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这两位诗人嗜酒如命,却写诗明志说要戒酒,你相信吗?

祝由师 2023-07-27 04:44:50

酒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上至宫廷下至市井,无不将饮酒当作人生一大乐事,许多诗词文人也爱饮酒,狂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淡若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更有“曲水流觞”式的酒宴娱乐,将饮酒变成了一项风雅的事情。美酒虽好,但饮多伤身,便有人为了身体着想,立志要戒酒,可戒酒就如同戒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每日面对佳酿的诱惑,稍微抵挡不住,就“真相”了。有两位嗜酒如命的诗人,就曾以诗为证,立志戒酒,在戒酒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 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1.陶渊明心理暗示戒酒法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止酒》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要说起对酒的喜爱,五柳先生陶渊明可是当仁不让,在他的诗作中,近三分之一都与酒有关,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还要数《饮酒》中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当与酒为伴了半辈子的他陷入中年危机,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痛定思痛要戒酒了。戒酒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难免受到刺激与诱惑,功亏一篑,为了坚定信心,陶渊明便写了一首《止酒》。

全诗二十句,每一句都有一个“止”字,如此铿锵坚决,看来是给自己用了心理暗示法了,再看诗歌内容:我在城市附近定居,逍遥自在,时常在大树下乘凉,柴门边散步,菜园里蔬果飘香,与孩子玩乐其乐无穷,可就是戒酒这事使我心里不大舒坦,不喝点酒,晚上睡不着,早上又没有起床的动力。虽然不快乐,但我知道戒酒对我有百利而无一害,一直想戒掉,如今真的行动起来了,从此以后,我都将如现在这般,再也不沾酒了。真可谓是竖起了鲜明的旗帜,可陶渊明这次戒酒真如他所想的一样成功了吗 那就要去他此后的诗中寻找答案了,反正我是不会相信一个酒鬼的戒酒誓言的。

2.辛弃疾与酒杯谈判

请输入图片描述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辛弃疾作为抗金将领,一生以收复失地为己任,其词豪放,正气凛然,其人也总给我们一股严肃的感觉,可当他决定戒酒的时候,却是戏精附体了,这不,写下了一首《沁园春》,将酒杯当作了一位预备绝交的朋友,策划了一场谈判,还真是军人风格啊,谈判现场这样的情景:

请输入图片描述

辛弃疾:“酒杯你给我过来,老夫今天就来清算一下你做的好事,我常年喝酒,喝得嗓子就像是烧焦的锅底一般粗粝,如今睡觉鼾声打得像雷一样响,这都怪你。”

酒杯:“你真没出息,怎么就不知道学学刘伶呢,他多豁达呀,时常带着酒壶出门,说喝死在哪里就在哪里埋了算了。”

辛弃疾痛心疾首:“我把你当知己,你居然想着要我的命,真是无情啊。”

辛弃疾暗自思索:好个酒杯,暗地与歌舞合谋,仗着我喜爱,叫我多喝,可酒虽好,喝多了就无异于饮毒。于是便威胁酒杯:“现在我就跟你说好了,你给我立马离开,否则我就将你摔碎!”

酒杯只好示弱:“好吧好吧,那我就先拜别你,如果你想我了,我会立马回到你身边的。”

诗人看似说一不二,态度坚决地要戒酒,却暗自给自己留了余地,表示“ 麾之即去,招则须来”,这戒酒的决心,倒是要引人怀疑一番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6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