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移民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很多人为了更好的发展纷纷往发达国家移民。发达国家的贫困地区也有往发达地区移民的意愿。在我国古代,有三次大移民曾经规模很大,影响很深。分别是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耻。这三次移民不仅让南北两边人民更深地交流和融合,而且使我国的经济重心彻底南移。除了这三次以外,明初还有几次大规模移民,山西人很多都移民去了河北保定。这次移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河北的老一辈人会谈起:问我祖先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一、明初移民浪潮洪武二十一年,经朱元璋批准,揭开了明初这场轰轰烈烈的山西人移民活动的序幕。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当初直接迁入的是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据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明初的大臣发现移民活动对国家稳定和发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家的安定和发展持续的时间并不久,接着又发生了"靖难之役"。虽然有政府和人民的顽强抵抗,但军事力量强大的朱棣还是取得了皇位。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进行了残忍的报复。但是战争和屠杀导致京城附近的保定地区人口再次锐减,于是朱棣即位后,实行了父亲之前的明智之举,又从山西迁来了大量的居民。明成祖朱棣二、 为什么要到保定呢 这么多次大量迁徙移民,河北保定则是山西洪洞县移民的重点区域。那么,明初山西移民保定到底有怎样特殊的历史原因。保定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元末时期,时局混乱,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在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乱四起,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元朝虽然已是强弩之末,但仍然负隅顽抗,使用非常强硬,甚至有些血腥的手段,元政府军队对农民军多为"拔其地,屠其城",造成了大量无辜百姓受害。明朝建立初期,各地官吏纷纷向朝廷报告土地荒凉、民生艰难,即使适合种地的平原地区也没人耕种,土地日渐荒芜。大量的人口缩减,土地的废弃,使得根本没有税收,明王朝摇摇欲坠。中原虽然饿殍遍野,土地荒凉,但山西地区却迥然不同。中原地区的天灾、战乱、人祸,山西通通都没有。山西景象一片大好,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贸易很多。然而,山西地少人多,竞争很激烈,何不把把山西居民迁移到中原,这样大家都均衡啊。然而大量的山西居民应该往什么地方迁移呢 元末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困难,作为军事重镇的保定不仅遭受战争的摧残,而且还遭遇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明朝初建时,保定满目疮痍,只遗留下一派人物凋耗,土地荒旷,幸存下来的人已经生活艰难。于是把山西省多出来没地种的人口迁移到保定,就是非常明智且有远见的考虑。而且当时的朱元璋和朱棣也深感认同。明太祖朱元璋
元末明初战争对生灵的荼毒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洪水、旱灾给土地带来的伤害,使人民民心都期盼快速经济建设。民众的求生欲和统治者的诱导,使得迁移活动普及全国。现如今,全国各地都有明初从山西洪洞移民的后裔。移民并不是山西人一开始的初衷,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让热爱故土的中国人民举家搬迁,大山没有做到,洪水没有做到,地震也没有做到,战争和政府强制力却屡次做到了。但这样"非我所欲"的移民之举,却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还留下了独特的文化渊源。三、各项惠民政策朱棣主导的这次次迁移和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性质有所不同,基本不是为了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是明廷必须强制迁移。当地的居民无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搬迁与否,官府直接挨个让所有人登记户口,监督并强硬把人带到河北保定这个陌生的地方,如果这些不情愿的移民要是想逃跑或者闹事,其下场要比移民不好太多。就这样,经过两代移民,明朝初期和明成祖朱棣时期的山西人纷纷在保定落了户。有些是自愿的有些是被政府强制迁过来的,这些山西人最终成为了保定的劳动力,他们在保定生活工作,定居繁衍,不仅很快帮助保定的农业和商业重新焕发出生机,也为保定的人口变得不再那么稀少。而且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有意识地对于移民给予优待,因此这些离家千万里的山西人,在保定也很容易找到生产和经营的机会,更容易对当地产生归属感。现在在保定的很多山西人对保定也有深厚的感情。也很认可当年的移民政策。每年都有从保定回洪洞寻根的人。从时间意义上讲,山西北部来的移民在保定多集中于洪武、永乐年间,又以永乐年间为主。明初以移民垦荒为核心的振兴农业和安定社会的各种政府,从保定府辐射到了全国各地,并取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不仅加强了当时小农经济为主社会生产的恢复,也为以后手工业生产创造了一定条件,对下一代经济的繁荣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结语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全世界各地都有中国的唐人街。无论走到哪里,心里还记挂着故乡。然而移民有移民的好处。中国历代的移民,不仅起到了社会安定的作用,对社会生产力的再生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保定来说,大量外地人的涌入。可以帮他们开垦荒地。让保定剩余的人口不至于饿死。对外地人的接纳,可以深刻地促进两地人民地友谊和更多的交流。对于山西人来说。不用再害怕没地可种,没有多余的土地来定居。这些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再加上新环境对人民的吸引力,有利无弊。这样一举多得的做法,真的造福了两地人民。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7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成语故事——上下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