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古典诗词中的红豆,哪一首最能打动你?

食养人 2023-07-27 04:43:05

毛阿敏在歌曲《相思》中唱道:“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红豆又名“相思子”,它的外形,红艳、玲珑,它的性格,热烈、温润,自古人们便把它当作寄托相思的信物,以表思念,尤其是情人之间的相思,婉转动人。这三首以红豆寄相思的古诗,首首经典,总有一首能打动你。

1.红豆的爱情之思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红豆与相思的联系,源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古时有一名女子,得知了丈夫战死边疆的消息,因思念太甚,哭死在了树下,化作了一株红豆,每年春天生长发芽,此后,人们便将红豆称作“相思子”了。温庭筠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对即将远行的丈夫深情诉说,“深烛”即“深嘱”,“井底点灯”,必是幽深的孤独的灯,想到你即将远行,我就止不住难过了,我深深的嘱咐你,远行在外,千万别将我忘怀,记得早些归家,别误了归期,因为我对你的思念啊,如同安在骰子里的红豆,是深刻入骨的。对爱人入骨的思念,除了“玲珑骰子安红豆”,怎会有更深刻的表达呢

2.红豆的友谊之思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长于南国,其果实晶莹剔透,鲜红浑圆,常被南方人作为服饰的装饰物而佩戴,在文学中常引用为相思之意。而这一“相思”不仅限于男女之情的思念,朋友之间也是有相思的,王维这首《相思》,还有一个题目,叫作《江上赠李龟年》,就是抒写对友人的眷念的。诗人为朋友践行,想到朋友即将去往的南方多生红豆,便劝朋友多采撷红豆佩戴,以寄托对自己的思念,实则一语双关,坦露自己对远行的朋友满心的牵挂与思念。

3.红豆的家国之思

戴表元·感旧歌者

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

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红豆,还可以用来表达家国之思,“牡丹”曾因华贵美艳而作为国花,是国家的象征,此诗中,诗人便将红豆与牡丹并列,睹物思国,“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一句化用典故,相传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李龟年曾在潭州唱“红豆生南国”,并吟道:“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借这个故事,红豆便象征了唐朝人的故君之恩,故国之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描写红豆的诗句有哪些?

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

白话文释义: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

白话文释义: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

3、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出自五代牛希济的《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白话文释义:不忍看粒粒红豆,相思人泪眼迷离。

4、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出自五代欧阳炯的《南乡子·路入南中》

白话文释义:一场微雨之后,家家把红豆采集,树下翻扬纤纤细手,一双双雪白如玉。

5、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白话文释义:?伸手轻轻摘下一双红豆,低下头,想起了我们生死相隔,不由泪流满面。

扩展资料: 红豆,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红豆树的种子。秋末冬初采种子,备用。功能主治为:理气,通经。治疝气,腹痛,血滞经闭。种子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3-1.8c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侧面有条状种脐,长约8mm。种皮坚脆。子叶发达,2枚富油性。气微。

参考资料:-红豆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是什么意思?

1、意思

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的时候它会发芽生长.希望你可以多采一些,因为它是思念的象征。

2、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扩展资料

1、赏析

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一问,语极朴实,而又极富形象性,设问自然,则暗逗情怀;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撷”,言在此而意在彼;末句点明其相思属性,且用一“最”字推达极致,则“多采撷”的理由自见,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

2、创作背景

此诗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据载,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李龟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诗,可证此诗为天宝年间所作。

3、相关诗句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常见手法。比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而“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远方的我。

一个“多”字,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情谊的深厚和对朋友的期望。这里,诗人却采用了视角挪移手法,不正面描写自己是如此想念朋友,而从朋友那边着手,以此暗示远方的友人要珍重朋友间的友谊,同时,也表明自己对朋友的情怀深厚。

参考资料相思(唐代王维诗作)_?

相思情感诗句《红豆》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诗人王维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注释

⑴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⑵“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⑶“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⑸相思:想念。

1、 邓安生 等.诗人王维诗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14-215

赏析

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词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词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词“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词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词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王维《杂诗词》)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唐朝诗人王维这首流传千古的《相思》多少年来,深深地印在脑海,一直记得,不曾忘,不想忘,不能忘。

在认识它的时候,还是如花似玉懵懂天真的年纪,那时的眼里,什么都是好的,天是蓝的,花是香的,草是绿的,人是美的,无忧无虑,仿佛空气中的所有都那样芬芳,那样美好,长大以后,才发觉那时的想法几多幼稚。人世间的种种,一切一切这时都将随之滚滚扑面而来,让你知世事,知烦恼,知相思。

说相思,唱相思,念相思。然,相思到底是什么呢?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思是牵挂;“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相思是心痛;“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相思是痴迷;“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相思是惆怅;“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相思是入骨情深。

相思是风,时而柔时而猛;相思是倾心后的坐立难安茶饭不思;相思是一份心跳加速的等待;相思是可以让你在刹那间品味千愁万绪跌宕起伏的滋味;相思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相思是有那么一个人,你愿为他(她)倾尽所有。

古时,以红豆寄相思,传相思。想来,古人也知浪漫,没有说的那么呆板,若呆板,怎会有这么多千古名诗名句流传,怎会有诸多佳话,怎会有红豆相思来。不知为何,莫名就喜欢古代,喜欢一切古风古韵的东西,也许自己骨子里就有古人的气息。多少次在想,若是可以,若是可以就让我回到那个遥远的时间,去感受一下,去领会一番那个时代的气息。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词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词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词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词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诗人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词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创作背景

此诗词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据载,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李龟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诗词,可证此诗词为天宝年间所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6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