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腊月|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金樱子 2023-07-27 03:38:00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今天是腊月十五,进入腊半,十五天后,就是除夕了。腊月,通常指农历十二月。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最该养护身体。什么是“腊”

腊的本义是“干肉”,早在《周易》与《周礼》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腊味”的记载。岁末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因腊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

腊,指“腊祭”,是指猎取禽兽祭祀先祖的意思。如汉代应劭的作品《风俗通义》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腊”是指新旧交接,如《风俗通·礼典》说:“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吃好三样食补,以食养身,是我国固有的传统。进入腊月,天寒地冻,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节。羊肉:温中健脾

中医认为,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精血、益虚劳、温中健脾、补肾养肝等功效,因其性温,尤其适合冬季进补。羊肉火锅是一道非常好的冬季食疗方。羊肉性温能补阳,火锅中的调料辣椒、花椒,性味辛温,具有驱寒除湿、活血祛风、行气止痛的功效。萝卜:补脾运食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冬天寒冷,人们多食热物,肾内易积火。萝卜性凉,汁多滋润,可缓解冬季多吃滋补食物带来的燥热之性,又因辛辣,可促进脾胃运化,开胃消食,促进进补食物的消化吸收。但萝卜性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的人应慎服。吃栗子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止咳化痰的功效。

现代研究认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多的干果品种,同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机体抗寒,很适合冬季食用。

喝好三样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喝热粥

腊月时,逢腊八节,中国人有喝粥的传统。天寒地冻的时候,喝一碗热热的粥,既滋养身体,又补充水分。不同体质的人,喝粥有讲究。手脚冰凉、脾胃虚弱的人:不放绿豆、燕麦等寒凉物,应放糯米、红豆、桂圆和大枣。消化不良的人:少放黄豆、黑豆,多放糯米和糙米。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不放糯米等糯性材料,少放大枣、葡萄干和桂圆,多放杂豆。食欲不佳的人:可放山楂、蓝莓、葡萄干等酸味食物,可以增进食欲。喝红茶——冬日养生第一茶

中医主张“天人相应”,喝茶也要与季节相对应。冬天万物收藏,寒气重,人体阳气渐弱,喝茶养生应以“御寒保暖、甘温养阳”为原则。红茶味甘性温、善蓄阳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能生热暖胃、畏寒怕冷、肠胃不适以及经常运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饮用。喝黄芪鲫鱼汤,健脾暖中

怕冷的人,可以喝一喝这道汤。黄芪能帮助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祛除寒气。鲫鱼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等作用,两者一起煲汤,更能补气血、温脾胃。做好三样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引发心血管疾病

天气干燥、寒冷,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易加重或发作,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泡脚暖全身

泡脚被称为世界上最便宜的养生法。我们民间有“冬季泡脚,丹田温灼”的说法,用热水泡脚时,脚部的温度上升,腿部和脚部末梢血管逐渐发生扩张,脚部血流量随之增加。因此,泡脚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温阳暖体的功效,有研究证明,热水泡脚还有助眠的功能。【注意】泡脚水温不宜太高。以40℃-50℃为宜。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冬季锻炼三大注意

室外锻炼三不去:温度低于零下、大风天、雾霾天不建议到室外锻炼。热身时间长10分钟:一般情况下,运动前的热身为五分钟,冬季热身最好达到10-15分钟。运动量不宜过大:冬季锻炼对人体的热能消耗大,容易疲劳。如果锻炼后,感到十分疲劳,就说明运动量过大。腊月寄语时间不紧不慢,腊月不慌不忙的来了。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腊月来了,年近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节食物,真想念妈妈的味道,她亲手腌的腊肠,做的腊味,能抚平一年的风尘。腊月里,天寒地冻,更要爱惜自己。穿上厚厚的衣服,吃热热的食物,让自己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请记住: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腊月来了,疫情还在。勤洗手,戴口罩,不放松,不懈怠。才能过个好年。今天是腊月十五,十五天后就是除夕。愿你在这个冬日,身暖心更暖,安然度过冬日。【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生命时报(ID:LT0385)。

腊月二十三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有哪些习俗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请问浙江腊月二十三有什么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过小年”是进入春节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一天,有送灶、祭祖、扫尘等习俗。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为了除旧迎新,有在小年“扫尘”的习俗。扫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老百姓称之为“扫尘”“掸尘”。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

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期间的特色民俗是什么腊月二十三 [祭灶] [吃灶糖]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干干净净喜迎新春。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称“年肉”。
腊月二十七 [洗浴][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按民俗,这两天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题写桃符]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按着老理,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于是这天就发面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上供请祖]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这一天上坟请祖仪式格外郑重。除夕前一日,也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祭祖]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正月初二 [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谷子生日][小年朝][羊日]
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 [送穷] [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娘在这日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七 [人日] [摊煎饼] [吃七宝羹]
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这日还有......>>

腊月二十三是几号,腊月二十三吃什么,腊月二十三习俗腊月二十三就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号,阳历的时间不确定。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因为风俗传统的缘故,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地区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还有部分的确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吃饺子
祭灶节,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吃灶糖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从腊月二十三到二月二的所有习俗都有什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炖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到有,大年三十守夜,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五大并加鸡旦初六遛百病!

9.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A.元宵 B.饴糖cbcabba

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各个地方风俗习惯不同吧,吃汤圆,饺子,小年夜饭。。。

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习俗腊月二十四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史料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其实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有时人们也会买一大筐豆腐以吃其来充饥等)。
接玉皇
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
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
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等活动。
腊月二十六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八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

立夏|夏季吃3样、喝3样、做3样,护心、开胃、平肝

夏季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升高、雷雨增多、万物迅猛生长,人体阳气勃发、新陈代谢旺盛。

对应的生活,也因此要有所调整。下面跟着小谷一起,从饮食和日常小事来调理做好夏季 养生 !

吃三样:护心开胃平肝

01

养心护心:腰果炒虾仁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

“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心为阳脏,主阳气

阳气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心脏负荷增加,所以夏季养心尤为重要

腰果有补脑、补肾、健脾的功效

虾仁清淡爽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能应对夏季食欲不振

除此之外

杏仁、山核桃和花生也有助于保护心脏

腰果炒虾仁的做法

材料:虾仁、腰果

将腰果以小火炒香,盛出。

入虾仁大火快炒,加入腰果翻炒,调味即可。


02

开胃消食:凉拌豆芽

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

容易“苦夏”,出现食欲不振,脾胃虚弱

多吃水果蔬菜,开胃的同时补充维生素

豆芽清热解毒,醒酒利尿

胡萝卜健脾消食,润肠通便,行气化滞

芹菜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

此菜清热开胃,维生素丰富

凉拌豆芽的做法

食材:豆芽、胡萝卜、芹菜、食盐、 味精、香油

将胡萝卜、芹菜分别切丝,将豆芽和切好的胡萝卜、芹菜焯水捞出。

将3种食材、味精、香油拌匀,装盘即可


03

平肝去火:苦瓜炒鸡蛋

夏天气温炎热

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常会烦躁易怒。

人体肝功能的活动也逐渐活跃

容易上“火”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适当进食“苦”味食材

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

当季苦味食材首推苦瓜

苦瓜炒鸡蛋的做法

食材:苦瓜、鸡蛋

将苦瓜切成薄片,焯水捞出,将鸡蛋入油锅炒熟,放入苦瓜翻炒即可。



喝三样,养心降压补脾


01

养心安神:百合莲子羹

夏季养心补心

百合和莲子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如果情绪不佳,烦躁易怒

不妨试试这款粥品

早晚餐喝粥和汤类对身体大有好处

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

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

百合莲子羹的做法

食材:银耳、莲子、干百合、冰糖

将银耳、莲子和干百合分别泡发

将银耳煮至粘稠,加冰糖,再放入莲子,最后放百合


02

降压防病:黑芝麻鲫鱼汤

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

有健脾开胃、益气

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

黑芝麻含丰富的维E和不饱和脂肪酸

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作用巨大

另外,其还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

能帮助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

黑芝麻鲫鱼汤的做法

食材:鲫鱼、黑芝麻、红枣

将鲫鱼煎至两面金黄,捞出备用

将汤锅中加水煮开,放入鲫鱼、黑芝麻和红枣同煮


03

养心补脾:桂圆粥

炎夏就要来临

外阳内阴,人体发虚,最需要温补

桂圆粥适合加班熬夜的年轻人

和生活压力大的中年人

桂圆可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

健忘失虑,月经不调等症

桂圆粥的做法

食材:桂圆、粳米、白糖

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做三样:早起+锻炼+戒怒


01

晚睡早起,保证午休

夏季白昼长,夜晚短,可以晚睡早起

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

不宜午休


注意事项

晚睡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

早起比在春天时稍早,5—6点起床为宜

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02

早起晨练,锻炼身体

中医 养生 中讲究“冬藏夏放”

冬天要注意藏养

夏天则要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

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

大家应早起,加强锻炼

增强自身免疫力

注意事项

夏天运动量不宜太大,出汗太多,会加重身体损耗

虾仁清淡爽口,营养丰富易消化,应对食欲不振

运动时多备绿茶、绿豆汤,生津止渴,降温补水


03

戒躁制怒,养心安神

人们情绪可能会随着气温的上升

变得烦躁,情绪波动较大

生气易怒最容易给心脑血管带来损伤

《素问·上古大真论》言: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要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避免心火内生

特别是中老年人

每到夏季因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注意事项

立夏时节可多做些偏“静”的事情,比如练字、下棋、钓鱼、养花等等,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三伏天,老讲究吃3样,喝3样,做3事,消暑除湿,应季而食身体棒

三伏天,老辈讲究“吃3样,喝3样,做3事”,消暑除湿,应季而食身体棒

2021年的三伏天来了,从7月11号开始到8月19日才正式结束,长达4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温度高,雨水多,空气中湿度大,闷热又潮湿,稍不注意,疾病就会找到你。

因此三伏天 养生 ,十分重要,顺应时节,接受自然,才能顺利度过难熬的气候。爱护自己的身体,除了好的生活习惯外,正确合理的饮食同样重要,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新鲜的时令瓜果蔬菜,应季而食身体棒。

养生 专家建议,三伏天的 养生 ,“吃3样,喝3样,做3事”,吃得好,喝得对,做得正确,才能身体 健康 ,远离疾病,,安稳度过三伏40天。

三伏天 养生 ,多吃3样:

第一样:苦瓜

夏天吃苦瓜对身体好处极好。苦瓜是夏季的时令蔬菜,夏天吃它,可以清凉解暑,健脾开胃,增进食欲,解决夏天的食欲不好的现象。因为苦瓜里面的苦味素营养作用大。

夏天吃苦瓜还可以对糖尿尿人群帮助大,辅助治疗糖尿病。还可以排毒减肥 ,美容养颜。预防癌症,抗击癌症。

苦瓜吃起来有些苦,大家可以在烹饪的时候,把苦瓜里面的白膜和瓤,全部清理干净,这样苦味就会少很多。或者把苦瓜切好以后放在淡盐水里浸泡一会,这样也可以去掉一些苦味。

夏天苦瓜最好的吃法就是凉拌,做法简单,美味好吃,还下酒下饭。

做法:把苦瓜一剖为二,除去里面的瓤,切成薄片,清洗干净。

然后锅里烧水,水沸后,里面加入一勺盐和适量油,放进苦瓜,煮2分钟,捞起用凉水冲一遍,沥干水分,放一个大碗里。

准备调味汁,葱姜蒜切末,加入醋,盐,味极鲜,辣椒油,淋上热油,倒进苦瓜里面,拌均匀即可

第二样;鸭肉

夏季特别是三伏天吃鸭肉,对身体极好。鸭肉性偏凉,营养成分丰富,夏天食用可以增强体质,清热消暑,清热去火,滋养身体。

夏季吃鸭肉,一般都是来炖汤,今天给大家另一种吃法,好吃到爆的啤酒鸭,鸭肉肉质鲜嫩,咸香入味,拌着汤汁可以吃3大碗米饭,可以解决夏天食欲不好的问题。

做法:1把买回来的新鲜鸭肉,剁成小块,内脏也要清洗干净。然后放进水里洗几遍。

2锅里烧水,把鸭肉焯水一下,去掉血水。捞起沥干水分,备用。

3锅里放油,爆香葱姜蒜,放进鸭肉,大火翻炒,炒出里面的油,略带焦黄。

4然后放进酱油,一瓶啤酒,啤酒要没过鸭肉,再慢慢炖。

5把鸭肉炖烂了即可,起锅前,加入盐,鸡精即可。

第三样;饺子

伏天吃饺子,尝口福、尝鲜,与“福气”的“福”谐音,寓意好。伏天吃饺子,还可以帮人们补充营养,饺子馅里的荤素搭配,营养 健康 又美味。

推荐吃法,芹菜猪肉饺子,这种搭配,简单好吃,又好做。

做法:猪肉选择5花肉,剁碎,芹菜清洗干净,剁碎,和肉混搭。里面加入葱姜末,加入盐,味极鲜,胡椒粉,少许香油,拌均匀即可。到面条店里,买些饺子皮回来自己包就可以了。

三伏天 养生 ,要喝3样:

第一样:纯牛奶或酸奶

牛奶酸奶的营养丰富,对人体补给特别好。奶里面的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可以为为我们补充夏日身体消化的亏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酸奶大家要喝冰的,要放在冰箱里保存。牛奶大家不要喝冰的,纯牛奶放进冰箱后,营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损伤,因此纯牛奶,大家要喝常温的。

第二样;银耳莲子冰糖水

莲子会是夏季的时令食物,搭配银耳一起煮水喝,清凉解暑又养人,去暑除燥,保护肠胃,营养又 健康 。在三伏天喝喝它,清甜粉糯,清凉解暑,还可以帮助大家有一个好的睡眠。

做法:银耳用温水来泡一下。新鲜莲子去心,洗干净。

炖锅里加入水,放进莲子,银耳,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加入冰糖,慢炖,食材炖烂了即可。

第三样:姜丝大枣红糖水

夏天吃姜,身体 健康 。由于姜辛辣,因此用来泡水喝,最好了。

生姜搭配大枣,红糖,一起泡茶,可以开胃促进食欲,帮助排汗,带走体内的潮气和寒气,驱寒暖胃,对身体 健康 十分有益。

做法:生姜清洗干净,切成丝,大枣去核。

炖锅里加入清水,放进姜丝,大枣,大火煮开,然后加入红糖,转小火,红糖煮至糖融化,即可。

三伏天 养生 ,多做3件事:

第一件:多喝温水,常泡脚

三伏天温度高,人体流汗较多,因此大家要多喝水,水要选择开水或者温水,不要喝凉水。开水太热,因此喝温水就可以了。多喝温水,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喝水的时候,尽量保证少量多次。

三伏天泡脚,是 养生 最好的一件事情。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一天的劳累,还可以帮助晚上睡觉。夏天热水泡脚,还可以健脾除湿气。

第二件:少吃冰凉食物,辛辣食物,饮食清淡最好

夏天天气热,很多人喜欢吃冰凉食物,例如冰淇淋,雪糕等。这些食物糖分高,太冰凉,人体吃了以后,对肠胃不好。还容易让湿气留在人体。

辛辣食物,大家自爱三伏天也不要吃。辛辣食物口味重,伤害人体肠胃,对 健康 不好。

三伏天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第三样:尽量养成午休习惯,抽出时间锻炼一下身体

三伏天天气热,很多人晚上休息不好,因此三伏天中午午睡,对身体好。每天中午坚持睡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可以缓解压力,释放身体,下午会更加精神,工作学习效率都会更高。

关于三伏天的锻炼身体来说,尽量选择在早上太阳没有出的时候。晚上太阳落山的时候,出来锻炼身体。这样可以防止太阳暴晒。对于锻炼身体的选择,大家尽量找一些动作强力不大的来做,例如,慢走,骑车,广场舞等。这样的运动,即可以锻炼身体,也不会让身体出太多的汗。

三伏天的这40天,大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吃三样,喝三样,做三事”,为了家人 健康 要牢记,顺应节气身体棒,安稳度过三伏40天。大家一起加油吧。

腊月二十三的风俗是怎么样的?

腊月二十三的风俗是祭灶王、吃饺子、扫尘土、洗澡、理发、剪花纸、吃灶糖,具体如下:

1、祭灶王。

在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家家户户去祭拜灶王爷。但是,在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不同地方,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在小年这天,大家感受最多的风俗,应该是辞灶,就是祭拜灶王爷,也是祭灶节,是民间祭灶的好日子。祭灶时,人们在厨房贴上灶王爷的年画,把糖果、清水、料豆等等供奉在灶王像前,祈求上天言好事,下降降吉祥。

2、吃饺子。

在北方传统习俗中,逢年过节,总是要吃饺子。有句话说得好,“谁家过年不吃饺子”。可以看出,吃饺子是逢年过节非常重要的的习俗。小年晚上吃饺子,家家户户庆团圆。这既是团团圆圆的象征,也是因为饺子像元宝,寓意新的一年,财运滚滚。

3、扫尘土。

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距过大年就只有今天的时间了,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为了过个干干净净的春节。这时候,就要打扫卫生了。过年前,打扫卫生,俗称扫尘。也称“扫房”或者“掸尘”。后来,“尘”与“陈”谐音,表示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实际上就是除旧迎新,辞旧迎新的寓意。去掉这一年旧的、不好的东西,迎来崭新明亮的新年,祈求美好的生活。

4、洗澡、理发。

过年了,不仅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每个人也要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新年。最常做的就是洗个澡,理理发,除旧迎新过大年。

5、剪花纸。

剪花纸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手艺,尤其是到了小年的时候,非常盛行剪花纸,是过小年期间的民俗活动,非常受人们喜爱。大家剪的窗花,形态各种各样。有可爱漂亮的鸟儿,寓意美好,比如:喜鹊、鸳鸯春燕等等。还有十二属相,代表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如丑牛、寅虎等等。

6、吃灶糖。

“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自然离不开糖瓜。糖瓜用来祭拜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小时候,得等到辞灶完毕,才能分享糖瓜和果品。灶糖是古老的传统名点,又叫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主要的原料是麦芽糖,有的含有芝麻,有的没芝麻。既是小年节的传统美食,也是祭祀灶王爷的专用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5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