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以后有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钟离昧商量了。他甚至怀疑范增私通汉王,对他很不客气。
为了彻底孤立项羽,陈平还要把范增摘掉。为此不惜设计嫁祸于范增。有一天,项羽派使者到刘邦营中,陈平让侍者准备好十分精致的餐具,端进使者房间。使者刚一进屋,就被请到上座,陈平再三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并附耳低声问:“亚父范增有什么吩咐?”使者不解地问道:“我们是霸王派来的,不是亚父派来的。”陈平一听,故作吃惊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派来的人呢!”便叫几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随后把使者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则满脸不高兴,拂袖而去。使者没想到会受此羞辱,大为气愤。
回到楚营后,把情形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项羽,霸王更加确信范增私通汉王了。这时,范增向项羽建议应该加紧攻城,但是项羽却一反常态.拒不听从。过了几天,范增也知道了外面说他私通汉王的谣言,并且感到项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于是他就对项羽说:“天下大事已基本定了,希望大王自己好好地干。我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请大王准我回家养老吧!”
项羽十分薄情,竟然毫无挽留之意,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派人护送他回家乡。范增一路走,一路叹气,吃不下,睡不着,伤心不已。他已经75岁了,哪儿受得了这么大的委屈?到彭城的时候,气得背上生了一个毒瘤,就此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项羽手下唯一的一个著名谋臣,竟被陈平略施小计就除掉了。
瞒天过海解荥阳之围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气死了范增,项羽大怒。公元前203年5月,项羽猛攻荥阳,形势十分危急,陈平就给刘邦献计:“请大王速写一封诈降信给霸王,约他在东门相见。霸王一定会把他的大军布置在东门外,我们再想办法把他在西、北、南各门的卫士引到东门口来,大王就可以从西门冲出去了。”汉王同意了。不一会儿,陈平领着一个貌似汉王的将军纪信来见汉王.说把他化装成汉王的样子出去诈降,吸引敌人把兵力集中围住东门,然后汉王就可以从西门突围了。
次日,天还没亮,汉军便开了东门,陈平差遣二千名妇女,一批一批地从东门出去。南、西、北门的楚兵一听东门外全是美女,便争先恐后地涌向东门。忽然,有人大喊“汉王来了!”大家抬头一看,果然是“汉王”坐在车里,由仪仗队开道:慢慢地走出东门。一直走到楚营近前,霸王才发现坐车出来的不是汉王。真正的汉王则乘着东门一片混乱,已冲出西门,带着陈平、张良、樊哙等人杀开一条血路,已向关中方向逃去了。
计封韩信灭项羽公元前203年11月,汉军大将韩信在齐地节节胜利,军威大振。而刘邦受伤正屯兵在广武,与楚军相峙,双方处于胶着状态。韩信乘刘邦失利之机,派遣使者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代理)。刘邦一听,立即勃然大怒,竟当着韩信使者的面破口大骂。“我被困在这里这么久了,天天盼着他到这儿来助我,如今不但不来相助,反而要自立为王!”刚骂到这里,忽然觉得自己在桌案下的脚被人踢了一下,一愣,连忙住口。
原来,陈平、张良二人正坐在汉王身边。二人深知韩信文武全才,又手握重兵,并且远在三齐,刘邦根本没有能力阻止他称王。这件事倘若处置不当,一旦激成兵变,韩信在齐自立为王,与楚、汉成三足鼎立之势,汉军便又树一敌,天下大事谁胜谁败就更难以预料了。所以,陈平才在桌案下用脚尖踢了刘邦一下;刘邦也很精明,连忙改口说:“大丈夫既平定诸侯,要做就做个真王,何必要做什么假王!”于是,顺水推舟地封韩信为齐王,稳住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汉军的分裂。多亏陈平踢了刘邦一下,才封韩信为齐王,韩信从此感恩,无论谁再来劝说他,都不忍忘恩背汉,并最终引大军击楚,为刘邦统一天下起了决定性作用。
8月,双方划定“楚河汉界”。9月,陈平以其谋略家的敏锐洞察力,看到项羽已到了穷途末路了,因此对刘邦说:“现在我们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天下,而且各路诸侯也都诚心诚意地来依附我们。相反楚军连年作战,疲惫不堪,粮食也快吃光了,这正是上天要我们灭掉楚国的大好时机。我们必须乘此机会把楚灭掉。假如您不抓紧时机去攻打它,就会像人们所说的‘养虎遗患’啊!” 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立即发兵攻打项羽。到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的军队被围在垓下,汉军采取“十面埋伏”之计,击溃项羽,迫使他退至乌江自刎而亡。陈平设计封韩信为齐王,以借力杀项羽,使刘邦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至此,结束了将近四年的楚汉战争。
请君入瓮云梦擒韩信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登皇帝位,史称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不久就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向诸将征询对此事的意见。诸将都说:“赶紧发兵,活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子!”高祖自知这些并不是好主意,就没有吭声。
这时,张良已经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陈平依然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刘邦便向陈平请教,陈平开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刘邦再三追问,并说:“我打算派兵前去讨伐他,你看怎么样?”
陈平沉着地反问道:“这次有人上书告发韩信造反的这件事,还有人知道吗?”
刘邦说:“没人知道。”
“那韩信自己知道吗?”
“也不知道。”
陈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陛下的军队比韩信的军队厉害吗?”
刘邦回答:“不见得。”
陈平又问:“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在战场上能敌过韩信?”
刘邦回答:“没有人能敌得过他。”
陈平说:“军队实力不如韩信,将领又不是韩信的对手,现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打韩信;一旦引起战争的话。胜负就难以预料了。这样做我真是很为陛下担心啊!”
刘邦一听,十分着急,连忙问有没有什么稳妥的办法。陈平说:“古时,天子常常在全国各地巡行,会见各地的诸侯。南方有一个地方叫云梦泽。陛下装作出游云梦泽,要在陈州会见各路诸侯。陈州在楚地西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的地盘上,他当然会来谒见。当他谒见陛下的时候,您便可以把他抓起来。这样就不用派兵,只需一个武士就足够了。”
刘邦依计行事;韩信果然郊迎在路中央。刘邦便让埋伏下来的武士将韩信捆得结结实实,投入囚车中。后来刘邦把韩信贬为淮阴侯,留居京城,不让他到外地任职,韩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陈平的这一计谋,避免了一场战争,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维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
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汉朝新建,忙于安抚国内,无暇顾及塞外。这时,长城北面的匈奴就乘机南下。公元前200年冬,警报雪片似地飞入关中,刘邦统率32万骑兵、步兵亲征。刘邦向北行进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时,被匈奴冒顿单于率四十万精锐骑兵包围于白登山(今大同市东面),并且派大兵,分扎在各个重要路口,截住汉兵的后援。高祖登上山头向四面眺望,只见四面八方都有匈奴的骑兵屯驻把守。
当时正值天气严寒,连日雨雪不断。高祖刘邦和将士们都冻得手脚发僵。在被围了3天后,粮食也快吃完了,汉军饥寒交迫,危在旦夕。被围到第7天,陈平忽然又生妙计。他看到冒顿单于对新得的阏氏(单于的王后)十分宠爱,朝夕不离。这次在山下扎营,经常和阏氏一起骑马出出进进,浅笑低语,情深意笃。于是想到冒顿虽能出奇制胜,可也不免被妇人美女所惑,于是就想从阏氏身上打主意。他派遣使臣,乘雾下山。这位阏氏听说有汉军的使者,就悄悄地走到帐篷外面,屏退了左右,召见汉使。汉使向阏氏献上了许多的金银珠宝,并且说是汉皇帝送给阏氏的,另取出一幅图画,说是汉帝请阏氏转给冒顿单于的。
阏氏毕竟是女流之辈,一见到黄金和珠宝,就目眩心迷,爱不释手,便收下了。再打开图画,只见画上绘着一个绝色的美女,不禁起了妒意,便问:“这幅美人图是干什么用的?”
汉使装出一副虔诚的样子,回答说:“汉帝被单于包围,非常愿意罢兵言和。所以把金银珠宝送给您,再请您代他向单于求情,可又怕单于不答应,就准备把国中的第一美人献给单于。因为美人现在不在军中,所以先把她的画像呈上。”
阏氏微怒地说。“这个用不着,赶快拿回去吧!”
汉使说:“汉帝也觉得把美人献给单于,怕会夺了单于对您的宠爱。可是事出无奈;只好如此。如果您能解得了我们的围,那我们当然不会把美人献给单于了,情愿给您多送点儿金银珠宝。”阏氏说:“请你回去告诉汉帝,尽管放心好了。”
说完,将图画交还给使者后,使者就回去了。
阏氏细想,如果汉帝不能突围,就会把美女献给单于,那时我就要受冷落了。于是,她回到后营,就对单于说:“军中得到消息说,汉朝有几十万大军前来救援,只怕明天就会赶到了。”单于问:“有这样的事?”
阏氏回答说:“汉、匈两主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现在汉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汉人怎么肯就此罢休?自然会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败了汉人,夺取了他们的城地,也可能会因水土不服,无法长住。万一灭不了汉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那样我们就不能共享安乐了。”
说到这里,阏氏泪如雨下,呜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单于一时也不知怎么办才好了,于是问:“那怎么办呢?”
阏氏说:“汉帝被围了7天,军中没有什么慌乱,想必是有神灵在相助,虽有危险但最终会平安无事的。你又何必违背天命,非得将他赶尽杀绝呢?不如放他一条生路,以免以后有什么灾难降临到咱们头上。”单于将信将疑,可是又怕惹阏氏不高兴,便在第二天,传令把围兵撤走了。陈平用这一妙计,使匈奴退兵,刘邦逃出重围,一场大难消于无形之中。

陈平晚年后悔自己做了太多缺德事,他究竟做过哪些坏事?

陈平据说有过盗嫂的行为,还反叛过项羽,害死过不少女人。

一、祸害女性的陈平。

陈平是刘邦手下重要的谋士,他的地位完全可以和张良相比。但陈平这个人虽然是聪明,但手段有时候比较卑鄙。陈平从小家庭并不富裕,大哥供养这他读书,当时他大嫂经常说他闲话,最后被大哥休了,但也有说法其实陈平与自己大嫂私通,后来被发现,他大哥为了掩盖这个事实就称大嫂经常说他的闲话,最后休了她。

陈平娶的媳妇据说是有钱人家的小姐,陈平娶她完全就是因为钱。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作战,刘邦被困。陈平想了一个计谋,他让人去抓近两千名女子,然后将她们送到荥阳一处城门中,楚军看到出现大批女子,一下子就乱了,都跟饿狼一样扑向那些女子,刘邦在混乱中倒是逃走了,但那些女子命运可想而知。而且后来白登山就刘邦也是通过女人救的刘邦。

二、害死无数人的陈平。

陈平原本是项羽的手夏,后来在鸿门宴中看刘邦不凡就想投靠刘邦。后来刘邦被软禁,他就偷偷联系刘邦,将范增支开,最后忽悠项羽,刘邦最后逃走。其实项羽对他也是非常好的,陈平那种行为完全就是背弃信义。后来楚汉相争,刘邦势弱,陈平就让人散布谣言离间项羽和范增,最后范增离开项羽。

后来陈平故技重施又离间项羽与钟离昧,最后钟离昧也不得项羽信任。刘邦建立汉朝政权后,陈平也是官高权重,这次他又害死了韩信。他献计将韩信骗到了云梦泽,最后韩信身死。陈平虽然是位刘邦立下无数功劳,但其手段过于残忍,被很多人不耻。陈平自己老了也说自己干了太多缺德事,怕会有报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7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